【推薦】初中音樂教案范文2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音樂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音樂教案范文1
教學目的:
感受樂曲《紅旗頌》的宏偉氣勢,體驗調性轉換和速度、力度、樂器音色等音樂要素在作品表現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重點:
感受樂曲的氣勢,理解作品的內涵。
教具準備:
錄音機、欣賞磁帶、鋼琴、投影主旋律譜、錄像機、電視機、《紅旗頌》演奏錄像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導言: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管弦樂曲《紅旗頌》(出示標題以及作者)
二、作者簡介:
呂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歲參加新四軍文工團,曾得到老一輩音樂家的精心指點。解放后任上海電影樂團團長,從事音樂創造,先后為《鐵道游擊隊》、《南昌起義》等三十多部電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誰不說俺家鄉好》一直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流傳至今,久唱不衰。此外,還創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樂曲,《紅旗頌》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三、復習管弦樂隊知識:
師:管弦樂隊就是以管弦樂器為主的樂隊。你還記得有哪幾類樂器組成的?
生:弓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
四、欣賞樂曲
1、交談導入:
師:從標題看怎么理解《紅旗頌》?
生:歌頌“紅旗”。
師:歌頌的形式有詩歌、散文、歌曲,而單純用音樂歌頌紅旗的大家聽的不多,今天我們欣賞的就是用音樂的手段歌頌紅旗,用樂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氣氛。當我們仰望五星紅旗時,自然就會想起一首莊嚴的歌,你能說出是什么歌嗎?
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哼出《國歌》的前奏)
2、初聽全曲,聽辯曲中熟悉的《國歌》音調:
(要求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用舉手的動作表示所聽到的熟悉的音調。)
3、隨琴聲哼唱主題音樂,加深對這一頌歌音調的感受與理解。
(投影主旋律譜)
4、介紹樂曲結構,了解作品規格:
師:作品采用了帶再現的三部結構:A+B+A(板書)
5、分段賞析:(插入解說,感受氣勢,理解內涵)
⑴、A段:(第一段)
開始以小號奏出《國歌》音調為素材的雄壯宏偉的引子,經圓號反復,引出弓弦樂器演奏的歌頌紅旗的主題,這一主題在鋼琴的伴奏下,給人以光輝熱烈和莊嚴的深切感受,人們被音樂帶到幸福激蕩的回憶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門廣場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主題又一次轉調出現,轉調后的音樂色彩顯得更加明亮輝煌,仿佛是億萬人民歡騰熱烈的情景。優美深情的旋律,傾注了多少英雄兒女的熱血啊!
⑵、B段:(第二段)
連續的三連音,使節奏富于動力,節奏緊縮,速度加快,歌頌的主題變成豪邁的`進行曲,使人們的腦海里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中國人民在紅旗指引下英勇戰斗,昂首闊步地奮勇向前,這進行曲的節奏正是我們時代前進的步伐。
⑶、A段:(第三段,再現部分)
樂隊合奏主題,又一次出現了我們熟悉的音調,音樂達到了高潮,以歌頌祖國,歌頌偉大的黨。讓我們高舉紅旗,奔向共產主義的明天。
6、引導學生用線條表示每段音樂的風格、節奏、速度:
(學生活動:可以四人小組討論,后一一展示并說說“為什么”)
7、復聽全曲(邊聽邊看《紅旗頌》演奏錄像)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篇幅較長的管弦樂曲《紅旗頌》,熟悉了她的主題音樂,從中體會了相同的旋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今后當我們再次聽到這首樂曲時,你一定會倍感親切。
初中音樂教案范文2
教學內容:
歌曲《游擊隊之歌》、欣賞《四渡赤水出騎兵》。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和欣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2、培養學生用氣息支持唱歌的能力、控制力度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學唱歌曲,進行愛國思想教育。
2、附點節奏的演唱,氣息的支持。
教學過程:
一、導課
這節課先請同學們聽一首歌曲,《游擊隊之歌》,聽完后請同學們告訴我,這首歌曲描繪了游擊戰士什么樣的形象?這首歌曲創作于哪個歷史時期?
1、這首歌曲形象的描繪了游擊健兒英勇善戰,靈活機智、不怕犧牲的英雄形象,極為深刻的表現了革命戰士昂揚的斗志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2、歷史時期:1937年,隨著盧溝橋事變的隆隆炮聲,我們的同胞開始了亡國奴的生活。他們被迫離開家園,扶老攜幼,到處流浪,那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無法忘記的。但是那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我們英勇的中國人民不甘心做亡國奴。他們用地道戰、地雷戰、游擊戰等同敵人展開了生與死的較量,中國人民在抗擊侵略的戰爭中,創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描寫這些事跡的歌曲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游擊軍》。
二、學習歌曲
1、聽錄音:
同學們發現了沒有,在這首歌中有一個象聲詞“嘁嚓”。他出現了幾次?在模仿什么聲音?這個“嘁嚓”的.腳步聲反映了游擊軍戰士什么樣的形象?腳步輕盈,靜悄悄,不讓敵人發現。機警、敏捷、靈活的音樂形象。
2、聽錄音為歌曲伴奏:
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身邊的、隨手可得的物品,來模仿這個腳步聲,為歌曲伴奏,一起來體驗一下游擊軍戰士那種機警靈活的形象。給同學們增加點難度,我要求表現出游擊戰士從遠出走來,又漸漸遠去的腳步聲。
3、隨錄音輕聲演唱:控制音量,自己聽見即可。
4、隨錄音輕聲演唱:聲音稍大點,讓前后左右的同學聽見即可。
5、隨琴演唱: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唱準確為止。
三、處理歌曲
現在這首歌曲同學們唱的非常準確了,下面咱們一起考慮一下,用什么樣的情緒、聲音、力度才能把游擊戰士那種靈活機智、英勇善戰、自信、樂觀的英雄形象表現出來?
1、前半部分,歌詞從個到群,從少到多,從平原到高山,這說明我們的隊伍不斷在發展壯大。那么同學們體會一下這一段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和力度來演唱(輕而有彈性,由弱到強)
2、“奪……搶……”用什么樣的聲音演唱?
表現了游擊隊員同仇敵愾、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堅定有信心的演唱情緒,力度遞進增強。
3、“我們老百姓”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抗擊侵略,用號召性的、自信的、堅定的聲音演唱。
4、通唱全曲
四、作者簡介
那么同學們知道是誰為我們譜寫了如此優秀的作品嗎?
冼星海1905年出生于一個貧苦的漁民家庭,他用40年短暫的生命創作了許多不朽的作品,他以音樂為武器,同敵人進行著頑強的斗爭,把自己短暫的一生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革命的音樂事業,他的主要作品有:《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以及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另外還有其他的音樂形式,如交響樂、管弦樂曲、小提琴曲等等。由于他對我國革命音樂所作的巨大貢獻,被毛澤東同志譽為”人民音樂家”的光榮稱號。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吟唱著誕生在抗日烽火中的《黃河大合唱》、《游擊軍》等作品,并深深緬懷這些激昂旋律的作者——冼星海。
五、欣賞《四渡赤水出騎兵》
1、介紹創作背景
2、聆聽音樂
3、談聽后感
六、創造活動
【初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音樂教案07-01
初中音樂教案04-02
初中音樂教案《小草》08-17
初中音樂教案優秀11-15
初中《小放牛》音樂教案11-22
初中音樂教案模板12-11
初中音樂教學教案06-09
【精】初中音樂教案11-27
【推薦】初中音樂教案11-26
初中音樂教案范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