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精華(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表現出對泡泡游戲和學習活動的愉悅,能為表現自己的感受選擇的方法。
2.能辯識泡泡的形狀變化和豐富的色彩,認識印、畫、撕貼泡泡的方法。
3.大膽創作并表現出畫面組織的美感。
教學重點:
印、畫、撕貼的三種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常用六色的.運用以及圓形、色彩的重復組合。
教學準備:
泡泡畫范作,投影片、錄音機、瓶蓋、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素材腳本
一、認識泡泡
有一個謎語,看誰先猜出來:許多小氣球,小孩 愛玩它,球里色彩多變化,升上天空就會爆。
(學生猜,教師揭題)
二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做一項有趣的游戲好嗎?游戲的名稱是:吹泡泡比賽。
(請8位同學上臺參加)
1.注意觀察泡泡的形狀。
2.注意觀察泡泡的顏色。
3.(出示泡泡畫范作)畫上畫了什么?你能發
現這幅畫是利用了哪種形狀和顏色畫出來的?
用瓶蓋印一印,用水彩筆畫一畫,用彩色紙撕 一撕,再經過添畫,可以變成有趣的圖形,這就是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三、泡泡畫的作畫方法。(有三種)
方法一:利用瓶蓋大、中、小各一個,六種顏色
的水粉,調好顏料,用瓶蓋重壓在白紙上,可重復組合。
方法二:利用水彩筆在白紙上畫成大、小不一的
圓圈,在圓圈,再在圓圈上添畫。
方法三:利用彩色紙撕帖圓形的重疊秩序和撕紙方法。
四、學生做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歌曲伴《一起游戲多快樂》)
1.選擇適合自己的作畫方法。
2.準備好材料工具。
3.注意畫面的大小組合,色彩變化,畫面美觀。
4.盡量不仿照書本和老師的范畫。
五、評析作業:
1.學生在前面介紹自己的作品是用哪種方法作的。
2.用語言表達對泡泡的感受。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創造輕松愉快的繪畫氛圍,讓幼兒體驗涂涂畫畫的快樂,萌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玩色,并運用各種色彩表現自己對太陽的印象,初步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
3、增強幼兒的成就感和相互合作的意識。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了解太陽的相關知識,閱讀過《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
材料準備--各色水粉顏料,水粉筆若干,黑色卡紙10張。
彩色紙、墨鏡、三棱鏡、彩色瓶、糖紙等若干。
活動過程:
1、創造故事情節,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1)、引導幼兒回憶《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情節,創設"小兔子"想找太陽的情景。
(2)、引導幼兒觀察黑色卡紙,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
2、玩色游戲--變色的太陽
引導幼兒運用各種帶色的'材料(墨鏡、彩色紙、三棱鏡、糖紙、彩色瓶等)照太陽,觀察透過這些材料太陽的顏色變化,引導幼兒講一講自己看到的是什么顏色的太陽。
指導語:"你看到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3、引導幼兒作畫,鼓勵他們大膽表現自己對太陽的印象。
指導語:"我們把自己看到的、找到的太陽畫下來吧!"
引導幼兒用各色水粉顏料,兩三人一組,大膽表現自己的"太陽",鼓勵幼兒邊畫邊說。
4、評價欣賞作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增強幼兒的成就感。
指導語:"你畫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一:
展示上節課的學生作業,再同教師帶來的優秀的學生作業相比較,請學生說說我們的'作業缺少了什么?
背景,尤其是場景的繪畫對一幅畫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比如你是在教室里還是在室外打掃的衛生,只有通過背景來表現。
啟發學生找出不同的背景色彩對于畫面效果的影響。
活動二:
將上節課化的作業添加上適當的背景并涂色。表現出值日時忙碌而又愉快的情景。
活動三:
展示個人作業:
1、個人分析畫的內容,畫面好在哪里?
2、同學互評,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幅作業,說一說它的優點?在你喜歡的作業上合適的位置貼上一個大星星。
3、教師簡評。
拓展:
教師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請學生欣賞。
活動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札記:今天上完了課,一個學生激動地告訴我:老師,我回家干活了!奶奶開始還不讓,但后來激動地直夸我懂事!我感受頗深:以美育德是美術教學多年來提出的口號,可真正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呀!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禮物包裝的作用。
2、通過折、剪、粘等技法,給禮物穿上美麗的外套。
3、將廢舊的盒子或紙袋,進行重新美化與包裝。
4、讓學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樂趣。
教學重點:
禮物外包裝的設計方法。
教學難點:
不同包裝材料的巧妙地設計。
教學準備:
1、學生尋找身邊的各種可利用的材料。
2、課前教師收集不同風格的禮物包裝。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組織教學。
2、教師出示圖片對比:一普通的月餅和經過包裝后的月餅。學生通過對比了解到: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日常禮包裝越來越重視;讓禮品穿上美麗的外套,能使人們更加喜愛。
3、導入課題。
二、發展階段
1、教師展示課件,講解方行紙盒的包裝。
(1)根據廢舊盒子的大小裁剪與之相適應包裝紙的大小,將盒子放在包裝紙的正中央。
(2)用雙面膠或膠水接合兩邊。
(3)抓住包裝紙,沿著禮盒邊緣,將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紙,也是沿著禮盒邊緣往中間折入。
(4)將底部的紙對折,再粘上雙面膠或膠水固定,注意折線須對準盒高的中線。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軟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讓學生討論不同的禮物是怎么包裝的,師生交流。
3、教師給學生展示不同包裝的禮物,開拓學生的`眼界。
4、學生練習:用廢舊的盒子或紙袋,進行重新美化與包裝。可以設計單獨的包裝,也可以設計一組包裝。
5、教師巡視指導。
6、作業評講: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點評。
三、教學拓展
1、可以將包裝設計裝飾成小動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狀。
2、也可以使用用舊的藥瓶、飲料瓶、香水瓶、牛奶紙盒等作基本形狀來練習包裝,然后再用帶子、彩色紙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紙墊、金屬小圓片等物進行裝飾。
課后記:
學生能充分利用自己身邊的材料,不同質感和色彩、不同材質的材料都應用了起來。缺點是有的學生選擇材料太多,作品包裝繁雜卻不美觀。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折扎昆蟲的制作步驟、方法和要求,培養動手制作能力和表現能力。
2、養成耐心細致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折扎的方法、步驟與要求。
難點:制作精美而有創意。
教學準備:自制示范品剪刀彩紙。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1、創設動物王國情境,導人新課。
教師提問動物王國里都有什么動物呢?讓學生觀察思考。
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并將事先扎好的青蛙、烏龜、蛇各1只貼到黑板上。
語言激發:動物王國里就只有這幾個人他們好無聊又好孤單,他們好想有更多的朋友陪伴他們,那么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幫助這些動物找到更多朋友呢?那么就等著我們同學們這節課扎出更多的小動物好么?。
板書課題:蹦蹦跳跳
2、學生試扎。
本課內容較簡單,可首先讓學生按教材示意圖試扎,培養其識圖能力和學習上的主動性。
思考并試折:
(1)書中的.斑馬是怎樣折出來的?
(2)同一形狀的紙可以從幾種角度進行斑馬?
(3)怎樣才能將折好的紙扎成動物?
3、教師點撥。
根據學生試折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有選擇地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制作。
指導點:
(1)構思:不同動物的結構不同。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靈活折疊出新形狀。
(2)折法指導
4、學生完成作業。
學生根據老師的指點繼續折扎或重新折扎。
作業要求:
(1)折扎方法正確。
(2)操作耐心細致。
教師繼續全面指導。
5、作業展評,課堂。
(1)學生把扎好的動物貼到黑板上,學生自評,師生互評,表揚獎勵優秀作業的作者。
(2)教師出示自己扎好的動物扎物,啟發學生課后用這節課學習的折法創造新的形象。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提高學生動手技能,促進學生指肌的靈活性,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
2、通過拼花活動,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拼圖構思設計。
難點:怎樣拼出新穎生動、有創意的圖形。
教學準備:
剪刀彩紙等。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30分鐘。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
二、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一些花的圖片,讓學生認識不同花的形狀。
2、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彩紙拼圖,并讓學生說一說,它象什么?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
3、讓學生猜猜這幅范畫是怎樣拼出來的?
(學生討論,請一位同學發言)
4、教師小結。
5、板書課題:花兒遍地開。
三、講授新課。
1、讓學生從拿出學具,并自己動手剪一剪各種花瓣的形狀,并想一想讓你剪怎樣剪得快?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剪得什么樣子會好看?什么樣子就不好看?
2、然后讓學生將花瓣上色。
3、翻開書請學生欣賞教材中展示的'范圖和學生作品。
教師再展示一些范圖,讓學生欣賞、討論、評價,告訴學生拼擺花只要美觀,與別人不同就行。
4、再分別請兩個學生上臺拼圖,教師要重點講評拼圖中的特別之處。同時教師可以靈活地移動上臺學生所拼圖形的某個部分,使之產生另一種形象,這樣更能達到啟發學生求異的效果。
5、講述作業要求:先剪再上色,接著拼擺,最后固定在卡紙上。提醒學生注意拼擺要反復比較,選擇一個最滿意的貼。貼時要耐心細致,膠水揩勻,注意畫面整潔,也可給作業命名。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1、發現拼得巧的同學立即表揚,提醒同學之間不要雷同,反對模仿教材、教師的范作。
2、對個別差生進行必要指點。
五、展示作業,課堂小結
美術教案 篇7
思路:
意愿畫是發展大班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較好的繪畫形式,在具體形象中,寄托著幼兒的意愿,抒發著他們的情感。根據這一特點,我設計這個活動,主要是鼓勵幼兒按意愿畫出自己最快樂的事情,并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快樂。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按意愿畫出自己最快樂的事情,學習意愿畫的基本表現形式(自由選擇工具,自由組合),掌握合理布局畫面的方法。
2. 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發展幼兒的創造表現能力。
3. 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分工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單色水彩筆、油畫棒、油畫筆、水粉顏料、大紙 、錄音機和磁帶。
2. 場地準備:布置三長條可作畫的桌子。
活動過程:
1. 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幼兒唱著《快樂拍手歌》,歡快地進入活動室。
2. 引導幼兒回憶快樂的事情,啟發幼兒構思畫面內容。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快樂嗎?平時你做什么事情的時候覺得最快樂?你感到很快樂的時候,你的`表情和動作是怎樣的?現在,請把你最快樂的事情,告訴給你的朋友。(幼兒自由討論后,回答。)你們講了這么多快樂的事情,那我們怎樣才能把這些快樂的事情告訴給其他的人呢?(畫
下來)
3. 學習意愿畫的基本表現形式。
指導語:我們今天要集體創作幾幅長卷畫,老師這里為你們準備了許多工具,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并且可以幾個朋友一起完成一幅畫。現在請你們到作畫區去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回來告訴我,你們準備用哪種工具畫,和哪些朋友一起畫,畫什么內容。
4. 交代要求,幼兒隨音樂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指導重點:觀察每個幼兒是否確定了內容;指導幼兒互相合作;啟發能力較弱的幼兒構思畫面。
5. 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⑴展示作品,組織幼兒欣賞。
指導語:我們看看哪張畫面的內容最豐富,哪一張畫面一看就知道畫的是快樂、高興的事,請小朋友把快樂的事講給我們大家聽。
⑵幼兒踏著歡快的音樂,走出活動室。
美術教案 篇8
(一)設計思路
剛剛入園一個月的小班孩子,情緒才基本穩定,他們還只是剛剛熟悉幼兒園緊張有序地一日生活環節。在繪畫方面,可以說毫無基礎,如果要他們拿筆獨立畫出一幅美麗的畫來,恐怕不太可能。那么,怎樣讓孩子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怎樣讓孩子從美術活動中體會到成功感呢?用印章印畫出的作品,一般色彩鮮艷,裝飾性強,容易讓孩子體會到成功感。所以我選擇了這一活動內容,希望孩子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效果,從而激發孩子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小班的孩子從一個個家庭走入幼兒園,他不再是家庭中大家圍著轉的中心,而變成了群體中與別人一樣的一份子,應該學會怎樣與人相處,怎樣與人合作。那么,在活動中我們應該給孩子多提供一些讓孩子“友好相處”的機會,所以本次活動我選擇了小組合作畫的形式。
(二)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培養幼兒對使用顏色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印章印畫的方法,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印畫常規,知道一個印章只蘸一種顏色。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前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廢舊材料,如:有凹凸花紋的玩具、瓶蓋、筆套、紙筒等。
2、紅、黃、藍顏料水每桌各2盤,盤中墊上薄海綿。
3、純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組各一塊。.
4、花布一塊貼在墻上。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小一班要開一個花布展覽會,請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鞏固認識紅、黃、藍三色。
3、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印章”印畫。
(1)介紹各種拓印材料。
(2)示范講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請個別幼兒用“印章”進行操作。
(4)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A.老師準備了許多“印章”和紅、黃、藍三種顏料,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料和“印章”來印出美麗的花。
B.每組的幾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塊花布。
C.注意衛生,強調一個“印章”只蘸一種顏料。印過一種顏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顏色。
D.盡量多印,使畫面色彩豐富。
(5)、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將幼兒印制好的“花布”展示出來,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反思
《綱要》指出: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應視幼兒為創造的主體,給幼兒創造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美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技巧。幼兒園美術創新教育中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
印畫是小班手工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小班幼兒的小肌肉群、各種動作的和諧發展,起著促進作用。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學習運用印章進行印畫”。為了突破此難點,我采用的方法有:
1、豐富幼 兒的經驗,讓幼兒對各種材料有初步的認識;
2、通過小組自主操作,讓幼兒自己大膽地去嘗試,在實際操作中來解決。 “一個印章只蘸一種顏色”,這是印畫中的常規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對于初次印畫的小班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為了突破此難點,我采用的方法有:
1、創設寬松的活動氛圍;
2、運用適當的指導,如:鼓勵表揚;榜樣示范;個別指導等。
本次活動我分三部分進行:
第一,采用情境激勵法,即教師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花布展覽會的情境,引起幼兒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美的欲望和熱情,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去創造。
第二,采用講解演示法,通過教師、個別幼兒的講解演示,讓幼兒學習使用印章印畫的方法,感受到色彩的美,激發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較強,他們能夠正確地辨別 幾種顏色,但還不能正確說出它們的名稱。在作畫時,往往任意取用一種顏色或材料,不加選擇地進行作畫,也不知道換顏色或材料,有的一種材料或顏色一直用到 結束。所以,老師在示范時還要注意提醒幼兒使用多種材料和顏色進行印畫,使畫面色彩豐富。
第三,采用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以花布展的形式進行作品講 評。這是對幼兒操作活動結果的肯定與互相評價,使每個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六)、不足
1.活動過程中美術形式有些單一,重難點不突出。
2.沒能關注到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技巧,引導幼兒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美術活動中自主創新自由表達。
美術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草莓是平時孩子們喜歡吃的一種水果,對這種水果孩子們的了解都比較深,特別是在外形上,孩子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一次我買了草莓孩子們看到后都議論紛紛,因此就生成了今天的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草莓的外形特征。(重點)
2、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難點)
【活動準備】
范畫若干、油畫棒,幼兒用輪廓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實物草莓引導幼兒說說這是什么?
師:你們看今天李老師帶什么來了?(草莓)
師:你們在什么地方看到草莓,它長在什么地方的?它是什么樣子的?有哪幾種顏色?(引導幼兒說出草莓的外形特征)
師小結:草莓的葉子是綠色的、肉是紅色的,上面的籽是黑色的。
二、出示教師范畫,幼兒觀察:
師:下面請你們看老師畫的是什么?
師:對了老師草莓畫了下來,好看嗎?(好看)
師:你們想不想為草莓穿上漂亮的衣服?(想)
三、教師示范講解:
師:小朋友在為他們穿衣服前,先看老師是怎么給他們穿的。
師:顏色要往一個方向涂,要涂的滿、實,但是不能涂到黑線外面去。
師:我們要先涂綠色的葉子,再涂紅色的肉,最后涂黑色的籽,畫籽的時候我們要點畫,不能涂。
四、提出作畫要求:
1、師:我們在為草莓穿衣服前首先要想好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要怎么涂色?先涂哪里?再涂哪里?
2、鼓勵幼兒大膽作涂色,看誰涂的又快又好?
3、畫畫的'時候,要安靜作畫,不影響別人,注意坐姿。
五、幼兒作畫,教師給予及時指導,對畫的又快又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肯定,指導能力差的幼兒正確涂色。
六、觀賞評析作品:
1、為幼兒的作品寫上名字,看看誰畫的好。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誰的草莓,為什么?
3、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為草莓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草莓說要謝謝我們小朋友呢,請我們一起去做游戲。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美術教案--設計郵票08-16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8-16
美術教案-美術概說08-16
美術教案-美術:螃蟹08-16
經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的教案06-20
【精選】美術教案09-12
美術教案(精選)09-25
(經典)美術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