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爸爸和媽媽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肖像畫爸爸和媽媽。(了解、練習)
(二)進一提高觀察、概括、表現爸爸和媽媽能力。(練習)
(三)通過畫爸爸、媽媽,激發學生的愛心。(初步肯有)
二、課時安排爸爸和媽媽
一課時
三、課前準備爸爸和媽媽
仔細觀察爸爸、媽媽頭型和五官的特征,并畫出簡易草圖。
爸爸、媽媽的`照片。
四、教學步驟
(1)揭示課題,(2)引入談話。
教師問:怎樣把人畫好?
教師小結:如何表現人的面貌特征,抓住其特點。
本課,將進一步學習怎樣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及表現內心情感的人物畫。
(2)讓學生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爸爸、媽媽的頭型和五官的特征,(3)并出示照片。
(三)讓學生畫畫自己的爸爸或媽媽的頭像或胸像。
(四)課堂練習。
(五)教師巡視指導。注意鼓勵學生大膽地畫。
(六)作業講評。
先對能抓住人物特征、表現人物性格、感情的作業進行講評。講評可以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指出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課后錄:培養學生愛爸爸、媽媽的感情)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及要求:
1。學習用長線、短線、螺旋線和波浪線等畫出爸爸、媽媽頭發的特征。
2。嘗試用各種顏色交替畫不同的線,發現不同的色彩碰在一起產生的變化,感受色彩的美。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學習畫長線、螺旋線和波浪線。
教學難點:
螺旋線的畫法。
教學準備:
1。各種人物頭像圖片若干,有關發型的圖片5————10。
2。棉簽、顏料、調色盤、畫有頭輪廓的紙人手一份,抹布若干。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律動,穩定幼兒的情緒,準備上課。
2。幼兒欣賞不同的發型。(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發型屋吧)
二、基本部分:
1。 不同的頭發樣子我們叫做發型。小朋友們在發型屋里都看到哪些漂亮的發型?
引導幼兒自由回答并用手畫一畫。
2。小朋友的頭發分別是什么樣子的?(邊描述邊用手畫一畫)
3。老師的頭發又是什么樣子的?該怎樣畫?請大家試一試。
4。出示發型范例圖片。
(1)圖片上的叔叔、阿姨的發型是什么樣子的?
(叔叔的頭發是短短的,阿姨的頭發是長長的,有波浪形的、 有一卷一卷的、 有直直的 )
(2)說一說你的爸爸媽媽的發型是什么樣子的?(分別用手畫一畫)教師小結:爸爸的頭發是短短的,我們可以用短短的線條來表現。媽媽的頭發一般比較長,有的'直直的,有的彎彎的,還有的一卷卷的,我們可以用直線波浪形和螺旋形來畫,真漂亮。小朋友知道這是用什么畫的嗎?(認識棉簽)
5。討論學習設計方法。
(1)啟發、想象。
今天,我們來為爸爸媽媽設計發型好嗎?你想給他們設計什么樣的發型?用什么樣的線條來畫?請你試一試。(書空練習)
(2)討論繪畫的方法。(那我們一起看看頭發該畫在什么位置)①在設計發型前,應該先知道,頭發長在哪里?梳頭發的時候,我們會把頭發往哪邊梳?(哦,前面、兩邊和后面都有頭發。)
②頭發是什么顏色的?(黑色的)現在的理發師會把頭發染成什么顏色的?(紅、黃等)你給爸爸媽媽設計的發型是什么顏色的?
6。幼兒嘗試用棉簽畫頭發。(請幼兒嘗試畫頭發)
7。教師講解并示范用棉簽畫各種頭發。
(1)我們要設計好該畫什么發型。爸爸的是短發,媽媽的頭發是長長的有直線的、波浪形、螺旋形。
(2)選好顏色。(設計好發型的顏色)
(3)使用棉簽作畫小朋友要真確拿棉簽,蘸顏料時注意不要蘸得太多,以免弄臟畫面,如果你要用兩種顏色,換顏色時先放回原處,在另一個盤子里拿棉簽進行畫。
(4)畫時注意:頭的兩邊、前面都有頭發,爸爸的頭發我們讓它從頭皮往上長,媽媽的頭發我們我們讓它從頭皮往兩邊長。
8。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活動。
①認識繪畫工具,學習使用方法。換顏色的方法?(放回原處,在另一個盤子里拿棉簽。)
②桌子上有什么顏色?用這些顏色讓你的頭發變得更漂亮。
③教師指導幼兒進行創作活動,提醒幼兒注意色彩之間發生的變化,積累色彩經驗。
三、小結部分:
1.說一說你給爸爸、媽媽和你自己分別設計了什么發型?你最喜歡給誰設計的發型?為什么?兩種色彩碰到一起發生了什么變化?
2。小朋友晾曬作業,互相觀看、展評幼兒作業。
美術教案 篇3
課時:1課時
類型:制作繪畫相結合
授課時間:
教學目的:體驗與發現:體驗設計照片框架的樂趣,發現能突出主題照片的漂亮形式和顏色
理論與發明:發明設計并制作出自己個性的作品
欣賞與評議:在制作過程完成后,選幾副優秀的作品讓大家一起來欣賞和評議
教學重點:
了解類似于相框框架的作品制作程序
了解簡單照片復雜照片簡單化的對比作用以及相框圖案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設計個性化的新鮮的相框
難點解決:盡可能的給學生各種各樣多的背景信息
教學準備:照片,鉛筆,油畫棒(學生)粉筆(教師)
作業要求:基礎層面:照片能與圖案文字相結合,并帶有名字
深度層面:照片與圖案有機組合,富有意趣
探究層面:圖案新鮮獨特,色彩與照片和諧
教學流程:
導入:
(教師活動)問,WHEN OU COME THIS SCHOOL你需要交什么?—》學生注銷表格,那這個表格上有什么東西能讓老師還沒看到你就知道你的樣子了呢?-》照片(教學意圖)引入照片的概念,從而讓其知道突出照片的效果客觀性
問,一般放照片的相框,在家的'作用是什么?(教學意圖)引入相框的漂亮與否對于審美來說的重要性
欣賞:
給其欣賞各式各樣的相框(教學意圖)從欣賞中獲得信息。得到借鑒資料信息
走進相框的制作:
講授制作過程步驟(邊傳授邊理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為美化教室或家做鋪墊)
步入相框畫面設計制作:
想一下自己想設計一個怎么樣的相框?圖案內容是什么?(讓PPT聯播各式相框畫面從而促進學生對作品的圖案樣式的想象)
正式進入設計描繪:
請你吧自己的想象設計都表現到畫紙上(真正落實想象中的漂亮畫面)
教學評價展示成果:
拿幾副首先完成的作品到臺上,讓所有學生評一下比較一下,各個作品之間,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優點和不足(說出不足能使自己提高,說出優點能使自己自信)
出現單詞:photo照片everybody每人me我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通過紙公雞的制作,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立體動物造型的一般規律。
2.提高學生手工制作的能力和審美能力。
3.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作業要求:用掛歷紙每人制作兩只紙公雞。
(三)教學重點:雞的紙造型方法。
(四)教學難點:多種不同的構思、設計和制作。
(五)課業類別:工藝制作課。
(六)用具準備:1.教師:示范成品、書、掛歷紙、剪子、膠水、學生作業。
2.學生:書、剪子、膠水、掛歷紙。
(七)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展示教師示范成品,學生觀看,板書課題。
2.看書19-20頁,自學制作方法。
3.教師小結:演示制作過程:
(1)雞頭:扇形卷粘成一個錐體。
(2)身體:裝飾粘貼翅膀,尾巴及花紋。
(3)整體成型:
三、學生用手中的掛歷紙自行設計制作公雞,教師輔導:
四、課堂小結:
展示優秀作業,加以表揚。
附:板書設計:
紙公雞
制作過程:
(1)雞頭:扇形卷粘成一個錐體。
(2)身體:裝飾粘貼翅膀,尾巴及花紋。
(3)整體成型:
第二節
一、導入新課:
以前節一個錐體的公雞引入新課——多個錐體制作的公雞。
二、講授新課:
1.出示教師示范成品。
2.講解演示多個錐體組成的公雞。
(1)在前節基礎上將身體獨立用錐體制作。
(2)演示:
三、學生設計制作,教師輔導:
四、展示全班學生作業:
五、課堂小結: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
1.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感知自然景觀中云的不同變化,了解有關云的知識,美術第3冊教案(第一單元)。
2.引導學生大膽地對天空中的云朵進行豐富的聯想,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嘗試用不同的表現方法來創作畫面,表達內心所感所想的云朵變化。通過引導學生對云朵的觀察、回憶、思考、想象與討論,使學生感受云朵的美,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自然景觀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觀察天空中云朵的變化,對云朵進行大膽地聯想和表現。難點:學習運用不同材質、不同畫法來創作想象中的云朵。
三、課前準備:
(學生)油畫棒、彩色水筆、水粉顏料、畫紙等常規用具和材料,4—6人的小組并選好小組長 (教師)課件《云的圖片》、相關云的知識、繪畫用具等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談談感受。
(1)請學生先說說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及有關云的一些知識。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對云朵的感受。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見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會看見很多形狀各異的云朵,那請同學們說說,在你們的印象中云朵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生:云是白色的,像一朵朵的棉花一樣飄在空中,有一些很像小動物教:空氣中的水汽是從海洋和陸地上的江河湖泊等的水面蒸發而來。高空氣溫低,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小水滴。到了五六千米高空,小水滴又凍結成冰晶和雪片。無數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在空中,看上去一片白茫茫的,就是云。所以同學們看到的云就像飄在空中的一朵朵白色棉花。
(2) 教師問學生:你平時把云朵畫成什么樣子?(請學生上臺演示)別人畫的云朵與你的有什么不同?讓學生進行比較,談談感受。教:現在老師就要請幾位小朋友上來畫一下云朵,看看他們畫的云朵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比較一下幾位同學畫的云朵有什么不同.
(3) 再次提問:想不想看看在大氣層中云朵的樣子?這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教:現在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一下后回答問題。生:在太陽的照耀下,云朵會有太陽的顏色教:根據圖片,逐個介紹不同的云
2.引導欣賞,全新體驗。
(1)出示課件,欣賞圖片。結合書本中的作品和教師提供的范作,學生欣賞。①看看一天當中云發生了哪些變化。(提示:從顏色、形狀上觀察。)②看看在狂風吹動的時候,云朵發生了哪些變化。③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顏色有哪些變化。(2)提問:你還能說出云朵的其他變化嗎?讓學生討論交流,說說感受,教師小結。
(3)揭示課題:《云兒朵朵》。
3.傳授方法,激發創意。
(1)提問:請看看書中的幾幅學生作業,你能說說是怎么畫出來的嗎?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這些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教:三幅作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有底色的紙上用水彩筆、水粉顏料、蠟筆、紙在上面畫畫。
(2)學生上臺講述、演示方法,教師幫助補充輔導,教案《美術第3冊教案(第一單元)》。(提示:可以用油畫棒來畫云朵,也可以用水粉顏料來畫云朵。可以改變云朵的顏色和形狀。)
(3)提問:怎樣對所畫的云朵造型進行聯想和表現呢?(提示:通過對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運用添加、概括、夸張等手法進行表現。)教:平時在觀察云朵時,通過自己的想象和聯想,常常可以把他看成某種動物啊、某種物件啊,所以在畫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聯想對云朵造型進行表現。
(4)提問:怎樣使云朵變得更可愛,使畫面變得更有趣呢?(提示:可以編一個小故事,表達一個主題內容等。)教:大家看第3頁左上角的那副畫,我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只住在有風車的屋子里的小白兔,他想養一只斑點狗做寵物,可是兔爸爸兔媽媽都不允許他養,最后他只能很郁悶的躺在草地上,仰頭看著天空的白云,想著想著,視乎天上的白云都成了小狗的樣子。我們通過一個故事,是不是既表達了一個主題內容,又使云朵變的更可愛,也使畫面變得更有趣呢?
4.布置作業,表現感受。
(1)提出作業的主題:有趣的云兒朵朵。
(2)出示課件并提供創作的建議:畫出自己對云朵的想象和感受,要有創意,造型要與眾不同;可以互相討論畫法。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作品,學習評價。
(1)小組內展示作業,互評作業。
(2)選出有個性、有創意的作業,全班展示評價,教師小結。(提供評價建議:①作品是否表現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構思是否有創意;③作品中的云朵在造型、色彩上的表現是否有趣等。)
6.提供課題,研究拓展。
學生課外的研究思路:在什么樣的天氣變化下,天上的云朵會變得更神奇、更美麗?
2.好大的向日葵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向日葵的基本特征。
2、感受向日葵有大有小的畫面風格
3、鼓勵小朋友用多種顏色畫出五顏六色的畫
4、通過觀察向日葵花盤、葉子的形狀特點,并體會美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幫助小朋友了解向日葵的形狀結構,引導小朋友欣賞感受有大有小的畫面風格難點:能根據向日葵的特征進行藝術再創造
三、課前準備:教師:有關向日葵的圖片、范作學生:繪畫工具、紙
四、教學過程:
1、故事導入,激發小朋友繪畫興趣“小蝸牛過生日,蝸牛媽媽送它一顆種子。小蝸牛把種子埋進土里,不久種子長呀長,長出了小苗。小苗越長越大,長出了又細又長的花干,上面開了一朵漂亮的花。這朵花可有意思了,它的臉總是向著太陽。同學們開動腦筋想一下,告訴老師這是什么花呀?學生:向日葵教:對,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就是向日葵(揭示課題:《向日葵》)
2、引發學生思維的聯想教師出示玫瑰花的圖片故意考驗學生。
教師出示一個向日葵圖片:小朋友們說的是不是這種花?那哪位同學告訴老師,向日葵的花盤、葉子的形狀有什么特點?我們也可以與其他花進行比較(把課題補充完整:《好大的向日葵》。)學生:黃色的,花盆是圓形的,有大大的花盆和花瓣,比人還高呢教: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向日葵的小常識,向日葵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有著金黃色的花朵,褐黃色的芯和硬實的桿,又稱葵花、向陽花或轉日蓮,它是原產于北美洲的一種古老的油料作物。是食用油中的上品。除了榨油之外,炒葵花籽無疑是人們最喜歡吃的小零食之一。向日葵之所以喜歡跟著太陽裝是因為花莖中的生長素受陽光刺激會向背光一側運動,所以向日葵成熟之前具有典型的向光性。向日葵的花盤大方而美麗,具有觀賞價值,所以有關葵花的作品幾乎隨處可見,有的出自幼兒園小朋友之手,有的則是藝術大師的不朽之作,像凡·高的《向日葵》便是一例。凡·高是荷蘭畫家,他共畫了6幅《向日葵》。書本畫中的`每朵花就像一團火,細碎的花瓣和葵葉則像火苗,整幅畫就像是燒遍畫布的熊熊火焰。而伍必端的版畫《葵花地》中的向日葵像在淋漓盡致的舞蹈著。教:根據圖片上的向日葵,我們可以發現,向日葵很高大,有一個大大的花盆,花盆里面有許多的格子,外面還有什么?花瓣是什么形狀的?(重點:引導小朋友畫圓形的花盆和半圓形的花瓣。)學生:花盆是圓形的,花瓣是半圓形的教:(板書向日葵的花盆和花瓣)那老師根據同學們的回答一邊畫一邊問問題,向日葵是從畫干上長出來的,我們把他畫出來,那花干上還有長什么?(重點:讓小朋友知道葉子是從花干上長出來的,畫葉子要和花干連在一起)
3、出示畫圖,引導小朋友們欣賞教:向日葵畫好了,可是旁邊太空了點,我們可以再畫一朵小向日葵,做向日葵寶寶,還可以畫上人物、動物、漂亮的小房子,誰上來把這幅畫添加得更完美?
4、教:我們來看一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畫的(出示小朋友的范畫)如果你是一位小精靈,來到這么大的向日葵園地里,你能把它想像成什么?
5、布置作業:
(1)選擇你喜歡的工具,抓住向日葵的特征,畫一幅美麗的向日葵作品。
(2)大膽地應用你的智慧和想像力,創作一幅向日葵想像畫。
6、小結評價,拓展主題。
(1)自評、小組評、集體評和教師評相結合(著重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等方面進行評價)
(2)要求學生課后回家仔細觀察并比較向日葵與其他花卉的區別,同時比較自己的作品與實物向日葵的異同點。
(3)編一個有關向日葵的故事。
(4)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研究向日葵的生長過程。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體驗色彩與音樂的跳動,發現抽象畫與音樂的共同點。
2、過程與方法:能夠運用點、線、面及色彩表現方法繪制新奇的視覺形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打破學生對繪畫的'固有認識的局限,發掘其共性與內涵,欣賞自己與他人作品,發表不同意見。
教學重點:視聽兩種藝術的理解與融匯。
教學難點:運用顏色的感覺,創作出抽象藝術作品。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鉛畫紙、鉛筆、顏色、毛筆、水杯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感受
1、電腦課件顯示,《日出印象》這幅畫讓學生想象畫中情景。
2、播放《晨曲》。
3、讓學生談二者的感受。
二、講授新課:
1、什么是抽象畫呢?
抽象繪畫是以直覺和想象力為創作的出發點,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學性、說明性的表現手法,僅將造形和色彩加以綜合組織在畫面上。因此抽象繪畫現出來的純粹形色,有類似于音樂之處。
抽象繪畫大致可分為:
(1﹞抒情抽象﹝或稱熱抽象﹞。
這是以高更的藝術理念為出發點,經野獸派、表現主義發展出來,帶有浪漫的傾向。這個畫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為代表。
(2﹞幾何抽象﹝或稱冷抽象﹞。
這是以塞尚的理論為出發點,經立體主義、構成主義、新造形主義....,而發展出來。其特色為帶有幾何學的傾向。作品有一種冷靜的秩序感,哲理性很強。這個畫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為代表。
三、創作與要求
1、根據音樂運用各種色彩和線條表現畫面。
2、運用點線畫色彩造型因素,按照對比協調等藝術手法,創造可視音樂。
四、嘗試與發現
聆聽不同節奏、韻律的音樂,閉上眼睛,任由手中筆隨音樂在紙上游動,劃出粗細、疏密不同的線條,樂曲結束后睜開眼,把剛才的換成色彩,加強感然力。
五、展示與交流
1、感受用一句話說出你的創作體會,小組交流,并請代表發言。
2、互評:按創作要求互評。
3、總結:發現閃光點,激勵學生創作愿望。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本課是以美術切入的藝術課,溶音樂、表演、語言表達、繪畫、剪貼為一體,以故事相聯系,將孩子們帶入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去表現,在愉快的學習中激發他們心中的真善美,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得到美的熏陶,懂得環保知識。
教學目的:
一、 了解小土粒的作用,學會珍惜泥土,感受擬人化的小土粒的情感,學會用簡單的表情表達情緒,傳遞情感。
二、 引導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讓他們在愉快的活動中主動學習。
三、 讓學生通過繪畫、剪貼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感受小土粒的不同心情,繪制出相應的表情。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保護美化家園的意識。
教具準備:錄音機、教學磁帶、表情面具、電風扇、小紙片、范畫(一片樹林)、雙面膠。
學具準備:圖畫紙、彩色筆、剪刀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給大家介紹一位“陌生”的“老朋友”,說它是老朋友是因為我們天天都見到,說它陌生是因為我們很少注意到它。(出示一杯土)它是誰?
2.土有什么作用呢?引導學生了解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
3.引出新課: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小土粒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音樂故事《小土粒的煩惱》,講述過程中配合不同的故事情節戴上不同的表情面具,播放不同情感的音樂,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小土粒的感受。
故事梗概:在一片美麗的樹林里,小土粒在大地媽媽的懷抱里自由快樂地生活,每天看著花草跳舞,聽著昆蟲歌唱。可是,自從伐木工人來了以后,小土粒失去了安靜美好的生活,每天聽著嘈雜的電鋸聲,看到樹公公痛苦地倒下,動物朋友們都走了,美麗的樹林變成了一片荒漠,小土粒再也沒法在大地媽媽的懷抱里玩耍休息了,它們被狂風吹得到處流浪,成了沒有家的孩子,它多煩惱啊!
2.孩子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同學們思考能為小土粒做什么?(建個新家)
3.你希望小土粒把家安在哪里呢?(樹林、田野、河邊等)讓
我們每個孩子都來當一棵小樹,組成一片樹林,把小土粒留下來。起立,表演樹的姿態。
4.小游戲,給小土粒畫表情:
① 出示一盤小紙片代替小土粒,讓每個同學都接住它們。
② 播放風聲:聽,大風又來了。教師利用風扇將紙片吹向學生,
比一比誰先把小土粒接回家。
③ 小土粒到了新家可能有那些想法?教師根據回答引導學生看表情面具,了解不同表情的畫法。
④ 請你在小紙片上畫出兩種不同的表情。
⑤ 請學生上臺展示講解自己的作品(利用實物投影儀)。
⑥ 出示范畫(一片樹林),將有表情的小土粒貼在上面。
5.表演、繪制可愛的小動物:
① 小土粒在小樹林安家后,小草更多了,小樹長高了,變成了一片大樹林(在范畫上貼上大樹),許多動物朋友都來了,你知道有哪些嗎?
② 你能表演你喜歡的小動物嗎?老師要通過你的表演猜出你扮的是什么。放音樂《小松樹》,學生表演。
③ 小動物真可愛,你們想不想畫一只動物,讓它參加在樹林里舉辦的動物狂歡節呢?
④ 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鼓勵學生。
⑤ 請學生將畫好的動物剪下來,貼在范畫上。
三、 課堂小結:
1. 簡評學生作業,表揚學生的大膽創作。
2. 你用什么方法來保護小土粒,保護大地媽媽?
3. 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小土粒,了解了小土粒,小土粒不再是陌生的朋友,而是熟悉的好朋友了,讓我們一起愛護它、保護它、珍惜它,讓小土粒有更多更好的家。
四、 教學思路拓展:
可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社區的植樹綠化活動,用實際行動保護地球媽媽,觀看環保方面的電影、電視和繪畫作品。
美術教案 篇8
第一課 美術概說
課型:單一型
1.教學方法:講解,2.欣賞
3.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基本懂得美術的概念。
(2)通過各種圖畫的展示和講解,使學生了解美術的分類,并理解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和現代設計的概念和分類。
4.教學難點、重點:
難點:美術的作用。
重點:繪畫的分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是美術課,那么到底什么是美術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來初略討論學習的問題--美術概說(板書課題)
三)新授:
美術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個,繪畫作品一幅。講解美術的概念,著重強調“物質材料”、“造型手段”、“空間”、“審美價值”。
美術的分類
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現代設計
繪畫:使用筆、刀等工具,墨、顏料等材料,在紙、紡織品、木板、墻壁等平面上,通過構圖、造型和設色等表現手段,創造藝術形象。(繪畫的分類略加講解。)
展示作品或圖片資料若干,(由于缺乏美術教學掛圖及相關的幻燈片,所以應找些較大的圖片,如單幅單頁畫、掛歷中的畫頁等,同時應選用較成熟的藝術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學頭像》、《臨“太陽很足的晌午”》、《藏族婦人》,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感受,使學生感到老師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老師。講解繪畫的概念,同時強調繪畫的作用: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情感。
現代繪畫《鋼水汗水》:反映了我國當代鋼鐵工人的社會生活,“鋼水的產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達了對鋼鐵工人的一種敬仰敬佩之情,從刻畫細微的畫面中,我們似乎聽見有人在說:“工人兄弟們,你們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種制作方法的總稱。
雕塑的表現形式一般分為:圓雕、浮雕。
舉例:茶陵一中進校門處的雕塑(圓雕)。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分類:A、日用工藝(染織工藝、陶瓷工藝等)
B、陳設工藝(象牙雕塑、裝飾繪畫)
C、工藝美術:指實用品的造型設計和裝飾性美術。
D、建筑藝術:通過建筑群體組織,建筑物的形體、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結構方式、內外空間組織、裝飾、色彩等各方面的處理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
分類: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紀念性建筑
現代設計:是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藝術。
美術的社會作用
美術對于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認識功能、審美功能
(組織同學們以討論的方式,談談對美術及美術的作用的認識和理解。) 總結學生的發言:
美術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廣泛應用于建筑、商業、工業等領域
三、課本學生范畫賞析
圖:紫灰色主調,對比很弱,短直線條雜亂無章,表現出一種灰暗、亂、掙扎的情感。
圖:黃綠色主調,少量紅、紫色,整個畫面明亮,對比強烈,猶如陽春三月,春游在外,給人以充滿活力、精神飽滿的感覺。
四、作業:
運用抽象或變形的表現手法表現自己的某種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業表現的情感。
2、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運用。
第二課美術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2課時)
課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講解、行賞、比較、練習相結合
1、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學習,2、使學生初步了解視覺形象的分類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識。 3、通過對美術作品中形的認識和分析,4、提高學生對藝術形的欣賞能力。
5、通過對本課的學習,6、使學生認識美術具有多種表現形式,7、從而8、提高學生對藝術形式美的欣賞能力,9、以及美術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寫實造型、變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區別,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識別美術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難點:掌握基本要素的特點,并能運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學具準備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掛圖一張,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學生:課本、作業本、軟心鉛筆、尺。
5、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約2分鐘)
大千世界的各種物象形體,首先是被我們的眼睛感受到的,對視覺形象進行觀察和研究,會使我們獲得豐富的審美信息和多種知識,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板書:視覺形象的分類(約23分鐘)
盡管視覺形象復雜多變、豐富紛呈,但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動植物等),人類出于某種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產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達思想觀念和審美感受為目的的,叫藝術形(如繪畫、雕塑、工藝美術等)。
板書:自然形
人工形
藝術形:表達思想觀念、富于審美價值。
提問:分別舉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藝術形的物象。
形還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分類,如材料上分,有紙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屬材料造型、石質材料造型等。
(以問答形式討論欣賞作品,再作總結)
《飲水的熊》作者在創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則之一即對稱手法,巧妙地表現了飲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將石質材料打磨光潔,以表現小熊的可愛和水的清盈感。
《懷抱》以金屬材料制作的富有動感的造型表現了母子歡快的神情。《母子》則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潔的木質,表現豐潤的母子形象,搖籃式的造型,激起了人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板書:造型要素:(約18分鐘)
造型要素主要有點、線、面、體塊與空間、光與色、質地等。在藝術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要素,將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結合造型要素范圖講解)
點:最小的視覺單位。包括各種不同形狀的點,能成為注意中心確定結構以及組成體面(參看課本P4生活中的點和表現點的節秦的繪畫)。圖①中,我們看到運用點的組織,產生疏密有致的變化,富有節奏感。
線:可看作點運動的痕跡,有方向和運動感,可以表達情感,限定形狀,表現質地和描繪陰影(講解掛圖)
面:由長度和寬度構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種方式:線的包圍、分割和表面色、質的變化。面可以分為幾何形和自由形兩大類(講解掛圖)。
體塊與空間:體塊即長度、深度三維空間的占有形式,或者說是由長度、寬度和深度構成的主體形。(參看P4生活中的體塊)。空間指物體間的遠近層次關系和包容關系。(如雕塑)具有實在的體積和空間,而繪畫藝術,則是在平面上創造體塊與空間的幻覺。如《長城》一畫,就是在平面上通過平俯視構圖,運用了大-小的透視縮形規律,以
及近實遠虛的視覺規律,加上光與色的烘托渲染,畫面氣勢磅礴,使我們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光與色:有光才有色,視覺世界是由光顯示出來的。(參見P4大自然中的光與色)。色彩的正確表現能使畫面獲得真實感。不同傾向的色彩還能給予我們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緒的變化,如紅色能給人以溫暖、刺激的感受,藍色則可能給人以冷、寧靜的感受。
質地:指物體表面的解覺性或這種質地的視覺表現。(參看P4《雕塑》的質地)《雕塑》用粗擴的石質表現男性皮膚的質感。
6、總結和布置下一課時內容(約2分鐘)
我們認識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視覺形象,認識藝術家取自自然之法則,創造出的瑰麗藝術世界。我們下節課將進入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世界。
4
第二課時
1、復習舊知,
2、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3、表現形式的分類
就表現形式的明顯特點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兩種基本形式。具象造型與抽象造型的區別在于:前者具有客觀的現實形象,而后者中我們則不能看出任何客觀的現實形象(結合教材范圖講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為寫實造型和變形造型。寫實造型指忠實客觀地描繪事物的真實面目的造型,或者說,在這種造型中,客觀物象基本上按我們日常所見的樣子被反映出來(見《蘋果樹》之二、《小提琴手》)。變形造型則是運用夸張、省略等方法,表現人對事物的主觀認識和情感。盡管變形造型反映的對象與我們日常所見不同,但我們仍可認出它們。變形造型即處于“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形式,層次十分豐富,既可偏于寫實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見《蘋果樹》之
三、《人物》)。
抽象造型在古代藝術中就已出現,而現代抽象則主要通過抽象的線、形、色的不同組合表達人的主觀情感(見《即興》、《巖石間的小鎮》)第三課中國古宋代美術作品欣賞(1課時)
課型:單一課
教學方法:講述、欣賞與思考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對作品的介紹與欣賞,使學生初步了解宋代繪畫藝術的空前盛況及作品的偉大成就。
2、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點
作品的藝術成就。
三、教學步驟
(一)引言與組織教學
中華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為她有著悠久的文明史。有著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中國畫----則是世界繪畫藝術中的一顆絢麗的明珠。中國古代繪畫藝術,多以中國畫見長。下面請欣賞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全盛時期的作品,中國古代最大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板書課題,掛出畫卷,約3分鐘)
(二)作者簡介
作者,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生卒時間不詳。約生活在十二世紀,為北宋未年著名的風俗畫家。早期游學于京師。后習繪畫,專攻界畫,擅長舟船、車馬、人物、街市、城郭等。宋徽宋熏和、宣和年間供職于翰林圖畫院侍詔(畫院最高職稱)。傳世作品有《清明上河畫》、《西湖爭標畫》、《武夷圖卷》等。
三)《清明上河圖》創作的歷史背景
公元十世紀后期(960年),趙匡胤統一中國,建立了北宋皇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政治上實行了中央集權,經濟上發展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貿易。農業上注重了精耕細作、使用良種;陶瓷、紡織等手工業產品聞名于世, 5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了解并掌握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2、 在創作和設計的過程中懂得材料的選擇與搭配。提高選擇材料的能力、色彩創作能力和動手制作的能力。
3、 感受爬升玩具的創作、設計、制作的樂趣,學會利用廢舊物品的同時,增強環保節約的意識。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爬升玩具的創作、設計。
難點:作品的新穎,制作的精美、實用。
教具:教學課件、實物投影儀、范作等。
學具:廢舊硬紙卷、塑料瓶、、廣告紙、小食品袋等。
教學過程:
課前互動:玩竹蜻蜓(和老師比比誰飛的高)
一、 導入新課(三分鐘)
1、尋找生活中的爬升玩具
師:同學們好玩嗎?你們知道它的名字 嗎?(生答)誰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喜歡它?(生:因為他會飛)
師:你們還玩過哪些會飛起來,升上去的玩具?
)學生:竹蜻蜓、飛輪、飛盤等
生:爬升玩具
2、爬升玩具的玩法
師:你會玩嗎?請你上來玩一玩,同學們也認真的觀察一下爬升玩具的玩法。
生:動手玩玩具
師:(教師小結玩法:將繩子向兩邊拉開,把爬升玩具推上去,兩手合融,爬升玩具就會順著繩子滑落下來)同學們,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制作的爬升玩具。 (出示課題:爬升玩具)
二、 新課教學:(12分鐘)
1、了解爬升玩具主體材料(2分鐘)
師:要學會制作爬升玩具就要先了解它,請大家觀察一下桌面上的爬升玩具,小組討論一下,為什么爬升玩具能上上下下爬升移動呢? 生討論并回答:因為有圓筒
師小結:可見那些堅硬結實的上下通透的物體都可以作為爬升玩具的主體。同學們那你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做爬升玩具的主體?
生:一次性杯子、卷之心等
2、了解爬升玩具的特點(5分鐘)
師:(教師拿出沒有裝飾過的卷紙心)同學們看老師把這卷紙心穿進繩子以后馬上就可以玩了。(走到一位學生面前問)把這樣的爬升玩具送給你,你會喜歡嗎
生:不喜歡
師:為什么?
生:簡單,難看等
師小結:可見爬升玩具僅僅能爬升是不夠的,他還應當具備什么條件呢?(點擊課件)
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爬升玩具,看完以后請同學們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這些玩具
生:色彩鮮艷、造型有趣、形態各異等
教師小結
師:色彩特點:兒童玩具的色彩鮮艷,大家可以選擇漸變色,對比色和同類色來裝飾玩具(課件)
師:造型特點:爬升玩具的造型新穎,可愛、有趣、有創意。(課件) 師:欣賞了這些作品,你們能說一說制作爬升玩具還需要哪些材料? 師小結爬升玩具的裝飾材料(點擊課件)
3、了解爬升玩具的形象選擇范圍(2分鐘)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材料在同學們的巧手下都變成了什么?(欣賞課本作品)
生: (飛機、飛船、鳥、蜻蜓、蝴蝶、蜈蚣、貓、老虎)
師:我們可以嘗試將這些爬升玩具分類:(點擊課件)交通工具、鳥類、昆蟲、動物等這些長條形身體特征的可以爬升的事物都可以做成爬升玩具。
師:同學們,你們想要制作一個什么樣的`爬升玩具呢?
4、教師示范(3分鐘)
師:老師也從這些形象中選擇一個來制作一個爬升玩具吧,同學們可要認真的看啊,要記住制作步驟。
教師示范:強調對稱形狀,指出制作細節處理
師:你們瞧,一個獨一無二的爬升玩具做好了。現在我要考考大家的注意力了,請大家看大屏幕,你們能將下列步驟按正確順序排列嗎?請說出正確排序。(生讀序號)
三、 學生實踐(20分鐘)
師:關于爬升玩具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嗎?(生答)
師:今天的作業是:請大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用你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爬升玩具,要求:
(1)制作要求:美觀、新穎、實用。
(2)合作要求:分工明確、安全守紀。
做好了以后邀請小伙伴玩一玩。老師將邀請同學們把最棒的作品展示在展臺上,開始動手:
五、展示評價(3分鐘)
請同學們從裝飾、創意、實用這幾個方面來評價一下自己的作品或你身邊同學的作品?
師小結:同學們做的玩具可真不錯,各有特色。看來只要勤動手、勤動腦,我們就能變廢為寶制作出精彩的玩具。
六、課后拓展:(2分鐘)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爬上玩具有幾種玩法?是的爬升玩具不但可以兩個人玩,還可以多人一起玩,老師還想出了一個人新的玩法,你們瞧:(師演)同學們你們看過木偶戲嗎?讓我們也嘗試用爬升玩具編個故事來玩玩吧!回去以后想一想你們還有什么新玩法?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的教案06-20
經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02-17
(經典)美術教案09-06
【精選】美術教案09-12
美術教案(精選)09-25
美術教案【經典】08-01
(經典)美術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