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18 09:58:43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學語文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小學語文教案9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0人,男生18人,女生12人。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接受能力也較強。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好多生字,積累了一些詞匯,語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部分同學學習沒有自覺性,依賴性較重,所以班級中學習成績層次分明。對于這部分學生有待于今后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其主動地發現、探究。使他們感到學習語文的快樂,進而不斷產生學習的動力,并逐漸使學習成為自身發展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依次是:美麗的

      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個專題的涵蓋都比較寬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內容比較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的形式多樣,有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兒歌等。全冊課文共三十四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本冊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隨文注音,生字在當頁文下列出,注有漢語拼音并配有賞心悅目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及字詞的一些規律,掌握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復習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口語交際---在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課內外學習所得的舞臺。

      (一)全學期教學目標總要求:

      雙基: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本冊要求認識常用漢字450個,要求會寫的漢字250個;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了解意思就可以了,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通過練習,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準確運用。在此基礎上還能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認字。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逐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喜歡閱讀,對閱讀感興趣,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入情入境地閱讀,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二)思想教育:

      每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專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良好的人文環境中愉快的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扎扎實實的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加強與家庭,社區聯系,使學校,家庭,社區這三位一體形成強而有力的德育合力。

      (三)教材分析簡要:

      第一單元:

      1、教學內容:識字1、課文《秋天的圖畫》、《黃山奇石》、《植物媽媽有辦法》、《古詩兩首》、語文園地一。

      2、教學目的:

      通過閱讀與秋天有關的四字詞組、韻文、古詩等,結合生活實際,感悟、發現秋天的美好,領悟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隨文認識62個生字,寫好42個生字。通過看、找、畫、寫、做等各種有趣的活動,積累詞匯。

      3、重點難點:

      通過閱讀與秋天有關的四字詞組、韻文、古詩等,結合生活實際,感悟、發現秋天的美好,領悟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隨文認識62個生字,寫好42個生字。第二單元:

      1、教學內容:識字2、課文《一株紫丁香》、《我選我》、《一分鐘》、《難忘的一天》、語文園地二。

      2、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與學校有關的詞組,詩歌、故事,結合生活實際,感悟,發現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隨文和生活中會認57個生字,會寫46個生字。學習部首查字法,學會按部首個漢字歸類,認識部首。

      3、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與學校有關的詞組,詩歌、故事,結合生活實際,感悟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會認57個生字,會寫46個生字。學習部首查字法,學會按部首個漢字歸類,認識部首。

      第三單元:

      1、教學內容:識字3、課文《歡慶》、《北京》、《我們成功了》、《看雪》、語文園地三。

      2、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悟豐富的文化內涵。

      (2)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蘊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搜集有關資料,加深對祖國的了解。

      3、重點難點:

      (1)初步感知?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悟豐富的文化內涵。(2)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蘊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第四單元:

      1、教學內容:識字4、課文《坐井觀天》、《我要得是葫蘆》、《小柳樹和小棗樹》、《風娃娃》、《酸的和甜的》、語文園地四。

      2、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

      (2)引導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3)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編輯故事。

      3、重點難點:

      (1)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

      (2)引導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第五單元:

      1、教學內容:識字5、課文《稱贊》、《藍色的樹葉》、《紙船和風箏》、《從現在開始》、語文園地五

      2、教學目的:

      (1)通過閱讀諺語,童話、兒歌,聯系生活實際,懂得團體合作的道理,領悟到在生活中與人友好相處。

      (2)會認54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的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重點難點:

      (1)會認54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的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第六單元:

      1、教學內容:識字6、課文《假如》、《日記兩則》、《古詩兩首》、語文園地六。

      2、教學目的:

      (1)會認52個生字,會寫38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習慣的、獨特的方式識字,有識字的愿望和興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積累語言,訓練查閱資料的能力。

      (4)學習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在生活中體會關愛,理解真情。

      3、重點難點:

      (1)會認52個生字,會寫38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習慣的、獨特的方式識字,有識字的愿望和興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理解課文內容

      第七單元:

      1、教學內容:識字7、課文《?紅領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淺水洼里的小魚》、《父親和鳥》、語文園地七。

      2、教學目的: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和實踐活動,讓學生逐步樹立環保意識。

      (2)會認44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口語表達要說完整,說清楚。

      3、重點難點:

      (1)會認44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八單元:

      1、教學內容:識字8、課文《我是什么》、《回聲》、《太空生活真有趣》、《活化石》、《農村的變化真大》、語文園地八。

      2、教學目的:

      (1)在識字、讀書的同時,吸引學生關注科學,愛科學。引導孩子們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動口,又動手,走出校門,擴展自己的視野。

      (2)會認65個生字,會寫46個生字。

      (3)本單元的主題課文是帶說明和記敘性的,因此讀通,讀好,讀懂成了重要目標之一。

      3、重點難點:

      (1)會認65個生字,會寫46個生字。

      (2)本單元的主題課文是帶說明和記敘性的,因此讀通,讀好,讀懂成了重要目標之一。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適時采用?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2、繼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游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教學中給學生比較充分的讀書,交流閱讀感受的時間,重視朗讀指導,讀中悟,讀中積累并學會運用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培養,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口語交際教學要提前做好準備,教學時重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和點撥引導,放手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篇段并復習鞏固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教學時,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主動積累詞句,將積累的詞語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語言之中。

      6、充分利用教材,展開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將游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入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關于《東郭先生和狼》的閱讀材料。 A 案 導入課文,激發閱讀興趣 我小的時候,就讀過《漁夫的故事》,好長好長的一個故事。多少年過去了,我還難忘故事中的漁夫和魔鬼。你們想讀這個故事嗎?今天我們就根據這個故事,開展“一分鐘故事比賽”,比一比誰能把長故事變成短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自己讀書,了解課文內容,練習簡要講 講故事比賽 1.小組初講,評出最佳故事選手,參加班級比賽。 a.商定比賽評價規則。 師生一起討論商定,大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抓住故事主要內容,講得流暢完整,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內。 b.小組比賽。 2.全班比賽,評出優秀小組。 拓展閱讀,鼓勵課外閱讀 3.讀資料袋,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4.故事導讀:我國民間也流傳著一個故事,與《漁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處。《漁夫的故事》是講智慧的漁夫戰勝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薦大家讀的故事,則是講智慧的農夫收服了狡猾兇狠的狼。想讀一讀嗎?

      5.讀《東郭先生和狼》,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和與《漁夫的故事》的相似之處。 附故事: 東郭先生和狼 晉國大夫趙簡子率領眾隨從到中山去打獵,途中遇見一只像人一樣直立的狼狂叫著擋住了去路。趙簡子立即拉弓搭箭,只聽得弦響狼嚎,飛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趙簡子非常惱怒。他駕起獵車窮追不舍,車馬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這時候,東郭先生正站在馱著一大袋書簡的毛驢旁邊向四處張望。原來,他前往中山國求官,走到這里迷了路。正當他面對岔路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躥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憐地對他說:“現在我遇難了,請趕快把我藏進你的那條口袋吧!如果我能夠活命,今后一定會報答您。” 東郭先生看著趙簡子的人馬卷起的塵煙越來越近,惶恐地說:“我隱藏世卿追殺的狼,豈不是要觸怒權貴?然而墨家兼愛的宗旨不容我見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說著他便拿出書簡,騰空口袋,往袋中裝狼。他既怕狼的腳爪踩著狼頷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壓住了狼的尾巴,裝來裝去三次都沒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軀,把頭低彎到尾巴上,懇求東郭先生先綁好四只腳再裝。這一次很順利。東郭先生把裝狼的`袋子扛到驢背上以后就退縮到路旁去了。不一會兒,趙簡子來到東郭先生跟前,但是沒有從他那里打聽到狼的去向,因此憤怒地斬斷了車轅,并威脅說:“誰敢知情不報,下場就跟這車轅一樣!”東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說:“雖說我是個蠢人,但還認得狼。人常說岔道多了連馴服的羊也會走失。而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況一只不馴的狼呢?”趙簡子聽了這話,調轉車頭就走了。 當人喚馬嘶的聲音遠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說:“多謝先生救了我。請放我出來,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卻改口說:“剛才虧你救我,使我大難不死。現在我餓得要死,你為什么不把身軀送給我吃,將我救到底呢?”說著它就張牙舞爪地向東郭先生撲去。東郭先生慌忙躲閃,圍著毛驢兜圈子與狼周旋起來。 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東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對狼說:“我們還是按民間的規矩辦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說你應該吃我,我就讓你吃。”狼高興地答應了。但前面沒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問杏樹。老杏樹說:“種樹人只費一顆杏核種我,20年來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實、賣我的果實,享夠了財利。盡管我貢獻很大,到老了,卻要被他賣到木匠鋪換錢。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撲向東郭先生,這時正好又看見了一頭母牛,于是又逼東郭先生去問牛。那牛說:“當初我被老農用一把刀換回。他用我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活了全家人。現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聽了又囂張起來。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拄著藜杖的老人。東郭先生急忙請老人主持公道。老人聽了事情的經過,嘆息地用藜杖敲著狼說:“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講父子之情嗎?為什么還背叛對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辯地說:“他用繩子捆綁我的手腳,用詩書壓住我的身軀,分明是想把我悶死在不透氣的口袋里,我為什么不吃掉這種人呢?”老人說:“你們各說各有理,我難以裁決。俗話說‘眼見為實’。如果你能讓東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裝一次,我就可以依據他謀害你的事實為你作證,這樣你豈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興地聽從了老人的勸說,然而卻沒有想到在束手就縛、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東郭先生的利劍。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內容簡析]

      這是拼音教學結束后的第一篇課文。課文只有三句話,形象地比喻星星是夜空的花朵,焰火是節日的花朵,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課文插圖形象,富有童趣。課后練習旨在引導學生讀書、朗讀和背誦,讓學生在涂花朵的顏色中滲透自我評價,在采摘詞語中積累詞語,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設計理念]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自主讀書,著力培養學生愛讀書的習慣。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讓學生享受朗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會認“花、朵”等七個生字,會寫“火”字。

      3、能結合生活實際,感受生活的美好。

      [重點難點]

      1、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火”字的書寫。

      [教具準備]幾種常見花朵的掛圖;布滿星星的夜空和焰火的掛圖;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情景引入,激發興趣

      1、出示各種花朵掛圖,說出花朵的名稱,說說這些花美在哪里。(可從顏色、形狀方面說。)

      2、你們還見過哪些花朵?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3、告訴學生:這節課老師帶你們去認識三種特殊的花朵。揭示課題(板書:1 花朵)。

      二、自主認讀,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停下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小組或同桌之間互相讀,互相糾正讀音。

      3、指名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4、去掉拼音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誰把課文讀得正確、讀得流利。

      三、指導背誦,朗讀感悟..

      1、聽課文錄音,跟著錄音朗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看誰讀得好。

      3、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共有幾句話?你是怎樣知道的?(認識逗號。跟老師書寫,告訴學生,逗號是在句子中間的停頓。認識句號。讓學生知道:一個句子完整了,就有句號。一個句號,就是一句話。)

      4、分組朗讀句子(一組讀一句)。

      5、指導朗讀,體會第一句。(小黑板出示句子。)

      (1)指名讀句子,邊讀邊想:你們見過晚上的天空嗎?是什么樣的?(先閉目想想夜空的景象,再和自己的同伴說一說。)

      (2)出示夜空的掛圖,討論:為什么說星星是夜空的花朵?

      (3)你覺得有星星的夜空美嗎?你能不能把這種美的感受讀出來?(自由讀→指名讀后評議:感覺到夜空美了嗎?→齊讀。)

      6、自學第二句。(出示第二句。)

      (1)提出學習要求:①把句子讀正確流利。②想想焰火是怎樣的。③你知道哪些節日燃放焰火(或煙花)?

      (2)檢查自學、互相交流。

      (3)看到節日里燃放的煙花,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能不能用高興的`語氣把句子讀出來?(指導朗讀第二句。)

      7、朗讀體會第三句。(出示句子。)

      (1)齊讀句子,為什么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2)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因為我們是在祖國關懷、培育下成長,是祖國的未來的建設者,所以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3)我們能在祖國的關懷下健康成長,我們是多么幸福呀。齊讀句子,讀出幸福和自豪感。

      8、指導背誦課文。

      (1) 師生合作讀課文。(師:星星。生:是夜空的花朵。)

      (2)小組同學互相背誦。

      (3)會背誦的同學,把課后第一題的花涂上紅色。

      四、指導書寫,學會“火”字

      1、教師在田字格中寫“火”字,并邊示范邊說筆順。

      2、觀察、說說“火”字在田字格中的筆畫位置。

      3、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描紅、書寫,看誰寫得美。

      五、作業

      把課文背誦給家長聽。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把同學放在一個大的學習情境中學習,把這個單元的語文學習變為同學語文實踐的過程,讓學習變成一個讀書交流的多種形式的活動。每一課的學習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單元,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活動。

      文本成為學習活動的載體,而不是學習活動的最終目的,這樣設計始終把語文素養的提高放在顯著的位置。同學時刻處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在學習過程中會有積極的思維活動,并且始終隨同著學習者自身的學習反思,不時調整自身的學習思路,使用多種學習戰略,同學真正成為學習者。

      設計說明

      單元學習活動名稱為:“俺愛閱讀”

      學習活動貫穿整個學習單元,分四個板塊:

      1.“讀書交流會”。

      (1課時)同學對于讀書有自身的認知,也了解一些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也有自身喜歡的作者、作品,有自身的讀書經驗……單元學習開始尊重同學的學習經驗,布置一次交流活動。給同學一個自由交流的空間,能夠看到同學已有的效果,也可以看到同學在讀書方面的欠缺,有利于教師了解同學的起點,有利于調整教學思路,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順學而導。

      這一局部就布置綜合性學習,提出活動話題,設計方案。讓綜合性學習貫穿整個學習單元。

      2.“品讀書滋味,悟讀書樂趣”

      (1-2課),目的是通過兩課的學習,讓同學和文本作者對話,獲得和作者大體相同的感受,對文本由基本的認同感,獲得閱讀感受;讓同學和文本對話,學習文本語言及基本的表達方式;讓同學和自身對話,提出文本的限制,在生活中、在閱讀中找到自身的感受;讓同學之間相互對話,學習者之間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認知,獲得新感受新體驗。

      3.“學讀書故事,習讀書方法”

      (3-4課),目的是通過兩課的學習,讓同學從文本中獲得基本的讀書方法,同時慢慢總結自身的讀書方法,對自身適合什么樣的方法有所感受,有所領悟。

      4.“匯報與展示”。

      把口語交際·習作和交流平臺、展示臺中的內容進行整合,組織一次交流活動,分為“談體會”(讀書感受、讀書方法、讀書樂趣等)“講故事”(自身的或者他人的)“爭辯會”(開卷是否有益),這三個小活動可以根據同學的實際情況,有所偏重,關鍵是引導同學反思學習過程,養成善于考慮,善于總結的習慣。同時,對學習方法、學習體會做必要的總結;同學根據交流的情況,完成一篇習作;組織一次效果展示,包括展示臺中提示的讀書記錄卡、班級圖書角、習作、訪談記錄、心得體會等。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在不同的語境中正確認讀本課的10個生字;能正確描寫6個生字;認識部首“疒”。

      2.能熟練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療”和“透”。

      3.能熟練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第3節。

      4.練習用“激動”一詞說一、兩句話。

      5.使學生受到愛的熏陶,感受到愛的力量是偉大的。

      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受到愛的熏陶,體會到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激起學生關愛他人的美好愿望。

      教學過程:

      一、觀察投影揭示課題

      1.出示投影。師:小朋友圖上有誰?他們有個共同特點,你發現了嗎?

      2.板書課題,讀題。

      3.對課題質疑(為什么他們都把頭發剃了?)

      二、整體感知,自學生字

      1.自由讀全文,出示學習要求。

      (1)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2)劃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自學。

      2.交流檢查。

      (1)出示生字:州、鎮、化、療、治、剃、惟、透、擁(其中“療”和“透”不注拼音)

      (2)生字鞏固:比一比,找找好朋友。剃——梯;惟——推;治——抬;

      (3)“療”透”兩個字沒有拼音,請小朋友用部首查字法,查出這個字的音節,并標上去。

      三、學習課文一二小節

      1.同桌輕聲讀1、2小節,說說布萊思的心情怎樣?

      1.交流。

      2.試著用朗讀的方式來表現布萊思的心情。

      3.男女生賽讀。

      過渡:布萊思的病牽動著同學們的心,他們是怎樣幫助布萊思的呢?

      四、學習課三、四、五小節

      1.分小組合作朗讀3—5小節,說說同學們用什么辦法幫助布—萊思,為什么用這種方法?

      2.出示句子:為了不讓布萊思成為學校唯一的光頭男孩,一群男孩把自己的頭發全剃光了。齊讀

      3.其中有位男孩是這樣對他的媽媽說的。(出示句子)讀一讀。

      4.第二夫學校里又多了一個光頭男孩,大家會有何反應呢?練習說:第二天,學校里又多了一個光頭男孩,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有的說————;還有的說————。

      5.第四天清晨,布萊思家門口發生了動人的一幕,抽讀第五節。

      6.四人小組演一演這動人的一幕,想想大家的心情怎樣。

      7.在什么情況下心情會激動?用“激動”說一句話。

      8.看到這激動人心的一幕,你想說些什么?

      9.是呀,如果每人都能獻出一份真誠的愛,去關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那么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五、復習鞏固

      1.搶汽球游戲(生字鞏固)。2.找好朋友連線。

      六、描一描,寫一寫:重點指導“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擴展識字量,反義詞練習,朗讀、識記成語,能寫話,口語交際,才藝展示。

      通過認、讀、識、記、說、做完成練習。

      培養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利用部件區分形近字,擴大識字量。能看圖說反義詞。

      能在具體語境中區分意思相近的詞語。

      培養同學朗讀、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具準備:

      形近字卡片,找反義詞的畫面,幾種熟悉的動物、植物畫面。

      一枝蠟燭。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

      我的發現這個活動布置了兩局部內容:一是引導同學發現漢字的構字特點,二是通過看圖,引導同學發現由圖中的事物可以構成許多反義詞。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同學仔細觀察教材所提供的內容,讓他們去主動發現,自主歸納,以培養同學自主學習的能力。

      過程:

      1、讀小泡中的話,然后讓同學自身發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這一漢字特點。

      2、讓同學展開想象認記這些字。如:第三組的四個字可以這樣記,衣被是一家,用手來披掛,土坡一口缸,砸破石頭上。

      3、“看看說說”讓同學自身發現,不必引導。指名說。如:黑、白,大、小,長、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單、雙。

      第二課時

      本局部布置四項內容:讀記四字詞語;選詞填空;寫話;讀短文。“讀讀記記”重點是指導同學讀熟、記住,通過創設語言情境協助理解詞語的意思。“我會寫”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同學發生寫作的愿望,對于內容和語言方面不必提出過多限制。“讀短文”目的在于培養同學朗讀能力,激發同學的讀書興趣。

      過程:

      1、自身讀詞語,一起讀。

      2、創設情境協助理解:如,太陽一出來——金光閃閃,黃山的風景——秀麗神奇,小兔子跑進樹林——無影無蹤,廣闊的大海——無邊無際。

      3、自身想方法記住這些詞語。(也可以讓同學的把這些詞語寫在自身的積累筆記上。)

      我會選

      1、引導同學自讀詞語和兩個句子,想像一下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2、自身選詞填空,請同桌檢查,并說說自身的理由。

      我會寫

      1、啟發談話:平時你們有很多悄悄話在心里藏著沒有說,你想說說嗎?

      2、組內同學互相說自身想說的話。(內容不限,長短不限。)

      3、你可以說更可以把他寫下來。這樣自身以后看了還能想起來呢。

      4、同學自由書寫,教師巡視了解。也可以組織組內同學互相讀讀一讀,評一評。

      我會讀

      1、自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2、同學競賽讀,讀給老師聽。

      3、組織同學說說韓愈聰明在什么地方。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

      1、感受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學研究上的精神。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理解“支撐”等9個詞語的意思;初步學會用“只有……才……”等寫句子。

      3、能根據提供的情節復述課文第一、二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簡介竺可楨生平

      二、初讀課文

      1、學生通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拼讀幾遍

      2、指名朗讀全文

      3、竺可楨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不要求說得很完整)

      三、學習詞語、生字

      1、比較形近字:篇——騙——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與世長辭、山桃始花”等詞語的意思。

      四、指導分段

      1、課文介紹了竺可楨哪些事例?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2、自由討論分段,說說分段的理由。

      五、學習課文第一、二段

      1、朗讀第一段,思考:竺可楨在去世的前一天還在干什么?劃出寫竺可楨動作、神態的`詞語。

      2、討論交流,指導感情朗讀。

      3、自由朗讀第二段,思考:竺可楨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記錄大自然的筆記的?

      4、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詞語:平時,重病

      5、指導朗讀“竺可楨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個變化。”

      6、指導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楨可能會記些什么內容呢?

      六、布置作業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請學生讀課文

      2、說說課文怎樣分段

      3、每一段各講了什么?

      二、學習第三、四段

      1、學習第三段

      (1)默讀課文,概括這一段內容。

      (2)指導朗讀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從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來的燕子……”

      自由讀讀句子,發現這一組句子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要寫“第一片、第一聲、第一只”呢?

      作者寫了樹上的綠葉,水中的蛙鳴,空中的燕子,竺可楨還可能觀察到什么?(請學生仿說句子)

      學生讀句子,試背句群。

      2、學習第四段

      (1)讀課文第四段,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

      (2)理解“幾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詞語的意思

      (3)學生自由朗讀這一段的內容

      三、總結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氣象科學的研究上?

      2、你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

      1、學生自由朗讀

      2、點名讀,你覺得讀得最好的一部分來讀

      3、其他學生評議

      4、教師提供一些情節,指導學生復述課文第一、二段

      5、指導背誦竺可楨步行上班觀察大自然變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 本中的作業 ,有困難的可以舉手提問。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力求在優化課堂結構、改革閱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讀“粽、檐、輔、措、誣、頌”6個生字,會寫“佩、戴、措、施、疏、頌、駕、尸、俗”9個生字,掌握“佩戴、愛戴、措施、誣陷、尸體、習俗”等詞語。

      2.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學習復述課文。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知道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跡并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難點: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了解并復述端午節的由來。

      課前準備:

      1.生字詞投影片。

      2.課文中屈原插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國有很多傳統的節日,你們都知道哪些?

      2.每一個節日的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30課《端午節的由來》,看看端午節背后有什么樣感人的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學習要求。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新詞。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學生根據學習要求自讀。

      三、集體反饋,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讀。(展示課件第二屏)

      佩戴措施傳頌尸體習俗疏遠

      誣陷愛戴粽子屋檐輔佐駕著

      2.教師根據學生認讀的情況,進行強調。

      字音:“措、頌、俗”是平舌音,“尸、疏”是翹舌音。

      字形:“施”的右半邊不要寫成“也”。“疏”的左半邊最后一筆是提,右半邊第四筆的點不要漏掉。

      3.齊讀詞語。

      4.理解詞語的意思。

      愛戴:衷心敬愛與擁護,多用于對長輩。

      誣陷:誣告陷害。

      讒言:陷害人的壞話。

      5.指名反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憂國憂民、憤然跳江的屈原,人們紛紛把食物投入江中,保護屈原的尸體不受水族侵害。后來,人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水中投粽子,一直流傳到現在。)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并說說段意。

      2.組內交流。

      3.代表反饋。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紹端午節的`日期和習俗。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具體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第三段(第7自然段):至今人們仍保留在端午節那天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4.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

      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節的由來,文章把人們紀念屈原的活動記錄得十分詳細。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課文,感受屈原那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

      五、板書設計

      30 端午節的由來

      吃粽子 賽龍舟

      (紀念屈原)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揭題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誰能簡要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課文分為幾部分?每部分都講了什么?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深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二、學習第一、三部分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展示課件第三屏)

      (1)農歷()月()日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有()、()、()、()等。

      (2)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國的()。端午節已有()年的歷史。

      2.學生自由讀后和同桌討論。

      3.指名答。

      4.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屈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懷念?

      指名讀本段,其余同學邊聽邊用筆畫出介紹屈原的有關語句。

      指名答。(著名的詩人、有名望的官員、忠誠愛國、很有才干……)

      2.就是這樣一個愛國、有才干、深受百姓愛戴的人,卻卻受到了朝廷中有些權貴的誣陷和楚王的疏遠,這又是為什么呢?誰能在文中快速找出來。

      指名答。(因為他們對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滿,這些措施觸犯了他們的利益。)

      3.權貴們是怎樣對待屈原的?

      指名答。(他們想方設法誣陷屈原,無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

      4.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什么叫“想方設法”“無中生有”?

      想方設法:開動腦筋,思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無中生有:指沒有事實依據而憑空捏造。

      5.昏庸的楚王聽信了讒言,把屈原流放到南方,即使如此,屈原依然熱愛祖國,寫下了許多廣為傳頌的詩歌。

      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屈原詩歌,讀一讀。

      (1)長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艱。(我擦拭著辛酸的眼淚,聲聲長嘆,哀嘆人民的生活充滿了艱辛。)

      (2)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即使是身死,壯士們的靈魂也還在繼續戰斗著,那魂魄依然可以在鬼魅的世界中稱雄。)

      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樣一位憂國憂民的大詩人為什么要跳江?

      默讀本段,找出原因。

      指名讀。(楚國滅亡,屈原萬分悲憤)

      什么叫“萬分悲憤”?(悲傷憤怒到了極點。)

      2.出示文中插圖,問:屈原在江邊佇立,萬分悲憤,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

      指名答。(國家的滅亡,百姓的苦難、自己報國無門)

      3.指導感情朗讀本段。

      4.從屈原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指名答。(熱愛祖國、不畏權貴、堅持正義、不怕艱難險阻、不怕迫害、不屈不撓斗爭------)

      (三)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屈原投江后,當時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來,人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2.小組交流后派代表答。

      3.比較句子。(展示課件第四屏)

      指名答。(“像潮水一樣”說明百姓都十分愛戴屈原,來救他的人很多。)(“想啊,想啊”“終于”說明大家動了很多腦筋,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才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4.駕小船、投粽子這些活動,流傳到今天,逐漸演變成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等習俗,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深深懷念。

      展示搜集到的屈原詩歌并進行交流,通過詩歌中流露出的憂國憂民情懷,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屈原的愛國精神。

      文中的插圖表現的是屈原大義凜然地站在江邊的情景。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屈原在楚國滅亡后萬分悲憤的心情,為理解屈原的投江做了鋪墊。

      比較句子環節,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如何把句子寫得生動、感人。

      復述課文,既加深了學生

      四、復述課文

      1.看板書,在學習小組內復述。

      2.指名復述。

      五、拓展延伸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民族的傳統節日,它是一個民族悠久文化的凝結,是維系著一個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呢?在這些節日里有什么風俗?

      指名答。

      六、課堂小結

      作為華夏子孫的一員,讓我們緬懷先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民族精神延續和繼承下去!

      七、板書設計

      30 端午節的由來

      屈原 忠誠 愛國 不畏權貴 關愛百姓

      百姓 十分愛戴 萬分悲痛 深深懷念

      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文的3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一段,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2.通過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感悟、積累語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潑、調皮;想象花的學校是什么樣子的,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靈性、童真童趣。

      [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學生對花的學校的了解,對詩句意思的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作者泰戈爾的資料。學生準備:自己預習課文,想象花的學校是什么樣子。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聯想感知,激趣引入: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

      四、學寫生字:

      五、課堂小結:你讀了《花的學校》這一課,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業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一幅“花的學校”。

      七、板書設計:老師把要寫的字范寫在黑板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三、展示繪畫,指導朗讀:

      四、介紹作者,推薦閱讀:

      五、課堂小結:這篇課文優美而富有童趣,作者從花的身上產生了豐富的想象,我們以后也可以運用擬人的手法來寫動植物,相信大家也會寫得很有趣。

      六、作業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高清a |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 亚洲男女性爱视频在线 | 一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