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看圖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種鳥,藏在謎語中,猜猜它是誰?
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 捉害蟲,保莊稼, 還是一只報春鳥。
指名猜,出示燕子圖片。
2.出示 燕字形演變
看看燕的變化過程,說說你發現了什么?交流補充
讀一讀字詞燕 燕子
范寫燕:廿是燕子的頭部;北是燕子翅膀;下面四點是燕尾;口指燕子起飛之地。每年春暖花開季節,燕子從巢中起飛,一路向北,回歸故鄉。
3.燕字,圖和字的形狀多像啊!像這樣有趣的象形字還有很多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識字3,認識更多的象形字朋友。
二.認識象形字
1.逐一觀察書上第8頁表格上圖的形狀,再借助拼音讀一讀漢字,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一定會有了不起的發現!
2.集體交流
(1)舟:就像小船,有船身、船頭、船艙和船尾。識記舟的.字形,范寫描紅。
(2)竹:就像幾片竹葉。給竹組詞(竹葉、竹林、山竹)識記竹的字形,范寫描紅。
(3)石:就像兩塊石頭。給石組詞(火石 沙石 石頭)。范寫描紅。
(4)泉:就像水從泉眼中流出的樣子。認讀泉 泉水
(5)川: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就像河流。 給川組詞(四川、山川、河川)
3.多形式認讀六組字詞
三.學習兒歌
1.現在,這些象形字都藏到了畫里,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呀?把話說完整。
2.清清的湖面上飄著一條條小船,湖邊長滿了綠綠的竹子,這畫面吸引了可愛的小燕子,還吸引了聰明的小朋友,快來聽聽小朋友自己寫的兒歌吧!聽錄音。
2自由讀,同桌互讀。檢查自讀情況。
3.指名讀,評議。齊讀兒歌。
讀了兒歌,誰能試著填一填?
出示:( )蠟筆、( )蠟筆、( )蠟筆、( )蠟筆分別畫了( )、( )、( )和( )。你最4.你最喜歡讀哪一行?
(1)第一行:讀一讀,說一說。
竹子碧綠碧綠,生機勃勃,難怪你這么喜歡讀了!指名讀,評議。
用綠蠟筆還可以畫什么?我用綠蠟筆畫(),畫(),還畫()。
(2)第二行:讀一讀,說一說。
河川就是河流,你知道哪些大河的名字?長江我國最長的河流,黃河母親河。
(3)第三行:讀一讀,說一說。
拓展兒歌《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
青青的石頭既不像竹子那樣翠綠挺拔,又不像河川那樣美麗壯觀,但它卻靜靜地裝扮了大地。
(4)第四行:讀一讀,說一說。
黑是我們要學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范寫書空描紅組詞。
小燕一飛回來,春天就到了,小燕多像是春姑娘派出的小使者啊!
(5)竹子、河川、石頭、小燕是我們祖國好河山的一部分,(多媒體:風景名勝)萬里長城、北京故宮……,美嗎?它們都是我們祖國河山的一部分。
除了書上四種,你還喜歡畫什么景物?
讀好二三句。
5.指導背誦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簡析
《草原的早晨》是小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著羊群奔向草原。第三自然段寫牧羊人在遠處放羊的情景。
二、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學會讀寫“原”,認識部首“偏廠”,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
三、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美麗和牧民們的勤勞。
四、設計理念
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滲透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成功地創設了情境,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實現語文素養、音樂素養、審美情趣等多種能力的整合。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
五、設計思路
由于教學的對象是兒童,人小情多。在這節課中,我緊扣一個“情”字開展教學:
1.導入新課,初步感知時——入情
開課時,孩子們伴隨著草原上優美的歌聲觀看錄像,讓學生對草原有一個整體的印象,順勢導入課題。揭示課題后,我又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無拘無束地想象草原景象。這兩次感知虛實結合,層次分明,幫助學生自己用心參與,逐步構建起草原的概念,自然進入學習情境。
2.在朗讀感悟課文的描寫中——動情
在精讀課文的教學中,我三處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突破教學重難點。
首先,教學第一自然段中時我借助草原上熱鬧景象的課件演示,把觀察、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加強了詞語與事物表象的聯系,幫學生理解
“草原醒來了”的含義。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先看錄像,再讀句子,最后聯想自己下課時的情景,化抽象為形象,這樣將學生的體驗與文本聯系起來,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鳴。在此基礎上指導朗讀,水到渠成,學生自然就能把羊兒的多、羊兒的歡樂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自然段通過欣賞動畫,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和牧羊人的快樂。通過讀書、想象、欣賞歌曲,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學生在老師創設的音樂情境中,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詞語,豐富了情感,拓寬了詞匯。
3.在感情朗讀中——抒情
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發了,他們會情不自禁地進行抒情。我采用多種形式讓孩子們盡情地誦讀,抒發他們內心的真切感受。這節課,師生的情感隨課文的情感起伏而推進、延續,使課堂變成了草原,孩子們成了羊兒、馬兒……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孩子們,這些天,我們隨著春姑娘走過了小池塘,翻過了梅花山,領略了小池塘的美麗,梅花山的熱鬧。今天春姑娘又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新的地方。聽,那兒的歌聲已經響起來了!(出示圖片,放歌曲)
2.師:這是什么地方?(板書:草原)學習“原”。你到過草原嗎?看課件“草原風光”,你想說些什么?
3.師:草原是美麗的,那草原的早晨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草原的早晨。(板書:草原的早晨)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視聽覺的效果,進一步拉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進入美麗草原的情景之中,便于學生在自身體驗中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樣子。
2.說說草原的早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草原的早晨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拉近學生與草原之間的距離,為下文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礎,便于學生很好的進入課文營造的情景。】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過渡:讀了課文,你知道草原的早晨是怎么來到的嗎?
1.學習第一段。
①指名讀。看圖,閉上眼睛,小朋友想想:四周都是黑乎乎的,這時遠處的天邊泛起了一點點白,天慢慢亮起來了,在廣闊的大草原上似乎連風兒都躲了起來。小朋友,你覺得此時此刻的草原氣氛怎樣?(安靜、寧靜)
指導讀詞“黎明的寧靜”
②黎明的草原一片寧靜,是什么把草原從睡夢中叫醒的?你聽過鞭子的聲音嗎?誰來學一學?(讀詞“啪!啪!”)
是誰在天剛剛亮的時候就抽出了鞭聲?(牧民)牧民們是多么勤勞啊!
誰愿意當一回勤勞的牧民,甩起鞭子將草原喚醒?(指名讀)
草原還沒徹底醒來,現在我們都來當勤勞的牧民,把草原叫醒。
③(出示圖片)看,這就是鋪滿新綠的草原,小朋友你看了感覺如何?(像一塊巨大的綠絨地毯。)指導讀詞“鋪滿新綠”
④鋪滿新綠的草原被牧羊人勤勞的鞭聲叫醒,草原醒來了,草原上出現了怎樣的情景呢?
⑤指名讀,齊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教學時,我利用閉眼想象、圖文對照等形式,使學生充分理解“黎明的寧靜”“鋪滿新綠”“醒來了”等重點詞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體驗黎明草原靜態的美。】
2.學習第二段。
①隨著牧民鞭聲的響起,寧靜的草原一下子熱鬧了起來,草原上的羊兒多不多?自讀課文,找一找:你從哪些詞語中讀出了羊兒的多?(一只只、涌出、羊群)出示圖片體會詞語,感情朗讀。
②如果你是草原上的羊兒,被關了一夜,清晨,看到通向無邊草原的圈門開了,你會怎么做?來到廣闊的草原上以后呢?你想干什么?指導讀詞“涌出”“蹦跳”
③羊兒們此是多么高興、歡樂?誰愿意讀好這句話?
④看到自己的羊群奔向了遠方,牧民們可著急了,于是他們——駿馬,追趕那——歡樂的羊群。(出示圖片)想學學牧羊人的樣子嗎?邊做動作邊讀。
⑤草原的早晨充滿這歡樂,我們一起來讀讀?(讀第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小朋友沒有見過成群的羊兒奔騰在草原上的歡快場面,沒有體驗過牧羊人跨上駿馬馳騁草原的瀟灑心情,這是教學的難點。于是,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演一演羊兒,體驗一下羊兒的心情,再結合圖片的賞析,說一說看到了什么,讓學生主動的去說去體驗,學生學得開心。】
3.學習第三段。
①羊兒奔向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追趕著羊群漸漸遠去了,遠處的草原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三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②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看圖,說說為什么羊兒像朵朵白云在飄動?
③說說你聽到了什么?(牧羊人的歌聲)聽,牧羊人的歌聲都傳到了我們的耳朵里!(聽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④這么美,這么響亮的歌聲被風兒吹著,傳到很遠的地方去,在草原的上空來回飄蕩,連天上的白云都能聽得到。書上用了一個詞,叫什么?(回蕩)
⑤草原的早晨真美,誰愿意在牧羊人悠揚的歌聲中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感受。
4.配樂齊讀全文。
設計意圖:優美的歌聲,美麗的畫面總能打動一切,對于我們小朋友也不例外。這一環節中,我安排了關木村的歌曲,意在使學生的身心完全沉浸在美麗草原我的家的情景中,用優美的旋律來渲染氣氛,打動孩子們的心靈。
七、實踐活動
今天我們欣賞了草原的美麗風光,你想說點什么?課外同學們可以讀讀老舍先生寫的《草原》以及有關寫春天的文章。
板書設計:
草原的早晨
羊兒
歡
牧民
樂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泰國人與大象和諧相處的境界。
2、認讀課文8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的意思。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泰國、大象表演節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文字、圖像資料,做成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A案
教學過程
一、初識大象,揭示課題
1.播泰國風光,簡介泰國。同學們,在我們國家的南面,有一個風光美麗、文化獨特的國家──泰國。泰國的國名泰語意思為“自由之國”。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感受它的風土人情。泰國整個版圖形如一頭威武的大象,有“千佛之國、黃袍佛國、白象之國。”的譽稱。(圖片定格在大象圖上)
2.談論泰國的象。
3.揭示課題:
泰國素有“萬象之國”的美稱!今天,讓我們隨作者一起來到泰國,“與象共舞”!
板書課題。邊寫邊提醒學生注意“象”的“舞”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導語:看到這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疑問?(什么叫與象共舞?誰與象共舞?)
2、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通過讀書又產生了什么疑問
3.出示詞語請同學們認讀。
熟視無睹以一當十以一抵百彬彬有禮
松弛按摩尷尬紳士氣氛芭堤雅
4.交流一下,通過讀書,你們讀懂了“什么叫與共舞”“誰與象共舞”了嗎?
5.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歸納:象和人的關系為什么會這樣和諧友好?板書:和諧融洽
三、集體研讀
1.研讀第一自然段。
導讀:僅僅因為象是泰國的國寶,就能讓人與象的關系這樣融洽嗎?我們先到泰國的公路邊樹林里看看大象吧!自由讀第一然段,從哪些詞語中你體會出人與象的關系和諧友好呢?體會“熟視無睹”“悠閑沉著”“不慌不忙”。
競賽讀,讀出大象的悠閑沉著。
2.研讀第二自然段:為什么泰國人對大象存有親切的感情?
引讀法,師生同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泰國人對象的親切之情。
3.研讀第三自然段:
導讀:我們再走近一點看大象好嗎?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從哪些詞中可以體會出人與象之間的'關系和諧友好呢?
理解“拍”“噴”“平靜坦然”“松弛”“晶瑩溫和”。
利用換詞法來體會“拍”與“噴”的用詞精當。
競賽讀,讀出與大象靠得很近,讀出緊張的心情松弛下來的感覺。
4.學法小結:讀書,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還要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字里行間間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寫大象的可愛溫順,實際上是在贊美人與大象之間的和諧融洽。我們剛才體會人與象的關系和諧友好,用的什么方法來學的?──抓關鍵詞品讀。
5.過渡:你們想不想自己去看看大象表演呀?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按照各組所拿到的學習單,選自己感興趣的一段進行合作學習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圖上畫的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話說出來)圖上畫的是一盆帶刺的仙人掌。
B出示聲母c,告訴學生:c的發音方法與z差不多,但送出的氣流要強一些。
C教師范讀,指名讀,檢查,正音。
(2)字形及書寫:
說說z的樣子,引導編順口溜幫助記憶:(誰來說說c像圖上的`什么?像彎曲的仙人掌)“c像彎曲的仙人掌。或c像開口向右的半個圓圈(引導)”。看c有幾部分組成,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然后在書上描紅。(一筆寫成,中格,半圓飽滿)
(3)教學ci及其四聲。
Ac和i也是好朋友,它們組成的音節也是整體認讀音節,出示音節ci
B引導學生推測讀法:ci不要拼讀,只要將c的音讀得長一點就行了。
C領讀、齊讀、指名讀。
D出示zi的四聲,學生自由練讀,引導用它的四聲練習組詞。
刺溜;組詞;從此;一次
3、字母s,音節si
(3)教學聲母s的讀音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本課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好詞佳句。
3.感悟作者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式和用詞準確、樸實的語言風格。
過程與方法:
借助工具書或注音理解本課生字新詞。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感悟美、鑒賞美的能力,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感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 具:
錄音,燈片
教學方法:
引導朗讀,有感情地讀,品讀,讀評結合。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指導預習,了解主要內容
1.導入。
2.提出預習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
(2)想一想:作者對小城鳳凰的印象如何?
3.檢查預讀情況。
二、創設情景,自主選讀,感受小城之美
1.師:我是初次來小城鳳凰的游客,想在這留影,了解這里更多的情況,以便在照片背面寫明。你們能幫助我嗎?
2.學生自主選擇段落。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至熟。
3.你最想推薦哪里,為什么?
指名說,在說理由的時候隨機總結出“美”的關鍵處。
通過朗讀競賽等形式,激勵學生展開想象,讀出自豪、驕傲之情。
在說、讀時相機出示有關圖片、音像、文字資料,讓學生看一看,讀一讀,談一談感受,激發驕傲之情。
(老師小結)
三、課堂小結
由學生小結本節課的.收獲。
四、小結練習
1.練習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8.小城鳳凰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領悟詞句,品味語言特點
1.朗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讀:把你覺得寫的很美、很有觸動的語句抄下來,想一想,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3.悟讀:指名把自己摘錄的語段讀一讀,說一說摘抄的理由。感悟。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二、合作研讀,了解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小鳳凰之美的
1.默讀每個自然段,歸納段意,想想從中感悟到的美。并作好批注。
2.小組交流,互相提示。
3.全班交流。
4.教師點撥。
5.自愿組合6人,成立“小導游團”。按課文的段落來介紹小城鳳凰。
三、課外延伸,指導練筆
1.了解學生課前所收集的有關家鄉的情況資料。
2.擬好一個題目,寫一篇反映家鄉景觀、人文風俗的小習作。采用“總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法來構稿。
3.將組織評講反饋。
四、課堂總結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認識“升旗起正您敬禮”七個字,會寫“升國紅我們歌立禮”8個字。
能力: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情感:培養學生熱愛國旗,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韻文培養情感,能識字會寫字。
教學難點:
注意區分形近字。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升國旗嗎?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見過請你把見到的現象描述給同學們聽,好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韻文,圈出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同桌合作讀,相互評價
3、文中有幾句話
三、細讀課文,感悟內涵
1、指名讀,邊聽邊思考,通過讀文,你想到了什么?
2、自由讀,想一想,你在哪里見過國旗?
3、引導討論,小組之間說一說,你在什么地方見過國旗,國旗是什么樣子的'?
你喜歡國旗嗎,應該怎樣尊重和愛護國旗?
4、指導朗讀
自由讀指名讀
四、實踐活動:
1、把你收集到的帶有國旗的圖案拿出來,大家互相交流。
2、創建展示臺,把你收集到的有關國旗的故事讀給大家聽。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重溫課文
二、指名背誦
三、指導識字
1、帶拼音讀
2、去掉拼音讀
3、小組之間說一說識字的方法
4、匯報交流
5、同桌子用生字卡互考
四、指導書寫
1、觀察范字,引導發現字型特點
2、師范寫,引導學生看清楚每一筆的位置
3、學生練寫
4、組織學生相互評價
五、積累詞語
六、總結:
學習了本課,你知道了什么?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升國旗》教案之三,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