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復習提綱+綜合練習
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復習提綱
第一節 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
一、國民收入的分配
1、我國80年代以前實行票證的根本原因: 。
2、社會總產品: 。
用貨幣來表示的社會總產品,就是 。
(注意:社會總產品是由物質生產部門生產出來的,而不是由非物質生產部門生產出來。)
3、國民收入: 。
(注意:國民收入是勞動者新創造的社會財富,它標志著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 和
的能力。
☆4、增加國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徑: 。
☆5、國民收入按其最終用途可以分為兩類:
:① (主要部分,例如建工廠、修鐵路、開墾土地、興修水利);
② (例如修建學校、醫院、劇場、體育館);
③ (應付戰爭、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
:① ② 。
☆★6、積累和消費的關系:
(1)二者具有一致性。積累主要用于 ,而生產的發展是提高 的基礎 ;消費是生產發展的 ,也是促進生產發展的 ;
(2)二者又具有不一致性(矛盾)。在一定時期內,國民收入的總量是既定的,積累和消費兩部分是 的關系。如果用于積累部分過多,會造成
;相反,消費部分過多,對生產成果“分光吃盡”, 。
☆★7、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中,如何正確處理好積累與消費的關系?
(1) 。
積累的最低限(也即消費的最高限)是 ,積累的最高限(也即消費的最低限)是 。
(2) 。
積累基金必須同社會增加的 相一致,消費基金必須同全社會 數量相一致。
(3) 。
注意: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國民收入的分配不能由人們的主觀愿望決定,而要受客觀經濟條件(就是上面的三點)的制約。所以上面三點又稱為處理積累和消費關系的原則或者是制約因素。
8、判斷消費和積累是否合理安排的標準:能否使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相互促進。
二、財政收入和支出
1、財政就是國家的 ,是國家憑借 而進行的社會產品分配。其本質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在社會范圍內集中性的分配關系。
2、國家財政是通過 實現的。
⑴、預算是 。是國家的 ,
是國家財政的 。決算是 。
⑵、預算體系:① ;②
⑶、預算包括 和 ,這是國家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兩個方面。
3、財政收入來源:⑴ (最主要形式);⑵ ;⑶ ;⑷ 。 這四種簡稱: 、 、 、 。
(注意:稅收與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區別!請參見高中政治)
4、財政支出
⑴、財政支出的作用:①、通過財政資金的分配, 得以實現;②、財政支出規定了 ,也可以反映 。
⑵、財政支出按具體用途,分為① ;② ;③ ;④ 。
☆★5、財政收支平衡與財政赤字:
⑴、財政收支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 。因為這時, 。
①、如果收大于支,節余過多,意味著 ,
對 不利。
②、如果收小于支,意味著 ,這種狀況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否則,可能導致 的不平衡,引發 。
③、財政赤字,是指 的經濟現象。國家彌補財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
(注意:對“財政赤字”的正確認識,請參見高中政治)
⑵、在經濟的實際運行中,財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況幾乎是不存在的。這是因為
。
⑶、財政收支平衡,是指 ,或者 。
☆★三、財政的巨大作用
☆★1、財政的巨大作用:(重點理解掌握)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第五: 。
(注意:財政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否是否財政收入越多越好呢?)
☆2、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⑴、 對財政的影響是基礎性的。故要增加財政收入,必須努力 。
⑵、在一定時期,由于國民收入一定,國家的 政策也會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
①、在國民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如果國家集中的財政收入過多,會直接減少 的收入,對 產生不利影響,最終也將阻礙 。
②、在國民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如果國家集中的財政收入過少,會直接減少 的支出,降低 ,最終也將不利于 。
所以,必須從 綜合考慮,在保證 的基礎上,實現 。
第二節 稅收與納稅人
四、稅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稅收是 的基本形式。
馬克思:賦稅是喂養政府的娘奶。(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各項職能服務的)。
☆2、稅收的基本特征 、 、 。
列寧:所謂賦稅,就是國家不付任何報酬而向居民取得東西。(體現稅收的 )。
☆3、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之間的關系。
首先, ;
其次, 。
總之, 。
4、主要違反稅法的行為:
(1) :方式: 。
表現: 。
(2) :方式: 。
(3) :方式: 。
集中表現: 。
(國家退稅的目的:鼓勵企業增加出口)
(4) :方式: 。
五、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
1、稅收的共性:都是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都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服務的。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都是以 為前提的分配關系,分配的主體都是 ,稅款都是 。
☆★2、我國稅收的性質: 。
新型的根本原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⑴、稅收主要來源是 。
稅收的增長主要依靠 。
稅收體現的關系 。
⑵、從稅收的用途看, 是其最終受益者。
☆★3、作用:(注意與財政作用區別開來)
(1) 。
(2) 。
(國家以稅收為手段,通過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率的確定和具體的稅收征管,可以促進生產發展、技術進步和社會穩定,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3) 。
六、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1、納稅人: 。
一個經濟單位或個人是否成為納稅人,由 決定。
2、主要稅種:
⑴、增值稅:
征稅對象: 。
計稅方法: 。
這種計稅方法的作用: 。
⑵、營業稅:
征稅對象: 。
作用: 。
(營業稅不受企業盈虧的影響)
⑶、消費稅:
征稅對象: 。(注意P26的征稅范圍)
作用: ;
。
⑷、企業所得稅:
征稅對象: 。
作用: 。
⑸、個人所得稅:
征稅對象: 。(注意P27的征稅范圍)
作用: 。
(注意: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3、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⑴、“納稅人意識”的基本含義:① ;② 。
⑵、增強納稅人的義務意識,自覺納稅:(為什么?)
①、從我國稅收性質看: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稅收的性質是 ,
是稅收的最終受益者。
②、從稅收作用看: 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國家各種職能的實現,必須以各種稅收做物質保證。
③、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看: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 ,每個公民都享受著國家提供的各項服務,享受服務就必須承擔義務。自覺納稅也是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地位的體現。
④、從法律角度看:稅收具有 ,負有納稅以外而不納稅,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⑶、增強納稅人的權利意識,行使納稅人權利。
(積極關注 ,監督 。)
⑷、在我國現有稅法規定的范圍內,不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納稅人,但人人都應該具有納稅人意識。
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1)含義不同。財政政策是指政府通過對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節來影響總需求,使之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它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貨幣政策是指一國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其相應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貸與不貸、貸多貸少、利率升降等。
(2)內容不同。凡是有關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政策,如稅收的變動,發行國庫券,國家規定按較高的保護價收購糧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與勞務的投資的多少等都屬于財政政策,而和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調整則屬于貨幣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財政政策是由國家制定的,必須經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而貨幣政策是由中央銀行直接制定的。
聯系:二者都是經濟政策,都屬于宏觀調控的重要方式。這兩種宏觀調控手段的共同目標都是為了實現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的平衡,以保持國民經濟適度快速增長。
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綜合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通常情況下,在財政預算中,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狀態,這是因為( )
①收支平衡,表明財政資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②如果節余過多,社會出現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的局面 ③如果財政出現赤字,一定會出現通貨膨脹 ④收支平衡,經濟結構一定會得到優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過去我們治理通貨膨脹,主要運用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進行調控;現在我們治理通貨緊縮,主要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拉動內需。這兩種宏觀調控手段的共同目標是( )
A.解決社會總供給落后于總需求的矛盾,抑制過快消費
B.解決社會總需求落后于總供給的矛盾,控制經濟過熱增長
C.實現總量平衡,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D.擴大國家財政收入,促進經濟增長
3.國民收入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它是指一定時期內( )
①物質生產部門所生產的物質資料的總和 ②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全部產品 ③社會總產品扣除同期消耗的生產資料后剩余的部分 ④社會總產值減去同期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李某承包了一家工廠,他采取銷售收入不記帳,把銷售收入作集資款入帳等手法,不納稅,用這部分錢作為企業的流動資金,投入生產。李某的行為屬于( )
A.偷稅 B.騙稅 C.欠稅 D.抗稅
5.后經群眾舉報,人民檢察院經過縝密偵查,一舉破案,對李某依法提起公訴,李某可能會受到如下法律處罰( )
①追繳稅款 ②處以罰金 ③刑事處罰 ④取消承包資格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6.由這件事,我們應得到以下啟示( )
①稅收具有強制性 ②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③每個公民都要自覺納稅 ④要正確行使納稅人的權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二.不定項選擇題:
7.近年來,我國一些企業亂漲工資、亂發獎金,職工的平均工資增長率高于本企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從而造成消費基金增長過快,這違背了( )
A.生產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礎 B.國民收入分配要統籌兼顧,處理好國家、企業、個人之間關系
C.按勞分配和效率優先的原則 D.正確處理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
8.(2004年江蘇卷31)對個人所得稅的正確認識應該是( )
A.個人所得稅對調節個人收入、增加財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B.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C.每個有正當收入的公民都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D.每個公民的所有收人都在納稅范圍
三.簡答題:
9.材料一:某飲食娛樂酒樓老板在地方稅務局追查該店的假賬時,不但逃避檢查,還伙同店員毆傷了二名稅務人員。
材料二:某企業經理不僅本人堅持按章納稅,而且教育本企業其它工作人員主動納稅。幾年以來,無一人偷稅、逃稅。
(1)上述兩材料各反映了什么問題?
(2)簡要回答稅收的作用、性質,并用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分析依法納稅的必要性。
四.辨析題:
10.發行國債既能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又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國債發行越多越好
五.論述題:
11.材料一:
稅目
稅率(稅額)
稅目
稅率(稅額)
一、
1.甲類卷煙
2.乙類卷煙
45%
40%
四、護膚護發品
五、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
六、鞭炮、焰火
17%
10%
15%
二、 酒與酒精
1. 糧食
2. 啤酒
3. 酒精
25%
220%/噸
5%
七、汽油
八、柴油
九、汽車輪胎
十、摩托車
0.2%
0.1%
10%
10%
三、化妝品
30%
十一、小汽車
3%~~8%
材料二:稅收收入是國家按稅法的規定而取得的財政收入。它是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我國的稅收占國家財政收入的90%以上,是財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材料三:2005年中央預算草案的匯總情況是:2005年全國財政收入28828億元,增加2858億元,增長11%,與國民經濟保持了同步增長。2005年,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及長期建設國債資金,合計達到1754億元。主要用于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一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重大水利項目建設,支持糧食生產,改善農村生活條件;二是加大對基礎教育、公共衛生體系、公檢法設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投入;三是支持西部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中部地區崛起,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四是加強邊境國防安全、能源安全、反恐安全的基礎設施建設;五是需要國債資金支持青藏鐵路、南水北調、治淮工程等在建重大項目。
應用經濟學知識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⑴材料一說明征的是哪一種稅?征收這種稅的意義是什么?
⑵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別說明了什么經濟學道理?
⑶材料二和材料三的關系是什么?
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綜合練習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C 3.B 4.A 5.B 6.C
二.不定項選擇題:
7.A、B 8. A、B
三.簡答題:
9.(1)①材料一表明,酒店老板的行為是偷稅、抗稅,應受到法律的懲罰。②材料二表明,該企業經理作為一個公民,有很強的納稅意識、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①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調節經濟的杠桿,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②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了我國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③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種種社會服務的同時,要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偷稅、欠稅、騙稅和抗稅都是違法行為,應負法律責任;每個公民在依法納稅的同時,也有義務同這些違法犯罪現象作斗爭。
四.辨析題:
10.(1)發行國債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當前,國家適當增加國債發行,用于經濟建設,特別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西部大開發,對經濟的發展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2)經濟發展水平對國家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要增加財政收入,必須努力發展經濟,增加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
(3)國債發行要適量,要考慮償還能力,使用方向要正確。否則,對經濟發展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籠統地說發行國債越多越好是不科學的。
五.論述題:
11.⑴消費稅。征收消費稅可以合理地調節消費行為,抑制超前消費,調節、引導投資流向,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對某些特殊消費品征收消費稅,還具有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穩定社會秩序,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
⑵材料二說明稅收是最穩定、最可靠、最基本的財政收入形式。國家必須依法征稅,單位和個人應依法納稅。材料三說明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穩步增長,還說明了財政對保證國家經濟建設、促進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實現共同富裕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⑶材料二和三的關系是:①只有依法納稅,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只有穩定的財政收入,才能保證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實現民族的團結和人民的共同富裕。②材料二和材料三也說明我國稅收的性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說明了稅收和財政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復習提綱+綜合練習】相關文章:
第一冊財政稅收和納稅人08-17
從 《民主財政論——財政制度和個人選擇》看“財政立憲”與“稅收立法”08-07
中國財政和稅收體制的改革08-07
中國財政和稅收體制的改革08-07
納稅人意見和建議05-31
略論澳門的財政稅收法律制度08-07
課題四:綜合練習08-16
課題三:綜合練習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