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的形成》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的形成》,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的形成》1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7添上1是8,并能用語言加以描述。
2、培養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只,小魚8條,小蝦8只,字卡1--8。
學具:雪花片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形成。
1、拍手游戲。
2、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7,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
二、學習8的形成、出示貼絨教具(7只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么小動物?有幾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后接著數的方法進行目測數群)。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數字7)、教師打開遮著的那只小鴨,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鴨了?是怎么變成8只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只小鴨添上1只小鴨是8只小鴨)、創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只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么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用同樣的方法把7只蝦成8只蝦。
三、初步認識數字小朋友,8只小鴨、8條小魚、8只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字幾來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1、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的形成》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7添上1是8,并能用語言加以描述。
2、培養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只,小魚8條,小蝦8只,字卡1--8。
學具: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形成。
1、拍手游戲。
2、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7,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3、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
二、學習8的形成
1、出示貼絨教具(7只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么小動物?有幾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后接著數的`方法進行目測數群)。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數字7)
2、教師打開遮著的那只小鴨,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鴨了?是怎么變成8只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只小鴨添上1只小鴨是8只小鴨)
3、創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只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么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
4、用同樣的方法把7只蝦成8只蝦。
三、初步認識數字小朋友,8只小鴨、8條小魚、8只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字幾來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
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的形成》3
活動目標:
1、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認讀數字8。
2、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并能不受物品擺放形式、位置的影響進行正確點數。
3、樂于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
教學難點:理解7、8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教學準備
1、動物磁性教具各8個,數字1--8磁性教具圖片
2、教室里擺放一些數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筆等3、操作材料、鋼琴。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動物故事導語:森林里最近非常熱鬧,因為動物王國要開演唱會啦,情景一定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動物們要出場了,請你們拍7下手歡迎小動物們出場。
二、創設情景,學習8的形成。
1、出示小兔子圖片,師:看,首先出場的是誰?數一數有幾只小兔子?用數學幾表示?瞧!又來了一只小兔子,現在是幾只小兔子?用數字幾表示?本來有7只小兔子,又來了一只小兔子,變成8只小兔子,我們就可以說:"7添上1是8"(幼兒跟說)。
2、請幼兒為小兔子送胡蘿卜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7與數字8之間的關系,理解7與8之間多1少1的規律。
師:小兔子要吃胡蘿卜,我們幫小兔子送胡蘿卜好不好?請幼兒一一對應送胡蘿卜圖片給小兔子,數一數,有幾個胡蘿卜?(7個)用數字幾表示?小兔子多還是胡蘿卜多?多幾?少幾?(引導幼兒說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樣變成一樣多?我們再來送一個胡蘿卜(7添上1是8)
3、運用同樣的方法請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并重復上述流程送水果,讓幼兒鞏固剛剛對8的形成的認識。
4、變換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讓幼兒排除干擾正確點數。小兔子要為大家表演了,它們能夠邊敲跳邊變換隊形呢(師將小兔子排列成圓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幾只呢?(師再變換一種排列方式讓幼兒點數總數)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樣變換隊形表演,小朋友們誰能上來幫助它們擺出新隊形?一起數一數小猴子的數量有沒有變化。
5、認識數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總數是8的物體今天有幾只小兔子,幾只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呢(8)我們可以用數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么?8還可以表示什么?小朋友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哪些東西的數量是8。
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進一步鞏固理解小動物們表演完了,它們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來玩個好玩的游戲:
1、聽音說總數老師彈琴,小朋友認真聽聽彈了幾下?
2、聽音做動作老師做動作,請小朋友做相同數量的'動作:拍手、跺腳等3、看數發音請小朋友看數字卡,發出與數字卡相同數量的聲音:如學小貓叫、小狗叫等四、操作學具,讓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
1)投放自制操作材料"春姑娘的朋友",請幼兒獨立完成。
2)教師批改,檢驗幼兒學習成果3、點評操作材料:《春姑娘的好朋友》。
誰是春姑娘的好朋友?請將數量和春姑娘身上的數字一樣多的物品與春姑娘連上線。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的形成》4
活動名稱:
中班數學活動—8的形成
活動對象:
中班幼兒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形成。
2、感知7和8之間多1少1的關系。
3、發展觀察比較的能力。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掌握8的形成,知道7添1是8。
活動難點:
感知7和8之間多1少1的關系。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有學習7的形成的經驗。
物質準備:各種水果卡片若干;操作板人手一份;課件背景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采摘園”情景。
教師“春天來了,又到了采摘的季節了,湯姆爺爺的果園里種了好多的水果,你們愿意幫助爺爺采摘水果嗎?”
二、師幼共同探索8的形成。
1、復習6、7的形成。
出示紅蘋果樹,“爺爺想請小朋友幫忙采摘5個綠蘋果,誰想來試試?”
請一名幼兒采摘5個綠蘋果。
“老師也摘了一個,現在是幾個了”“6個”“為什么?”引導幼兒
說出5添1是6、
同理引導幼兒說出6添1是7。出示數字7,7個紅蘋果可以數字7來表示,也可以用7個點表示。
小結:有7個蘋果,6添1是7、
2、探索8的形成。
我這里還有一個蘋果,現在有幾個了?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7添1是8。
提問;8個綠蘋果可以用什么表示?
引導幼兒說出8個綠蘋果可以用數字8或者8個點表示。
8里面有8個1、
“我們知道了數字8可以表示8個蘋果,數字8除了可以表示8個蘋果還可以表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數字8可以表示數量是8的物體。
小結:數字8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8的東西。
三、自主探索,進一步鞏固8的形成。
你們愿意幫助采摘蘋果嗎?請你幫助爺爺采摘7個蘋果。(幼兒在操作板上操作)
幼兒操作點數7,教師個別指導。
爺爺想要8個蘋果,怎么辦?
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說出“再添上1個”“7添1是8”四、自主探索,感知7、8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爺爺的果園里除了有蘋果還有草莓和桃子,請你根據操作板上的數字提示摘兩箱相應的水果,出示課件(7個香蕉,8個桃子)。
分別發放帶有數字7或8的操作板,請幼兒采摘和自己操作板上數字一致的水果。
請幼兒說一說哪個多?多多少?
請一名幼兒到前面說一說。用什么樣的方法發現的?
引導幼兒說出一一對應的方法。
比較兩邊水果哪個多,哪個少?多幾個?少幾個?
引導幼兒說一說7比8少1,8比7多1、
五、創設游戲,回歸生活,鞏固8的.形成。
1、一名幼兒手中拿一個數字7,一名幼兒拿數字1,添起來正好是8
可以得到爺爺送的蘋果
2、幼兒聽音樂到臺上領取蘋果,并說一說如何變的。
教師小結:7添1是8、
六、延伸活動。
科學區:將操作板和水果卡片投放在科學器,鼓勵幼兒到科學區繼續探索。
課后反思:
在組織中班數學活動《8的形成》中,我通過各種游戲的形式滿足幼兒樂于探究的天性,讓幼兒在采摘水果中體驗數學的樂趣,同時發揮幼兒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活動一開始,通過創設“采摘水果”的情境,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使幼兒在比較和操作的過程中,感受了數學的樂趣,掌握了8的形成。基本環節“摘蘋果”游戲中通過“尋求幫忙”激發幼兒動手操作尋求答案的興趣。《指南》中要求“利用生活和游戲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數的概念”。活動以“采摘水果”為游戲主線,通過“采摘蘋果”,讓幼兒學習8的形成;使幼兒能夠跟隨情景的發展積極參與活動,并體驗游戲的快樂。整個活動都是以幼兒的創造為主體,教師在活動中是幼兒的玩伴兒、是游戲的引導者和支持者,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游戲性、教育性于一體,寓教育于游戲之中。活動過程層層遞進,挑戰性不斷增強。通過游戲“采摘草莓和桃子”解決了教學的難點感知7和8之間多1少1的關系。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我都遵循了幼兒自主操作在前、教師梳理提升在后的原則。數學活動的重要價值在于引導幼兒在探究具體事務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幼兒在對8的形成的探究和最后游戲環節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積極參與,體驗探究的過程,通過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進行的科學數學學習,感知了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發現了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體驗了解決問題的快樂。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的形成》】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5的形成》教案04-25
中班數學教案《5的形成》01-29
中班數學7的形成教案03-24
中班數學7的形成和數教案03-24
中班數學教案:7的形成(精選11篇)07-20
幼兒中班數學教案《9、10的形成》01-28
中班數學7的形成教案7篇03-24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10的形成》02-20
中班數學鞏固4以內數的形成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