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精華)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1.幼兒了解物品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關系,并用序數表示疊放的順序。
2.幼兒觀察每條小花被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并用數字進行連線。
活動重點幼兒了解物品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關系,并用序數表示疊放的順序。
活動難點幼兒觀察每條小花被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并用數字進行連線。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過程一、教師出示積木,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玩堆積木高塔的.游戲,你們想玩嗎?
二、操作游戲,初步感知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
(1)過關大考驗這是老師堆得一個積木高塔,大家要接受我的過關大考驗才能玩游戲。
第一關:誰能上來邊指邊說出每一層積木分別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第二關:這一層的積木上面一塊和下面一塊積木分別是什么顏色和形狀的?
第三關:請仔細觀察這個積木高塔,記住每塊積木的疊放順序。
(2)交代游戲玩法和規則。
幼兒兩人一組要按照這個積木高塔的樣子合作堆出一個相同的積木高塔,堆得時候要記住每塊積木疊放的順序,哪一組最先堆完,哪組就獲得勝利。
三、幼兒兩人一組操作,教師巡視。
四、幼兒展示操作結果。
五、觀看多媒體,完成幼兒練習。
每條小花被分別排在第幾?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大班數學教案找規律
目標:1.能自主找出圖中的排列規律。
2.鍛煉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重點:能按規律正確完成練習。
難點:練習用觀察和比較的方法找出規律。
準備:PPT課件、幼兒畫冊三P57、記錄筆
過程:一、開始部分
1.
2.看數卡聽指令拍手。聽師指令,幼兒練習順數和倒數。
二、新授部分:引導幼兒看PPT學習自主找出圖中的排列規律,并講述圖意。
1.情境創設:PPT畫面(一)森林聯歡會即將舉行
提問:小朋友們看,這是在哪里?告訴你們,圖上有什么?漂亮嗎?森林里將要舉行什么活動
(2)師:有的小朋友猜對了,森林里就要舉行聯歡會,小動物齊動手用彩旗、花朵將森林里裝扮的非常美麗。咦,你們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彩旗、花朵還是小兔子,它們的排列有什么特點,你發現什么秘密了嗎?
(2)幼兒講述。
(3)師:你們說得對,它們的排列都有一定規律。先來看看小兔子是怎樣排隊的。
2.PPT畫面(二),師邊操作PPT邊提上述問題。
(1)指名幼兒講述
(2)師小結小兔排列規律:小灰兔和小白兔是一個間隔一個排的,那這個小白兔后面應該排誰呢?
幼兒講,師肯定:是的,就是小灰兔。(同時點擊
出小灰兔)
3.師逐個點擊出畫面(三)小花和畫面(四)彩旗,用同樣方法引導幼兒講述出其規律。
4.師繼續談話:除了小兔們來參加聯歡會,你們想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們也來了呢?一起來看看。
(1)師點擊PPT畫面(四):小老鼠和小狗,幼兒說出小動物名稱。
(2)師:原來是小老鼠和小狗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場了,誰能發現他們的隊伍排列有什么規律呢?和你的同伴講一講。
(3)幼兒互講后,師指名幼兒講,師小結:小狗和小老鼠是兩個一間隔排隊的。
(4)提問:現在你們知道后面的這兩只小狗身后會有誰呢?有幾只?
三、鞏固練習:考考你
1.師繼續操作PPT,問:他是誰?原來是喜羊羊,他可是羊村里最聰明和智慧的羊。喜羊羊出了幾道題想考考小朋友,看誰的眼睛亮,小腦袋轉得快。
2.師操作PPT,提問:圖上有什么?(綠色和紫色方塊)在問號中間還缺了一點,這缺了的一塊應該選擇下面的哪個顏色的方塊?為什么?
3.幼兒講述操作理由。
4.師用相同方法引導幼兒找出下一張PPT上所有圖案的排列規律,完成問號部分的練習。(幼兒講,師操作)
5師:你們今天的表現不錯,喜羊羊送個掌聲給你們。
四、經驗拓展:通過觀察PPT引導幼兒感知和講述生活中事物的排列規律,感知規律的美。
1.師:小朋友們知道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有規律的影子,今天老師就給你們看看幾張生活中的照片,看看是什么?并找出其中的規律。
2.師邊操作PPT邊引導幼兒說。
3.師適當小結
五、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畫冊三P57“找規律”練習。
1.師在視頻臺上稍作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練習,師巡回觀察并個別指導。
3.展示部分幼兒練習,集體點評。
4.幼兒收拾整理材料。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部分幼兒對10以內的數的排序混淆,數前后愛顛倒,遇到抽象的數學就只能呆呆地看著你,設計這節課讓幼兒感受到數學也是一門快樂的學科。
活動目標
1、學習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讓幼兒知道2的相鄰數是1和3,3的相鄰數是2和4,4的相鄰數是3和5,5的相鄰數是4和6,6的相鄰數是5和7,7的相鄰數是6和8,8的`相鄰數是7和9,9的相鄰數是8和10。
2、初步了解相鄰數之間的簡單關系,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培養幼兒的專注力,想象力,和樂于助人的精神。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了解相鄰數之間的簡單關系,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培養幼兒的專注力,想象力,和樂于助人的精神。
活動準備
1、數字填寫卡(人手一份)、電話、1—10的數字卡
2、貼絨教具:十間房子、十位動畫客人卡片(孫悟空、葫蘆娃、米老鼠、黑貓警長、奧特曼、小一休、圣誕老人、天線寶寶、藍貓、哪吒)、課題《1—10的相鄰數》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
1、制造懸念,以找客人的方式引入課題
(出示課題《1—10的相鄰數》學習新課)
學習新課
1、分別展示十位動畫“客人”2、點一名幼兒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把1—10的數字貼在房子上,再點十名幼兒給卡通人物分房子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每個幼兒參與表現的欲望都很強,說明了幼兒是非常熱情好客的,從而增添了幼兒親和力并且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精神,從中獲得良好的性情)
2、引導幼兒認識相鄰數
3、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3—10號房的鄰居,從而引導幼兒找出它們的相鄰數。
4、老師講解:相鄰數就像鄰居一樣是挨在一起的。
2、活動總結。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課,我總結了以下心得體會:
1、設計活動應考慮多角色,盡量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
2、部分幼兒在下面表演時,要注意帶動下面幼兒一起參與其中
3、通過加入游戲在其中,符合了幼兒邊玩邊學的心理。
4、如果下次再上這樣的課,我會把卡片貼在孩子身上,讓他們排序,感受數與人排序的相同點。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目標:
1、進一步掌握幾何圖形的特征,嘗試將兩個或三個圖形進行重疊,培養觀察能力和平面感知能力。
2、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操作方法和結果。
3、通過小組操作,培養合作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準備:1、教師操作大圖一份、演示課件。神秘袋一個,各種圖形片。
2、人手1份操作紙、一組一套聰明樹操作材料
過程:
1、摸摸神秘袋,復習各種圖形。(三角形、圓形、方形、菱形、梯形、橢圓形)
師:看,老師這兒有一個神秘口袋,里面藏著許多圖形寶寶,一起來看老師是怎么請他們出來的。(教師示范,通過小手摸一摸,知道是什么圖形)請幼兒操作。
2、圖形捉迷藏,通過課件集體觀察圖形疊加。
師:"瞧,這圖形寶寶們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
出示圖例一(二個圖形):你能知道哪些圖形藏在一起了。(通過課件分解圖形)
出示圖例二(三個圖形):你知道幾個圖形藏在一起了。
3、集體操作聰明樹。
教師示范
師:看這個有一棵聰明樹,樹上有許多聰明題等著我們去解決呢?
這兒還有許多聰明果呢?如果每個聰明果都能找對答案,那就成功完成任務啦!
"看,這是什么顏色的問題呀?(紅色)那我們就要用紅色聰明果來幫助尋找答案。然后把它放在答案的上面就行啦。
(老師示范一個,請個別幼兒操作)
4、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進行練習。
5、出示聰明樹操作材料,各組輪流操作。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 任務完成得太出色啦!那你們會合作嗎?下面請每一組小朋友一一輪流合作完成聰明樹,比一比哪組完成的又快又好。"
教學反思
通過此活動幼兒對圖形有清晰概念,對不同的圖形有了印象。能比較出它們之間的異同,不會把正方形和長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圖形。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環境中的物體,發現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2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30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1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