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9-05 19:05:30 志彬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精選11篇)

      語文教案 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學習生字疏通課文

      1、揭示課題,指名讀一遍

      2、姥姥是誰?

      3、說說對題目的.理解,并推測課文會寫哪些內容?

      4、學生自學生字詞語

      5、初讀課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6、交流所學,不會的在全班解決

      7、指名分節讀課文及時疏通課文,糾正錯誤。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2、朗讀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3、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教師適當點撥。

      三、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

      1、讀熟課文

      2、搜集剪紙資料

      語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及學習的方法與態度。

      2.積累一定數量的實詞,了解文言實詞在演變過程中詞義引申、擴大、轉移、縮小四種現象,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議、寓議于喻及從正反兩方反復論證的特點,注意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1.導語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物質文明的進步。那么,獲取知識的途徑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學習?梢哉f,人的一生都處于不斷的學習中,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這種無意識的.本能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勸學》就精辟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膾炙人口的好文章。

      2.介紹荀子。明確荀子的生卒年代、歷史地位、政治主張和文學成就,重點介紹荀子散文的特點和文學地位,說明本文出處。

      荀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秳駥W》一文的這些特點較為明顯。而《勸學》一文最為突出的特點,還是比喻的運用,它多達20個,且形式靈活。巧妙有力地闡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及學習方法和態度。這些比喻的含義及內在聯系是學習本文的重點、難點。因此只有準確理解比喻的含義,課文內容的理解、字詞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3.學生齊讀課文。

      4.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5.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6.談感悟:學習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7.布置作業:期中考試在即,同學們都在緊張備考,咱班某位同學貪玩,無心學習。請你作為朋友給他寫一段話,勸說他專心復習,爭取考出理想成績。

      語文教案 3

      教學目標:

      從情節、人物、環境入手,初步學習小說的分析鑒賞方法。通過學,通過對主人公命運的關注,引發學生的人文思考。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對課文,以及與課文相關的小說創作進行感知、品味和鑒賞。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予以必要的點撥和講明。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提問:

      在你的閱讀生涯中,你最喜歡的文學體栽是什么?

      絕大多數人選擇----小說

      為什么選擇小說?

      故事好看;人物有感染力;描寫細膩傳神;是了解歷史、了解社會的窗口。

      2.簡介

      日本作家票良平和他的《一碗陽春面》。

      提示:但它給我們帶為的究竟是什么?老師不作先入為主的介紹,而是請大家一起去“品嘗”。

      如何“品嘗”?

      可以從作品的內容(情節、人物、環境)入手,欣賞它;也可以從形式(人物的塑造方式、線索、懸念等)入手,欣賞它。

      二、提出要求

      1.用扼要的語言,復述故事情節,注意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

      2.根據以往小說閱讀的經驗,推薦有價值的知識內容,并作簡單分析。

      3.提出問題,并自行討論解答。

      4.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體會。

      三、品讀課文

      1.復述故事情節,確定作品線索。

      通過故事情節的梳理和補充,同學們了解了作品中涉及的人物----母子三人,面店老板夫婦,其他顧客,和主要人物----母子三人;主要人物的確定乃筆墨較多,能體現作品主題;了解了作品的主要線索----一碗陽春面;作品的主題:團結奮斗不屈抗爭;一碗陽春面也是母子三人團結奮斗的見證。

      2.分析人物形象。

      重點討論分析母親----這個不幸家庭的核心人物。她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堅韌隱忍,不屈不撓,以勇敢的態度和博大的胸懷迎接命運的挑戰。

      對這個人物的塑造,同學們循著“有價值”這一坐標,進行了合理的分析討論。

      外貌(服飾)和神態的描寫,表明了她的生活困頓然而堅韌隱忍;境況好轉仍溫良謙恭----是一個弱勢群體中昂然挺立的強者形象。

      語言的變化----從非常害羞地要一碗陽春面,到少了一些害羞到非常平靜地要三碗陽春面,不僅表現了這一不幸的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更傳遞了一家人團結拼搏,奮力向上,才是改變命運,取得勝利的關鍵。

      3.分析作品環境。

      討論并明確:母子三人走出困境,除自身不懈奮爭之外,面店老板夫婦的作用不能抹殺。他們細心地多次的不動聲色的關照和祝福給了母子三人以溫暖和信心。尤其因為他們對母子三人與命運抗爭的故事的傳播,引起了更多人們的同情和關注,贊頌和仰慕,使得他們的奮斗不再是孤立的----民族的互助的傳統成了母子戰勝困難的力量,也是小說的真實而不可忽略的社會環境。

      四、借題發揮

      通過閱讀,啟發我們:學會關注生活,關心身邊的人;積累生活以及對生活的感悟;提煉生活,發掘生活中美好的.本質的東西。

      教后隨想:

      閱讀教學中那種過分的現性分析,那種標簽式的解讀方式,是以犧牲語文教學中人文為代價的,它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揚棄;而語文以人文關懷,性感熏陶,審美情操的體裁則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有意回避給學生以現成的“標簽”,有意淡化概念化的分析,而多次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走進作品,走進人物的內心。使學生能在一個較大的思考范圍內品味作品的語言,發現人物的可敬可愛之處,感受作品傳達的人性美。

      但形象總是大于的。在一節課內,漫無邊際地尋找我“知識點”也會影響整堂課的效率。所以,我設計了一個坐標----所謂小說的“有價值”,引導學生目光聚集。

      另一個比較實用的設想是,在這之前,同學們都對小說這種文學樣式作過嘗試,他們在塑造自己心愛的人物時,缺少了生活的邏輯性和真實性,且作出了他們的生活經驗和思維層面以雕琢。我也希望通過小說的鑒賞給同學的帶來一些可把握的方面。

      語文教案 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新詞。

      2、讀懂課文,知道在赤壁之戰中,東吳獲勝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能利用天時地利,揚長避短,學習遇事周密考慮、機智靈活的思維方式。

      3、學習作者按照一定的順序敘述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赤壁之戰的全程,從中悟出赤壁之戰雙方勝負的原因。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赤壁之戰的.資料。

      教師:東西南北方位圖、制作課件,選錄電視劇《三國演義》火燒赤壁片斷。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上節課你們饒有興趣地向大家介紹了自己最崇拜的三國人物,匯報了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赤壁之戰的資料,也理清了課文的線索。今天,我們將深入學習這一課。(板書:17、赤壁之戰)

      二、自讀自悟

      1、談話:火攻的辦法是誰想出來的:(黃蓋)黃蓋為什么會想到用“火攻”?請同學們讀讀相關的課文。

      2、學生自讀自悟。

      3、提問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三、角色扮演

      1、談話:東吳對“火攻”之計已經做到了胸有成竹,火攻的計策如何實施,周瑜和黃蓋又是如何進行周密安排的,請你找一個合作伙伴,一個扮演周瑜,一個扮演黃蓋,根據課文內容,演一演,說一說吧。

      2、學生扮演角色練演。

      3、指名上臺表演。

      四、分析戰程。

      1、通過表演,大家明白了“火攻”果然是一條妙計,誰來說說火攻分幾步進行?

      2、指名回答,學生補充,教師相機板書。

      3、在你看來,“火攻”之計哪一步最重要,最能體現黃蓋計策的高超?

      4、學生各抒己見,并說明理由,涉及提到“東南風”時,教師要求找一找、畫一畫并讀一讀課文中描寫東南風的句子,指名回答并理解暗寫東南風的句子,出示明寫、暗寫東南風句子,全班齊讀。

      5、小結有關內容,分組分角色有感情朗讀“火攻”部分,感悟火攻之計安排的巧妙,考慮的縝密以及火猛、風大,戰斗的激烈。

      6、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火燒赤壁片段。

      五、明曉戰理

      1、戰斗結束后,無論是獲勝的周瑜,還是慘敗的曹操,都在進行總結:贏在哪兒,輸在哪里?你想加入哪一方來幫助他們總結經驗或教訓?

      2、學生自愿結組,熱烈討論。

      3、指名回答,分析原因。

      六、暢談收獲

      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或收獲?

      七、拓展閱讀

      1、上節課就有同學問:“曹操為什么相信了黃蓋?”文中寫的比較簡略,而原著描述了龐統獻連環計、周瑜黃蓋上演苦肉計、蔣干中計等。請你們到《三國演義》這部古典名著中去讀一讀哪些精彩篇章吧。

      2、曹操從華容道逃跑,可那里早有大將關羽把守。欲知后事如何,請讀《三國演義》。

      八、布置作業

      讀三國故事,召開故事會,講三國故事,評“故事大王”。

      語文教案 5

      教學目標:

      1、能從數學情境中抽象出“幾個幾相加”的數學問題,并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進行解決。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加強問題意識,并培養小組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幾個幾相加”的數學問題,并列式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第15頁第6題第(1)小題

      問: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也就是幾個幾相加呢?

      問:一共有多少個呢?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計算。

      問:你是如何進行計算的?說說3、5、15、3*5各表示的意思。

      問:我們是按怎樣的步驟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小結: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能立刻列式解決問題,而應該分幾步走。第一,讀懂圖意,第二,想“幾個幾相加”,第三,列式解答。

      2、第15頁第6題第(2)小題。

      問:你們知道我一共帶了多少朵花嗎?

      獨立解決問題。

      交流:你是如何解決的?

      匯報:第一步讀懂題意。

      (有4盆花,每盆兩朵,求一共有多少朵)

      第二步想“幾個幾相加”

      (4個2相加)

      第三步列式解答。

      3、第16頁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交流:按怎樣的步驟解決問題的?

      二、解決稍復雜的數學問題

      1、第16頁第10題

      問: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要我們求什么?

      問:也就是要求“幾個幾相加”呢?

      列式解答。

      2、第16頁第11題。

      問: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匯報交流,板書問題。

      分別解決每個問題。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課前思考1: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提醒學生在得數后面寫上單位名稱;有些題目要讓學生把題目的意思說清楚,然后進行解答。

      最后一題是開放題,放手讓學生提問,交流,解答。

      課前思考2:

      第6、7題的圖意比較容易理解,是幾個幾相加一目了然,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進行交流。

      第8、9題需要適當指導學生從圖中收集信息,弄清圖意后,再聯系乘法含義列式解答。

      第10題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可能通過畫示意圖的.方法幫助他們思考。

      課前思考3:

      練習時一定要讓孩子在自主完成的基礎上開展交流活動。6-7題較容易,可以簡單交流。8-9題需要引導孩子去觀察、去收集和整理信息,通過交流理清題意,再用所學的方法加以解答。第10題,如果個體思考有困難,可以利用小組的力量,開展交流。同時老師可以提示孩子通過畫圖的方法來理解題意。

      課后反思1:

      今天的練習題以解決問題為主,在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說清圖畫里的事物是幾個幾,就很容易用乘法算式來解決了。

      同時,在列式以后,教師還可以反過來問學生算式的意思,各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從而進一步理解題目的解決策略。

      最后一題,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大家一起解答、交流。

      課后反思2:

      學生能夠理解題意說出是幾個幾,并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對于最后一題開放題,學生也能根據每一種事物提出相應的問題并列出算式。

      孩子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需要老師去調動。我的經驗,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老師下一個問題該輪到我回答了,如果孩子都有這樣的想法,那么他們的注意力就集中了,就能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老師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學習氣氛,讓孩子勇于表現,樂于參與,再加之積極性的評價,孩子的信心和興趣不斷增強,這就是課堂學習所需要的。

      語文教案 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組。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魚,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按事情的先后順序練習說話。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魚、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點。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知道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尾巴能再生。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壁虎嗎?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勁一掙,尾巴斷了,怎么辦呢?它到處借尾巴,它借到了嗎?通過學習課文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看視頻,聽范讀。

      1.學生看視頻《小壁虎借尾巴:范讀》,聽課文范讀。

      2.邊聽邊想:小壁虎都是向誰借尾巴?

      3.看完后指名學生回答。

      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

      三、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及生詞的音。

     。1)學生自己讀。

     。2)老師檢查讀的效果。

      3.讀一讀帶有生字詞的句子。

      4.識記生字。

      壁:上下結構,共16筆寫成。上左邊是“”,上右邊是“辛”,下邊是土字底。墻壁,壁紙,壁畫。

      虎:筆順:,下邊“幾”,也可以這樣記,虎字頭“”加“幾”。壁虎;趴在墻上,專門吃蚊子,蒼蠅,蛾類,對人類有益。因此我們不要傷害它。

      尾:尸字頭里面是“毛”。尾巴,結尾,排頭排尾。尾當末了講。

      難:又字旁(捺改成點),右邊是誰的右邊,可以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

      爬:“爪”字的第四筆寫得長、平一些,把“巴”托住。

      行:雙人旁加“亍”。行嗎?行動,行為。

      告:上邊“”,牛下面不露頭,下面一個口,可以用順口溜來記字,“一口咬掉牛尾巴”。

      訴:言字旁,右邊“斤”加一點,告訴,跟別人說的意見。訴說。

      新:左右結構,左邊是“立”和“木”的變形“”,右邊“斤”不要加點。新和舊是反義詞。

      四、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

      1.自己讀。(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讀一讀,因為課文較長。)

      2.小組內讀一讀,起到互幫互學的作用。

      3.指小組匯報讀。

      (每人讀一自然段。)

      通過反復讀一是能夠把課文讀通順,另外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五、指導書寫生字。

      利用動畫課件《小壁虎借尾巴:綜合生字》輔助進行教學過程。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7

      一、導入

      播放音樂《黃河大合唱》,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二、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學生齊讀。

      三、內容研討

      1、解題

      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2、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

      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3、第二節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4、“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5、小結課文

      四、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五、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六、課外作業

      1、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七、板書設計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語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生字,引導學生進一步自主識字并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書上第二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教師小結: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時發生的一件事,為什么老師的手里會拿著一個垃圾袋呢?學了今天的課文,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3.找學生讀課題,認讀“失”字,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失物招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檢測反饋:指名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價。

      4.輕聲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想一想:讀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讀一讀,記一記。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記住了字音,再互相說一說怎樣記住字形。

      3.檢測學生學習生字情況。

      (1)讀準字音:借助拼音讀生字。(教師強調讀準后鼻音:同、工、請、雙;前鼻音:觀;翹舌音:失、專、準;平舌音:才)

      (2)巧記字形: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在哪里見過這個字;用什么辦法記住生字;如熟字帶生字的方法:失—先觀—現工—江準—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隊又—雙青—請見—現格—各比較“洞—同請—青各—格”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3)理解字意:練習用“級、同、工、專、隊、才”組詞說話。

      (4)再現檢測:去掉拼音,練讀生字、詞語、句子(自由讀、開火車讀)

      詞語:班級同學周圍排隊請進準備

      句子:

     、俜艑W了,三年級二班的同學,在操場站好排,準備回家。

      ②剛才同學們還圍在老師身邊,上課鈴聲一響,他們就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復習鞏固:形近字比較,完成書后練習:讀讀比比

      認(認真)準(準備)先(先進)各(各自)

      隊(少先隊)難(難題)失(失去)備(備課)

      四、指導書寫,強化記憶

      學習寫“同、工、!

      1.觀察思考: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寫這三個字應注意的問題。

      2.引導學生書空筆順。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練寫。

      五、布置作業

      讀課文并思考:課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激趣讀文

      1.出示字詞,鞏固字音。

      讀字詞并選擇一個字(要求會寫的'字)組詞并說一句話。

      字詞:年級同學專心準備觀圍工隊剛才請雙

      2.說出圖意,理清線索。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的內容。

      3.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這節課繼續學習《失物招領》,請小朋友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學生自由讀文)

      二、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讀文思考:前兩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前兩個自然段的內容。

      (3)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樣子再說出一些這樣的詞語。

      (4)理解“專心”,用“專心”說一句話。

      (5)感情朗讀

      2.學習課文3—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們的主人是誰?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學生讀課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學生自主讀文,找答案。

      匯報交流,引導學生結合書上插圖(一)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說出自己的感受。

      (2)聽了陳老師的話,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指導朗讀4、5自然段,讀出陳老師嚴肅的語氣(教師范讀第4自然段),讀出一年一班小朋友驚奇的樣子。

      3.學習課文7、8自然段。

      (1)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引導學生讀課文7、8自然段。

      (2)為什么有的同學臉紅了?生活中有沒有臉紅的時候,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讀第7自然段。(學生練習指名讀—師生共同評價)

      (3)理解“會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語氣、表情讀第8自然段。

      (4)為什么老師和張爺爺發出了會心的微笑?引導學生拓展、想象,用因為“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所以,他們發出了會心的微笑”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三、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在你們集體出游的活動中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2.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3.教師小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

      四、指導書寫

      學習寫“才、級、隊”

      《失物招領》

      失物招領

      課前透視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題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作失物,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些線索引導學生自悟自得,提高讀書效率。

      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有些學生有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但光憑單純的說教和強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師要以此文為典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讀文感悟中矯正不良行為,自覺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

      語文教案 9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夠發揮想象,條理清晰地描述自己讀文的感受。

      3、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感受鄭成功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引導學生閱讀實踐,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鄭成功的資料、臺灣的介紹以及當時荷蘭的情況。

      教師:教學掛圖、小黑板、鄭成功練兵的小故事、聞一多的《七子之歌——臺灣》。

      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課——《鄭成功》。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能告訴老師,鄭成功一生中最大的貢獻是什么呢?(板書:收復臺灣)

      是的,在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軍隊收復了我國的寶島臺灣。這一天,荷蘭侵略者在中國人民面前低下了頭;這一天,發生在距今整整340年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當時那驚心動魄的場面。

      二、精讀課文

     。ㄒ唬⿲W習二、三自然段

      1、鄭成功為什么要收復臺灣呢?(生結合資料回答)

      2、小結:荷蘭殖民者霸占臺灣后,不僅強迫臺灣百姓修筑城寨,對臺灣人民巧取豪奪,慘無人道,而且還逼迫他們學習荷蘭文,企圖從精神上麻痹臺灣人民,他們的所作所為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就是——橫行霸道。(出示詞語“橫行霸道”,齊讀)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怎能容忍荷蘭侵略者的殘酷壓迫?鄭成功立下誓言,決心收復臺灣。誰來讀好鄭成功與衛兵的對話?

      3、指名朗讀。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情感,提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呢?

      幫助學生總結:要強調“慷慨激昂”、“絕不允許”、“橫行霸道”、“一定”這幾個詞語,表現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決心。這里的“絕”是“絕對”的意思。

      4、分角色朗讀,一、二排同學讀衛兵的話,三、四排同學讀鄭成功的話。

     。ǘ⿲W習四、五、六自然段

      1、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鄭成功立下收復臺灣的決心后,就立即進行充分的準備。引讀:“他在廈門”——(修造船只,聚集糧草,加緊操練海軍。)

      ①渡海東征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鄭成功在戰士的簇擁下登上了船樓。我們也跟著他一起登上船樓看一看,鄭成功的艦隊是一支怎樣的艦隊?(指名讀有關句子)

      ②出示“龐大艦隊”、“綿延十幾里”、“風帆蔽空”、“戰旗招展”、“紀律嚴明”、“軍容整肅”等詞語

     。R讀兩遍),讀了這些詞語,你們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邊又仿佛聽到了什么呢?(學生練習說話)

     、巯肼犚宦犩嵆晒毐男」适聠?

      講故事:鄭軍之所以紀律嚴明,軍容整肅,是因為鄭成功能做到有公必賞,有過必罰,執法無私。有一次,鄭成功的一個得意部將以為自己本領高強,就到處找人挑戰比武,而且也打敗了不少精兵強將。這事兒,很快就傳到了鄭成功的耳中。鄭成功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氣。雖然這位將士為鄭軍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但鄭成功還是毫不留情地罰了他一百軍棍。從此以后,軍中再無人敢恃寵生驕。鄭成功也更加重視操練,經常親自監督,要求從難從嚴,并且定期進行水師會操,進行評比,使得鄭軍在驚濤駭浪中如履平地。

     、艽藭r,不僅是鄭成功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所有的鄭軍將士都是信心百倍,讓我們也懷著必勝的信心朗讀第四自然段。(齊讀)

      2、學習第五自然段

      ①自讀,想一想這一段寫鄭軍是如何作戰的?畫出直接描寫鄭軍的句子。

     、诮涣,練習說話,用上

      “先……接著……然后……最后”。(鄭軍先向敵人沖去,接著圍住敵艦,然后打中了敵艦,最后鉤住敵艦,跳了上去)

      ③讀了鄭軍攻打敵人的場面,你們想說些什么呢?(學生練說)

     、苋绻麤]有讀過課文,你們覺得鄭軍會贏嗎?

      ⑤ 小結:確實,這場勝仗來得并不容易,當時的荷蘭無論是軍事力量還經濟實力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他們的輪船占全世界的一半之多。那鄭軍為什么會贏呢?

     、捺嵆晒β暑I鄭軍浴血奮戰了十個多月,終于趕走了荷蘭侵略者,將被奴役了38年的臺灣重又收回了祖國的懷抱。讓我們帶著對鄭軍的'敬佩之情一起朗讀第五自然段。

      3、學習第六自然段①臺灣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此時最開心的是哪些人呢?

     、谂_灣人民是怎樣表達內心的喜悅和對鄭成功的感激之情的呢?(出示“街頭巷尾”、“載歌載舞”,齊讀兩遍)

     、巯胂蟾呱阶宓那蹰L會對鄭成功說些什么呢?

     、苤笇Ю首x。

      (三)學習七、八自然段

      1、鄭成功除了收復臺灣外,還有哪些貢獻呢?(板:建設臺灣)

      2、齊讀課文七、八兩段。

      三、總結課文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不屈的民族,中華兒女們為了抵抗外敵,曾經譜寫了一曲曲不朽的贊歌,也涌現了一批民族英雄,鄭成功就是其中較為杰出的一位。他收復臺灣、建設臺灣的偉大功業,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四、閱讀拓展。

      雖然鄭成功當時成功地收復了臺灣,可是因為種種原因,臺灣至今還沒有真正回到祖國的懷抱。1925

      年,愛國詩人聞一多寫下了著名的愛國組詩《七子之歌》。在詩中,他把當時被侵略者掠奪的臺灣、香港、澳門等七塊土地比作祖國母親的七個兒子。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其中的第三首《七子之歌——臺灣》。(齊讀)

      五、作業

      學習《鄭成功》一課中關于戰爭場面的描寫,練習寫一個比賽場面。

      【板書】

      收復臺灣

      2鄭成功民族英雄

      建設臺灣

      語文教案 10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自由地說和教師的有機指導,使學生拓展思路、善于表達,為寫好秋天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說,有條理地寫。

      教學難點:

      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讓學生觀察秋天,并畫或者選一幅秋天的圖畫。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在上節課,你們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畫了美麗的畫,那你們能說說秋天的特征嗎?

      2、你們能把畫面上的內容寫下來嗎?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二、寫前指導

      1、指導學生讀語文書習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這次習作的要求是:

     、拧懬耙认蛲瑢W介紹圖畫的內容;

     、啤憰r要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寫好后交流,修改自己的習作;

     、、展示和欣賞。

      2、學生展示自己的畫。并請一學生將畫的'內容描述出來,教師指導寫作的方法。

      ⑴、在學生敘述時,教師相機指導敘述的順序。

     、、請同學們評價他說的內容。并指導學生正確地評價。

     、恰⒂幸庵笇W生學會一些觀察方法。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先中間后四周,先整體后部分等等。

     、、指導學生在寫作時也跟在敘述圖畫時的順序一樣,將自己敘述的內容按順序寫下來。

      ⑸、教師抓住一學生敘述時的色彩、聲音、想象的句子指導學生寫作時可以有聲有色,有動有靜。

     、省⒊鍪痉段闹笇в新曈猩袆佑徐o。

      ⑺、再指導學生想想剛才一學生敘述時有哪些是圖畫上沒有的。然后指導學生在寫看圖作文時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實際的想象。

     、、教師再抓住剛才學生發言時的好詞佳句,先表揚他們,然后指導學生在寫作時用上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

     、汀⒔涣髯约菏占暮迷~佳句。

      ⑽、讓他們說說哪些可以用進自己的習作。

      ⑾、教師說一詞讓學生進行造句練習,然后將幾個詞板書后讓學生說一段話,在說話時能用幾個詞就用幾個。

      ⑿、這時教師再讓剛才敘述的同學將自己的圖畫再講述一遍,并讓所有的學生當老師,提出修改意見。

      3、交流。

      ⑴、小組交流,把自己的畫的內容跟同桌學生講講,互相提示、修改。

     、啤⒓w交流,評價并修改。

      ⑶、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相機指導。教師抓住學生發言。在習作的內容上繼續給予指導。

      4、教師小結。

      三、學生寫作。

      學生開始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板書設計: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1、看圖知中心

      2、觀察有順序

      3、寫作有條理

      4、用上好詞句

      語文教案 11

      【教學目的】

      1、德育點:領悟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2、能力點:理解課文描寫層次的有條不紊;理解文章精彩的場面描寫。

      3、知識點:揣摩語言,掌握一些文言詞匯;側面描寫。

      【教學重點】

      1、鍛煉學生看圖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描寫層次的有條不紊。

      2、理解文章精彩的場面描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自然界中有的動物能模仿人的語音。比如鸚鵡能學人說話。那么人能模仿其他事物的聲音嗎?下面請大家聽聽這些聲音。這些都是人口模仿出來的。很奇妙吧!口技表演就是一門奇妙的藝術。不信?好,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口技》這篇課文。

      二、導讀課文

      1、聽課文的朗讀。

      2、齊讀課文:

     、 高聲朗讀,熟悉課文情節;

      ⑵ 體會課文語言特點。

      3、正音:

      讓學生自主找出讀錯了的字詞,學生質疑完成正音,體現生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4、再讀課文。

      三、解讀課文──看圖說話

      (開展小組活動完成)

      1、讓學生觀察畫面,看圖概括文章內容。課文講了些什么呢?

      ⑴ 盡量扣準圖片及課文內容進行流利的口頭表達。

     、 適當進行點評。

      2、好,那同學們想想,課文描寫了幾個場景呀?三個場景。哪三個?

      3、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些場景的呀?通過聲音的描寫。請在文中畫出所描寫到的聲音。(學生口頭作答)

      4、聽到這些聲音,聽眾們的反應如何?

      第2段:“伸頸”、“側目”、“微笑”、“默嘆”

      第3段:“意少舒,稍稍正坐”

      第4段:“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讓聽眾們如此入迷的口技表演,口技人有些什么特別的表演道具嗎?

      5、課文首尾。

     、 請男女生各一位同學分別朗讀這兩段。

     、 文章首尾都寫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這不是重復嗎?當然不是。那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二者既有呼應作用,更主要的區別在于:開頭以交代道具為主,為下文作鋪墊;結尾再次強調道具的簡單,稱贊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藝,讓人對這場表演回味不已。

      四、歸結文章的主旨

      1、課文通過描寫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了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贊揚了口技藝人高超的技藝,顯示出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2、同學們想一想:在你的身邊有沒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呢?(學生自由發言)

      【教學反思】

      1、遵循課改的教學理念和學?鞓方虒W的原則,我從備課開始就關注我所要面對的教學對象,用心備課的同時也認真地備人。因而這堂課教學目標完成得較好。我通過課文的教學,讓學生對文章行文的流暢和精彩的場景描寫有了初步的體驗;也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民間藝術的高超精湛,激發了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意。

      2、不足之處:

      ⑴ 有一個問題向學生提出時,我措辭有不夠精準之處,以致讓學生在回答時有一些小偏差。

      ⑵ 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時,我有急于道出的心理傾向。

     、 我上課還不很老練,有一些緊張,沒能做好揮灑自如。

     、 教學機智尚待加強,我在處理課堂中學生出現的突發性事件的應變不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項鏈》教案01-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91 | 一级a一级a爰片免费免免久久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 | 亚洲五月天制服丝袜在线 | 日韩视频中文字暮 | 在国产线视频a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