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9-23 22:31:4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語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語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插圖,能借助插圖提供的情景及聯系生活實際與他人進行交流。

      2.使學生懂得尊重別人的重要性,懂得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學會尊重別人,爭做有禮貌、有道德的.、會尊重別人的好學生。

      教學重點:

      能理解、體諒別人的處境,有尊重他人的意識。

      1.插圖、投影。

      2.問路的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1.故事導入

      2.請同學們看小品〈〈問路〉〉或老師講述:

      3.明確目標,研討案例。

      4.明確要求。

      5.仔細看圖,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6.換為思考:如果你是插圖中任務你會怎樣做?

      7.聯系生活實際,延伸拓展。

      8.同學們,我們平時有沒有不尊中別人的地方?

      9.你今后怎樣做?

      10.課堂總結,引入生活。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本單元最后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了解故事內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可先啟發學生看圖。在簡介故事內容后再提出幾個問題,如: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再帶領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課文。先學習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讓學生知道“古時候”是很久以前。這一部分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借助圖畫和課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缸。然后啟發學生想想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掉進缸里的?掉進缸里如不及時救出會出現什么情況?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當時的危急情況。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動詞,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著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圖后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司馬光是如何砸缸的。讀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還可啟發學生想想除了砸缸外還可用什么辦法救那個小朋友?

      朗讀應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復體會。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倌莻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砸缸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偎抉R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壑该寣W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堋皫紫伦印备嬖V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偎抉R光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

      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司馬光砸缸。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

      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鄰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兒園學到的橫切蘋果的有趣發現傳給我的事,告訴人們: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學情分析:

      課文故事發生在生活中,但學生平時可能缺少這方面的觀察和思維習慣。因此,學習本文,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這種打破習慣思維的舉措。從而認識到創造力來源于打破習慣思維方式。

      設計理念:

      語文課的意義絕不僅僅在于教給孩子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一個人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達方式:并最終積淀為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本文教學重在讀中感悟,受到啟迪,明白打破習慣思維方式的重要。

      教學要求:

      情義目標:懂得人的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樹立創造意識,激發創造潛能。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會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學習字詞。

      第二課時:從小男孩的舉措中體會什么叫創造,受到感染,啟迪。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想給大家們講一故事,不知你們是否喜歡?什么故事呢?是關于韓國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講故事之前,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是否見過賣報紙,想一想他們是怎樣賣報的?誰能來學學賣報的過程?

      2、你們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賣報紙的嗎?

      兩個小報童在車站賣報。一個報童賣報沒有什么與眾不同,賣出一份報紙,收回一份報款,賣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個報童的賣報的'方式卻大不一樣,他不停地把手中的報紙一一往候車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報款,等手上報紙沒了,他再一一回收報款。同樣是在車站賣報度日,不同的賣報方式似乎決定了兩位報童的不同的命運。這后一個報童不僅在車站贏得了更大一塊蛋糕成為國際知名大企業的老總,他就是韓國三星集團的創始人李秉哲。

      3、從這個故事中你發現什么?(老師為什么先講這個故事?)

      4、揭示課題,解題激趣。

      板書課題。

      課題中的五角星為什么要加引號?

      二、初讀課文

      1、 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可以小聲讀,可以默讀讀完幾遍后,感覺自己沒有

      閱讀障礙了,再試試提出一些問題。

      (生自由閱讀課文)

      2、請說出你們還不能理解的問題

      如:一般人為什么不攔腰切蘋果?我想知道這個五角星最早是由誰發現的?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為什么說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創造力?

      能提出問題也是一種學習方式。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提出了問題,才促使我們去解決問題。)

      3、問題暫時留到下節討論。先說說你讀后知道了什么?(能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鄰居家的小男孩一次來我家玩時,把他在幼兒園學到的橫切蘋果的有趣發現傳給我。他的切法是攔腰切蘋果。)

      4、這件事為什么給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初步說一說原因。

      三、作業

      1、 練習朗讀課文。

      2、 思考提出的問題。回家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切蘋果,看看能發現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聽寫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匯報交流。

      說說你回家切蘋果的情況,你是怎樣切的,分別看到了什么?

      四、學文探索,體會何謂創造。

      1、 一般人是怎樣切的?理解 循規蹈矩

      2、 課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樣切的?理解攔腰切下去

      (1) 演示一下切法。

      (2) 由此產生了怎樣的圖案?理解 橫切面 果然

      3、 一般人為什么不攔腰切呢?你想過沒有?(思維定勢作用 或是出于方便 出于公平 想不到切蘋果還需要創造性思維 )

      4、 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理解 魅力。文中指什么? (小男孩的喜悅,傳遞秘密的遠。)

      4、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為什么說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創造力?

      (所謂創造,就是要打破思維定勢,用他人沒有用過的方法,發現新秘密。自己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需要自己提出問題等。)

      5、 出示名言警句

      (1)、 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2)、 我最怕/人們睜開眼睛/毫不驚奇/對白晝習以為常/活著/不追求童話的幻想/而出入 (羅日?杰斯特文)

      (3)、健康的好奇心會幫助你消除無知。

      6、 說說你從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安排練筆。寫一寫,再交流。

      7、 把你感悟最深的語句多讀幾遍(最后一節),建議背一背。

      五、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用下列詞語造句。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夕陽的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掛圖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看圖釋題,初讀課文,精讀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我們學習了《秋游》,知道了秋天天空和農田景色很美,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文是太陽落山時天空景色很美。新課文題目是……

      二、板書課題:2、夕陽真美 (領讀)

      三、指導看圖,解釋題意

      出示投影放大圖

      1、圖上的太陽是什么樣的?什么顏色?它正朝哪里走?

      2、太陽周圍的云有哪些顏色?

      3、太陽下面的山是什么樣兒,什么顏色?

      4、小結圖意,解題

      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陽叫“夕陽”,夕陽映照時的天空景色很美。

      5、學習課題中的生字

      四、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給每個自然段寫序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會讀本課生字,能識記田字格里面的形體。

      (3)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日落 披 余揮 壯麗 往下沉 身邊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邊音和誤讀偏旁等方面分辨加點的讀音

      (2)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壯麗 往下沉

      (3)齊讀本課生字

      3、各自輕聲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五、精讀訓練

      1、指名朗讀課文

      2、分自然段學習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板書:日落)

      (2)“日落”是什么意思?

      (3)這一段只有一句話,這句話當中的“傍晚”和“日落”有什么聯系?

      (4)為什么說“爺爺、奶奶帶我去看日落”而不說“我帶爺爺、奶奶去看日落”呢?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5)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日落的時候,他們看到了什么景色?下一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六、作業

      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課文寫的是一位畫家和一個小姑娘之間發生的事。在海灘上,畫家請小姑娘看管衣服和畫夾,自己游到礁石上撿貝殼;小姑娘冒著火熱的太陽等了好長時間,畫家才回來;畫家想給小姑娘貝殼以表示感謝,小姑娘謝絕了。

      教學目標

      1預習課文,圈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2識記4個生字:腸、蜊、螄、捅。理解并積累7個詞語。仿寫比喻句。

      3默讀課文,按提綱簡要復述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女孩的美好心靈。

      教學建議

      導入新課

      交流預習情況。分節讀課文,提出問題。

      字詞教學

      課文4個生字都是形聲字,可以用換部首的方法記住讀音和字形,再通過比較理解字義。

      本課的詞語也比較淺顯,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自己發現不懂的地方,合作想辦法解決。

      閱讀教學

      課文比較長,課始(或課前)可讓學生預習課文。預習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以是讀通課文,圈劃自己不懂的地方和最感動的地方。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先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比如:結合“閱讀芳草地”的第二題,根據提綱理清課文的層次。然后深入學習課文,通過小姑娘的言行理解她樂于助人、守信、做了好事不求報答等好品質。同時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句子的語氣。

      練習指導

      1“詞句活動室”的第一題:小組合作,寫出“一字打頭”的成語,比一比哪一組寫得多。要通過“游戲”、“比賽”等學生喜歡的形式,幫助學生積累成語。這類成語很多,如:一心一意、一本正經、一表人才、一波三折、一步登天、一塵不染、一帆風順、一干二凈、一鼓作氣、一呼百應、一見如故、一箭雙雕、一舉成名、一舉兩得、一馬當先、一鳴驚人、一目了然、一諾千金、一絲不茍、一團漆黑、一望無際、一針見血等。

      2“詞句活動室”的第二題:“照樣子,填寫句子!崩渲小靶某毕窈@艘粯臃v”比喻心情非常激動;理解了之后,讓學生想想誰在什么時候心情非常激動;最后,完成填寫練習。

      語言實踐

      課后練習要求學生,根據提綱,把課文內容講聽。課文比較長,主要是訓練學生學習把課文分成幾個部分(有時也可以把一個大段分成幾個部分),想清楚以后在進行復述。具體講的時候對學生要求不能太高,大致內容講清楚就可以了。

      實踐活動

      “語言直播廳”是一道跨度很大的練習,重在培養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思考,“知新而溫故”——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復習舊知識。在課內外學過的文章中,只要主人公的品質和“樂于助人”、“守信”、“做了好事不求報答”中的一個方面有關即可。假如主人公有其他美好品質,一般也可以允許。

      資料

      作者:莊之明原名莊志明。1937年出生。福建晉江人。著有短小說集《海菊花與寶石花》,中小說集《愛的萌芽》等。

      詞語注釋:

      一望無際:際,邊。一眼看不到邊。形容遼闊。

      靈機一動:靈巧的心思一下子出現了。

      古詩誦讀

      游子吟

      唐·孟 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簡介

      孟 郊 (751-814) 字東野,湖州武康(浙江德清)人。貞元進士,任溧陽縣尉。其詩多寒苦之音,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有《孟東野詩集》。

      注釋

      游子:離開家鄉游走四方的人。吟:一種詩體名稱。就像本書中所收的漢樂府《長歌行》中的“行”字那樣,總是放在名的最后。密密縫:意為母親擔心兒子長久遠游外地,生活沒人照料,便密縫衣服使之不易破損。寸草心:比喻兒子自感報答母愛的孝心非常綿薄。因子女需母親撫養方得成年,有如小草需陽光照射方得長高,故有比喻。三春暉:春季三個月的溫暖陽光。比喻母親的慈愛恩德。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握針線,正在為即將外出遠行的兒子縫制衣衫。她一針一線細密地縫著,仿佛是擔心兒子不能按時歸來,便把自己對孩子深深的關愛都縫進衣服里。作為子女,寸草般微薄的教心又怎能報答這陽光一樣偉大的母愛呢?

      提示

      這是一首頌揚偉大母愛的小詩。詩人是從一個很普通的生活場景開始對母愛進行描繪和頌揚的。這首詩看似淺顯平淡,實際上含意深婉,又富有民歌特色,因此長期以來為人們所傳誦。

      謝亭送別

      唐·許 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作者簡介

      許 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丹陽(今屬江蘇)人。太和進士,官虞部員外郎。其詩長于律體。有《丁卯集》。

      注釋

      謝亭:在今安徽宣州。相傳是唐朝謝朓(tiǎo)所建。勞歌: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是古時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別時唱的歌。泛指送別歌。西樓:即謝亭。

      譯文

      我在謝亭設酒為好朋友餞行。離愁別緒籠罩著每個人的心頭。在送別的歌聲中,船夫解開纜繩,小船起程了。我目送著船兒離去,只見經霜的楓葉染紅了兩岸的青山;湍急的江水載著那一葉小舟,漸行漸遠,融入了天際……夕陽西下,暮藹沉沉,凜凜的秋寒使酒醉的我醒來,可是知心的好朋友已遠遠離去。在這滿天的風雨中,我孤獨寂寞地走下了謝亭。

      提示

      這是一首送別詩。它以景寫情,用自然的風光來襯托人的感情。

    語文教案 篇6

      復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正確讀出句與句之間的停頓。

      2、能整體地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能找出一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能數出一個自然段中有幾句話,并能簡單地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3、能讀懂一句話或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目標一、二

      2、難點:目標二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復習目標

      能整體地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能找出一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能數出一個自然段中有幾句話,并能簡單地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會了很多知識,誰來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老朋友.出示“?、!、。、……”

      3、誰來說說,看到他們,你就知道了什么?

      4、今天就來學習一下,這些符號組成的文章……

      二、出示“畫”

      出示:遠看()有色,近聽()()聲。

      春去()還在,人來()不驚。

      1、這些字寶寶組成在一起,就成了一家人,可是里面少了好幾個成員,誰可以說出他們的名字?

      2讀一讀:同學們真棒,一小子找到他們的成員。誰來讀一讀!

      3、這首詩里主要寫了什么?

      4、找到兩對反義詞

      拓展:遠對近去對來()對()

      5、這個謎底是什么?

      三、出示

      向日葵,花兒黃,一天到晚朝太陽。

      盤兒大,籽兒壯,從不驕傲把臉仰。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兒歌,誰想來讀一讀

      2、請你給這首兒歌起一個題目。

      3、這首兒歌共有()句話?

      4、在寫向日葵樣子的句子下面畫“”

      四、

      小鴨子得救了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著四個好朋友:小猴、小鴨、小熊和小山羊。他們四個天天在一起。

      有一天,他們一起玩捉迷藏。小山羊閉上眼睛,小猴躲在樹上,小熊躲在草叢里,小鴨子不小心跌跌進了一個很深的坑里……

      (1)哪幾個好朋友天天在一起玩?他們住在哪里?

     。2)你能想出救小鴨子的辦法嗎?

     。3)這文章共有()個自然段?

      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整體地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能找出一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能數出一個自然段中有幾句話,并能簡單地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2、能讀懂一句話或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老師帶來了“,。。俊,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

      二、出示

      天安門

      天安門,高又大,

      紅的墻,黃的.瓦,

      八盞紅燈兩邊掛,

      風吹紅旗嘩啦啦。

      雄偉壯麗的天安門,

      我們大家都愛她。

     。1)這首兒歌有()句話。

      (2)兒歌中有兩個寫顏色的詞,請用圓圈畫出來。

      (3)我知道天安門在我國的.

     。4)我會讀一讀,連一連。

      很紅很紅的馬路

      很寬很寬的天安門

      很高很高的燈籠

      三、出示

      我家住在大山里,門前屋后,就是一座座綠色的大山。

      大山上有很多很多的大樹,又高又直。我們在大樹下捉迷藏,蕩秋千……

      春天,大樹下各種顏色的花兒開了,有紅的,有藍的,有白的,還有粉的。我們在大樹下摘小花,編花籃,做花帽,開心極了!

      我家住在大山里,我愛大山。

     。1)這短文有()段,第二段有()句話。

      (2)我們在大山里玩了哪些游戲活動,用圓圈圈出來。

     。3)照樣子寫一寫

      紅紅的(大陽)白白的()藍藍的()

     。5)我會按要求填一填。

      “心”共有()筆,“山”的第二筆是()

     。6)我會照樣子寫句子(不會寫的字寫拼音)

      大山上有很多很多的大樹,又高又直

      小河里有的,。

      四、出示

      猜一猜

      1、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

      2、春風吹,春雨下,小娃娃,長綠芽。

      節節高,快長大,熊貓見了最愛它。()

      3、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

      五、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2、培養謙虛好學的好品質。教學重難點

      學會運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卡片等。設計思路、

      教學本文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入:可以簡介作者來導人,也可引用名言導人,如:—一切都是謎,一個謎的答案是另一個謎——愛默生。他的這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的一篇文章——《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l。)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小組討論。

      2、文章用了一個事實論據,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嗎?運用這個事例有什么好處?

      3、第一自然段與第二自然段的語言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它們都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4、讀了本文后,你認為伽利略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優點是值得你學習的?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并分析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讀準下列字音。(出示課件或小黑板1。)

      啁啾(zhōujiū)喈喈(jiē)翌日(yì)彗星(huì)

      寬宥(yu)彌補(mí)臆度(yì)窒息(zhì)

      (先指同學讀,有錯誤的讓其他同學糾正。)

      要求:記住本文出現的生字詞。

      2、文章用了一個事實論據,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嗎?運用這個事例有什么好處?

      明確:(運用這個事例好處是:使文章通俗生動而又寓意深刻。)

      3、第二自然段與第三自然段的語言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它們都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明確:(第二段是記敘,第三段是議論,都是為了說明: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4、讀了本文后,你認為伽利略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優點是值得你學習的?

      明確:(開放性題目,說出一點即可。)

      5、研讀賞析“另外有一次……鐵簧片”這一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龠x段中寫了哪些樂音?發聲原理有何變化?

     、谖闹械摹斑@個人”知道的發聲方法越多,他對聲音的認識高度就越高,但他為什么遇見新問題時,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無知和愕然?

     、郜F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發聲方法?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①指尖敲杯子的杯口。黃蜂、蚊子、蒼蠅靠翅膀的快速振動發聲,蟋蟀用振翅而非氣息發聲,風琴、喇叭、笛子、弦樂器、含在嘴里吹奏的鐵簧片。

      靠氣息發聲,靠翅膀快速振動發聲到以口腔作為共鳴體,以氣息作為聲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

     、谌藗兊闹R是有限的。

      ③吹口哨、吹樹葉。)(只要符合題意即可。)

      五、梳理鞏固

      學生討論沒解決的問題,并談談收獲。

     。ú槐孛婷婢愕,也不必只限于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

      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沒有時間可不必進行。)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業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遷移延伸”部分。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丁香七月色婷婷 |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最新色福利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