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范文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數字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中體會數字的樂趣。
2、通過生活實際中找數字,讓同學們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是分不開的,同時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找到生活中的數字。
難點:感受數學的奇妙,提高數學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1、讓同學們每人帶一個有數字的玩具。并在家找找我們的生活中在哪些地方有數字。
2、電話、表、數字卡片、人民幣。
活動過程
一、課前活動:《QQ星成長體操》
二、師生互動,檢查課前準備。
1、讓同學拿出從家帶來的帶有數字的玩具,互相展示,互相交流,互相玩。
2、讓同學們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上有數字。
3、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字無處不在。
三、數字的作用:
1、出示:119、120、110等數字,讓同學們說說這些數字在生活中見過嗎?知道它們的'作用嗎?
2、出示電話號碼,讓同學們說說它的作用,并用數字卡片擺擺自己家和自己親人的電話號碼。
3、用數字表示數量,說說你有幾枝鉛筆,你幾歲了,我們班有多少個同學等等。
四、課堂延伸:
1、猜數字:找個同學在紙上寫一個數字,讓同學們,通過大了,小的了方式,讓同學們猜,從而讓同學們知道數字的比較大小。
2、老師拿出錢,讓同學們玩物品買賣游戲。
五、教師總結后結束本課。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備課和教學過程中我本著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為主要目的進行教學,讓學生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去感受數字和我們生活中的關系,來引導學生去長數字,發現數字,學習數字,會運用數字。
本課的教學首先符合《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提出的幼兒教學要以幼兒生活為基礎,讓同學們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數字分不開,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時我創設了多個活動都能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們也都能積極的參與,體驗生活經驗,學習知識。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同時也很好的完成了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不足之處,在學生物品買賣的活動環節組織的不夠好,人員分配上有點問題,另外還應該養成學生收拾整理玩具、物品的好習慣。
小百科:數字分好幾種,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字并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實際應該列為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后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感知形狀與空間的對應關系。發展幼兒空間知覺與組合構建的能力。
2.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3.通過幼兒的自主學習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各種大小的盒子·····
活動過程:
一.猜猜今天來了 多少位客人老師?
二.
1.師:今天和小朋友玩個闖關游戲,第一關:比一比,猜一猜(出示貨車教具)有一輛車到餅干廠去運餅干,像這樣的餅干箱這樣的貨車能裝下多少個?注意不能超過車廂的長也不能超過車廂的高。
你是怎么猜到的?(驗證)
2.又來了一輛大貨車,和第一輛車比一比,有什么區別?(更長了)能裝下多少個這樣的.餅干箱?
3.小結:車長了裝的東西也就多了。
三. 恭喜小朋友順利的闖過第一關,接下來是第二關:比賽游戲:看誰猜得準
比賽規則:1.猜出答案后不能大聲的說出來,不可以告訴別人。2.把猜出來的答案寫在紙片上貼在自己名字旁邊相應的格子里。
1. 第一題;請你猜一猜,1號盒子能裝下這樣的牛奶多少盒?你是怎么猜出來的?(總結驗證鼓勵好的方法)
2. 依次出示2號和3號盒子總結驗證:猜時可以拿牛奶和盒子比一比猜一猜,也可以拿盒子和盒子比一比猜一猜,盒子大了裝的東西也就多了。
四.接下來是第3關:猜一猜擺一擺
1.(出示示范的盒子):瞧這是第3關中要用到的寶貝,等會小朋友拿到盒子后像老師這樣先猜猜能放多少個這樣的糕點,把猜出來的數字寫在盒子后面,再到這邊拿糕點擺一擺,看自己猜對沒有,然后回到座位上。請得到一顆星的小朋友到一號桌,兩顆星的小朋友到2號桌,3顆星的小朋友到3號桌拿盒子。
2.反饋結果讓學生上臺講述是怎樣猜出來的。
五.結束語:
闖關游戲到此結束,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非常順利的闖過了 3關,也有的小朋友在闖關中遇到了一點小困難,但都勇敢的走過來了。所以為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鼓鼓掌吧。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道加賽題(出示教具)對比猜猜比剛才老師猜的盒子區別在哪?(高了) 這樣的盒子能放下多少盒?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大班數學活動:
按規律排序
【活動目的】
1、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比較,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并進行排序。
2、培養觀察、比較能力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手、小腳圖片各6張,操作題5張;
2、紅、黃、綠雪花片各5份,籃子15個;
3、音樂《數高樓》;記號筆;紅、黃、綠三色粉筆;磁鐵。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幼聽音樂,做拍手、跺腳動作,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請你聽音樂跟隨老師來做動作好嗎?請小朋友記住自己做過的動作。
提問:剛才咱們做了什么動作?拍了幾次手?剁了幾次腳?我們做的動作有什么規律?(邊說邊展示教具)再往后要怎么排?
小結:看來不同物體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規律來排,只要看懂了前面的規律,大家就知道后面接著應該排什么了。咱們按照這個規律再來試試看(再次放音樂,讓幼兒根據規律動手,體驗規律對記憶的幫助。)
二、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簡單的排序規律。
1.幼兒分組操作。
桌上有些積木,請你選兩種或三種不同的積木,來給他們有規律的排排隊。試一試,有幾種不同的排法?待會老師要請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小朋友比比賽,看看哪一組的排法更多。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問:你是按照什么來排的?誰還有不同的排法?針對幼兒的疑惑進行討論。(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記錄。)宣布第一局結果。
三、根據不同形狀排序。
圓形的雪花片你們排的那么好,那用不同的.圖形能不能排。先給你們一分鐘時間把雪花片收好。
逐一出示前四張圖片。接下去要怎么排,誰來幫幫我?提示幼兒尋找規律。同意的給他鼓鼓掌,表示同意。
出示第五張圖片。什么的數量變?怎么變的?(引出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規律依次減少的,叫遞減。那依次增多呢?(叫遞增)
四、學習按物體數量的遞增和遞減的規律排序。
1.幼兒分組操作。
接下來我們開始第二局比賽,請小朋友們按遞增或遞減的方法來給雪花片排排隊。試一試,有幾種不同的排法?看看這一局,你們能不能反敗為勝。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問:你是按照什么來排的?誰還有不同的排法?針對幼兒的疑惑進行討論。(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記錄。)宣布第二局結果。
五、宣布比賽結果,進行獎勵。
收拾好桌上的雪花片,到老師這領取小禮品。
【活動延伸】
觀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讓幼兒互相交流。
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有規律的排序?是怎么排的?你覺得有順序的排列好嗎?為什么?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數等分的方法,知道6可以2等分、3等分、6等分,感知數等分中等量和包含的關系。
2、愿意嘗試不同難易程度的操作活動,勇于挑戰自我。
活動準備:
教具:娃娃家餐具6個,托盤3個,磁性黑板1塊,大記號筆1支,記錄單3張。
學具:6的實物卡片操作單8張,小實物卡片若干;6的點卡操作單10張,記號筆6支,抹布2塊;6的數卡操作單10張,數卡若干;8、9、10的實物操作單各2張,實物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由組成游戲引出等分的話題
1、碰球游戲(復習3、4、5的組成)
2、討論:組成是把一個數分成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不一樣相等。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怎么樣把數量6分成相等的幾份。晨間體育活動時,老師準備了6個球,請6位小朋友來玩球,每個小朋友分得一樣多,應該怎么分?(教師記錄等分的結果)
二、分娃娃家餐具,進一步感知6的二等分和三等分
1、出示娃娃家餐具,嘗試將6分成二等分。娃娃家要換新餐具了,這里有6個碗,分給兩個娃娃家,每家分一樣多,應該怎樣分?請個別幼兒進行操作,教師記錄結果。
2、討論:增添一個娃娃家的`情況下,怎么把6分成相等的三份呢?再次請幼兒操作,教師記錄結果。
三、循環游戲
1、講解各小組的操作方法及要求。
第一、二組:用實物卡進行6的數等分;第三組:畫點子;第四組:擺數卡第五組:用實物卡進行8、9、10的數等分。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對等分的掌握情況。
3、根據幼兒不同發展水平,建議幼兒選擇難易程度不一的小組。
四、小結并延伸:
1、引導幼兒觀察、分析、比較三張記錄單,探討等分的結果與等分次數的關系。
2、鼓勵幼兒進一步探索其它生活中需要等分的事物。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了解溫度計的外形及用途。
活動準備:
自制的溫度計、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謎語--玻璃身體直伸長,一根紅線在中央,有時上來有時下,人們生活需要它。
請幼兒猜猜謎底。
幼兒:電梯……老師在大屏幕中出示謎底--溫度計,請幼兒說一說平常在哪里見過?(每次洗澡的時候)
2、大屏幕中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說一說為什么要用溫度計測量奶瓶或浴缸里水的.溫度?(看看誰熱不熱,涼不涼)
3、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用到的是什么?(體溫表)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36度--37度之間)
4、觀察大屏幕,讓幼兒說一說再用溫度計測量什么?出示圖片(食物汽車植物魚)
5、老師出示自制的溫度計,讓幼兒觀察:
。1)溫度計上最大的數字50,最小的數字0.
。2)水銀
(3)長短不一的3種線,長短不一的線代表什么?(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的?(可以從下往上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數)
三、讓幼兒從凳子底下取出溫度計,說一說溫度計上面的溫度提問:你們的溫度計是一樣的,為什么溫度不一樣呢?
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溫度計測量的地方(陽光曬的地方溫度高,陰涼的地方溫度低)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了解一下在同樣的地方為什么測量出來的溫度不一樣?為什么溫度計還有測量動物?還有測量植物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 在活動中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
2. 能區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二 活動準備:
1 幼兒自己制作的瓢蟲(人手一個),記錄紙
2 大瓢蟲(背上沒有黑點),筆、數字卡
三 活動過程:
1 單數和雙數
教師借助大瓢蟲告訴孩子,大瓢蟲身上的.黑點能兩兩對應的,那么這個數就是雙數;有一個黑點多出來的,那么這個數就是單數。
請幼兒在自己制作的瓢蟲上嘗試,看看從1到10中,哪幾個數是雙數,哪幾個數是單數,并把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
2 集體學習,進行糾正
教師在大瓢蟲上演示過程,幫助幼兒核對、糾正。
: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
提問:“我們身體上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
3. 游戲
教師任意出示1—10內的一個數字卡,幼兒識別是單數還是雙數,然后用動作表示。如:單數拍手,雙數跺腳。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排序大班數學教案11-18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11-06
【薦】大班數學教案01-01
【推薦】大班數學教案01-02
【精】大班數學教案01-02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