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音樂教案>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3-04-08 16:16:54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班音樂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小班音樂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歌曲旋律簡單優美 ,內容朗朗上口,貼近幼兒生活。且在摘蘋果的游戲中學習歌曲,孩子很感興趣。

      活動目標

      1、 愿意和老師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

      2、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根據歌曲內容,做簡單的動作。

      3、 能用肢體語言表達歌曲的快慢。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立體蘋果樹六棵、小籃子若干、大框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邀請孩子們坐上老師的幸福列車去果園玩。

      二、新課學習

      (一)摘蘋果 (游戲中學會歌曲)

      (二) 1、發聲練習(啊---嗚吃蘋果)

      2、教師范唱新歌

      3、理解歌詞

      4、 學習新歌

      A、教師清唱歌曲、孩子摘蘋果

      B、師幼邊摘蘋果邊唱歌,直到三棵樹上果子摘完

      5、按要求邊唱邊摘剩下三棵樹上的果子

      如 樹上許多紅蘋果,孩子指蘋果。

      一個一個摘下來,摘蘋果。

      我們喜歡吃蘋果,做吃蘋果樣子

      身體健康多快樂,做健康狀放平果于籃子里。

      果子摘完,讓孩子扮車車船船將果子運到指定地點。

      三、結束(吃蘋果)

      勞動成果分享,吃蘋果。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此活動孩子參與性強,興趣高,最后目標基本達到。不足之處,音樂氛圍不夠濃,因為我全部采用的清唱。課堂預設不夠,在按要求摘果子時,所有孩子沒聽我說

      的要求,一下摘完了所有果子。在這里我不應該將孩子叫到果樹下,才講規則。再說,小班孩子規則意識還不強,可能難度有點大。

      >小班音樂蘋果反思二:小班音樂活動《蘋果歌》教學反思>>(619字)

      音樂活動《蘋果歌》是一首瑯瑯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簡單,歌詞內容又易記。蘋果是孩子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水果,對于蘋果也比較了解,孩子們也都喜歡吃。本周我們的主題是好吃的水果,所以孩子們對水果有濃厚的興趣。

      首先,在導入的環節,我出示了蘋果,孩子們的興趣就被調動了起來。所以學習歌曲的過程很順利,孩子們很快就記住了歌詞,對于歌曲的旋律孩子們也很快的掌握了。在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的環節孩子們都非常的投入,在活動中我并沒有準備很多教具,但是這也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多么的豐富。

      樹上許多紅蘋果,我問孩子們:孩子們,蘋果樹在哪啊?如歌詞:一個一個摘下來。我讓孩子們想象怎樣摘蘋果,孩子們的想象力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孩子們伸手在樹上摘蘋果,摘后有的放在口袋里;有的用手彎成一個環作籃子,把蘋果放在籃子中;還有的孩子在摘的時候跳起來,一邊說這個蘋果太高了,摘不到?對幼兒的回答我都給予一一肯定。

      仿編環節:除了紅蘋果,你還吃過什么水果?是什么顏色的?孩子們說出了一大堆的水果,如:黃香蕉、黃菠蘿、黃橘子、紅桃子、紅石榴等等,這些水果都長在樹上,手的方向朝上同紅蘋果;可是有的水果長在地上,有的幼兒馬上就想到將手的方向朝下,其他動作不變。

      整個活動看到孩子們的積極投入,活動氛圍好。只有教師和幼兒真正融入到教學中,教師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孩子的想象力,善于引導孩子的興趣,會發現很多樂趣,并不只是讓孩子學會唱這首歌,而是要真正的要讓孩子體會到音樂的.樂趣。

      >小班音樂蘋果反思三:小班音樂《蘋果歌》教學反思>>(679字)

      《蘋果歌》是小班的一個音樂活動,歌詞形象生動,旋律簡單上口,表演性很強。在活動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學得生動有趣,并獲得更多的發展。我參照課程教案結合小三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一些活動環節和細節進行了修改,活動開展的很順利,但是在此我還是要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環節一:活動導入。隨著音樂伴奏進入活動室”。孩子們隨著音樂開著火車進入活動室,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欲望和新鮮感,在音樂的伴隨下,孩子們很快進入了狀態。“環節二:有節奏地學念歌詞”。借助圖片、動作的幫助孩子們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內容。從活動的實施中,我觀察到寶寶不但學說了歌詞,而且在描述蘋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許多等,各領域內容整合得比較自然。“環節三:學唱歌曲”。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對小班孩子來說簡單、易懂、易唱,在配上了相應的動作幼兒很快就唱會了歌曲。“環節四:鼓勵寶寶進行創編歌曲”。創編歌曲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豐富寶寶關于水果的知識,初步積累改編歌詞演唱的經驗。第一次我是引導的,第二次,寶貝想水果,我就在黑板上畫下水果,提問:這個水果寶寶是長在哪里的?什么顏色的?連起來唱一唱,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們的表現很不錯,都能完整的唱下來,尤其是唱到紫葡萄,馮逸涵還說是“一串一串摘下來。”唱到綠西瓜的時候,俞潔還說是“地上許多綠西瓜。”真的很不錯,創編的很成功。

      整個活動層次遞進,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想象力,這個音樂活動也能讓幼兒很快了的進入情境當中,讓教學活動富于很強的生命力,發現很多樂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韻律與歌唱結合,歌聲與創編融合,創編與生活一體的快樂音樂課堂。

      >小班音樂蘋果反思四:小班音樂活動《蘋果歌》及課后反思>>(603字)

      活動名稱:蘋果歌

      活動目標:

      1. 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摸摸鼻子拍拍手》是一首活潑有趣的歌曲,結構簡單短小,旋律朗朗上口,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最有趣的是將兩個動作相連作為反復重復的歌詞,小朋友能夠較快掌握。小朋友在熟悉歌曲旋律后,可以根據歌詞做出相應的動作,也能夠根據動作創編出與眾不同的新歌詞。

      【活動目標】

      1、感知歌曲活潑、有趣的情緒,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嘗試按照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 的節奏創編簡單動作及歌詞。

      3、能夠大膽在集體面前表演,體驗與同伴游戲及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適宜全體幼兒站立活動的圓圈,圈上設置一“小老師”的標記。(能夠全體幼兒站立活動的圓圈)

      2、幼兒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及“小老師”的游戲玩法;幼兒邊拍手唱歌邊繞圈走,當歌曲結束,走到指定位置的幼兒為“小老師”,“小老師”做兩個動作,幼兒創編歌詞并演唱;或“小老師”創編歌詞,其他幼兒按歌詞做動作。

      【活動過程】

      一、律動:隨《摸摸鼻子拍拍手》的旋律,幼兒自由律動。

      二、學習歌曲《摸摸鼻子拍拍手》

      1、教師做動作,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指導重點:鼓勵幼兒看老師動作按節奏說出歌詞:

      (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

      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

      2、在教師提示下,幼兒嘗試唱出歌曲。

      3、學習歌曲名稱。

      4、學唱歌曲2——-3次,解決高音的難點部分。

      三、創編活動:嘗試按歌曲節奏創編簡單動作及歌詞。

      1、鼓勵幼兒想出新動作,大膽創編歌詞。

      2、游戲:小老師。

      指導重點:

      A、提示幼兒按照節奏做動作。

      B、鼓勵“小老師”大膽創編與別人不同的動作,帶領全體演唱。

      3、嘗試按歌曲節奏創編與同伴合作的動作及歌詞。

      此活動的準備主要是幼兒的知識經驗,在日常活動和游戲中,可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動作和相關動詞如:跳、摸、捏、轉、蹲、抱、扭等。在活動中,教師的教育機智也非常重要,如在“小老師”的游戲中:當“小老師”無法馬上做出動作時,教師可靈活選取孩子無意識的動作提升、創編:摸摸小手、扭一扭等。

      附:摸摸鼻子拍拍手

      1=C 2/4

      5 5 3 1∣ 5 5 3 1∣6 6 ∣ 5 — ∣

      摸 摸 鼻 子 摸 摸 鼻 子 拍 拍 手,

      5 5 3 1∣ 5 5 3 1∣4 4 ∣ 2 — ∣

      摸 摸 鼻 子 摸 摸 鼻 子 拍 拍 手,

      5 5 3 1∣ 5 5 3 1∣6 6 ∣ 6 — ∣

      摸 摸 鼻 子 摸 摸 鼻 子 拍 拍 手,

      5 5 3 1∣ 5 5 3 1∣2 2 ∣ 1 — ║

      摸 摸 鼻 子 摸 摸 鼻 子 拍 拍 手。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欣賞音樂,聽辨音樂的上行和下行,感受樂曲所表現玩滑梯的愉快情景。

      2、 喜歡聽音樂,體驗隨樂表現創造的樂趣。

      3、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音樂,體驗音樂所表現的愉快情景。

      難點:聽辨音樂的上行和下行。

      教學準備:

      紙盒、小動物若干,滑梯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 出示紙盒制作的滑梯,激發幼兒的`興趣。

      1、 教師搭建一個滑梯,集體數一數。

      2、 說一說像什么?(念兒歌)

      二、 小動物玩滑梯

      1、 分別出示三只小動物玩滑梯

      2、 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三、 通過自身的身體動作表現,感受上行與下行。

      1、 老師帶領幼兒做一遍。

      2、 幼兒自己創編各種動作。

      四、 小朋友玩滑梯

      1、 教師用自身動作示范玩滑梯。

      2、 帶領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玩滑梯的情景。

      五、 延伸活動

      教學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理發》;

      2、大膽嘗試用肢體動作和聲音來表現歌曲。

      3、感受與同伴一起表演歌曲的快樂。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5、鞏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活動準備:

      1、雙響筒、黑板、節奏卡、記號筆,電子琴。

      2、木梳、剪刀、電吹風玩具各一個,

      3、音樂《看朋友》、《理發》P167、《別吵,小寶寶睡了》,娃娃兩個。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看朋友》:

      要求:唱準敲門的節奏。

      二、幼兒學習歌曲《理發》

      1、出示娃娃引出歌名《理發》

      2、以提問形式讓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A、理發需要哪些工具?(梳子、剪刀、吹風機)

      B、這些工具分別是用來做什么的?(剪刀剪頭發)

      小結:剪刀是剪頭發,梳子是梳理頭發的,電吹風是把頭發吹干的。

      C、它們會發出什么聲音呢?誰來試試?

      小結:原來剪刀剪頭發的'時候會發出"嚓嚓嚓",梳子梳頭發的時候發出"唰唰唰",電吹風工作的時候發出"呼呼呼"的聲音。

      3、放音樂讓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

      4、請幼兒說說唱唱聽到了什么。

      5、教師清唱讓幼兒再次欣賞歌曲。

      6、再次請幼兒說說唱唱聽到的歌曲內容。

      7、幼兒跟著教師的琴聲一起學唱歌曲。

      8、重點、難點指導:

      (1)木梳、剪刀發出的聲音。

      (2)"小吹風,呼呼呼~~~"這一句歌詞,演唱時注意音準。

      9、幼兒繼續學唱歌,教師關注個別幼兒,并進行個別指導。

      10、幼兒邊唱邊用肢體動作和聲音來表現歌曲。

      11、請個別幼兒進行表演,其他幼兒給他伴唱。

      三、復習歌曲《別吵,小寶寶睡了》

      活動反思

      本歌曲形象、具體的描述理發師理發的過程,贊美了理發師勞動時的美好形象,表達勞動是一件可貴的事跡。歌曲歌詞口語化、形象、生動,便于幼兒理解。每個幼兒都有理發的經歷,源于“生活即教育”,因此幼兒對理發過程中的基本步驟:洗頭、剪頭及理發時用到的工具:剪刀、刷子都有所了解。

      以上都是幼兒課前所具備的生活經驗,有助于幼兒理解歌詞,便于幼兒記歌詞。基于以上因素為解決本節課的重點創造有利的先發條件。但歌曲中出現了幾處跳音,考慮到以往班級幼兒沒有真正認識和試唱跳音,因此學唱跳音是本節課的難點。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體驗樂器演奏帶來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和根據故事情節與樂器進行匹配。

      3、引導幼兒了解樂器發出的聲音,并樂意參與游戲。

      活動準備:

      大鼓、搖鈴、盤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根據股市情節與與樂器進行匹配,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2、難點: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并能控制自己的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生問好

      1、教師打擊樂器發出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剛才聽到什么聲音了?(鼓聲、鈴聲)還有什么聲音呢?(幼兒討論)

      2、教師出示樂器,進行演奏,幼兒熟悉樂器。

      師:今天老師請這三樣樂器寶寶來和小朋友作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大象和小蚊子》。

      師:

      1、器寶寶來當大象和小蚊子,一起來聽一聽什么樂器聲音像大象走路的聲音?為什么?(幼兒討論)

      2、邊搖搖鈴邊提問:搖鈴像誰的'聲音?

      (二)開始部分

      1、教師邊講述故事邊表演樂器,了解基本情節,初步感知游戲。

      提問:

      (1)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幼兒表演)教師用大鼓配合。

      (2)大象打起了瞌睡,誰來了?蚊子是怎么飛的?蚊子看見了什么?它們要干什么了?(我們去叮叮吧)它們怎么叮的?(教師用搖鈴配合小蚊子飛的聲音)

      (3)大象醒來了用尾巴趕蚊子,它是怎么趕的?(教師用盤子刷刷的聲音表示趕蚊子的聲音)

      (4)大象生氣了,一跺腳,咚!蚊子怎么了?(死了)2、教師指導幼兒用動作表演故事——師幼共同表演。

      3、幼兒分角色用樂器表演故事,教師講述幼兒表演。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表現的真棒,小樂器累了,想回去休息了,我們把他們送回家——整理樂器

      活動延伸

      為幼兒提供更多不同的樂器和材料,讓幼兒自己去探究還有哪些事物發出的聲音像大象和小蚊子。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體驗在音樂背景下進行角色表演游戲的歡愉。

      2、 能感受不同音樂的氣氛,并根據音樂節奏的變化創造性地做出相應的動物模仿動作,進行游戲。

      3、 提高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并逐步發展自控能力。

      4、 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貓和老鼠的頭飾、紙門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室

      (二)復習歌曲《小貓敲門》,并創造性地創編貓和老鼠的動作,

      1、指導幼兒用分角色對唱的形式學唱歌曲。

      2、在老師的鼓勵啟發下,能用聲音表現出"貓司令"的惡作劇和小老鼠嚇得叫救命的不同角色特征。

      3、創編小貓走路、敲門的動作,創編小老鼠搔癢、偷吃東西以及嚇壞了的'神態和動作。

      (三)、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聽音樂做游戲

      1、要求音樂一開始時小老鼠可自由做各種動作,但當小貓的音樂開始時老鼠們要立即控制不動,等第三段音樂響,聽到小貓敲門時才開始與貓司令對話表演

      2、在幼兒熟悉游戲的玩法后,老師提出控制的要求,讓幼兒論換完整地游戲。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能邊唱邊合拍做“小手爬”的動作,初步表現歌曲旋律的上行與下行。

      2.樂意創編身體不同部位的歌詞,體驗創造、表演活動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小手爬》,圖譜。

      活動過程:

      一、 隨音樂點頭,拍手,感受歌曲旋律。

      “今天,老師帶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欣賞,然后用點頭來打節奏嗎”“加上小手來拍一拍節奏”集體練習,教師與幼兒隨著音樂做動作。

      二、學習律動,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集體學唱歌曲。“剛剛,歌曲說了一件什么事情,你看到圖譜上有什么,你能說一說嗎?”

      2.教師根據圖譜示范雙手上行、下爬的游戲,幼兒仔細觀察老師爬的動作,部位。

      3.集體看圖譜練習小手爬。

      4.幼兒練習根據歌曲的節拍,顯示雙手從腳背開始,一拍一拍輪流緊貼退、身體、臉部往上“爬”,前半段拍到頭頂,后半段雙手從頭頂開始,一拍一拍往下爬,

      一直爬到小腳腳背上。

      5.幼兒分組游戲。

      三、仿編律動,體驗游戲的樂趣。

      1.學習創編其他身體部位的.上行,下行動作。

      “小手向上爬,還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爬到眼睛,鼻子,大腿)

      2.創編出小手爬的不同動作,邊唱便按合拍用新創編的動作貼著身體上行、下行。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各環節銜接自然。而且由于采取邊唱邊和幼兒一起玩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通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游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耍”的熱情。在活動中,孩子們都特別希望老師用手去他們身上爬一爬,所以當我提示孩子們找一個朋友爬一爬時,很多的孩子都圍到我身邊,顯得很興奮。所以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能夠真正做到師幼的有效互動。活動在**中結束,孩子們仍然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特別快樂。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學習有節奏的左手腕轉動的動作。

      2.在教師語言提示下,學習手腕由內向外翻轉,并創編不同方位的手腕轉動的動作。

      3.在邊做手腕轉動邊做踏點步的舞蹈動作時,注意調整自己與同伴的距離,避免碰撞他人。

      活動準備

      1.新疆帽一頂。

      2.錄音機,《娃哈哈》音樂磁帶。

      過程

      1.學習手腕轉動。

      (1)教師(頭戴新疆帽):今天我要為你們跳一段新疆舞,請小朋友注意看我手上作了什么樣的動作?在我表演的時候,請小朋友為我拍手伴奏好嗎?

      (2)教師跟隨音樂表演,突出手腕轉動的動作。幼兒觀察教師動作,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動作要點。

      教師:請你們說說,我跳新疆舞時手腕是怎樣動的?你們做給我看看!

      (3)教師歸納幼兒的回答,并以游戲的方式示范手腕轉動的動作。

      教師:我們用手心當鏡子,并自己照一照,再轉過去給別人照一照。注意手心有里向外翻出去。

      (4)教師和幼兒共同聽音樂,完整地做手腕轉動。教師可用照鏡子的游戲語言提示幼兒。

      2.引導幼兒創編不同方位的`手腕轉動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做不同方向手腕轉動的動作。

      教師:我們除了可以在胸前做手腕轉動,還可以在什么位置上做手腕轉動呢?

      (2)教師不斷反饋幼兒創編的動作,并及時帶幼兒集體練習。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小朋友創編的動作。

      3.引導幼兒將踏點步與手腕轉動結合起來。

      (1)幼兒起立,教師邊唱曲譜邊帶幼兒做踏點步和手挽轉動的動作。

      教師:現在我們時時把手腕轉動和踏點步結合起來做。踏步的時候拍手,點步的時候手腕轉動。

      (2)幼兒散點站位,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便踏點步邊做手腕轉動。

      (3)教師檢驗幼兒是否有意識的調整了自己與他人的距離。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大鼓和小鼓小班打擊樂教案

      活動名稱:大鼓小鼓(小班打擊樂)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聲音,體驗探索聲音大小的樂趣。

      2、通過身體樂器鞏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樂節奏,并用樂器演奏歌曲。

      活動準備:

      1.進場音樂《快樂拍拍拍》

      2.音樂《大鼓小鼓》

      3.圖片:大鼓和小鼓

      4.塑料小瓶。豆子4筐

      5.鈴鼓

      活動過程:

      一、進場音樂《快樂拍拍拍》,帶領幼兒用小手拍拍,初步感知節奏Tata,titita

      二、自制沙錘,感知聲音的大小。

      1.出示大鼓和小鼓的圖片,讓幼兒觀察鼓的大小,并用身體樂器感受大鼓小鼓不同的聲響。

      2.自制樂器沙錘,用樂器來表示聲音。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教師出示一個小瓶),你能讓她發出聲音嗎?

      師:教師出示豆子。(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的豆子,那豆子和小瓶子在一起能發出聲音嗎?(幼兒自由探索自制沙錘)

      并用手里的`沙錘探索大鼓和小鼓的聲音。(力氣大發出大聲和力氣小發出小聲)

      三、歌曲《大鼓和小鼓》

      1.傾聽音樂,帶入歌曲《大鼓小鼓》,嘗試用自制樂器進行兩種節奏型伴奏tata(tongtong) titita(dongdongdong )

      2.帶入樂器(鈴鼓)表演

      今天小樂器也來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和小樂器一起來給大鼓和小鼓伴奏吧!

      3.樂器分組表演(一組敲鼓,一組搖鈴)

      四、小樂器累了,讓我們輕輕地把它們送回家吧,活動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12-31

    小班音樂教案06-13

    小班的音樂教案01-03

    小班音樂的教案02-28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青蛙音樂會08-25

    小班音樂春天教案09-14

    小班音樂教案《蘋果》03-19

    小班音樂教案:蘋果01-07

    小班音樂教案《驚愕》02-03

    走路小班音樂教案11-2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颜射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一男人 | 日本特黄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