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4-03 19:48:00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5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誦課文。

      2、認識生字12個。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誦課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達的意思。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掛圖。

      課型:散文。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誰知道哪兒的冰燈最有名?

      2、板書課題:冰燈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⑴、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個生字,學生分組認讀。

      巷 俗 菱 適 炕 棉 爹 扭 廢 襖 悔 融

      (請單行的同學起立教讀)

      ⑶、出示生詞,同桌讀,齊讀。

      走街串巷 習俗 菱形 炕上 爹爹 棉襖 合適 廢玻璃 扭頭 融化 后悔

      2、熟讀課文。

      ⑴、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小組討論,看到父親做冰燈,“我”為什么“后悔”了?

      ⑶、指定學生讀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5—10自然段這一部分講了什么?

      *勾出課文中反映出父親做冰燈不容易的句子。

      *比較句子:

      a、父親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親正在離炕不遠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讀5—10自然段。

      ⑷、齊讀11自然段。

      *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⑸、指定學生接讀1—4自然段。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部分講了什么?

      ⑹、齊讀全文。

      ⑺、填空:

      這篇課文講了事,反映出對 的關愛。

      三、作業布置:感情朗讀課文.

      四、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正確書寫9個生字,掌握每個字的筆順規則。

      教學重難點:正確掌握每個字的筆順規則。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田字格黑板。

      課型:寫字課。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文《冰燈》。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出示12個生字,學生認讀。(開火車)

      巷 俗 適 廢 棉 悔 融 扭 菱 炕 爹 襖

      二、學習新課:

      1、出示要寫的生字,學生認讀。

      街 巷 俗 適 廢 棉 悔 贊 融

      2、分析字型,互相交流。

      3、書寫生字。

      ⑴、讓學生自由寫生字。

      ⑵、指名上臺書寫,并指名評價。

      ⑶、書寫生字,每字3遍。

      ⑷、抄寫詞語。

      ⑸、合作學習

      *小組中,選出寫得最快、最好的作業。

      *上臺展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書寫的。

      三、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每字3遍。

      2、抄寫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自學字詞,理解本課“天才”、“干涸”、“祈禱”等詞意思。

      2、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能讀懂“愛心”在課文中的具體表現。

      3、熟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感悟一個人,哪怕是天才要走向成功必須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和賞識,而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和賞識,自己也要懂得知恩圖報,懂得去幫助別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天才”:你認為哪些人能稱之為“天才”,為什么?

      2、小結引入新課:是啊,你們所說的藝術家,運動員,甚至自己身邊的同學都在某方面有著過人的才能。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時候的故事。

      3、出示課題,組織學生齊讀。(課件出示)

      二、整體感知

      1、組織學生初讀課文。(課件出示) 初讀課文小建議

      (1)輕聲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課題中的“天才”指的是誰? 他在哪方面有過人的才能?

      2、交流

      (1)分小節讀課文。

      (2)正音:干涸 祈禱 完畢 準確 別墅 圣誕節(課件出示)

      (3)理解詞語: 干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先組織學生查字典了解“涸”的意思,最后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用近義詞組成的詞語。) 祈禱——一種宗教儀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4)交流:課題中的“天才”指的是誰?他在哪方面有過人的才能?

      (5)出示“貝利”的簡介,讀一讀。(課件出示)

      5、小結過渡: 剛才,大家都讀了球王貝利的簡介,我們驚嘆于他在踢足球方面的過人才能,都被他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馬功勞所折服。

      三、研讀課文

      1、貝利獲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么鋪成的呢?讓我們來讀讀文中的這句話(課件出示) 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并且在鋪成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

      (1)指名讀。

      (2)齊讀。

      2、句中的“愛心”指什么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從貝利和足球之間,貝利和教練之間找一找。

      3、交流體會。

      (1)貝利和足球之間:(熱愛踢球) 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從垃圾箱撿來的椰子殼。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賣力了。不久,他就能準確地把球踢進遠處的隨意擺放的一只水桶里。

      (2)貝利和教練之間: 教練對貝利(關愛): 有一天,當他在一個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豬膀胱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現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動提出送給他一只足球。

      貝利對教練(感恩): 小男孩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只鏟子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的花園里,開始挖坑。 小男孩抬起滿是汗珠的臉蛋,說:“教練,圣誕節到了,我沒有禮物送給你,我愿給你的圣誕樹挖一個樹坑。”

      4、組織學生再讀課文最后一節,談談理解。(課件出示最后一節)

      5、總結: 沒有素不相識的足球教練的關愛,貝利連足球都買不起,更別說成為足球運動員了,當然也不可能顯露他的足球才華;貝利用自己的愛心去回報教練,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關心,最終獲得了“球王”之稱。

      四、復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讀句子,聯系句子意思,給帶點詞找近義詞。 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 ) ( )

      3、想想說說:為什么課文直到最后才揭示這個小男孩的名字——貝利?(調動讀者好奇心,激發閱讀興趣;進一步體現文章中心。)

      五、拓展作業

      1、照樣子組詞: “干涸”是一個由近義詞構成的詞語,你能照樣子再說幾個嗎? (艱難、惡劣、美麗) ( ) ( ) ( )

      2、制作感恩卡: 一個人只知道被人愛,不知道愛別人,他絕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請同學們靜心寫下自己對辛辛苦苦哺育我們的父母或不厭其煩教育我們的老師,或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同學、朋友的深深謝意。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能借助《新華字典》,讀準加點字的讀音:濮陽、粗獷、蜥蜴、游弋、房椽、舉世矚目;理解詞語:圖騰、萬能之獸、萬能之神等;豐富詞匯,積累帶龍的好詞佳句。

      2、學會通過中心句的理解來閱讀、感悟段落的內容。

      3、通過以讀促悟的自主學習方法了解龍的形成以及發展的過程。

      4、體會中華民族和龍的深厚情感,理解和感悟“龍”的象征意義。

      學習重點:

      了解“中華第一龍”的特征,理解中華民族對龍的情感,了解龍在中華文化的地位。

      學習重點:

      體會龍作為圖騰這一藝術形象的形成過程及象征意義。

      學習時間:

      1課時

      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展示龍的圖片,感知龍的藝術形象。

      2、過渡:剛才我們聽了歌曲,看了圖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龍的一篇課文——《中華第一龍》。

      二、自學課文,初步感知

      1、出示課件,交代閱讀提示:

      (1)、借助字典,讀準下列詞語中的帶點字的讀音。

      濮陽 粗獷 蜥蜴 游弋 房椽 舉世矚目

      (2)、“中華第一龍”指的是哪一條龍?它有什么特點?

      (3)、我們的祖先為什么要把龍作為圖騰?你從這一藝術形象中體會到了什么?

      (4)、用“詞語”或“短句”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10分鐘。

      三、檢查自學,匯報交流

      1、交流讀準字音的學習情況:

      濮陽、粗獷、蜥蜴、游弋、房椽、舉世矚目

      補充:砌成、鷹爪、抒發、發掘、連綿、驚濤駭浪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相機正音并且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交流問題:

      (1)、“中華第一龍”指的是哪一條龍?它有什么特點?

      (2)、我們的祖先為什么要把龍作為圖騰?你從這一藝術形象中體會到了什么?(首先解釋“圖騰”,然后交流體會。)

      四、深入學習,探究精髓

      (一)、導讀第4自然段,深挖細究

      1、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這段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排比)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課件出示語句]

      于是,我們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圖騰具有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樣的雄姿,讓它像鳥兒一樣能騰云駕霧,像魚一樣可以在水中游弋,向馬一樣可以飛快奔跑……

      探討我們的祖先為什么這樣想象。

      2、探究兩個問題,模仿句式說話。

      問題:(1)、省略號什么意思?

      (2)、什么是萬能之獸、萬能之神?

      句式訓練:

      選用“駱頭、鹿角、蛇頸、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說說我們的祖先為什么這樣想象。

      3、有感情地齊讀第4自然段。

      (二)、品讀第5自然段,深入體會

      1、指名朗讀,思考問題:

      龍在我們民族的心目中是怎么樣的?具體表現在什么地方?

      2、匯報交流:

      議點:裝飾(吉祥、神圣)、舞龍(喜慶、力量)、“龍”詞(贊頌、祝福)、歌詞(抒情、謳歌)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 提煉“龍”的精神是什么?

      2、 把課文中帶龍的詞語抄下來,再寫幾個帶龍的詞語。

      《中華第一龍》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華第一龍》時,我通過課內感受龍形象,挖掘出學生內心潛在有龍形象。在讓學生對“龍文化”有興趣之后,再將這個與龍有關的主題拋給學生,以“了解龍的起源,走進龍文化,感受龍藝術,弘揚龍精神”為主題線索,運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引領學生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秘,從而讓學生更為關注我們身邊的龍文化,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汲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精華,摒棄其有悖于現代文明的隋性成分,從而秉賦和煥發龍的奮發向上的精神,培養他們民族自豪感,積極地為弘揚龍的精神而奮發努力。可以說,這節課只是龍文化研究的一個開端。第一題,借助字典,讀準加點字的讀音。這一題,既是為了讀準一些生字的字音,更是為了復習。對不認識的字,要用部首查字法來查,而《養花》一文要查的都是認識的字,可用音序查字法。這就復習了的兩種主要方法。 “濮”“獷”“蜥”“椽”“矚”要查的部首很明顯,讀音分別是pú、guǎng、xī、chuán、zhǔ。“弋”是獨體字,查“弋”部,讀音是yì。第二題,“中華第一龍馬精神馬精神”指的是哪一條龍?它有哪些特點? “中華第一龍馬精神馬精神”指的是河南濮陽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會的墓葬中發掘出來的那條龍。這條龍的特點是:用貝殼砌成,造型粗獷,樣子像蜥蜴。第三題,龍這種藝術形象是怎樣形成的?你從這一藝術形象中體會到了什么?龍這種藝術形象是我們的祖先通過想象創造出來的。文章的第4自然段具體講了我們的祖先創造這一藝術形象的過程。學生可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從龍這一藝術形象,可以體會到我們祖先的想象力和創造精神,體會到我們祖先的理想和希望,體會到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學生可聯系課文說說自己的體會。第四題,抄寫課文中帶“龍”字的詞語,再寫出幾個帶“龍”字的詞語。課文中帶“龍”字的詞語有:望子成龍、生龍活虎、龍騰虎躍、龍鳳呈祥、巨龍騰飛。帶“龍”字的詞語還有很多,如,盤龍臥虎、虎踞龍盤、龍潭虎穴、龍馬精神、車水馬龍、龍飛鳳舞、畫龍點晴。通過個人思考,再互相交流,就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文中的主要詞語。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體會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

      2、小黑板。

      3、課文錄音磁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今天,我們要一起游覽著名的風景區——武夷山,去欣賞那天游峰的險峻,在途中,我們還會認識一位老人呢!

      板書:天游峰的掃路人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詞。

      出示:

      攀登、精瘦、運動鞋、氣喘吁吁

      瘦削、眉毛、慈善、宿鳥

      ⑴同桌互讀檢查

      ⑵指讀,互評

      ⑶這些生字中,你們認為哪幾個字比較難寫,需要討論的?

      ⑷完成課后練習2。

      2、指名朗讀課文(可分小節讀)。

      提問:課文主要寫什么?

      3、理清文章脈絡。

      這篇課文是從幾個方面來寫天游峰的掃路人的?

      第一段(第1、2節):武夷山天游峰的險峻,以及“我”登上山頂時的喜悅。

      第二段(第3節):“我”下山在小溪邊散步時發現了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三段(第4—12節):“我”在與掃路老人的交談中,感受到老人對生活充滿自信。

      三、精讀課文第一段。

      1、聽讀第一自然段。(播放磁帶)

      ⑴聽讀。

      ⑵聽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板書:天游峰

      2、齊讀第一自然段。

      3、天游峰是一座怎樣的奇峰?你知道嗎?請你用筆把有關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

      4、說話練習。

      出示:

      天游峰

      5、文章怎樣來寫天游峰的險?

      出示:

      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⑴指名讀。這一句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九百多級石梯

      ⑵這一句用什么方法來寫天游峰的險?

      ⑶怎么打比方的?從這個比喻,我們可看出石梯怎樣?

      (高、陡、窄)

      ⑷情景創設

      教者把一根棉線拎在手上,讓線飄悠,感知石梯的險。

      ⑸自由讀。

      邊朗讀,邊想象,邊體會“一根銀絲在云霧中飄飄悠悠”的險。

      ⑹指名讀。

      6、這么險峻的天游峰,作者攀登上了頂峰,心里怎樣呢?

      7、指導朗讀。

      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么險峻,你能讀出這種險勢來嗎?作者登上了險峰時是多么喜悅,你能從朗讀中體現出這種心情嗎?

      自由練讀,指名朗讀。

      8、指名讀課文第一段。

      四、作業。

      1、認真誦讀課文。

      2、寫出下列字的筆畫數。

      攀()、瘦()、鞋()

      眉()、慈()、宿()

      3、抄寫詞語。

      攀登、傍晚、伴隨、氣喘吁吁

      瘦削、鞋子、慈善、自在悠閑

      宿鳥、眉毛、汗珠、炯炯有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天游峰是一座怎樣的山峰,文中哪些語句寫了,請你朗讀給大家聽。

      二、精讀第二段。

      1、指名讀。

      2、“我”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掃路人清掃路面的聲音是那么分明,請讀讀有關語句,細細地體會。

      3、出示:

      我循聲迎了上去,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⑴這段話著重描寫了人物的什么?

      ⑵你對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⑶你能把這樣一位干煉的老人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⑷誰來試試?

      4、這位老人是誰呢?

      板書:掃路人

      三、精讀第三段。

      1、文章的第三部分著重描寫了人物的對話。

      2、請自由輕讀,說說讀后的感受、體會。

      ⑴老人每天一級一級地掃石階、多辛苦啊!

      ⑵“不累,不累,我每天……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老人的這句話,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可以看出老人與山的感情很深。

      ⑶第7節的第一句話寫出了作者眼中的天游峰頂天立地,它用具體的數字告訴人們天游峰的.石階之多。

      ⑷文章的第1段已告訴我們天游峰的石階又窄又陡又險,這里用具體的數字又一次告訴我們,讓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天游峰的險。

      ⑸“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倒抽了一口冷氣。”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游客攀登之難,以及老人每天掃石階的頑強,寫出了作者對老人的敬意。

      ⑹“按說,我早該退休了,……我能舍得走嗎?”這段話是寫老人對自己美好生活的描繪,從最后一個反問句可以知道老人一輩子也不想離開大山。

      ⑺“三十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這句話表達了老人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⑻這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行為的語句把一個自信、豁達的老人呈現在我們面前。

      ⑼“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寫出了對老人的尊敬之情,作者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了。

      注:學生在講述體會、感受時,要充分讓他們朗讀課文,要有感情地投入地讀,或讓學生聽課文錄音磁帶,或教者范讀,要充分調動學生想讀好書的興趣,在講解人物外貌時,可引導學生觀察文中插圖。

      3、指名分角色朗讀。

      ⑴天游峰的掃路人是怎樣一位老人呢?

      (自信、爽朗)

      ⑵文章從開始到結束,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老人的什么感情?

      (崇敬、仰慕)

      ⑶分角色朗讀。

      四、欣賞佳句。

      這篇文章你們喜歡不喜歡讀?請大家再讀一遍,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2、有感情地賞讀佳句。

      ⑴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⑵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

      ⑶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⑷笑聲驚動了竹叢里的一對宿鳥,它們撲棱棱地飛了起來,又悄悄地落回原處。

      五、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對“天游峰的掃路人”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2、文章描寫了天游峰的險峻這對表現人物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掃路人工作的辛勞,歌頌了老人的頑強不息,對生活的自信與熱愛。)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⑴課文第3、8小節都有老人外貌的描寫,請認真讀一讀。

      ⑵學習文中這一方法練說一個你熟悉的同學。

      六、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4。

      2、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寫一個你熟悉的人。

      附板書:

      13、天游峰的掃路人

      游客

      天游峰:九百多級石梯、望而卻步

      (險峰)、半途而返

      掃上山

      掃路人:每天一級級、輕松自在

      掃下山、自信豁達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設計說明】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設計力求發揮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中,前兩項為知識與能力目標,第3項為情感目標,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則應滲透在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從而在自主學習中實現目標三個維度的整合。

      二、教學流程

      本篇課文建議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學習7個生字,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作者怎樣抓住重點詞句來介紹的?第二課時:精讀課文,了解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之處,從而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環保意識,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㈠創設情境,導題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談話導題:同學們,這就是蘊育多彩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母親——地球,她是多么美麗啊!欣賞了照片,讀了這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教師引導歸納: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2、讓學生帶著以上問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進行整體感知。

      【設計說明】興趣能激發學習動機,通過情境導入和質疑導讀,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們進入自主讀書與探究的氛圍中。

      ㈡自主探究,認識地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作者怎樣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介紹?

      2、學生讀后,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匯報中,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宇宙中的太陽系,讓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地球的渺小。并適時讓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或生活經驗,舉例說說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加深體驗,獲取新知。同時對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

      【設計說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以引導為主,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去讀、思、議、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從而讓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悟。

      ㈢自讀自悟,深入了解。

      1、再讀課文,思考: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2、學生讀后,同桌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并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以體會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的問題是對前文學習的回應,使學生更易于自讀自悟,培養閱讀能力,獲得思想啟迪,感受成功的喜悅。

      ㈣課件展示,暢談感受。

      1、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災難”的錄像。

      2、看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你是否明白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你現在最想說些什么?

      【設計說明】在入情入境中暢談感受,這是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理解,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㈤再讀全文,學后質疑。

      【設計說明】讀要貫穿教學始終,學生應參與閱讀教學的全程,學后質疑,才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改進教法,以便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拓展延伸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地球在宇宙中樣子的圖片,以及地球資源被隨意破壞而導致生態災難的資料,還可以收集有關地球知識的其它方面的資料。

      2、課后要求選做以下內容:(可以完成一題或多題)

      ①動筆寫一條環保宣傳語或畫一幅環保宣傳畫。

      ②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讀后感。

      ③圍繞“保護地球”這一主題辦手抄報。

      ④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設計說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將課堂教學引向社會生活,富有選擇性和個性特征,以期待在語文綜合實踐中實現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均衡的發展。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漢字教案03-0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аv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