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

    時間:2023-01-14 13:44:1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含義,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會用分數表示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進一步體會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能判斷簡單游戲規則是否公平,能設計簡單的公平游戲規則。

      3、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體會可能性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具有隨機性,培養簡單的推理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可能性的含義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個圖形

      四個袋子里分別裝有4個球:1號袋有4個黑球;2號袋有4個白球;3號袋有3個黑球和1個白球;4號袋有1個1個黑球和3個白球

      2.提問:從上面的某個口袋中任意摸一個球,從哪個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黑球?從哪個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從哪個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

      3.師小結: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這些都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4. 用分數來表示圖3、4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5.完成后進行交流。

      二、完成練習與實踐的1-3題。

      1、完成第1題,要讓學生連線后,說說連線時的思考過程。

      2、第2題在學生獨立判斷的基礎上,再說說思考的方法。

      3、第3題,要抓住怎樣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這句話的?再讓學生按要求進行判斷。

      三、復習游戲規則的公平性

      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判斷游戲是否公平,為什么?

      2、啟發學生思考,要使游戲規則公平,你認為口袋里可以怎樣放球,為什么?

      3、小結:不管怎樣放球,只要使參加游戲的小朋友摸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這樣的游戲規則就是公平的。

      四、指導完成練習與實踐的4-5題。

      1、讓學生交流對題目的理解。

      2、讓學生各自判斷第(1)題中的三種方法是否公平,再交流思考的過程。

      3、交流時可讓學生排一排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可能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4、完成第5題。著重要讓學生說說每個分數的思考過程,注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

      五、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對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課后再收集一些有關可能性的例子,從中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六、補充練習

      前思考:

      考慮到《統計與可能性》這部分知識難度不大,所以將潘老師設計的兩課時合并成一課時上。

      通過本課時的復習,幫助學生弄清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即有可能發生);再進一步認識到:在不確定的事件中,有些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大一些,有些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小一些,然后復習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判斷一個游戲規則是否公平,應該看可能出現的游戲結果中,每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大小是否相等。

      課前思考:

      練習與實踐的第1題要讓學生說說連線的思考過程,突出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而不確定中,有些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會大一些,而有些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會小一些。第2題(2)要突出判斷的理由。交流后教師可再引導學生思考,任意摸1個球,球上的數是素數的可能性大,還是合數的可能性大?還可以讓學生說說球上的數是大于3的可能性大,還是小于3的可能性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加深對可能性含義的認識。

      課后反思:

      通過復習,我發現對于選擇哪種統計量來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和分析游戲規則是否公平時,學生們會感到有困難。

      如出示一組學生跳繩情況的統計數據,在求出這組數據的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后讓學生選擇用哪個統計量表示這些同學的跳繩情況比較合適。這里需要學生分析這組數據中有沒有極端數據以及平均數的位置是否偏離這組數據的中心。對于少數學生來講,要做這樣的數據分析的確困難不少。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這些情況,還需要補充類似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這些知識。

      課后反思:

      練習與實踐的第4題學生對做石頭、剪刀、布游戲,來判斷誰先套圈的方法,理解上會有一定的困難。關于第(3)題設計游戲規則,提醒學生,設計的方法應該有可能出現三種結果,而且每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要相等。第5題(2)鼓勵學生根據指定的可能性設計不同的選法,提醒學生在每次選擇后及時進行驗算,以確認選擇的方法是否符合指定的要求。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調查統計,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整個過程,體會統計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地收集和整理數據,會填寫簡單的統計表,會畫簡單的統計圖,能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

      3.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感悟“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

      收集和整理數據,會填寫簡單的統計表,會畫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

      能根據統計表、統計圖,提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根據統計結果做出決策。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統計”這個詞嗎?板書:統計對于“統計”,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叫統計?可以怎樣統計?學統計有什么用???)

      過渡:同學們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認識“統計”。

      二、探究問題

      (一)認識統計表

      1.出示課件,提取數學信息。有四種飲料,桃汁5箱;梨汁10箱;蘋果汁9箱;桔汁5箱。

      2.學生把飲料的箱數填在練習紙上的統計表中。

      3.匯報:你是怎樣填的?

      理解“合計”的意思。

      4.對比飲料圖與統計表

      師:如果讓你用很短的時間發現更多的數學信息,你看下面圖(雜亂的),還是看上面的統計表?為什么?(每種飲料的箱數一目了然)

      師:像這樣的表,叫統計表。

      板書:統計表

      正因為統計表有這個優點,所以許多地方都用到它,你在哪見過統計表?

      5.看統計表提取數學信息。

      (二)認識統計圖

      1.課件:出示飲料圖

      2.生提出擺放建議

      追問:分類擺放有什么好處?(便于拿取;箱數一目了然)

      3.課件出示分類擺放的飲料圖

      師:工人叔叔擺放飲料的辦法真好,我們可以照著這種方法畫一張統計圖。

      板書:統計圖

      4.認識統計圖

      課件演示:方格紙→左側數字→下面飲料名稱

      師:你打算怎樣表示桃汁的'箱數?

      生自由發言

      數學上用豎著的條形表示。(板書:條形)

      5.畫統計圖

      生拿出自己喜歡的彩筆,用條形表示其余飲料的數量。

      6.看統計圖,提取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三)學看統計圖

      1.課件出示兩天后超市現有飲料統計圖,看統計圖回答問題。

      2.根據統計圖做出決策

      師:看這張統計圖,如果你是店長,你會做出什么決定?

      (四)小結

      三、實際應用

      1.數學書上128頁試一試

      2.四屆奧運金牌榜

      填統計表,畫統計圖,回答問題

      師:看這張統計圖,你發現了什么?(金牌數增多。)

      預測一下,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29屆奧運會的金牌數。

      四、拓展質疑

      1.這節課上到這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2.教師總結:我們今天只是初步學習了統計圖和統計表,今后我們對統計還要進行深入地學習。

      五、布置作業

      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己找數據,制統計表,畫條形統計圖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9頁統計表和統計圖、練一練,練習二十三第1~7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加深認識統計的意義,進一步認識統計表,掌握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的方法,能根據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簡單的統計圖,明確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自的特點和作用,能在看懂統計圖內容的基礎上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準備:練一練第2題的兩張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統計的意義。

      提問:在小學里,我們學過哪些統計知識?

      為什么要做統計工作?

      2、引入課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里,經常需要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研究問題,這樣就需要進行統計。在統計時,又經常要用統計表、統計圖,并且常常進行平均數的計算。今天我們開始復習簡單的統計,這節課先復習統計表和統計圖。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統計表、統計圖,提高整理數據制作統計表的能力,認識統計圖的特征、作用,能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作簡單的`分析。

      二、復習統計表

      1、讓學生看第119頁前兩行。

      提問:怎樣才能制出一張統計表?

      2、做練一練第1題。

      請同學們看第1題。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數據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

      學生填表后集體校正。

      現在請同學們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里的數據,把結果填在( )里。

      指名口答分析結果。

      提問:從表里還可以看出哪些問題?

      3、做練習二十三第1、2題。

      讓學生把練習二十三第1、2題做在課本上。

     。1)口答校對第1題。

     。2)出示第2題表格。

      讓學生口答結果,老師板書,結果讓學生說說每個數據是怎樣得出的。

      三、復習統計圖

      1、說明:在進行統計時,除了用統計表,還經常要用統計圖。

      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有時要用統計圖?

      說明:為了把數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得形象具體,便于比較和研究,有時還需要把收集到的數據制成統計圖。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幾種統計圖?

      2、出示:練一練第2題兩個統計圖。

      (1)提問:這兩個統計圖各是什么統計圖?

      (2)說明:這是練一練第2題的兩個統計圖。從題里可以知道,這兩個不同的統計圖都表示了某廠兩個車間全年產值的統計數量。

      提問:條形統計圖是怎樣表示數量的?

      折線統計圖是怎樣表示數量及數量變化的?

      (3)讓學生口答第2題的兩個問題。

      提問:條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什么?折線統計圖除了看出數量多少,還可以看出什么?

      你認為統計時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怎樣的作用?

      (4)提問: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比,它們的特點、作用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追問:統計時只要求看出數量的多少,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合適?如果既要看出數量多少,又要看出數量變化情況,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好?

      3、做練習二十三第3、4題。

      (1)讓學生做第3、4題,完成在課本上。

      (2)讓學生口答第3題,集體訂正,并說說百分率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你還能想到哪些問題?

     。3)讓學生口答第4題,集體訂正,并說說百分率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你還能想到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統計表和統計圖,你認為要怎樣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

      統計時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怎樣的作用?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三第5、6題。

      家庭作業:練習二十三第7題。

      教學后記: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4

      復習內容:教科書第十二冊p121~124的綠地面積、保護水資源

      教學目標:

      1、 通過閱讀統計圖表以及實際調查和測量,了解我國城市以及所在學校的人均綠化面積,體會綠地對于改善居住環境的意義。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統計圖表,對所閱讀的材料和所調查所得的材料能夠進行科學的分析與反思,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通過調查和閱讀等活動,體會到我國與先進國家在綠化方面的差別,從小培養學生的綠化和環保意識。

      2、閱讀分析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小組合作實驗獲得滴水龍頭、洗臉,洗手的用水量,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估算、推算出相關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對比,增強節水意識。

      3、通過綜合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綠地面積

     。ㄒ唬╅喿x分析

      1、 出示兩張統計圖(書上第121頁的圖)

      2、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1)先自己觀察

      (2)再把觀察到的與同桌交流

      (3)再集體交流

      3、 解決表后問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

      4、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5、 我國綠化情況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情況怎樣?你了解嗎?

     。1)看書了解

      (2)學生補充介紹

      (3)對于這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二)實踐反思:我校的綠化情況怎樣呢?

      課前同學們進行了調查和走訪,說說你們的調查情況

     。1)實物投影(或黑板出示)學生的調查情況

     。2)通過調查和統計,你有什么收獲?

      (3)你認為可以怎樣改善學校的綠化環境?

      (4)閱讀你知道嗎?并算一算有關問題

      二、復習保護水資源

     。ㄒ唬﹦撛O情景,引起思考

      1、播放20xx年5月太湖水污染,無錫自來水變質,市民搶購純凈水的場景。

      2、播放我國北方干旱的場景。

      說說你有什么想法,揭示課題《保護水資源》。

     。ǘ╅喿x資料,了解國情

      閱讀教材提供的這段資料后,先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說說資料中有關分數和百分數的實際含義,再讓學生說說相關的感想:重點要使學生體會到:我國是一個水資源比較少的國家,而且水資源的分布很不均衡。

      (三)合作實驗,完成圖表。

      從下面任意選擇一項實驗,先小組合作獲得數據,再通過計算完成統計圖表。

      實驗一、了解一個滴水的龍頭在一段時間里流失的水量。

      實驗二、 比較刷牙、洗臉時連續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

      實驗三、比較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時的用水量。

      小組分工合作,老師分頭指導。

      做滴水龍頭在一段時間內流失水量的實驗時,一要為每組學生準備好量杯和計時工具;二要提醒學生每隔半分鐘作一次記錄。推算1小時、1天、1年流失的水量時,先要根據實驗數據算出平均每分鐘流失的水量,再用這個數據依次乘60、(6024)、(6024365)。要提醒學生使用計算器,并注意單位的換算。

      做不同用水狀態下刷牙、洗臉的用水量實驗時,一要為每組學生準備好盛水的工具和量杯;二要指導收集流水的方法:可以

      先記錄一個同學用流水刷牙、洗臉的時間,再把相同時間流出的水收集起來,并量出有多少升。

      做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時的用水量實驗時,可用容器直接接住流水,并用量杯量出有多少升。推算全班一年共可節約多少噸水時,可以先算出全班同學1天能節約多少升,再用算出的結果乘365天,最后根據1升水重1千克算出一年節約的水有多少千克,并換算成以噸作單位的數。

     。ㄋ模┓治鰯祿,暢談體會。

      通過實驗和計算,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觀察口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想想哪些節約用水用水的辦法,在全班交流。

      (五)順勢引領,課外延伸。

      節水、護水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課后每人寫一條節水、護水的廣告詞。

      三、鞏固練習

      詳見共享空間

      課前思考:

      《保護水資源》是有關環保主題的一次活動。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用數表達的信息以及試驗和計算,體會數據對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作用,感受節約和保護人類生存資源的意義。

      教材提供的一段有關我國水資源的`文字材料需要學生認真閱讀,初步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關于教材涉及的三項不同的實驗,都需要學生在課外完成,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雙休日的時間讓學生在完成書面作業的同時任選一項開展活動。對于很多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說,讓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并發現問題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更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后反思:

      生活中需要綜合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實際問題有很多,除了教材提供的這兩題外,為了便于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在課上補充了這樣兩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1.光明小學要買60個足球,現有甲、乙、丙三個商店可以選擇,三個商店足球的單價都是25元,但各商店的優惠辦法不同。

      甲店:買10個足球免費贈送2個,不足10個不贈送。

      乙店:每個足球優惠5元。

      丙店:購物滿每200元,返現金30元。

      為了節省費用,光明小學應到哪個商店購買?為什么?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5

      問: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分幾節來復習?

      答:《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把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分為圖形的認識、圖形的變換、圖形的位置和圖形的測量四部分。教材將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合成一節,并安排圖形的變換和圖形的位置各一節進行復習。這樣安排便于教師教學時把握具體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使圖形的認識與測量結合得更加緊密。其中,圖形的認識與測量這一節內容較多,依次復習平面圖形的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立體圖形的認識、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問:教材是按線角三角形、四邊形、圓的順序復習平面圖形知識的,有關線的知識如何復習?

      答:復習線的知識,要重溫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征和相互關系,要整理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還要再現直線、線段的其他知識。

      直線、射線、線段都是直的線,它們的區別在于有沒有端點,有幾個端點,有限長還是無限長。小學數學先教學線段,后教學射線和直線。復習這些線,要重溫形成直線和射線的活動,體現三者的關系: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得到直線。因此,可以說線段是直線、射線的一部分。

      小學數學里,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相交與不相交。兩條直線不相交稱互相平行,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稱互相垂直。同一平面內、不相交是平行概念的重要內涵,垂直是特殊的相交。復習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要理清上述關系。

      關于直線、射線的其他知識安排在練習與實踐里復習。第2題復習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第3題復習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是這兩點間的距離,第4題復習點和直線間的垂直線段的長度是點到直線的距離。教材在現實情境里再現這些知識,讓學生再次體會并進一步理解,避免機械記憶。

      問:三角形知識的復習包括哪些內容?應注意什么問題?

      答:復習三角形的知識,主要是三角形的特點和三角形的分類,包括:三角形兩邊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之和是180,按角的特點怎樣分類,以及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等內容。復習時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第97頁有兩幅集合圖,左圖是將三角形按角分類,曾經在四年級教材里出現過,要引導學生結合圖說說三角形的分類,以及各類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右圖是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關系圖,第一次在教材里出現。要引導學生理解圖的意思,體會等邊三角形的邊和角分別兩兩相等,具有等腰三角形兩邊相等、兩角相等的特點,從而領悟集合圖里一般與特殊、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第二,第97頁思考的問題在一個三角形里最多有幾個直角?最多有幾個鈍角答案是確定的,但解釋是多樣的,要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釋。如,從三角形按角分類進行解釋,直角三角形里只有一個直角,鈍角三角形里只有一個鈍角;從三角形內角和是180解釋,如果在一個三角形里有兩個直角或有兩個鈍角,那么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就必定超過180,這是不可能的;從畫三角形解釋,在一條線段的兩端分別畫垂線,兩條垂線互相平行,不會相交圍成三角形交流不同的思考,能促進已有知識的融會貫通。

      問: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教材是怎樣增強學生空間觀念的?

      答:第103~104頁復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知識,這些立體圖形都是六年級教學的,學生回憶它們的名稱和特點應該沒有困難。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聯系立體圖形的基礎知識,設計了三類活動:一是應用觀察物體的方法和經驗,畫出各種幾何體的正面、上面、側面的視圖,或者選擇視圖,或者根據視圖擺出物體;二是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三是以長方形的一條邊,或者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軸,旋轉平面圖形,體會形成的立體圖形。組織這些活動,要挖掘數學內容,引導深入思考。如練習與實踐第3題,旋轉長方形形成的兩個圓柱為什么一個高、一個矮?為什么一個底面大、一個底面小?旋轉直角三角形形成的兩個圓錐也有類似的問題可以思辨。要借助圖形,通過推理獲得答案。第4題,從正視圖和上視圖能知道長方體的長是4個單位、寬是3個單位、高是2個單位,由此得出長方體的左視圖是長是3個單位、寬是2個單位的長方形。復習時還要鼓勵驗證,加強交流。如第2題設計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第5題用6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物體,都需要學生在操作之后進行驗證。并且,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開放的,有必要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結果。

      問:復習圖形的變換怎樣把握教學要求?

      答:在圖形的變換這一節里,復習軸對稱圖形、圖形的平移與旋轉、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等三部分知識。軸對稱是某些圖形的特性,學生應該會確定(指出或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會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平移和旋轉能改變圖形的位置,但不改變圖形的形狀與大小,學生應該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平面圖形平移或旋轉90。放大與縮小可以按一定的比改變圖形的大小,但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學生應該會在方格紙上畫出放大或縮小后的圖形。教材的練習與實踐按照上述的內容和要求設計。

      除了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目標外,課程標準還提出欣賞生活中的圖案,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的要求,教材第109頁第5題為此而安排。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欣賞圖案的結構美,這種美往往體現在對稱或別的規律上;要引導學生欣賞圖案的制作美,往往是由一個或幾個簡單圖形,通過平移、旋轉或其他改變位置的方法制作的;要引導學生欣賞圖案的創造美,充分想象,展現個性,釋放設計與交流的熱情。

      問: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是怎樣編排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答: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分兩節復習,先復習初步的統計活動,然后復習簡單事件的可能性。

      統計活動往往圍繞數據進行,主要包括獲取數據、呈現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教材第112頁整理與反思欄目里提出三個問題,對應了統計的主要活動。

      收集數據經常采用調查問詢、查閱資料、操作測量等方法,整理數據一般要分類和計數,收集數據與整理數據是結合著進行的。教材一貫重視收集與整理數據的教學,在一年級學習用符號記錄,三年級學習畫正字記錄,四年級學習分段整理。整理與反思里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引導學生簡要地回憶已經積累的方法與經驗。

      獲得的數據經常用統計表或統計圖呈現,小學階段教學的統計圖有單式和復式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以及扇形統計圖。整理與反思里的第二個問題,初步回憶學過的統計圖以及每種圖的特點。練習與實踐里應用統計圖,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第一,重視對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合理選擇,加強數據分析。第1題給出兩組數據,六個城市20xx年百戶家庭電腦擁有量,主要表達六個數據各是多少,一般制成條形統計圖。北京市1998~20xx年百戶家庭電腦擁有量,不僅給出六個數據,還表達數據在逐年遞增,制成折線統計圖比較好。教材讓學生先選擇再畫圖,再次體會這兩種統計圖的特點。第2題是復式條形統計圖,形式上與以前有些不同,其實仍然是用兩種顏色的直條表示兩組數據。為了幫助學生看懂變式的統計圖,教材要求把圖中的數據填入統計表,其中男女生合計人數和男生人數容易在圖上直接看到,女生人數可以在圖上數小格得到,也可以用減法計算。在統計表下面提出若干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數據,使數據統計活動具有現實意義。第二,在復習統計圖的時候重溫正比例關系。第3題給出兩組數據,甲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例,乙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讓學生在方格紙上分別畫出兩輛汽車行駛路程和時間關系的圖像,從中感受正比例圖像的.畫法與折線統計圖很相近,再次體驗正比例關系的圖像是一條直線。第三,復習扇形統計圖,要重視看圖估計。扇形統計圖利用圓里的扇形和相應的百分數,直觀表達各個部分數量與總數量的關系,這種直觀很容易引發估計。第4題的扇形統計圖上沒有寫出百分數,比較幾個扇形,能夠知道哪個節目播音時間最長,哪個節目的播音時間最短。表示《校園新聞》播音時間的扇形大約是圓的1/4,表示《故事天地》播音時間的扇形大約是圓的1/3,因此,已知了播音的總時間,就能估計這兩個節目的播音時間。教材讓學生進行這些估計,一方面能進一步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估計習慣和能力,發展數感。

      數據分析是統計活動的精髓,統計活動的價值就體現在數據分析中。教材通過數據分析復習統計量,整理與反思的第三個問題,復習平均數、眾數、中位數的概念和求法,是統計量的基礎知識。練習與實踐第5、6題,在現實的情境里,選用合適的統計量反映數據的一般情況,是統計量的應用。第5題里一年級學生齲齒顆數的眾數是1,六年級學生齲齒顆數的眾數是0,要防止把人數19、33作為兩個年級學生齲齒顆數的眾數。教材設計在條形統計圖上找眾數的練習,有助于加深對眾數概念的體會。另外,比較兩個年級學生的牙齒健康情況,除了利用第(3)題里的數據,也能利用眾數。第6題男生體重的平均數和中位數的數值差距較大,用哪個統計量表示這組男生體重的一般情況,需要選擇。而女生體重的平均數和中位數比較接近,都可以用來表示這組女生體重的一般情況。教學要注意并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些設計。選用統計量是較復雜的數據分析活動,既要重視,又不宜對學生提過高的要求。

      問:教材在總復習里一共編排四次綜合應用,這些綜合應用有哪些共同特點?教學的重點、難點是什么?

      答:綜合應用是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領域。要通過應用,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探索,引發學習興趣,培養思考能力;通過交流,發展理解他人、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材編排的四次綜合應用,都注意選擇較寬的背景材料,如1996~20xx年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人均綠地面積的變化數據,我國水資源緊缺且分布不均的事實,適當進行國情教育,用有說服力的數據反映我國人民生活質量在明顯提高,也用數據說明我國在改善環境、節約資源等方面還要不斷努力。這些綜合應用都把統計作為主要活動,同時在整理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應用數與代數領域的數量關系及計算知識,空間與圖形領域里的測量知識解決問題。這些綜合應用都有充分的合作交流空間,有助于學生感受團隊的作用,感受自己的力量,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住房的變化先利用折線統計圖上的數據,計算并回答有關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的問題;然后調查、匯總全班學生家庭人均住宅建筑面積變化的數據,制作統計表和統計圖;最后交流調查統計的體會或想法。

      獲得全班學生家庭人均住宅建筑面積的數據是這次綜合應用的重點,匯總各學生家庭居住面積和人口數是難點。教學對要組織好數據的匯總,可以先讓學生說說匯總的辦法,集思廣益,尋找較好的方案。如先分小組匯總,再全班匯總。

      旅游費用的預算先為小芳家去北京旅游編制預算;然后學生自選旅游地點,了解有關的費用信息,制訂全家的出游計劃。

      選擇信息,制訂并比較幾個不同方案是這次綜合應用的重點。小芳家去北京旅游,往返交通有多種方案,如雙飛、單飛或雙程乘火車等,可以通過計算、比較,選擇理想的一種。自己設計旅游方案則更加開放,要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廣泛了解信息,進行比較與選擇。

      綠地面積先在統計圖上了解我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變化情況,并對照統計表中世界部分國家首都20xx年的有關數據,既看到我國的進步,也看到差距。然后計算自己學校的人均綠地面積。

      這次綜合應用的重點是如何獲得學校綠地面積和全校的人數。教材特地安排小組討論,還利用小卡通提示一些方法供參考和選用。實地測量面積可能是難點,需要教師給予具體的幫助。

      保護水資源在介紹我國水資源的實際狀況后,提供三項實驗,讓學生體會日常生活中常有浪費水的情況,有許多節約水的機會,還讓學生感受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常用方法,每個學生只要在三項實驗中任選一項。

      小組合作獲得數據,在這次綜合應用中很重要。首先,選擇的實驗項目應是小組學生都感興趣的,還是有條件進行的。然后,討論怎樣得到數據,設計實驗方案。如尋找一個滴水的龍頭,或者打開一個水龍頭讓它慢慢地滴水,把滴的水收集在容器里,定時測量流失的水量。另外,還要組內分工,明確各人應做的事情。如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實驗,至少要1人控制、調節水流量,1人掌握時間,1人洗手,1人收集并測量用掉的水。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89頁“與反思”和“練習與實踐”2、3-5,第90頁上第6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復習鞏固加法和乘法運算律以及減法和除法中的一些運算規律。

      2、能運用運算律使計算變得簡單。

      3、培養學生合理、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運用運算律使計算變得簡單。

      教學設計:

      一、復習:

      1、我們已經學過的運算律有哪些?請先將第89頁上的表格填寫完整。

      2、說說各運算律用語言文字怎么理解?

      3、除了這幾個運算律,在減法與除法中還有哪些規律?引導學生得出減法與除法中的.規律,并用字母表達式表示。

      二、基本簡便計算

      1、第89頁上第2題

      要求先分析各題特征,看能否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怎樣簡便計算?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對。

      2、第89頁上第3題

      分析這4題特征,看能否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怎樣簡便?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對。

      3、拓展練習(一)出示:(見補充練習紙)

      拓展練習(二):第90頁上第6題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再觀察前兩題的簡便計算過程,再按照這樣的方法計算后兩題。

      拓展練習(三)出示:(見補充練習紙)

     。ㄓ捎谘a充的習題中有分數,無法發帖,所以只能發在共享空間了)

      課前思考:

      復習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抓住兩點進行:一是明確整數.小數和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如果是同一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是含有兩級運算的先算第二級,再算第一級。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二是加法和乘法運算律既適用于整數,又適用于分數和小數的運算。練習與實踐中,要借助第2題,讓學生補充其它一些運算性質或運算規律,高教導又補充了一些具體的題目豐富學生的運算知識。

      課前思考:

      四則混合運算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運算順序,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一些經常練習的簡便計算學生基本掌握得不錯,但也有個別學習困難生掌握的不好,在復習的時候要特別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7

      課題數的運算(二)第 1課時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順序,整理運算定律和一結規律,能應用運算定律或規律進行簡便運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合理、靈活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2 經歷概括、計算、比較等學習過程,讓學生掌握四則運算定律和性質,并能根據題目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使計算簡便。

      教學重難點運用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

      課前準備課件

      板書設計名稱用字母表示舉例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

      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設計意圖教 學 過 程

      通過復習,加深對四則運算的理解和掌握,為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奠定基礎。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進一步鞏固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

      在練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認真學習的態度。一、運算順序(教材第76頁例6)。

      1、說一說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算一算:(710-18×4)÷2=

      2、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一樣嗎?

      3、算一算: ×[ -( - )]

      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二級運算,后做第一級運算。

      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外面的.

      4、組內交流算法:

     。1)( - )÷( ×42 ) (2) ÷[( + )× ]

      5、完成教材第76頁“做一做”。

      二、運算定律(教材第77頁例7)。

      1、根據表格,填一填。

      名稱用字母表示舉例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

      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2、算一算,學生說說簡算過程及應用的運算定律。

      ①2.5×12.5×4×8

      =(2.5×4)×(12.5×8)……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10×100

      =1000

      ③(21- )× ④5.03-2.14-1.86

      3、完成教材第77頁例7下面“做一做”。

      三、出示例8估算的應用

      1、學生交流、討論。

      2、完成例8下面“做一做”。

      四、鞏固應用:

      完成練習十五第3---7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

      課 后

      小 記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0一10l頁周長、面積的意義,周長計算和“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長、面積的意義,以及學過的周長計算的公式,能正確地進行周長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在認識了平面封閉圖形的特征以后,這節課先復習它們的'周長計算。(板書課題)同學們要弄清什么是周長,掌握一些圖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復習周長、面積的意義

      l.明確意義。

      提問:想一想,一個圖形的周長是指什么?什么叫做面積呢,出示一個正方形后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它的周長和面積?指出,周長是指圍成的平面圖形周邊的總長度,(板書:周長:圍成平面圖形的周邊的總長度。)面積是表示圍成的平面圖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它們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板書:面積:圍成的平面圖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

      2.學生練習。

      (1) 請同學們根據第l00頁上的要求,描出周長和涂出面積部分。出示相應的表示周長和面積的圖形,讓學生交互檢查。

      (2) 做練習十九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提問:你認為這兩組圖形說明了什么?

      指出:從這里可以看出,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因為周長和面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三、復習周長計算

      1.鞏固計算公式。

      提問: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公式,請大家先在第100頁上填出這些圖形周長計算的公式,再告訴大家各個圖形為什么這樣算。學生回答時老師板書公式。

      追問:“π””是什么?你能說出一個圓的半徑、直徑和周長之間的關系嗎?我們一起來按照剛才說的關系,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填充后口答,

      3.做“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師板書,集體訂正。

      4.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汀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2~5題。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9

      復習內容:教科書第十二冊P108整理與反思以及P108-109練習與實踐1-5題。

      知識要點:

      1.圖形的平移,圖形的旋轉。

      2.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可以變換圖形的位置,不能改變圖形的大小。

      3.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4.圖形的放大與縮小不能改變圖形的形狀,但可以改變圖形的大小。

      5.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平面圖形的變換方法,整體上進一步把握圖形與變換的意義和方法。

      2.會用平移、旋轉的方法改變圖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縮小圖形,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會判斷一些特殊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會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4.通過復習,進一步體會平移和旋轉、放大與縮小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反思

      1.提問:你知道變換圖形的位置的方法有哪些?

      引導學生說出變換圖形的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平移和旋轉。

      火車、電梯和纜車的運動是平移;風扇葉片、螺旋槳和鐘擺的運動是旋轉。與時針旋轉方向相同的是順時針旋轉,方向相反的是逆時針旋轉。

      2.怎樣能不改變圖形的形狀而只改變圖形的大?

      引導學生說出運用放大和縮小的方法可以只改變圖形的大小,而不改變圖形的形狀。

      3.比較平移與旋轉與放大和縮小這兩種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區別:平移和旋轉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只改變圖形的位置。而放大和縮小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只改變圖形的大小。

      聯系:兩種方法都不改變圖形的形狀。

      4提問:什么是軸對稱圖形?我們學過的圖形中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分別有多少條對稱軸?

      引導學生得出:長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圓都是軸對稱圖形。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圓有無數條對稱軸。(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二、指導學生完成練習與實踐。

      1.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判斷,然后結合學生的判斷,進一步明確軸對稱圖形的基本含義,即把一個平面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折痕兩邊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接著讓學生畫出軸對稱圖形的所有對稱軸。

      2.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2題。

      可以先讓學生按要求依次進行操作,再通過交流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相關的操作方法。

      其中畫出一個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以及畫出一個圖形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都可以先找出一些重要的點或線段,然后確定這些點或線段在另一半圖形中的位置,或平移旋轉后的位置,最后連一連。

      要使學生認識到:決定平移后圖形位置的關鍵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決定旋轉后圖形位置的關鍵是旋轉的方向和旋轉的角度。

      把一個圖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可以先在原圖中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算出放大后的底和高,然后畫出放大后的這些線段,最后連一連。

      要讓學生思考按怎樣的比是把原圖形放大,按怎樣的比是把原圖形縮小。

      3.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3題。

      可以先讓學生討論確定圓的位置,需要把圓向右移動幾格?圓心應畫在哪里?畫出的`圓的大小應與原來的圓大小相等。在此基礎上依次解決書上的幾個問題。

      4.完成練習與實踐第4題。

      可以提醒學生以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作標準,先數一數每條直角邊各有幾格長,再算一算按指定的比例縮小后又應該是幾格長。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并進行比較。求出新圖形的面積與原來圖形面積的比。

      5.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5題。

      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拼成的兩個大正方形圖案,說說它們分別是由哪兩種瓷磚拼成的?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各自按要求設計圖案。要提醒學生:第一,每次只能選擇兩種瓷磚;第二,每種瓷磚都可以適當旋轉。

      展示學生設計的圖案,及時組織學生互相評價。

      三、全課小結

      通過復習,你對圖形變換方面的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四、布置作業

      完成《補充習題》的相關練習。

     。ㄆ渌毩曇妼W校共享空間)

      課前思考:

      在做練習與實踐第一題時,一定要強調要畫出這圖形所有的對稱軸,有幾條畫幾條。平移和旋轉是學生在四年級就學的內容,平移學生應該都能掌握,但旋轉相信有一部分學生是有困難的。要讓學生知道決定平移后圖形位置的關鍵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在實際平移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平移這一圖形相對應的點,再畫出完整的圖形。旋轉的時候一定要強調先確定旋轉的方向,繞著哪個點旋轉,哪個點就固定不動,不管是旋轉還是平移后的圖形只是位置發生了變化,它的大小是不變的。

      課前思考:

      重點要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平移和旋轉只是變換了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圖形的大;而圖形的放大與縮小也是把圖形進行變換的一種方法,只不過它是改變圖形的大小,而不改變圖形的形狀。讓學生結合典型的例題再說說把一個圖形平移、旋轉,或把一個圖形放大、縮小的具體方法。

      課后反思:

      軸對稱圖形概念中一定要強調是完全重合 ,而不僅僅是一樣就可以的。在做第一題時,要找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所有對稱軸。圖形的平移和旋轉中,旋轉的操作要求對個別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在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中,平行四邊形的一組斜邊的畫法出現了不少的錯,通過實物投影儀讓學生注意看清楚原來占了幾格,現在應該占幾格。

      課后反思:

      有關平移和旋轉的這些知識是學生在中年級時學習的,所以大部分學生現在解決相關問題時一般沒有困難。但正如同年級組的幾位老師談及的那樣,在練習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小問題不斷出現,主要原因是學生作圖時不夠規范。通過現在的系統復習后能及時糾正一些小錯誤,也使學生意識到讀懂題目意思后再做是非常重要的。

      課后反思:

      由于教學進度比較緊張,這個知識點難度不高,所以我在教學中,將這課時內容與下一課時內容:圖形與位置合并在一課時中完成。從課堂情況看,大部分學生掌握不錯,但操作題作圖時不規范,經常需要提醒學生有漏掉的地方。個別學習困難生還需單獨個別輔導。對他們來說,這么多的知識點早遺忘了,在一節課中要回憶、鞏固相關的知識,確實問題蠻大的。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0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總復習中第78-7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旋轉與軸對稱。

      2、能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能將簡單的圖形平移或旋轉90°。

      過程與方法:

      整理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性,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

      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觀察、操作、想象、設計圖案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的特征。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平移、旋轉與對稱的特征進行圖形的變換,進一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上周末咱們班的李坤和王明隨爸爸、媽媽一起去了一個地方。想跟他們一起去看看嗎?

      (課件出現游樂場情景: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

      師:游樂園里各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學生說分類方法)

      生1:在游樂園里像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這些物體都是沿直線移動,這樣的現象叫做平移。生2: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移動,這樣的.現象叫做旋轉。

      師:平移和旋轉是我們常見的物體的運動方式,數學上我們稱為變換方式,除了這兩種方式,還有哪種方式可以稱為變換呢?

      生:軸對稱。

      師: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復習圖形與變換的知識。(板書課題)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1

      教學內容:

      第87頁例1、例2,88頁課堂活動第1、2題,練習二十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了解負數的產生與作用,感受負數使用帶來的方便。

      2.會正確地讀、寫正、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負數的意義和負數的讀法與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提出問題:舉例說明我們學過了哪些數?

      教師小結:為了實際生活的需要,在數物體個數時,1、2、3……出現了自然數,物體一個也沒有時用自然數0表示,當測量或計算有時不能得出整數,我們用分數或小數表示。

      提出問題:我們學過的數中最小的數是誰?有沒有比零還小的數呢?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一個場面,主持人說:“哈爾濱零下6至3攝氏度,重慶6至8攝氏度……”

      同學們,你們對情境中的內容一定相當熟悉吧?你能給大家講講“哈爾濱零下6至3度”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為什么阿姨說的零下6攝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變成了-6℃呢?

      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記作6℃行嗎?

      你有什么簡潔的方法來表示他們的不同呢?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現在,國際數學界都是采用符號來區分,我們把比0攝氏度低的溫度用帶有“-”號的數來表示,例如把零下6℃記作-6℃,讀作負6攝氏度;零上6℃記作+6℃,讀作正6攝氏度或6攝氏度。

      (2)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能用剛才我們學過的知識,用恰當的數來表示溫度嗎?試試看。

      學生獨立完成第87頁下圖的練習。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寫得是否正確,并讓學生齊讀。

      2.自主學習例2。(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請看。(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教科書第87頁的左部分,數字前沒有符號)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交流: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教科書第87頁的右部分,數字前沒有符號)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交流: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師小結: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學生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教師追問:你是怎么想到用這種方法來記錄的`呢?

      最后教師將數字改動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教師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這樣的數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鞏固練習:教科書第88頁試一試。

      3.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顯示)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它們可以怎樣分類呢?

      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如有學生提出更好)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表意見。

      小結:(結合圖)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像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像+6、3、+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像-6、-155等這樣的數我們叫做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

      通常正號可以省略不寫。負號可以省略不寫嗎?為什么?

      最后,讓學生看書勾劃,并思考兩個“……”還代表那些數?(讓學生對正負數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三、運用新知,課堂作業

      1.課堂活動第1題。讓學生先自己讀讀,并舉例說說是什么意思?全班訂正后,同桌間自選5個互相說說。

      2.課堂活動第2題。同桌先討論,然后反饋。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負數。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二第1、4題。

      家庭作業:練習二十二第2、3題。

      板書設計:

      負數的初步認識

      正數:20、22、14、 +8844.43…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負數:-2、-30、-10、-15、-155…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2

      教學內容:課本第158頁總復習(五)第25~31題;《作業本》p82.

      教學目標:牢固掌握圓的特征,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重點:圓的周長和面積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基本概念整理

      1、說出有關計算公式。

      (1)學生討論回答。(先文字公式再字母公式)

      (2)誰能說一說什么是圓周率?

      2、填表計算:(單位:厘米)

      (1)學生全體練習。(2)投影反饋。

      3、練習:課本第158頁第25題。

      二、基本練習

      1、按要求計算(求面積):

      (1)d=12厘米C=?S=?

      (2)r=4.5分米C=?S=?

      (3)C=50.24米S=?

      學生練習后反饋計算方法和結果。

      2、練習:課本第158頁第26~29題。(重點指導第26、27題。)

      三、復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1、求下列各圖陰影部分的面積和周長。(單位:厘米)

      (1)學生練習。

      (2)反饋討論每個圖形的`解題思路,數量關系。

      (3)小結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

      a、分析數量關系b、確定公式、處理數據c、列式計算

      2、學生練習:第159頁第30題。(學生反饋)

      問:陰影部分的面積怎么求?隱蔽(缺少)條件怎么求?為什么?

      四、深化練習

      1、求周長和面積。第31題(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2、求下列圖形(陰影部分)的周長和面積。

      (1)說出每個圖的周長、面積各指哪部分?

      (2)說計算方法和結果。

      五、教學小結與《作業本》p82.

      六、討論思考題。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3

      復習內容:第12冊P92—93“練習與實踐”7—9題。

      復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義,進一步掌握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熟練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復雜的百分數實際問題的方法,理解不同形式的打折問題之間的聯系,并能熟練解答。注重知識間的聯系與融會貫通。

      2.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的能力,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學習和游戲中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課前設計:

      1.出示習題。一種圖書打八折后售價是20元,這種圖書原價是多少元?

      2.學生練習、交流、檢驗。

      3.練習P93第7、8兩題。指導學生理解“降價10%”的含義。第8題提醒學生注意:兩種襯衫的原價是相同的,但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現在售價是不同的;所花的108元是兩種襯衣現價的和。

      4.練習P93第9題。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發現規律,并運用規律求出所框的4個數。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4

      一、教學內容簡易方程總復習

      二、教學要求

      (一)知識方面:

      使學生能準確、熟練地用字母表示數(定律、公式、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代人求值。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求簡易方程的解的算理和算法,并正確地求簡易方程的解和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

     。ǘ┠芰Ψ矫妫

      正確解方程,提高解題能力。

     。ㄈ┧枷虢逃

      通過解方程滲透對立統一的觀點。

      教學步驟

      一、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庞嗛啞吨袊倌陥蟆肺迥昙売喠320份,比四年級多訂了X份,四年級訂了()份。

     、票萖的5倍少1.2的數是()。

      ⑶路程S、速度V、時間t三者的關系,可以表示為S=,當V=32(千米)t=5(小時)S=;當S=120(千米)t=1.8小時,V=

      小結: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時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它不具體回答是多少,但是一旦字母數值確定了,它就可以得到具體的值了。

      二、鞏固

      教材第128頁整理與復習第1、2題

      三、復習簡易方程

      1.等式與方程,下列各式中是等式的打上,是方程的打上△。

      ①3+5X()②2X一1=0()

     、郏保2.7=3.7()④15<1十X()

      第②題同時出現了和△記號,說明了什么?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先說說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怎樣解簡易方程?根據什么?怎樣檢驗?又根據什么?

      3.解下列方程。

     、54-X=48②54-3X=48③13X+2X=9.9

     、69+3X=70。⑤6(l一X)=5.4⑥3.5X+X=1.7

      小結:解簡易方程,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多步的問題要進行轉化處理,根據四則計算的關系求解。

      4.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

      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時,首先應設要求的數為X(題目中出現了未知數X的,可以不設),再把文字敘述的形式翻譯成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即方程),題中怎樣敘述等式就怎樣寫,順序一般不要改動,列出方程后按簡易方程的解法才解,如:

      (板書)一個數的5倍減去37等于18,求這個數。

      解:設要求的數為X。

      5X一37=18

      5X=18十37

      5X=55

      X=11

      四、練習

      1.解方程〔第⑴、⑵要寫出檢驗〕

     、2X一5.56=3

     、3X十1.5X=13.5

      ⑶(X十2)0.5=1.l

      ⑷(7.2-4.8)X=0.4

      ⑸6X-6=4X-4

     、7X一4.2-5.8=1.9

      2.列方程,并解方程。

      (1)某數增加5倍后與3的差等于117,求某數。

     。2)15加上一個數的2信等于38的一半,求這個數。

     。3)5的.3倍比一個數的一半多8,求這個數。

     。4)某數的8倍加上10,等于它的10倍減去8,求這個數。

      (5)4.9減去4.9與0.5的積,比X的5倍少1.65,求X。

      整理與復習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列方程解應用題復習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使學生能準確、熟練地分析應用題數量間的最基本的相等關系,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應用題。能根據題意迅速、恰當地選擇解法(什么題目列方程解答簡便,什么時候可以用算術方法直接解答),培養學生采用多種靈活簡便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ǘ┠芰Ψ矫妫禾岣叻治鼋鉀Q問題的能力,正確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指導

      1.揭示課題:列方程解應用題

      (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它與算術法解應用題有什么不同?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板書)

     、倥孱}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谡页鰬妙}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劢夥匠;

      ④檢驗,寫出答案。

     。2)它與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的區別:

      在算術方法中,為了求出未知數,需要把已知數集中起來加以分析,找出已知數與未知數之間的聯系,未知數不參加列式。而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可以讓未知數和已知數處于相同的地位,按照題中敘述的等量關系,直接參加列式計算,直接地反映出題中敘述的等量關系,特別是在用算術解法需要逆解的題目中,列方程解往往比較容易。

     。3)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正確地分析題中數量間的等量關系,恰當地設未知數列方程。尋找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時,可以把應用題中一般的數量關系作為等量關系,也可以把常見的計算公式和數量關系式作為等量關系。(4)列方程解應用題

      ①光的速度是每秒300000千米。這個距離大約比地球赤道的7倍多20000千米。地球赤道大約有多少千米?

     。ò鍟┑攘筷P系式

      地球赤道7+20000=光的速度

      X千米300000千米

      列方程解答:

      解:設地球赤道大約有X千米。

      7X十20000=300000

      7X=280000

      X=40000

      答:地球赤道大約有40000千米。

     、谟幸粔K梯形地板,面積為75乎方厘米,上底與下底的和是50厘米,高多少厘米?

      (板書)等量關系式

      (上底十下底)高2=梯形面積

      50厘米75平方厘米

      解:設高是X厘米。

      50X2=75

      50X=150

      X=15050

      X=3

      答:梯形的高是3厘米。

      二、鞏固(選擇恰當的方法解答下面各題。)

      1.一捆電線,用去70米,比余下的3倍少20米。這捆電線用后還剩多少米?

      2.一塊三角形的草地,面積400平方米,底邊長8米,高是多少米?

      3.一長方形的寬是50米,長是寬的1.4倍,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劉磊看一本書,前3天平均每天看30頁,余下的每天看40頁,13天看完,這本書共多頁?

      5.修一條2420米的路,已經修了5天,每天修260米,剩下的要4天修完,每天修多少米?

      6.媽媽買5千克蘋果和3千克香蕉,蘋果每千克4.5元,共付出42.9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3、運用分數乘除法的相關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運算定律,靈活、準確地進行簡便計算,運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運用分數乘除法的相關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溫故案

      一、知識要點:分數乘除法、倒數、比。

      1、分數乘法的意義:(1)分數乘整數,就是求幾個相同 的 的 運算。

      (2)一個數(整數或分數)乘分數,就是求 的 是多少。

      2、分數除法的意義: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 ,就是已知兩個因數的 和其中一個 ,求另一個 的運算。

      3、分數乘法的計算(分數和整數相乘、分數乘分數)。

      因為整數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所以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用 相乘的積作 ,用

      相乘的積作 ,能約分的要先 ,然后再計算。

      4、分數除法的計算(分數除以整數、一個數除以分數)。

      在分數除法中,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等于乘以這個數的 。

      5、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分數的簡便運算:分數乘法中進行分數的簡便運算時經常要用到的運算定律有 。

      6、分數四則混合運算:(1)乘除混合運算的,遇到除以一個數,就轉化成 這個數的

      然后采用一次約分的方法計算。(2)四則混合運算的,按先 后 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有括號的',先算 ,再算 。

      7、倒數的意義和求倒數的方法: 互為倒數;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和分母 。注意:1的倒數是 ,0有倒數嗎?

      8、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兩個數 又叫做兩個數的比。在兩個數的比中,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 ,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 ,兩者相除多得的商叫做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 或 相同的數, 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

      9、比和分數、除法的關系。

      比前項比號后項比值

      除法

      分數

      鞏固案

      二、跟蹤練習

     。ㄒ唬┨羁疹}:

      1、40分=( )小時 3/5千米=( )米 23×( )=1 1.5和( )互為倒數。

      2、 ( )∶8=1.2∶( )=0.75=( )÷6=( )折=( )成

      3、把一根4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 )米,每段占全長的( )。

      4、把鹽和水按1∶19的比例配成鹽水,鹽占鹽水的( )(填分數)

      5、一根鋼材長6米,若用去1/2米,還剩( )米;若用去它的1/2,還剩( )米。

      6、甲數是乙數的1.6倍,那么甲數和乙數的比是( )∶( )。

      7、從甲地到乙地,客車要行4小時,貨車要行5小時,客車和貨車的速度比是( )∶( )。

      8、一個數的2/3是24,這個數的5/6是( )。

     。ǘ┡袛囝}:

      1、1米的1/2 和3米的1/2 一樣長。( )

      2、兩個分數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數。( )

      3、如果a÷b=4 ,b就是a的4倍.( )

      4、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10%。( )

      5、王芳看一本200頁的童話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5,第二天應從40頁看起。( )

     。ㄈ┯嬎悖

      2×3/4= 3/8×6= 3/10×2/3= 7/25×15/14= 6/13÷4= 5/7÷5/2=

      30-1.6÷4/15= 3/5×1/2+3/5÷1/2= 1/5÷6/25-7/2×2/8= (0.75-3/16) ÷(2/9+1/3)=

     。ㄋ模┝惺接嬎悖

      1、8的2/7與5/7的8倍的和是多少? 2、18的5/27減去3/7是多少?

      3、2/3與5/12的和的6/7是多少? 4、42的6/7與21的1/3的和是多少?

     。ㄎ澹┖唵螒茫

      1、有一個長方形的花壇,長是3/4米,寬是長的2/3,這個花壇的寬是多少米?面積是多少?

      2、李叔叔錄入論文,3小時錄了這篇論文的1/3,照這樣的速度工作8小時,可以錄入這篇論文的幾分之幾?

      3、一共有240千克水果糖,每袋裝1/4千克,才裝完了3/4,他們已經裝完了多少袋?

      知新案

      1、某鞋店進來皮鞋600雙。第一周賣出總數的 15 ,第二周賣出總數的 38 。

     、艃芍芤还操u出總數的幾分之幾?⑵兩周一共賣出多少雙?⑶還剩多少雙?

      2、六年級同學給災區的小朋友捐款。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45 ,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 98 。六三班捐款多少元?

      3、一件西服原價180元,現在的價格比原來降低了15 ,現在的價格是多少元?

      4、希望小學三年級有學生216人,四年級的人數比三年級多 29 ,四年級有學生多少人?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總復習教案01-09

    數學總復習教案【薦】01-10

    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15篇01-25

    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15篇)01-26

    數學總復習教案15篇01-09

    數學總復習教案(15篇)01-10

    數學總復習教案(通用15篇)01-25

    數學總復習教案(匯編15篇)01-25

    數學總復習教案(通用18篇)12-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应用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亚洲第一线路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