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美術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會用紙張,運用折、撕、貼的方法制作簡單雪花圖形。
2.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認真細致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的造型能力。
—、組織課堂紀律。
二、談話導入。
1、談話:冬天里的雪花,你見過嗎?我省的閩西、閩北一帶冬天可見下雪,其他地方要想見到雪就難了。但小朋友在圖畫書里,電視上,一定見過飄飄揚揚的雪花。
2、下雪是一種帛然現象,即空氣中的小水氣,在高空遇冷便會凝結成小冰晶,許多小冰晶在空中相碰凝結成一朵朵小雪花,從天上落下,就是下雪了,冬天里的雪花是晶瑩美麗的,每一朵雪花都是一個有趣的圖案,既有規則,又好看。用一張白紙就能撕出小雪花來,你相信嗎?下面我們不妨來試一試。
3、制作步驟:選一張白紙,裁成正方形,先對折,然后再按教材右下圖中的虛線向內折兩次即可,在折好的`紙上可先用鉛筆畫些凹凸的線條(曳口教材例圖所示),然后慢慢地用手指按線把它撕下來,撕完后把紙打開,就成了六角形的雪花。白紙對折后,也可按教材左下圖的圖示折三次撕紙的方法,這樣撕出的雪花圖形更飽滿,結構變化更多。
撕紙雪花完成后,可用深藍色彩紙襯底,使雪花更美,更白。也可以如教材所示,畫出一扇積雪的窗戶,涂上深藍色的背景,再把撕好的雪花貼在畫面,就成了一幅雪花飄飄的美景了。
三,巡回輔導。要由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既要照顧全班同學,又要注意對個別同學的幫助。
四,進行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用水瓶當筆,用水當線條在地上作畫,.學習與同學合作,體驗繪畫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1.教師出示一個水瓶,問: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學生發言.
3.教師:平時我們用水瓶裝水喝,今天我們把水瓶當作筆來畫一幅畫.
二.看圖片,了解水平作畫的方法
1.圖上的小朋友畫了些什么?(房子.小動物等)
2.讀課本上的一段話.想一想:
瓶蓋上的鉆的孔大,出水量多,畫出的線條粗;孔小時,用力擠壓瓶子或慢速移動,會怎樣?
三.學生互相檢查準備的'作畫工具.
四.玩一玩灑水游戲
1.教師帶領孩子們到學校操場上作畫.
講明要求:遵守紀律,不影響其他同學作畫和學習.
和同學說一說,畫的是什么。
邀請同學欣賞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協力,用清水在籃球場上作一幅大畫。
五、教師小結,下課。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 材 分 析
本課生日快樂學習內容為命題方式的記憶想像畫,由于有低年級階段繪畫學習的基礎,“生日快樂”更重視相對條件設置和限制表現范圍的方向上繪畫表現能力的培養,生日快樂因此突出了主題的表現意義,有助于兒童在繪畫學習中發展內在的情感和提高表達的水平。
生日快樂是兒童年年經歷著的,自己、家人和朋友過生日時的自豪、幸福、快樂等諸多感受,成為兒童最為甜蜜的回憶。本課即圍繞生日快樂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用繪畫的語言大膽地表現生日中最開心、最富有情趣的場面。
本課生日快樂表現的是以人物為主的畫面。教材呈現的三幅學生作業各有所側重,中間的一幅畫,畫面主體形象特別突出,運用紅色系列為主的色彩表現了爺爺過生日吃壽面的溫馨與愉快;右下圖畫了一群小朋友圍在一個大大的蛋糕旁,盡興地吃蛋糕的情景,他們的神情、動作各異,畫面想像豐富,夸張地表現了分享蛋糕的快樂。右上圖利用深色的背景襯托出熊熊燃燒的篝火和舞蹈的人物、動物等。
教學生日快樂通過游戲指導學生表現人物不同的動態;運用對比教學強調突出畫面的主體;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讓學生感受運用暖色為主的色彩能表現畫面歡快的氣氛。
生日是人們期盼的開心的日子,孩子們一般都樂意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生日的美好和甜蜜。
二、教 學 目 標
*學習人物畫的表現方法。
*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像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的教學,重在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表現生日開心的場面。
教學過程可作如下安排:
記憶交流——游戲指導——比較分析——表現感受——交流評析。
記憶交流環節通過播放《生日快樂》的音樂,觸動學生的記憶,并通過邊看各自從家中帶來的所拍攝的生日照片,邊說有哪些開心事來展開學習討論。
接下來分組抽取一張小作業紙,把上面規定的人物動作在紙的另一面畫出來,動態表達準確、形象生動者為佳,用這種帶有游戲性的方式來指導學生表現人物的不同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較分析環節先出示一張生日照片,再出示根據照片畫的兩張不同的構圖:一張是沒有取舍地畫了照片中的生日場景;另一張是選擇了場景中最精彩、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大膽、形象地進行表現,通過對比教學強調畫面要突出主體。
然后欣賞教材呈現的學生作業,并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想像大膽、夸張地表現生日中開心的場景,適時利用多媒體呈現同一畫面由暖色調變成冷色調,傾聽學生的`感覺,引導學生用以暖色為主的色彩來表現生日時歡快的氣氛。
交流評析環節采用自評、互評等方式說說自己畫了什么?是否真正表達了內心蘊藏的熱烈情感,大膽、創造性地表現了生日的場景等。
作業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現生日中開心的場景,要求突出畫面的主體。
四、教 學 建 議
*“生日快樂”是一種情緒熱烈的表現主題,教學活動的開展可著重于從情境創設入手進入到活動的各個部分中,做到以情育人,以情激趣,從而使主題和表現變得更為鮮明熱烈。
*教學中的游戲環節,可先由學生圍繞生日畫人物的動作,如:舞蹈、唱歌、手捧鮮花、拍手笑、許愿、吹蠟燭、吃蛋糕……畫時提示學生任選不同的角度(正面、側面、背面),不同的姿態(站、坐、蹲等)來表現人物的動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了解、掌握郵票特有的模式,設計一枚主題明確的紀念郵票。在設計與描繪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人民郵政,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郵票的設計,能繪制圖案美麗、主題明確的.紀念郵票。
教學難點:學生創造思維與藝術創作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1、欣賞(傳閱)各自帶來的郵票,欣賞課本郵票范例,激發學生興趣和創作熱情。
2、介紹郵票的由來(驛站傳遞)。
概括現代郵票的模式:郵政、面值圖案、齒邊(講講作用及其它:如出版年份、代號紀念字樣等。
用投影、電腦演示、欣賞等手法,提高教學效果
3、提出郵票設計、繪制要求,學生開始設計。
4、巡視、啟發,指導定稿。
5、提示上色要求:細心、色彩鮮明、字體工整。
6、作品賞析、評講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課時:
2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示
教材簡析:
本課要引導同學會議“三八婦女節”或媽媽的生日的情景,用繪畫或其他形式、資料進行創作。
教學目標:
1、讓同學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感受母愛的高尚與偉大。
2、引導同學通過簡單的創意、描繪、制作,在媽媽的節日中為媽媽送上自身的一份心意。
教學重、難點:
引導同學通過繪畫表示出自身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畫中使用多種表示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錄音機、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同齡人的作品供同學欣賞。
同學:在課前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媽媽的節日,并收集媽媽工作時的照片等。水彩筆、蠟筆、彩色紙、圖畫本、和時貼、彩色塑料紙、手工紙、剪刀、膠水,橡皮泥。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聽《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歌曲進教室。
分小組交流課前了解到的有關“媽媽的辛苦與喜好、媽媽工作時的照片”的資料,感受母愛的高尚與偉大。
活動二:
集體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媽媽的節日?”
分小組討論:在媽媽的節日里,自身可以為媽媽送上一份怎樣的心意?
活動三:
欣賞同齡人的作品,鼓勵同學用繪畫方式把自身想為媽媽做的一件事表示出來。引導同學注意構圖、色彩搭配、資料與形式等。
活動四:
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將自身組要表示的情景扮演出來,同學們討論這樣構圖是否合適,再添加哪些道具會更好。
活動五:
小組為單位畫一幅表示“媽媽的節日”的畫,可以用拼貼加畫的方法。
可先讓同學將“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給媽媽過節的禮物”放在顯著的位置上,再添加當時的環境(以家為主,教師為同學提供一些家具、家用電器等的圖片資料)提示同學注意主體與背景間的色彩搭配。
活動六:
在充沛肯定同學大膽、自由表示的基礎上,進行互相欣賞和交流。
收拾整理。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向同學展示一幅表示媽媽的畫,向同學展現這幅畫是怎樣“變”成一幅賀卡的。啟發同學回憶自身還見過哪種賀卡形式。
活動二:
欣賞馬蒂斯、夏加爾等藝術家的粘貼作品,體會其畫面的構成。
活動三:
小組為單位討論、研究如何為媽媽制作一幅賀卡?用何種形式、哪些資料、表示什么主題和賀卡的打開方式等。
集體交流: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活動四:
分組合作送給媽媽的賀卡。鼓勵同學大膽運用各種資料包括廢舊物品,并盡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諧。
活動五:
欣賞交流,鼓勵同學把自身的作品作為禮物送給媽媽。還可以獨立的再做一份。
收拾與整理。
教學評價:
1、是否通過繪畫表示了自身的愿望。
2、是否認同自身的作品。
3、是否敢于在一張畫上使用多種表示方法。
札記:
在第二課時中,我教了同學一種心形的鏤空賀卡的做法,沒想到同學們自身由此進行發散思維,制作出了各種半鏤空、半立體、各種圖形的賀卡。小朋友們長大了,真不能小瞧他們了。看來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適當的提高教學要求了。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學習個人信息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驟,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信息卡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制作外形獨特,工藝精美的信息卡。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指導個人信息卡包括哪些內容嗎?(姓名、性別、屬相、電話、地址等)
2、你們所知道的個人信息卡有什么作用和意義?
教師小結:個人信息卡能在短時間內讓別人了解自己,同時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它還具有紀念意義。
3、板書課題。
二、新授
1、確定卡的外形:除了圓形、方形、扇形等幾何形之外,還可以設計其它的形狀。
投影顯示信息卡的外形,請學生根據外形說出他們是由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實物簡化而來的。教師講解示范,在設計外形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
能體現自己的個性與眾不同。
2、設計定位
選擇好文字內容,用鉛筆在已設計好的外形上確定好文字的大小位置。文字要醒目,有大小區別,但不可顯凌亂。
3、繪制圖案,寫出文字內容。
用彩色筆給圖案上色,并寫出文字內容,注意色彩搭配要有深淺變化,畫面干凈整潔。
4、裝飾美化完成
對畫面進行整體的調整,可利用剪貼的方法來彌補畫面的不足,力求精美。
欣賞范作,學生講自己的設計意圖。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講評,全課總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1、 教學目標
(一)能用中國畫的形式描繪蔬果中的蘿卜與荸薺。(了解)
(二)能較熟練地運用墨色,處理好濃、淡、枯、濕的不同筆法。(練習)
2、 課時安排
一課時
3、 課前準備
不同構圖的蘿卜范畫。
4、教學步驟
(一)可用猜迷的'方法引入課題。
圓圓身子細尾巴,
半截藏在地底下,
別看皮辣心里甜,
你們猜猜這里啥。
(二)畫蘿卜
側筆淡墨畫出蘿卜身。
中鋒濃墨畫出蘿卜根。
邊畫邊捻筆,尾巴有精神。
點上小青葉,位置要看準。
(三)畫荸薺
先蘸紫色,筆尖再蘸點墨。畫成橢圓形。
用筆尖蘸紅點在中空白處。
(四) 蔬果搭配和位講究巧和美。
蘿卜大,荸薺小,大小一起有變化。
三顆荸薺畫出聚和散,
有藏有露不呆板。
(五) 重視示范作畫
中國畫經歷無數畫家艱辛創作勞動,已形成獨特而極富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法。通過演示,讓學生直接看清章法、用筆、用墨、用色的表現手法,從一筆一勢開始至全幅一氣呵成,讓學生看清全過程,提高學生的描繪技能。
(六) 臨摹和寫生是學習中國畫的基本方法。
臨是對著他人之作,照著寫或畫。
摹是以薄紙(透明紙)覆在他人作品上,拓下來。
通過臨摹能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作品的特點,學習其章法、用筆、用墨、用色以及表達意境,表現對象的規律,間接提高認識大自然的能力,為能更充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表現技巧打下基礎。動筆前先認真“讀畫”,切忌心中無數,依樣畫葫蘆,得貌遺神。
寫生是自然形象全面認識的過程,是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的手段,是加強記憶及培養想象力的最有效方法。經過前幾節課的表現方法的學習,蘿卜、荸薺又是最容易取得的自然形象,有條件的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寫生。
臨摹和寫生兩種方法要結合進行,才會有新的提高。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教案06-01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6
小學美術教案01-04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