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天辟地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開天辟地教學設計
開天辟地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熟悉“竭、液”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愛好,培養想象力。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預備:課件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通過對重點句、重點詞的品味,感受盤古的神力無比及巍峨形象。
2、通過對課文第7自然段的品析,進一步感受盤古的偉大、無私,從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熟記成誦。
3.感受中國神話無窮的魅力,熟悉盤古開天辟地、化生萬物的獻身精神、創
造精神。
教學過程:一、溫習導進:
1、我們繼續學習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開天辟地),同學們還記得故事情節嗎?請用文中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
2、那文中能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句話就是(出示:齊讀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
3、教師引讀:開辟了,化生出
板書:開辟天地化生萬物
二、學習“開天辟地”
1、那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呢?哪段直接寫盤古開天辟地的呢?(第二自然段)劃出描寫盤古開天辟地時最能體現他神力無窮的句子。
2.。師巡視,指名回答
3投影出示:
“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
(1)指名朗讀,試著把盤古的神力無窮通過朗讀表達出,其他生邊聽邊想象盤古開天辟地的畫面
(2)評價引導,點撥重點詞語:
突出“猛劈猛鑿,巨石崩裂”,再讀讀這句話,特別留意這兩個詞,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引導。啟發。想象)
(3)師小結描繪
同學們的想象還真豐富,通過你們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盤古:隨著他的猛劈猛鑿,只見一道道斧光鑿影,火花飛濺;耳邊回響著那呼呼的風聲;你聽,巨石崩裂時,大地的每個角落都響著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整個宇宙在劇烈地震動著。讓我們感覺到盤古真是神力無窮!
(4)再次朗讀:誰能結合我們剛才的想象,把盤古神力無窮的樣子讀出來?
(5)男生齊讀。
4、引讀其他句子:
(1)在這一小節中還有一個句子也能體現盤古的神力無窮,不知同學們有沒有留意到?
(2)出示: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只聽“咔嚓”一聲,“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一絲微光透了進來。
(3)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再讀。
(4)一個翻身就能讓宇宙裂開一條縫,你有這個氣力嗎?只有盤古才有這個神力,他就靠這神力,把天地劈開來了,請同學們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頂天立地”
1、天和地分開后的盤古又是怎樣的呢?出示圖,這就是天地分開后的盤古(教師引讀:天和地分開后,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天和地的變化而變化。那到底是怎樣變的呢?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書。)
2、引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天是怎么變的?地,盤古的身體,這樣。
(2)點撥:同學們,盤古在天地間支撐了多少年?(一萬八千年)時間是多么漫長,盤古是多么不輕易啊!所以留意這個“一萬八千年”和三個“極”,也許你會讀得更好,要不要來試一試?
(3)出示:頭頂天,腳踏地――用個成語來概括,這就叫――頂天立地(教師板書:頂天立地,引導學生讀出其高大宏偉)
3、引讀第5自然段
4、教師過渡:為了不讓天地重新合攏,盤古就這樣在天地間苦苦支撐了幾千萬年。“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著微笑倒下了”。這句話你讀懂了嗎?
四、學習“化生萬物”
1、教師渲染:說得好啊,盤古就是這樣一個巍峨的巨人!在臨死的時候,把自己的身軀化成了萬物。師引讀:口中呼出的氣變成了。
2、。師:以后你們走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都可以想一想,這山,這水,這風,這云,這日月雷電,都是盤古身體的每部分變的,我們讀書要學會通過文字,往想象出生動的畫面,這樣才算真正的讀懂了故事,讀懂了故事里的人物,現在你熟悉盤古了嗎?他是怎樣的一個神?
3、引導背誦:
同學們,這段文字不光內容感人,而且文字也十分優美,你不看屏幕或稍微看幾眼就把它記住嗎?那怎樣才能更快更好地把它記下來呢?
五、回扣中心句,總結全文
1、盤古就是這樣無私,讓我們一起來贊美他吧(讀最后一段)
2、讓我們永遠懷念為宇宙獻身的盤古吧!(讀最后一段)
3、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神話故事中的盤古吧!(讀最后一段)
六、布置作業
(1)左手持鑿,右手握斧。
(2)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你有什么發現?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
開天辟地教學設計(二)
所屬學科:語文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2學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盤古開天辟地并用身體孕育萬物的神勇和偉大。
二、內容分析
這是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講的盤古開天辟地孕育萬物的故事。從奶奶講的故事,可以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這位遠古英雄的神勇和偉大。重點難點:朗讀課文,感悟盤古的神勇和偉大。
三、學生分析
喜歡神話,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們的天性。本課的設置就是想通過讓孩子們的好奇心,探究這些秘密的同時激發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四、設計思路
減少繁瑣的分析講解環節,給學生充分探索、發現的機會,使其感受中國古代民間文學的精華,領悟古代勞動人民認識和探索自然奧秘中豐富的想像和無窮的智慧。
五、教具準備
盤古開天辟地的圖畫或動畫課件;本課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1、談話:佳佳是和我們同齡的小朋友,他平時特別愛提問題,比如天上為什么會有星星?地上為什么會有河流?有一天,她問奶奶,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從哪來的?奶奶就給她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神話故事,佳佳都聽得人迷了,你們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嗎?
2、出示課題:開天辟地。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圈出本課生字,對照課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讀準確)
2、小組合作學習,糾正讀音。(讀一讀生字所在的詞語或句子,并悄悄告訴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認讀生字。
教師范讀,邊聽邊畫出“開天辟地”的句子。
4、指導學生從整體理解“開天辟地”的過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樣?(板書:大雞蛋躺巨人)
(2)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出示掛圖或播放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板書:開天辟地頂天立地)
5、讀最后一自然段,發揮想像力,感悟神話的創作過程。
(1)奶奶最后告訴我們什么?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發揮你的想像力,說一說盤古還創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結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為盤古開天辟地而誕生的,你相信這種說法嗎?你還想通過什么辦法知道些什么呢?讓我們都為揭開宇宙的奧秘而努力探索吧!
開天辟地教學設計(三)
一、教材分析:
《開天辟地》是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學習,要對學生進行奉獻的教育,在閱讀的同時,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掌握理解生詞的方法,讀懂句子、讀懂自然段,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意識與習慣,落實年級段的教學目標。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內容,感受神話故事豐富的想象,激發閱讀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能自學字詞,讀通課文。但學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視對語言表達的關注。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讀書,邊讀邊想,邊讀邊議,邊讀邊展開想象,抓住關鍵句段進行品詞析句,利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讀懂課文。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悟方法,在讀中欣賞提升。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想象,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盤古的獻身精神,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積累好詞佳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為主線,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魅力。
四、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的神奇特點。
五、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語和想像神奇畫面大膽想像,理解課文內容。
六、教學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
預習課文,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
教師教學準備:
①制作多媒體課件。
②在課前交流中,了解學情,溝通師生情感。
七、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了解文題
1、導語:同學們,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大地時,是否曾想過,這天和地是從哪里來的呢?其實,這個問題,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們已經想過了,并由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神話故事,我們今天老師就帶來了其中最精彩的一個。想知道他們那時的神話故事是什么樣的嗎?
出示文言文故事。
(利用學生對古代故事的好奇心,豐富孩子的文學知識的,初步感受文言文獨特語言魅力的美。)
師:讀文。
2、誰聽懂了這個故事寫的是誰他做了什么事?
(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
[評價語:你的閱讀理解能力很強,相信要是在以前你也一定是人大文人。]
3、想知道現代的人們是怎么描寫這個故事的嗎?
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書空(板書課題:開天辟地)
4、清代陳憲章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看看我們誰得到的最多。看到課題你會有什么疑問?
[預設:生:盤古怎么樣開天辟地? 開天辟地前世界是什么樣的? 天開辟地后又是什么樣的?]
5、就讓我們帶著問題慢慢地揭開本課神秘的面紗。
(二)、初讀課文,總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會的字怎么辦?
(生:求助,問師,查字典,)好的學習方法是走向成功的一半。
2、檢查:
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3、同學們真是會學習的孩子,老師還要考一考你們,看看課文你們是不是也讀通順了?老師請同學逐段來讀課文,其它同學邊傾聽邊思考,文章講了誰,做了什么事,最后怎么了?
(把時間、人物、事件原因、經過、結果說清楚;抓住文中的詞語。)
(預設:開辟世界 奉獻一切 )
板書:開辟世界 奉獻一切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1、學第1自然段。
傳說世界在最古、最初的時候,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像個巨大的雞蛋。
混沌什么意思?(天地模糊一團)雞蛋又形容的是什么呢?(封密嚴)
在這樣密封很嚴又模糊一團的情況下,看不見(),看不見(),也看不見()……在這樣的環境里,此時你有什么感受。(憋悶)
2、學習開辟天地
(1)、我們偉大的盤古就孕育在這樣的環境里,大約過了一萬八千年呀!這一天他成熟了,發現了……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于是他就劈開了這個混混沌沌地圓東西。
隨著一聲巨響怎么樣了?你的心情怎么樣了?(舒暢了)
(2)、是呀!輕而清的陽氣,逐漸上升,變成了藍藍的天;
重而濁的陰氣,逐漸下沉,凝成了大地。
會學習的孩子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慧眼,你發現句中詞語有什么特別之處了嗎?
反意詞,相對:輕重清濁陽氣陰氣天地
兩個都讀輕的音有什么不同嗎?(強調字義理解重要性)
這種句式突出了天地形成后的區別,也就正好和我們前面的哪個詞相對了。(混沌)
相信同學通過個句話會這個詞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這也是我們學習理解詞語的一種方式,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強調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充滿了神奇,咱們要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請同學生齊讀。
看誰的想象力好。
男女生讀:女生讀清,男生讀重(感受天地的初形成時的情形。)
(3)、從你們的讀聲中老師感受到了,天地從此分開了,真好。盤古終于不用在那一片混沌的環境中生活了,他應該很高興,可以歇著了是吧?
(預設:生:不是!)
(4)、為什么不可以?
是呀!剛劈開的天和地,相距是很近的。盤古只得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支撐著,不讓天地合攏。從這句話中的只得,你感受到了什么?
(不得不,沒有辦法。說明他擔心,他不想讓世界再像以前那樣,這說明他為別人著想。)
請同學生默讀第三、四自然段,找一找文中出現了幾次支撐?每次都有什么不同?(小提示:可以結合動作去理解。)
第二次支撐,一直支撐下去(出示天每天都……)
讓我們帶著對盤古的崇敬之情再一次朗讀這一句。
學生齊做動作讀(感受盤古的堅持)
(5)此時你有什么想說的?
就這樣一直奮力地支撐了一萬八千年盤古都沒有放棄,拼命地堅持著,可見他是多么有決心,有毅力,矢志不移的人呀。
(6)那么大家能把他的那種決心讀出來嗎?
指名生讀
3、學習萬物的形成
(1)盤古終于完成了開天辟地的使命,但他對于世間的奉獻卻沒有停止,最后他把他的的身軀化生為世間萬物。
(2)盤古把他的一切奉獻給世界才使宇宙在這樣變得如此的迷人了。一個變化就是一幅美麗的畫,聽老師讀一句,看看你的眼前能夠出現怎樣的畫面。
(師讀變成云的句子。)仿佛看到了什么?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好,那我們就把自己的感受帶進這句話的朗讀中,先自己讀一讀。學生自由朗讀這一句。
(3)盤古的身上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同學合作,一位讀盤古身體的部分,另一位讀變成了什么?
讀完了,你們覺得這些變化怎么樣?(很神奇)
孩子們,你們的語言是那么美,課文中描繪的景色也那么美,老師忍不住把它變成了一首詩(課件出示整理后的段落)
師生對讀,開火車。(引導學生入情入境)
(四)、全文總結
1、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話要對盤古說嗎?
2、孩子們,讓我們懷著崇敬之心,敬佩之情,大聲的讀出課題,邊讀邊用心感受盤古開辟天地的艱難和為了世界完完全全地奉獻!
【開天辟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盤古開天辟地》 設計08-16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08-25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03-22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04-17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5篇04-17
《盤古開天辟地》教學反思04-18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5篇04-17
盤古開天辟地教學反思04-17
《盤古開天辟地》教學反思05-08
《開天辟地》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