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動物的節律行為 教學設計二
第十二章 第五節 動物的節律行為教學設計二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識記節律行為的概念和意義。
(2)知道晝夜節律、季節節律和潮汐節律的概念。
(3)知道生物鐘的概念。
2.能力方面
通過發現圖表中的規律和推測實驗結果,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過對動物節律行為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初步形成生物適應自然環境的觀點和進化的觀點。
重點難點
1.動物節律行為的幾個概念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動物的節律行為是動物在自然環境中,長期隨著日、月的周期性變化而逐步形成的,是對自然界適應的結果。學生充分理解這幾個概念,不僅使學生能夠嘗試解決自然界的一些生物現象,更重要的是對其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有積極作用。在這里潮汐節律還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學生對這些現象不夠熟悉,尤其對于離海遠的甚至沒見過大海的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
2.生物鐘的概念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生物節律行為可以說是對生物活動現象外在的觀察與描述,而生物鐘的概念則是從生理角度對生物節律行為進行內在剖析和本質揭示。正是這種原因,它是一個抽象的、較難理解的概念。
教具準備
圖表、錄像、VCD、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圖表入手
找出規律
激活思維
引入主題
【動物的節律行為 教學設計二】相關文章:
《觀察一種動物》教學設計與反思05-07
二次根式加減的教學設計06-07
設計動物名片作文02-12
校服設計教學設計06-07
六一兒童節律動開場白(精選5篇)05-20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07
《姥姥的剪紙》 教學設計(第二課時)09-07
詩歌教學設計11-03
《絕招》的教學設計07-17
《荷花》的教學設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