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教學建議
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教學建議地位分析
本課包括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國民政府危機四伏三目。主要介紹了人民解放軍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等重大歷史史實,從而使解放戰爭敵我態勢發生轉折,蔣介石在軍事失利的同時,政治、經濟、外交也陷于危機之中,從此中國的反動派加速了滅亡的步伐。
教學思路
本課以我軍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為主線,國民黨軍事失利的同時,政治、經濟、外交也陷于危機中。內容精彩,故事性、趣味性強。可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講述法等。教師可指導學生在本課內容中自主選擇其一,組成小組,通過課內外收集資料,在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如故事會、多媒體展示)相互交流,在還原歷史的同時體會當時錯綜復雜的歷史場面。教師也可通過問題,使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這一時期的歷史。教學中可指導學生利用地圖加深對這一時期事件的理解。
重點分析
解放戰爭第一年敵人進攻我方防御,而敵消我長的原因就在于我軍成功的粉碎了敵人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由此決定了戰爭的力量對比和發展態勢,使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人民解放軍先后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使學生明白:戰爭的勝負不是取決于軍隊的數量、裝備、外援,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心向背和是否能夠運用正確的作戰方針和作戰方法。
難點分析
戰爭的勝利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學生往往片面理解為單純的軍事上的勝利,難以全面認識。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共產黨取勝的原因,主要由于黨中央采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解放軍的英勇作戰,更由于人民群眾的支持擁護。
重點突破方案
對于粉碎全面進攻,突出毛澤東的“我們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從戰略戰術兩方面闡述,突出其英明正確;粉碎重點進攻重在陜甘寧,主要分解為三個問題:中共中央為什么要主動撤離延安?為什么要轉戰陜北?中共中央應當采取怎樣的措施對付敵人的進攻?講述戰爭進程時,利用圖示法進行教學,給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以增強教學效果。
課堂導入
方法一:在解放戰爭中,陳毅將軍在孟良崮戰役勝利后曾揮毫賦詩,詩中寫道:“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點點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刀叢撲去爭上頂,血雨飄來濕戰袍。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陳老總還借用《三國演義》中的典故,將孟良崮戰役豪邁的稱之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那么孟良崮在什么地方?孟良崮戰役是怎么回事?在解放戰爭初期,敵強我弱,我軍是怎樣以少勝多呢?帶著這些問題,今天我們來學習這一課。
方法二:(打出延安的圖片)毛澤東曾說:延安是我們的,我們在這里開了窯洞,種了小米,學習了馬列主義。延安,這個人人想去的、充滿陽光的地方,一直有著“革命圣地”的美稱,是共產黨的首都和指揮中心。毛澤東在這里戰斗生活了十幾年,共產黨在這里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但為什么還要撤離延安呢?(看蔣巡視延安圖)當蔣介石不無得意的踏上延安這塊土地后,他的“剿匪”大業真的大功告成了嗎?學習了這一課,你就會明白的。
方法三:1946年6月,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悍然發動全面內戰。(電腦顯示解放戰爭初期國共力量對比圖)從國共雙方的兵力、裝備擁有人口和地區看,哪一方占明顯優勢?(學生回答)許多友人都為共產黨捏一把汗,可是毛澤東卻在戰爭一開始就說:我們不但必須打敗蔣介石,而且能夠打敗蔣介石。為什么毛澤東能如此斷言?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學完了這一課你就會找到正確答案的。
【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教學建議】相關文章:
軍隊自我鑒定07-01
最好的軍隊童話作文08-24
軍隊醫生述職報告01-02
某連隊(軍隊)班長述職報告08-17
軍隊醫生述職報告2篇03-27
奧爾夫音樂教案:《軍隊進行曲》01-26
軍隊形式主義心得體會08-23
軍隊部隊優秀共產黨員事跡08-16
試論19世紀中期清朝軍隊的演變08-17
小學英語教學建議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