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本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 教學建議
日本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 教學建議重點分析
“九·一八”事變是本課教學重點。近代以來,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略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支持中國的軍閥混戰并從中獲利。學習這一內容,對學生總結歷史經驗,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非常重要。
蔣介石不抵抗政策是教學的又一重點。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導致東三省滅亡的直接后果是不可忽略的,與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政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教訓深刻。
十九路軍和上海人民抗戰是本課教學的又一重點。國難當頭,十九路軍將領不顧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率部下英勇抗擊日寇。由于孤軍奮戰和蔣介石的破壞,導致《淞滬停戰協定》的簽訂,使日本的侵略又一次得逞。
難點分析
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是本課的難點。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步步推進,國民黨政府妥協投降,不作抵抗。而廣中國人民沒有坐視大片國土的淪喪,因此,在全國范圍內興起了抗日救亡運動,并涌現出許許多多的抗日英雄人物及光輝事跡。學生要深刻理解抗日救亡運動興起的前因后果。
重點突破方案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法西斯上臺后精心策劃的重要的侵華步驟。引導學生從日本國內的政治經濟情況,以及國際上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中國國內蔣介石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等方面綜合分析其原因。結合教材提供的史料分析日本侵華的根本原因。
教師要指導學生分析出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原因,聯系前面所學“四大家族”對中國經濟的壟斷統治,可得知以蔣為首的統治集團為己私利,犧牲東北以保全內地。另外,出于反動階級本性,把中國共產黨視為主要敵人,懼怕抵抗會有利于共產黨的發展。從中可以看出不抵抗政策的實質是賣國反共。其結果必然有利于日本加緊侵華。
【日本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 教學建議】相關文章:
中國古人眼中的日本09-06
日本教學反思06-13
標準日本語教學計劃08-18
日本之旅作文08-25
日本之行作文06-28
日本之旅作文04-13
標準日本語教學計劃2篇07-24
《中國的疆域》教學反思04-06
中國的地形教學反思04-07
中國的民族教學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