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啟蒙運動的教學設計
啟蒙運動的教學設計
一、性質、定義(什么是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是繼文藝復興之后歐洲新一輪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二、背景(為什么會發生啟蒙運動):
1、17—18世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
2、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也為人們的思考和判斷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三、過程(啟蒙運動如何進行):
1、這場運動最初興起于17世紀的英國,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等。
2、18世紀后發展到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其中以法國的啟蒙運動聲勢最大,影響最深遠,涌現出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和狄德羅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
四、內容(啟蒙思想有什么):
1、高舉理性大旗:①批判封建專制和中世紀宗教神學。
②主張建立合乎理性的社會和國家。
2、批判君主專制:
現狀——在君主專制體制下,國王把自己看成是國家的化身和象征,他的一切權力來自上帝,不受任何制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曾宣稱“朕即國家”。
理想——但是,啟蒙思想家從自然法和社會契約理論入手,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提出天賦人權和自然權利學說,認為:①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自然權利。
②專制統治則侵犯了每一個人都應當享有的這些權利。
未來——在構建理想的社會制度問題上,啟蒙思想家們的觀點不盡相同:
伏爾泰主張建立英國式的“開明君主專制”,認為“仁慈的國王是上天給予大地的最好的禮物”,通過國王改革就可以過渡到君主立憲制;
孟德斯鳩主張建立一個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相互牽制的政府;
盧梭則推崇實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國,主張全體公民參與立法。
3、宣揚自由和平等
針對封建專制下人們受奴役的狀況,啟蒙思想家從“天賦人權”理論出發,宣揚人生來就是自由平等的,
自由①是源于自己獨立一直的一種行為,包括經濟活動的自由和思想、言論與出版自由,②但要“受法律支配”。
③沒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兩者是有機聯系的統一體。
平等①啟蒙思想家們也積極倡導平等,認為沒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兩者是有機聯系的統一體。
②平等意味著獨立和不受奴役,是一種天然的權利。
③在社會狀態下,人們在法律規定上都是平等的,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來源于私有財產和國家權力。
五、啟蒙運動的作用(給歐洲帶來什么影響):
①17-18世紀的歐洲啟蒙思想家,從各個方面向封建勢力發起猛烈沖擊,傳播進步思想,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
②為即將到來的美、法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依據,進行了輿論動員。
③也為資本主義國家提供了系統的政治構想。
【啟蒙運動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啟蒙運動教學反思10-17
高中歷史《啟蒙運動》教案11-13
校服設計教學設計06-07
散步教學設計08-22
教學設計的作用05-31
牧童教學設計06-07
泉水教學設計06-07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06-07
《長城》教學設計06-08
船長教學設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