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統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對較大的數做的統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具準備】
方格紙、收集的數據。
【課時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P016~10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圖,以及復式統計圖的優點,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2、讓學生體驗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通過對自己熟悉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都了解自己的體重嗎?
老師想了解一下我們班15KG以下,16~20KG,21~25KG,26~30KG,30KG以上各有幾人,怎么解決?
二、探究新知。
如果想知道你們現在的體重比一年級時嗇了多少,體重發生了什么變化,該怎么解決?
小組合作,討論各自的解決方案。
老師出示復式統計表。(沒填數據)
同桌討論怎么填這張表。試一試。
像這樣的表格我們叫它復式統計表。你能從這張復式統計表中發現什么?
三、鞏固深化。
分別統計我們班男女生參加課外小組的人數。
四、總結評價。
說說自己的收獲。你認為自己這一節課學得好嗎?
五、開放題。
收集我國1980年和2003年城鄉的人均收入,并制成統計表。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09例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體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
P109的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油田的紅綠燈處車輛川流不息,那么我們想知道2分鐘能有多少小汽車、面包車、客車、貨車?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來統計這些數量?
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各自的統計方法。
二、新授。
給每一個小組發記錄單。
播放動畫。
出示結果。
小汽車50輛、面包車30輛、客車25輛、貨車10輛
小組討論并制作統計圖。
比較各小組的統計圖,看看哪組的美觀大方。
統一制作的方法。
看圖分析。
你從圖上知道什么?
討論: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為什么?
三、鞏固。
P111做一做。
練習二十二的第1~4題。
四、總結。
你這節課學會了什么?你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五、開放題。
統計一下我們學校各年級的,并制成統計圖。
第九單元
【教學內容】找規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去創造美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
【課時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115-116頁例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點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
能力點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德育點目標: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去創造美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請4名學生上臺表演:1號 2號 3號 4號
2號 3號 4號 1號
3號 4號 1號 2號
4號 3號 2號 1號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師小結:象剛才這樣的有規律的排列方式是循環排列的規律。
二、主動探究:
1、小東家搞裝修,房子是怎么布置的呢?(出示主題圖)
學生分小組討論,圖案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呢?
學生匯報交流。
2、你能設計出象這樣有規律的圖案嗎?(學生自主選材設計)
學生匯報交流。
學情預測:(1)文字形
(2)圖案形
(3)字母形
3、根據下面的排列,你能接著畫嗎?
三、鞏固應用
1、做課本116頁做一做。
學生先嘗試設計,然后匯報交流。
2、做課本117頁第1題。
3、學生先自己獨立做,然后說說它的規律是什么?
四、開放練習。
做課本117頁第2題。
學生先觀察,然后小組議一議時間有什么變化?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116頁例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實驗、驗證等活動使學生逐步體驗、發現事物中隱含著簡單的排列規律。
2、在猜想、實驗的過程中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逐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去創造美。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實驗、驗證等活動使學生逐步體驗、發現事物中隱含著簡單的排列規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師:生活中許多事物都是有規律的,許多圖形也是有規律的。同學們,你能看出這些圖形的排列規律嗎?
二、主動探究: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這些圖形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小組討論
2、小組匯報:誰來告訴大家這些圖形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相差數字之間的數字是1、2、3、4、
3、再往后你會擺嗎?應擺幾個?為什么?
4、你能依照例2的規律自己創造一些規律嗎?可以在本子上畫一畫。
展示自己創造的規律。
5、你能自己創造出一些規律來考考大家嗎?
同桌互出一道題,然后互做。
三|鞏固應用。
1、做課本116頁做一做。
學生先自己試做,然后交流。
2、做課本117頁第3題。
學生先交流想法,再填在課本上
四、開放練習。
你能找出下列數的排列規律嗎?
1 1 2 3 5 8 ( ) 21
96 ( ) 24 12 6 3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118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通過多種練習能較快的發現數字間的規律。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逐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的推理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逐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通過多種練習能較快的發現數字間的規律。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找規律填數
1、 2 4 6 10
4 8 16 20
2、2 3 5 8 12 17 ( )
3、下面的圖中,哪一個應填在"?"處。
□ △ ○
△ ○ □
○ □ ?
二、指導練習
1、課本118頁第4題。
學生先說圖意,根據圖示找出規律,然后填寫。
2、課本118頁第5題。
指導學生根據圖示找出規律,然后在圖上畫出來。
3、課本118頁第6題。
指導學生說出計數器上的數各是多少,有什么規律?然后按規律接著畫。
三、開放練習
1、 ○ ○ ○ ○ ○ ○○
○ ○ ○ ○ ○○
○ ○ ○○
○ ○ ○○
【第八單元】相關文章:
第八單元教學反思04-22
三年級語文第八單元教案02-17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教案11-16
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作文12-08
二年級語文第八單元教案07-03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教案02-09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教案03-10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03-08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