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陳涉世家 第一課時
一、素質教育目標
1.了解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2.學習本文用人物自己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詞多義、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疏通文意,尤其是對陳涉語言的認識,理解它在事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難點: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其表達作用。
解決辦法: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利用討論式研討式解決重點、難點。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對重點、難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質疑,師生共同回答。
2.展開背誦比賽。
3.訓練口述能力,復述課文。
4.進行朗讀訓練。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農民起義,這些農民起義,為殘酷的封建統治所迫,充分說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每次農民起義都沉重地打擊了黑暗的封建統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是發生在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這次起義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政權,給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擊,促使了秦的速亡。那么陳勝、吳廣是什么樣的人,他們是在什么情況下發動起義的,起義的經過怎樣?我們學習了司馬遷寫的《陳涉世家》就知道了。
(一)明確目標
整體把握全文,掌握正確的讀音及重點詞的意義,理清文章脈絡,分析第1段。
(二)整體感知
1.首先利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出示朝代表: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從而讓學生明確本課文所處朝代。)
2.利用多媒體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的學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如:(1)一詞多義現象。(2)通假字。(3)古今詞義的區別。(4)句讀。(5)常見實、虛詞的運用。(6)特殊句式(倒裝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等)(7)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8)重點段的背誦。
3.聽錄音范讀課文,強調對重點字詞的理解,并為加粗字注音。
輟、茍、適、次、度、唱、罾、間、素、笞、借、第、袒、收、徇、比、與、太息、閭左、威眾、忿恚、社稷、被堅執銳
4.學生結合課下小注默讀課文,疏通課文。
5.學生復述課文。(結合多媒體制幾個.課件,關于故事情節發展方面的如:(1)去大澤鄉途中。(2)陳勝、吳廣去行卜。(3)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4)吳廣殺尉。(5)為壇而盟,祭以尉首。(6)進軍過程。)
6.課文共3段,各寫了什么內容,是按什么順序組織材料的?指名同學回答:
課文第1段先簡介陳勝、吳廣其人,而后側重介紹陳勝是個胸懷大志,有反抗精神的人。第2段先交代引發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說明起義是在什么情況下爆發的,接著寫起義的籌劃過程,說明陳勝不但敢于斗爭,則有智有謀。第3段寫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勝利進軍,并建立政權的經過,顯示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和歷史意義。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課文先介紹立傳人物的概況,再敘述被立傳人物的史實。敘述史實又依著農民起義的經過,即起義發生的原因、經過和起義后的浩大聲勢順序組織材料,這既符合傳記的特點,又使記事脈絡清楚。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背景及作者簡介。
學生閱讀注釋①教師可作如下補充。司馬遷的父親學識淵博,在漢武帝時就任太史令。司馬遷自幼受父親的熏陶,10歲就到長安學習,20歲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歷,觀察各地的風俗人情,搜集傳聞異說,為后來.寫作《史記》打下了基礎。38歲任太史令,更有機會博覽皇家藏書,掌握了豐富的史料,42歲時開始寫《史記》。公元前99年因上書替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被捕入獄處以“宮刑”。出獄后他發憤著書,于公元前91年,終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巨著《史記》。
(2)《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這部書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三千多年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記諸侯國興亡),七十二“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書中不但文字縝密,記事詳細,而且語言形象生動,人物性格鮮明突出。作者把農民起義的領袖陳涉的傳記列在“世家”里,足見他對陳涉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看重,陳涉首事反秦,功大,故人“世家”。魯迅先生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背景: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后,建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國家。他對農民進行了殘酷的剝削、壓迫,實行嚴酷的刑法,又焚書坑儒;大量征發農民修長城,造阿房宮,筑驪山墓。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賦稅,殘酷的刑法逼得貧苦農民痛苦不堪,階級矛盾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秦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統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到公元前209年終于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敲響了秦王朝的喪鐘。
2.指導學生學習第1段。
(1)齊讀第一段。品味疏通課文。
(2)你認為本段應掌握哪些詞語?
嘗:曾經。輟:停止。之:去,往。悵:失望。茍:如果。若:你。太息:長嘆。燕雀:比喻見識短淺的人。鴻鵠: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
(3)組織學生討論下列問題:
①開頭兩句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陳勝、吳廣的籍貫、姓名,這是傳記文學的開頭。)
②陳涉與傭人的對話,說明他具有怎樣的志向,他安于現狀嗎?
(陳勝與傭人的談話,生動地說明了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命運一樣的人,有反抗秦王朝暴政的決心。)
③本段對人物的刻畫有何特點?運用了什么修辭?
(本段逼真地寫出了人物的情態。如:“悵恨久之”,“笑而應曰”,“太息”等詞,并且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鴻鵠: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燕雀:比喻見識短淺的人。鴻鵠之志:畫龍點睛關涉全篇,由此可以看出文章選材的精當。)
(四).總結、擴展
.總結:這節課我們懂得了作者司馬遷的經歷及他的作品《史記》在歷史上的地位。通過整體感知課文我們知道大澤鄉起義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并分析第1段,了解陳勝這個起義領導者從小就有遠大理想及抱負。
擴展:閱讀《老舍自傳》回答問題:(加深對傳記體裁的理解)
(二)老舍自傳
舒舍予,字老舍,現在40歲,面黃無須。生于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千,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示甘于寒賤也。27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34歲結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并不著急。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40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著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趕集》《牛天賜傳》《櫻海集》《蛤藻集》《駱駝樣子》《火車頭》,皆小說也。當繼續再寫8本,湊成20本,可以擱筆矣。散碎文字,隨寫隨扔;偶搜匯成集,如《老舍幽默詩文集》及《老牛破車》,亦不重視之。
1.傳記性作品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2.仔細閱讀短文。
(1)劃分第一段的層次。
第一層:總的介紹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間層:具體寫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層:對自己生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介紹生平經歷是按__________順序寫的,找出表明時間的詞語。
(3)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自己的情況?用簡短的話依次概括出來。
3.自傳,在介紹生平經歷的同時,常要表明為人處事的態度,以突出自己的思想和性格。按要求摘錄有關語句。
(1)在介紹出生時的家境、時代之后,強調了自己的為人;
(2)在介紹教書糊口難于發財之后,表明了生活態度;
(3)在介紹發憤著書之后,表明了對個人成就的態度;
(4)在介紹了養花、讀書之后,表明了工作態度;
4.本文在選材和語言風格上有自己的特點。
(1)選材上注意了兩點:一是圍繞著自己的職業和事業( );二是強調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態度( )。這為我們寫自傳或為別人寫傳記性文字,提供了寶貴經驗。
(2)語言平實、幽默、簡潔,亦堪稱語言運用的典范,試舉例說明。
(五)布置作業
翻譯第1段,預習第2~3段。
(六)板書設計
陳涉世家
司馬遷
陳涉世家 第一課時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baimashangsha.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陳涉世家 第一課時】相關文章:
《陳涉世家》讀后感(精選11篇)07-29
看《金粉世家》的感悟08-23
人民群眾舉報涉恐涉暴線索獎勵辦法04-19
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08-17
第一課時教學反思08-24
陳果語錄08-23
陳果語錄08-18
陳天橋語錄01-12
《畫家鄉》第一課時說課稿08-18
《“黑板”跑了》第一課時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