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詩歌教案5篇(優)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詩歌吧,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你知道什么樣的詩歌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詩歌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詩歌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兒童詩歌,讓生知道什么是兒童詩歌以及兒童詩歌的基本知識。
2、讓生了解兒童詩歌的特點。
教學準備:
幾首兒童詩歌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xxx詩歌。你們知道什么是詩歌嗎?
生說自己對詩歌的看法。
師總結: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那什么是兒童詩歌呢?兒童詩是指以兒童為對象的,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練、有韻律、分行的語言來表情達意的一種藝術形式,也包括兒童為抒懷而創作的`詩。
二、欣賞與講解
1、欣賞兒童詩歌:
《月亮》
天上月亮圓又圓,照在海里像玉盤。
一群魚兒游過來,玉盤碎成兩三片。
魚兒嚇得快逃開,一直逃到巖石邊。
回過頭來看一看,月亮還是圓又圓。
這首兒歌在月照大海的靜態美景中,通過魚兒的“逃”和“看”的動態加入,在精巧的構思中,創造出一群小魚兒戲水觀月的優美意境,既有童話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又如:
《媽媽是棵大樹》
媽媽是棵大樹,我是樹上小鳥,每天,在媽媽身邊,快活得又蹦又跳,熱了,媽媽給我綠蔭,綠葉搖響催眠小調;
冷了,媽媽把我摟緊,雪花譜出春的歌謠。
啊,媽媽,將來不論飛到哪里,我都不會忘記,這翠綠的林梢。
這是一首寫我與媽媽的小詩,同學們可以仿照這個樣子寫一首與媽媽有關的詩歌。
三、與生交流讓生說一說他還知道哪些兒歌,這些兒歌好在哪里?
幼兒詩歌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與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圖書等。
2、懂得搶別人的玩具是不禮貌的行為,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故事《明明的變形金剛》、幼兒自帶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還來了一個小故事,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吧,請你們認真聽完故事后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請幼兒認真傾聽。
二、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1、教師:
好啦!老師的故事講完啦,請你們說說明明的媽媽為什么會開心的笑了呢?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
教師小結:
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還邀請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一點也不自私,媽媽為他的行為感到自豪,所以高興、滿意的笑了。
3、教師:
小朋友,瞧,明明會把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那當你們有一件新玩具的時候,你們會怎么樣做呢?你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嗎?
4、幼兒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大家現在知道了要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三、請幼兒和別人分享自己從家里來的'東西,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從家里帶來了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和玩具,你們愿意和別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東西,并且說一說愿意和誰一起來分享。
3、教師根據幼兒的意愿,請幼兒與自己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帶來的東西。
4、教師小結:小朋友,因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你們都開心嗎?其實與同伴分享也是一種快樂的事情。
四、結束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家里有沒有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呢?懂得與別人分享,你們會感覺到更開心哦!
2、教師對今天的活動內容進行總結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與他人一起分享東西。
3、結束活動。
幼兒詩歌教案3
科學意圖:
幼兒園中、大班的孩子動手操作能力和手部的精細動作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善,他們利用乒乓球、剪刀、墊板以及少許的水,制作旋轉小花。體會自己動手制作的快樂與成就感。
適合班級:
中、大班
材料準備:
硬塑料板、不同顏色的乒乓球、水、剪刀。
制作方法與步驟:
將乒乓球沿橫切面剪開,然后沿邊緣分別剪成鋸齒狀,做成小花。(見“旋轉的小花圖1”)
實驗操作:
(1)在一個乒乓球小花的底部蘸一點水,然后把這個乒乓球小花放在硬塑料板上。
(2)讓幼兒雙手握住塑料板的兩邊,慢慢傾斜塑料板,就會看到乒乓球小花快速旋轉起來。(見“旋轉的小花圖2”)
(3)取一個沒有蘸水的乒乓球小花并把它放在塑料板上,讓幼兒傾斜塑料板,觀察小花的旋轉與蘸過水的小花的旋轉有什么不同。
或者讓幼兒同時在塑料板上放兩個以上的蘸過水的乒乓球小花,并讓它們同時旋轉起來,看誰轉的時間長,誰轉的乒乓球小花的數量多。
或者讓兩名幼兒共同操作一個塑料板,協同讓蘸過水的小花旋轉起來。(見旋轉的小花圖3)
教師指導建議:
●提示幼兒慢慢傾斜塑料板,防止小花掉下來。
●著重讓幼兒觀察比較沒有蘸水的乒乓球小花和蘸了水的乒乓球小花旋轉起來有什么不同。
拓展與替代:
◆嘗試用其他圓底的材料代替乒乓球做小花進行游戲。
◆用不同質地的材料做托板,看哪種材料更容易讓小花旋轉起來。
小知識
當我們傾斜塑料板時,乒乓球會在重力的影響下向傾斜的方向旋轉,由于乒乓球底部蘸了水,水會減少乒乓球與塑料板之間的摩擦力,所以乒乓球能夠快速地旋轉起來,并在自轉的同時沿水痕公轉。由于水具有表面張力,所以當我們傾斜的角度適當時,乒乓球不會轉出塑料板。
活動反思:
《旋轉的'小花》這一科學活動,主要是通過用剪刀剪讓孩子鍛煉手部肌肉,利用乒乓球制作旋轉的小花,并探索怎樣能使小花旋轉起來。在活動中使幼兒初步了解水的吸附力的作用,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動手制作乒乓球小花,并通過各種方法嘗試讓小花轉起來,通過探索對水的吸附力有直接的認識,在整個活動中體驗旋轉帶來的快樂,產生對科學操作活動的興趣。
幼兒詩歌教案4
一、說活動教材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它要求社會成員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能夠適應語言傳遞技術現代化的要求,以迎接人機對話時代的到來。正如新《綱要》中說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小班幼兒而言,詩歌欣賞還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選了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天性的素材《秋天的畫報》
這首詩歌主題單純、內容淺顯、短小精練又生動活潑。它用多彩的顏色和好吃的水果來描述秋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秋天,又給人以視覺和味覺上的享受。我想,一首好的幼兒詩歌,不僅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語言,啟迪智力,而且還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新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目標應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養,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具體如下:
(一)引導幼兒感知詩歌意境、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幼兒對學習詩歌的興趣。
(二)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創編詩歌。
(三)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從目標來分析,目標(一)滲透了認知和情感內容,這是整個活動的主心骨,重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對詩歌欣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作用。目標(二)是能力目標,這里突出的主要是再創造的思想,重在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開發想象力。目標(三)是情感目標,在學習詩歌的基礎上,萌發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幼兒欣賞詩歌的.興趣。
活動難點:在理解動詞和重疊詞的基礎上根據詩歌的結構嘗試詩歌創編。
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制訂的目標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所以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創編詩歌,是發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活動中利用圖片、音樂和有趣的游戲開發幼兒的大腦思維,促進幼兒拓展詞匯.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難點部分。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的活動目標服務的。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經驗的。為使活動更加生動活潑,我做了以下準備:
(一)制作多媒體課件《秋天的果園》。
因為小班幼兒對秋天的觀察是粗淺的,感受和了解更是模糊的。借助課件可以拓寬幼兒的原由經驗。
(二)多媒體背景圖《秋天的畫報》并伴有優美的音樂。
詩歌欣賞對幼兒最大的作用是美的熏陶,把音樂和美術相結合更能對小班幼兒產生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和享受。
(三)制做一棵秋天的樹,樹上有多種水果圖片。
為幼兒詩歌的創編提供可以操作的材料。起鋪墊作用。
(一)伴隨著優美的背景音樂進活動室
帶著愉快的心情進活動室隨意坐下,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
(二)用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觀察、學習的興趣。
生動形象的課件展示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秋天的果園,認識了各種各樣水果,感受了秋天的豐收。為學習和創作詩歌埋下了伏筆。在這一環節,我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直觀性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使孩子在積極主動的姿態中參與活動。
(三)美的意境中欣賞學習詩歌。
1、播放《秋日私語》和秋天的多媒體背景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提問鞏固對秋天色彩的認識秋天的梨/棗/蘋果/葡萄是什么顏色的?
3、學習詩句: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棗,金燦燦的蘋果,亮晶晶的葡萄。
4、第二次欣賞詩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能更好地理解詩歌,并培養其有意注意風娃娃在干什么呢?
5、學習動詞:鉆、翻。請幼兒用動作做一做鞏固對動詞的理解。
6、師生完整朗誦詩歌。
7、表演詩歌鞏固對詩歌的理解。
(三)創編詩歌
1、游戲:摘果子。教師為幼兒創設豐收的果園的情景,提供各種各樣的水果讓幼兒去觀察去發現。讓幼兒建立表象經驗。并在次基礎上進行詩歌的仿編。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從外型香味等特征進行創編。
2、集體創編。給幼兒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
3、幼兒自由創編。請幼兒摘3個果子,并把他們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放手讓幼兒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去創編。《綱要》指出:在寬松的環境中要讓每個幼兒有機會參與嘗試。
六、說活動特色
現代兒童觀認為: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詩歌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只有讓幼兒充分地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現、去創造,幼兒才會更快、更好地掌握詩歌內容,同時獲得詩歌以外能力的發長,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次活動設計的特色是:
(一)創設豐富、多元的語言環境氛圍。
幼兒的智力是多元的,語言也是如此。那么,為幼兒創設語言環境也應當提供各種得以表現的機會和條件。而幼兒的語言發展和創新的意識更處于萌芽期,因此,本次語言活動中融入了音樂美術的元素,使得活動開展得很唯美,符合詩歌教學本身的需要。
(二)環節設計始終體現了趣味。
根據《綱要》的精神和語言領域的目標.本次活動的設計思想始終圍繞著一個趣字。因為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應該無時無刻為孩子服務,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鮮艷的畫面色彩,生動有趣的形象吸引孩子們的眼球。通過教師針對性的提問讓幼兒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三)活動形式凸顯游戲性。
在本次活動中,各個環節采用了游戲法、欣賞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開展教學,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同時,也將為活動獲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運用現代科技,充分發揮課件作用
由于幼兒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的制約,對秋天的特征了解不多,印象也不深。通過課件的展示可以讓幼兒身臨其景,加深對秋天的感受。不僅能讓幼兒對秋天大自然的美麗產生深刻印象,還能激發其觀察的興趣。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提高21世紀人才素質的基礎,它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為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幼兒詩歌教案5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2、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3、鍛煉幼兒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和想象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課件《如何防雷電》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
今天,小芳小朋友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里。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小芳的家里坐下,她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三、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里?
3、今天嬌嬌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課件
《如何防雷電》。
五、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里的嬌嬌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2、柯柯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3、誰做得對?請幼兒自由討論,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4、老師小結應該怎樣防雷電。
(1)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可以躲在電線桿下。
(3)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可以躲在潮濕的地方。
六、情景演習:
突然在小芳家里的一個角落里冒出一陣陣煙和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
七、與幼兒一起討論應該如何安全用電。
1、尋找出冒煙的苗頭(原來是小芳貪玩,用電燙斗燙衣服忘了關掉電源,把衣服燒焦了)。
2、與幼兒一起討論在家該如何安全用電?請幼兒各抒已見,這時候,要運用靈巧的引導語言來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對事情的判斷力。
3、老師小結該如何安全用電:
(1)不玩弄電器的插頭,需要時請大家幫忙插和拔。
(2)不用濕手觸摸電源開關。
(3)在沒有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按動電器上的旋鈕及各種鍵,有的家電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隨便亂動。
(4)注意節約用電,要隨手關燈,沒人時不開燈,電視看完要及時關掉。
【幼兒詩歌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詩歌教案07-12
幼兒詩歌教案11-30
幼兒詩歌教案大班教案01-06
【通用】幼兒詩歌教案09-15
幼兒詩歌教案范文09-30
幼兒詩歌《夢》教案02-14
[實用]幼兒詩歌教案09-15
幼兒詩歌教案(優選)09-15
幼兒園詩歌教案02-17
幼兒詩歌教案15篇(精選)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