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區域經濟發展的探索和思考
區域經濟發展的探索和思考近年來,**街道緊緊圍繞全區建設富裕**、生態**、文化**、幸福**、平安**,打造“活力**、魅力山城”的目標任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著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步伐,區域經濟穩步發展。但要實現新的更大的發展,**街道必須針對空間布局有限、產業轉型升級困難、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路徑。
一、對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的分析
2012年,**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6.53億元,同比增長4.02%、銷售收入15.22億元;批零住餐業銷售總額17.87億元,同比增長13.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03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進出口總值7350萬美元,同比增長17%;實現入庫稅金8525萬元,完成財政收入5096萬元。總體來看,發展形勢呈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但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傳統機械裝備制造業和化工業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觀,內生動力不足,分析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礎配套設施落后。和基礎設施、發展空間明顯優越的先進地區相比,**街道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速度,人口、資源、環境壓力等矛盾日益突出。目前**街道轄區面積17.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達8萬余人,人口的過于集中造成了人均擁有道路面積、住宅面積、公共綠化面積明顯偏低,使商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擴張受到嚴重限制。
(二)工業用地緊張。土地是工業發展的基礎,缺少土地的有效承載,第二產業很難持續快速增長。近年來,工業發展對土地要素的需求日益增強,由于國家土地政策和區域面積的限制,**街道的土地制約因素矛盾突出,難以規劃系統的產業園區,致使出現轄區工業發展仍然存在項目不多不大,缺乏旗艦企業,發展速度緩慢等諸多矛盾。
(三)交通瓶頸依然存在。由于**小街小巷、道路狹窄的特點,**街道轄區內的交通道路和基礎設施的容載量也已達到極限,交通擁擠、停車難等問題突出,對轄區企業的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正日益突出。此外,由來已久的城市結構和布局也限制了城區商業的集聚和密度,難以規劃建設服務業龍頭企業。
二、加快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思路和途徑分析
(一)以優化經濟結構為目標,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在當前總體經濟形勢處于深度調整的關鍵時期,**街道的經濟要持續健康的科學發展,就必須從注重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結構改善和質量提升等入手,努力構建集約型、創新型和高端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因此我們要搶抓發展機遇,一方面立足轄區發展實際,在圍繞機械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做精做強以工陶、魯耐、強大、福顏、富安為龍頭的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集中扶持新穎傳感器、大通科技、綠源燃氣、康貝醫療器械等高新技術企業加快發展,著力培育起一批科技創新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的新型工業企業。另一方面,要積極突破發展空間狹小的瓶頸,不斷尋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增長點,重點抓好**美食園、中心路沿路商貿圈以及瓏山路商業集中區的提檔升級,進一步加快大街古商業街建設步伐,努力增強服務業發展后勁。
(二)以調整產業布局為抓手,培育新的增長點。當前的**仍處于工業化升級、社會結構轉型和現代化步伐加快的重要階段,因此我們在加快轉型發展中必須從大局出發,緊跟市、區經濟整體發展的動態和趨勢,形成準確的功能定位和特色產業,實行差異化發展,規避同質競爭,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產業鏈。觀察**街道目前經濟發展格局,總體以五嶺路為界較為清晰地呈現南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的服務業集中區和北以五龍、后峪、良莊、安上四個社區工業園為重點的工業集中區兩大板塊。結合當前全區總體發展規劃,可以規劃兩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方面,北部要以蓮花山森林公園為核心輻射發展,加快建設三泉山旅游度假區,積極發展餐飲、商住、休閑、娛樂等旅游配套產業,實現服務業的北向擴張,形成新的第三產業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要以區東外環路建設為契機,以東規劃新型工業園區,努力引進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第二產業經濟增長點。
(三)以載體建設為重點,努力拓展發展空間。目前,土地、資源、交通和環保等問題對轄區的經濟發展制約將越來越明顯,誰能夠有效解決瓶頸,誰就能搶占發展先機。這就要求我們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必須立足**實際,通過“建、盤、引”等方式來破解制約難題:“建”是指積極推動路網建設,不斷提升區域的承載功能。要圍繞轄區三縱三橫的交通格局,進一步加大與上級部門的協調力度,積極實施五嶺路北延、東過境路南沿等道路建設工程,緩解城區的道路交通壓力。對博礬路、馬行街、北嶺后街等20條轄區主干道及背街小巷進行改造提升,努力解決部分特色街區的交通擁堵問題;“盤”是指積極盤活動存量土地。采取分類不同的盤活方案,積極穩妥地對淄礦集團、后峪工業園、魯耐窯業、瓏山集團等企業近500畝閑置土地進行盤活,破解經濟發展用地瓶頸制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www.baimashangsha.com)“引”是指要積極加強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招商選資引進一些對地方財政貢獻大、資源占用少、適合**發展的項目,使轄區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從而提高轄區經濟實體的承載力和容積率。
三、關于今后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一些保障舉措
(一)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的理念,加快內涵發展步伐。對于資源缺乏、發展嚴重受限制的老城區來說,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充分發揮工陶、強大等現有省、市級研發中心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極引導企業通過打造自身科技研發平臺、增加科研投入、爭取優惠政策、加強載體建設等途徑,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二)牢固樹立服務理念,強化職能服務。要不斷加強對企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積極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進一步完善掛包責任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工作限時辦結制等制度,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強化工作責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要針對企業在發展中碰到融資、用地等困難和問題,定期開展工業集中服務活動,通過積極開展銀企對接等活動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
(三)牢固樹立項目為綱的理念,狠抓項目建設。項目建設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因此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一方面,要圍繞工陶、強大等傳統優勢產業,迅速擴張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另一方面,要狠抓招商引資,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既著眼于經濟規模“量”的迅速增加,又致力于經濟質量“質”的大幅提升,通過項目建設的實施,努力在實現高產出、形成好效益、做出大貢獻上有新的突破。
【區域經濟發展的探索和思考】相關文章:
基層協商工作的實踐和探索04-14
由恐龍想開去-關于探索與想象力并存的思考02-08
信息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關聯效應分析08-26
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的句子10-26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思考與探索08-25
區域活動中教師的觀察和回應08-26
探索的作文05-17
對幼兒游戲的觀察和思考論文(通用5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