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課改工作匯報材料
求真務實 發展中彰顯特色——三實小課改工作匯報材料
大家好!
非常感謝教育局為我們創造這次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今天我向大家匯報的是偃師市三實小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的探索—《求真務實 發展中彰顯特色》。(幻燈片)
發展歷程
三實小是2006年8月在高莊小學的基礎上成立,合并齊莊小學,面向市區招生的。當時的三實小環境差、設施簡陋,家長們托關系、改戶口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送到實小、二實小。面對這種現狀,三實小團隊迎難而上、同甘共苦,使學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六年來,學生由最初的50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1600多人,班級由原來的17個增加到現在的25個,教職工由45人增加到現在的71人。其中省級骨干教師3人,市級骨干教師8人。近兩年來,我校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求進,教學成績連年在鎮統考中名列前茅。學校先后獲得“洛陽依法治校先進集體”“偃師市文明學校”“城關鎮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得到了上級和家長的肯定。
學校的生存,學生是根,教師是魂。教師的發展引領學生發展,決定學校的生存質量。下面我從師生成長與課改探索兩方面向大大家做簡單的匯報:
一、師生成長
(一)讓教師做幸福的教育者
1、以人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
從建校至今,我校一直堅持“以人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關心每一位教師,從而最大限度激發內部活力,如:教師們婚喪嫁娶、生病住院時學校都派代表探望和慰問;看到教師們騎電動車充電不方便,我校就建造了新車棚,并安裝了充電插座5個;為了讓老師們的工作環境更舒適、優雅,我校給每個辦公室安裝了空調,配備了電腦,春天為老師買來花卉,冬、夏為老師配備專用坐墊……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老師們也用同樣的形式回饋學校,回饋學生。2007年冬天,我們學校開始修建小花園,花園里的兩條小路都是我校教師冒著嚴寒一粒一粒的挑選石子,用雙手把挑選出來的石子一粒一粒的拼成一幅幅美麗的圖案。(幻燈)
2、教研引領,促進專業化成長
為了打造一支專業精、水準高、素質棒的教師隊伍,我校堅持開展扎實有效的教研活動,并形成了完善的教研活動制度:
(1)業務研討:每周二上午三、四節為數學教研組活動時間;周三上午三四節為語文組活動時間,每次活動都有具體的問題要交流、要解決。多次組織教師到山西太谷、鄭州、洛陽、山化王窯等地聽課學習,回來后全校匯報、交流,實現了一人學習、全體受益。先后投資3000余元為教師購買書籍供教師們閱讀、學習。(幻燈)
(2)備課交流:教師個人備課與年級組集體備課相結合。教師個人的電子教案都有三部分組成:A自己的精備單元;B同級教師精備單元修改后的個性教案;C自我教學反思。每個年級組建立一個公用郵箱,每位教師將教案、教學資料和課件及時發送到公共郵箱,資源共享。
(3)錘煉課堂:
每學期分層進行公開課展示,有標桿課、有達標課、有嘗試課。為了調動老師們聽課、評課的實效性,我們采用量化考核的方法,期末選出優秀教研組給予獎勵。(幻燈)
近三年來,我校教師共有112篇論文獲得偃師市級以上獎勵,其中有27篇論文獲省市級一、二等獎。有10余位教師的優質課獲省市級一、二等獎,其中牛珂珂老師的數學課《積的變化規律》獲河南省二等獎,段亞梅老師的語文課《臺灣蝴蝶甲天下》獲河南省一等獎,她本人也被評為“河南省教學標兵”。
(二)讓學生做快樂的學習者
好習慣成就好性格,好性格成就好人生,我校著眼于培養學生好習慣、錘煉學生好性格,出版了校本教材—《知識豐富人生 習慣成就未來》,每學期隨教材發放,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實踐。
1、晨讀午練:內容具體到每周,根據學校的實際,每天上、下午預備前10分鐘分別進行經典誦讀和書法練習,為學生養成愛誦讀、寫好字提供了時間保障。
2、課外閱讀:家校形成合力,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各個班級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每月評選出校級“閱讀明星”。
3、行為養成:少先隊開展“伸伸手、彎彎腰”活動,學校安排督察員執勤,紅領巾廣播站通報活動情況,漸漸地,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校園這個大家庭也變得更加整潔、溫馨。
4、融入課堂: (范文先生網 www.baimashangsha.com)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我校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幫學生成立學習小組、指導學習方法、促進團隊合作、加強參與期待,在小組合作中,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被表揚、被認可、被贊賞,課堂參與度高了,學生也越來越自信。
近三年,我校學生合唱比賽獲洛陽市一等獎,英語短劇表演獲洛陽市一等獎,先后有46位同學所寫的作文、故事獲得洛陽市一、二等獎,358人次獲得偃師市各種獎勵。
二、課改探索
(一)課堂教學
我校課堂教學基本模式為:
(1)預習導學
教師要將導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著問題對學習內容進行預習,并告訴學生學案中哪些內容只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內容應注意知識前后才能解決,讓學生逐步的理解教材。
(2)合作探究
討論交流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先充分的自學(根據情況,有些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有些內容要提前進行自學)然后討論學案中的有關問題,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師只須一帶而過,而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則應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而學生在討論中不能解決或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應及時匯總,以便在精講釋疑時幫助學生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緊扣教材、導學案,針對導學案中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義,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隨堂檢測
在練習設計時,應注意多設疑,在無疑——有疑——無疑的過程中,使學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識,增強學習能力。對不同的學生練習的測重點應有所不同。
(4)創新延伸
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的學習,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已基本完成,可在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歸納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適時激發學生深層次的質疑、應用。
以上環節在同一節中可根據教學需要重復進行。
(二)導學案的使用
在教育局下發統一導學案之前,我校已進行了一年多編寫、使用導學案的嘗試。
1、目前四至六年級在使用導學案時,結合我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對局印發導學案進行有針對性刪改,融入教學環節,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2、骨干教師使用導學案上展示課。
3、使用導學案上課,定期召開教研組會議交流使用導學案的經驗和問題。
(1)導學案中“溫故知新”的內容,中年級放在課內進行,高年級根據學習目標,重點題目放在課內,其余可放在課外進行
(2)“激疑導學”部分課堂上通過自學合作探究交流等重點學習,可采取讀、寫、畫、議等方法,而不必每個題都寫在導學案上
(3)“鞏固達標”“拓展延伸”部分,根據教學設計,可放在課內,也可放在課外進行。
(三)學習小組的建設
合作學習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但對于三實小六七十人的大班額來說,需要想辦法克服困難,我們剛開始采用前后六人或八人一組,但在實際操作中,渾水摸魚、濫竽充數的學生很多,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太谷經驗后改為前后四個人為一組或六人一組(具體的根據教室位置而定)。我們把研究的重點定位
于如何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1、科學編組 (組間同質,組內異質)
盡量保證一個小組內的學生多具特色,能夠取長補短,我們充分考慮了以下因素:
(1)學生的程度。每個學習小組內混合成績好、中、差的學生。
(2)學生的能力。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強,有的觀察能力、思維比較深刻,將這些具有不同能力優勢的學生組合在一起,不僅能提高小組的活動效率,更能有助于每個組員的全面發展。
(3)學生的性別。性別混合可以豐富小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而多視覺的產生則可以豐富學生的思維。
(4)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與來自不同家庭的同學合作的經驗將有助于學生應對這種真實的社會生活,為將來與人交往打下基礎。
2、為了提高學習小組的實效性,目前我們重點在做技能培養
(1)聽的技能。
首先,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要訓練學生耐心聽別人說完后再提出不同見解;其次,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記住要點,并考慮別人的話是否有沒有道理。最后,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也就是對別人所說的話作出判斷,在此基礎上反思自己的觀點,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體會別人的看法和感受。
(2)說的技能。
教師要培養學生說的勇氣,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討論時,要有次序地發言,聲音要輕,不影響其他小組學習。小組匯報時,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聲音洪亮。
(3)交往的技能。
在交往中,要訓練學生樂于陳述自己的意見,敢于修正他人的觀點,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修改和補充自己原來的想法。別人提出疑問時,要針對問題耐心解釋,要盡可能作出令人滿意的答復。要虛心考慮別人的意見,修正和補充自己原來看法中不正確、不完善的地方。
3、角色任務
我校把老師的角色重點放在如何有效的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上。
(1)選討論內容;
討論內容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討論的內容應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關鍵;討論的內容要有探索性和開放性。
(2)把握討論時機;
學生思考出現困難時、意見不統一時、回答不全面時、學生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時、揭示規律性知識時、解答開放性問題時組織討論。
(3建立合作規則
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再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討論時,教師深入到小組當中,成為小組討論的一員,關注討論的進程,了解各組討論的情況,以便及時點撥,適時調控。教師要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想所思,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討論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匯總工作,通過各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的形式,鍛煉學生總結、歸納、概括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有利于鞏固和擴大小組討論的成果。
4、評價激勵
通過一年的摸索,我們發現,以前由于評價內容太多,弱化了評價的真正目的,增加了師生的負擔。今年,我們把落腳點放在如何使這種評價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組內評價
組長根據各班制定的評價細則,用表格的形式把每位同學的學習、紀律、衛生情況進行量化,每周匯總。星星——月亮——皇冠
逐步升級呈現在個人評價表內,展示在版面上。
(2)班級評價
班長和學習委員用表格的形式把每個小組的學習、紀律、衛生情況進行量化,每周匯總。以插紅旗的形式展示在小組PK臺上。明星小組的成員佩戴優秀小組標志一周。明星小組的組名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表彰并且展示在教導處的公示欄中。
(3)校級評價
校級評價主要是學期評價,學期結束學校會評出優秀小組長和優秀小組進行表彰、獎勵。
(四)數學作業的分層布置
我校四—六年級的數學作業分為正式作業和積分作業。我們提出的口號是:平時作業好,周日作業少。強調學生只要在平時把知識中的重點、難點、考點消化掉,家庭作業就要減少或沒有。
正式作業:主要練基礎題(與例題相仿的類型,在格式、書寫、準確率上都有嚴格的要求。
積分作業:主要練考點、難點、易混點,但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差異布置分層的作業,一般會有三種:班里的4號做c類作業(與正式作業相仿的),3號和一部分2號做B類作業(一些稍有難度的練習),1號學生和剩余的2號做A類作業并鼓勵學生做各類的選做題。
以上是我結合三實小的課改工作向大家做出的匯報,不當之處懇請指正,同時我們三實小人會以更認真的態度、更細致的管理在新課改的征程中大膽探索,追求新高!
謝謝大家!
【小學課改工作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小學課改工作匯報07-30
學校十年課改工作匯報材料02-23
學院課改工作匯報02-24
中學課改工作匯報02-24
小學課改經驗交流材料08-21
學校課改交流材料09-05
課改經驗交流材料02-27
小學教學課改反思08-03
思想品德學科課改交流發言材料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