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黨委、政府2007年上半年工作匯報
2007年上半年是一個非常時期,鄉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緊緊圍繞工作目標,堅持一手***治工作,一手抓經濟發展和其他工作,建立***以旺盛的斗志,頑強的作風和扎實的工作,奪取了**經濟建設雙勝利,實現了各項目標任務與時間雙過半。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目標完成情況
(一)經濟發展和經濟效益
1、國內生產總值完成301210萬元,占全年目標的50.9%,較去年同期增長12%。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37520萬元,占全年目標的50.7%,同比增長8%。
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02520萬元,占全年目標的51%,同比增長16%。
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61170萬元,占全年目標的51.2%,同比增長15%。
2、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202萬元,占全年目標400萬元的50.5%。
3、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8%,占目標的101%。
4、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70萬元,占全年目標72萬元的51.4%。
5、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無虧損。
6、財政收入完成720.48萬元,占全年收入任務1070.7萬元的67.3%。
7、民營經濟入庫稅金完成64萬元,占全年目標126萬元的50.8%。
8、利用市外投資60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20%。
(二)農業
9、主要產品產量:油料614噸,占全年目標522噸的117%;蠶繭完成35噸,占全年目標55噸的64%;茶葉完成140噸,占全年目標任務143噸的98%;肉產品完成650噸,占全年目標的54%;水產品完成90噸,占全年目標的56%。
(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10、農民人均純收入上半年達到2050元。
11、完成了扶貧開發基層基礎工作(上半年鞏固解決210個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12、完成養老保險費繳納率95%,清欠率85%,醫療保險費繳納率100%,完成了勞動保障社會平臺搭建。
(四)人口與計劃生育
1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42‰。
(五)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穩定
14、進一步鞏固了農村稅費改革成果,保證了農民負擔不反彈。全鄉半年來無縣以上人訪信訪案件,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保持了一方的穩定。
二、上半年圍繞目標所做的工作
(一)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一是作好茶文章。充分利用我鄉得天獨厚的茶葉生產條件,結合退耕還茶工程的實施,引進無性系茶苗15萬株,打茶籽13000斤,擴大優質茶園面積700畝,新發展有機茶基地1000畝。以其鵬名茶生產場和高稻場茶場為龍頭,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為進一步提高茶葉制作水平和茶園管理水平,鄉茶技站共舉辦茶葉技術培訓班22期,受訓茶農1800人次,茶農籌集30余萬元資金新引進茶葉加工機械25臺套;有機茗茶場投資35萬元建茶葉加工廠房一座,新引進茶葉加工生產線兩條。目前全鄉茶葉產量已完成140噸,總產值達1120萬元。茶葉產業成為全鄉第一大支柱產業。二是念好板栗經。強力推進管理體制改革,采取承包、租賃、拍賣、股分合作等形式加強對集體林場的管理;今年春天共嫁接板栗實生苗1.5萬株,嫁接毛栗子樹1.2萬株;組織3支噴防隊,集中防治了以剪枝象鼻蟲為主的板栗害蟲。三是搞好優質糧油開發。大力推廣優質糧油品種,水稻以“Ⅱ優838”、“汕優589”等品種為主導,搭配“特優559”,共推廣雜交稻種1.5萬斤,種植面積7600畝,使水稻品種優質率達100%;大力宣傳推廣旱育稀植技術,實施無蟲害、無草害工程,全鄉水稻旱育稀植面積達95%以上。四是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利用我鄉資源優勢,發展蠶桑、油桐、中藥材、食用菌等生產,今年春繭產量達35噸;有32戶從事段木黑木耳生產,效益可觀;強力實施“人均百棵果木樹,五年成為萬元戶”工程,“村建場,戶建園”,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小雜果基地800畝;大力扶持40戶養殖大戶,大力發展養牛、養豬、養鴿、養魚等,同時搞好防疫工作,今春畜禽防疫率達98%,并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一致肯定。五是加強引導和服務。全鄉推選出40余個產業結構調整典型予以宣傳,并給予資金、技術、信息服務;鄉電視臺開辟了“致富之窗”欄目,宣傳致富典型,播放農村實用技術科教片;農業服務中心、林業服務中心等涉農單位大力提供技術服務,為全鄉產業結構調整營造了濃厚氛圍。
*****
(六)扶貧開發基層基礎工作已全面完成
按照省、市、縣要求,我鄉在5月份以前全面完成4010人,1029戶貧困戶建檔立卡,建立健全了新進入第一階段扶貧開發重點村***村資料檔案,充實完善了鄉扶貧辦的扶貧開發檔案,及時掌握重點村和貧困戶的動態變化情況,對計劃解決的400個貧困人口,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幫扶活動,落實各項幫扶措施,以確保今年解決和鞏固溫飽貧困人口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七)積極爭取實施**臺旅游開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們高度重視被稱為“無煙工業”的旅游業,將旅游開發作為我鄉新的經濟增長點常抓不懈,一是抽出專人配合縣旅游局以及上海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對我鄉的人文及生態旅游資源做了全面考察,為專家做好規劃提供了詳實的第一手資料。二是對***瀑布群進行簡易開發,首開我縣生態旅游資源開發之先河,報經縣旅游局同意后,我們本著“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立即組織**群眾開始實施初步開發。老街至“***”景區的簡易公路進行了降坡、取直、擴寬,新修了景區內人行道2公里,“五一”前后,雖經多方勸阻,仍有大量游人進入游覽。
三、存在的問題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半年來,我們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安排和部署,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必須清醒的看到,我們的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基礎脆弱,抗災能力不強,部分水利工程老化損毀,水土流失嚴重,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任務十分繁重。二是農民現金收入增長緩慢,由于蠶繭等大宗農特產品價格下跌,農民豐產不豐收,加之受非典的影響,勞務收入減少,影響了農民增收。三是民營經濟整體水平不高,管理不上水平,產品不上檔次,市場競爭力不強。四是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質量不高,硬性支出增加,收支矛盾突出。五是村級債務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村級組織的穩定。這些困難和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決。
下半年,我們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把發展作為執政興鄉的第一要務,念好山字經,做好茶文章,唱好旅游戲,立足當前,謀劃長遠,減少非典造成的損失,確保實現全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不動搖。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民營經濟。一是優化環境,在蘇仙石老街規劃建立工業園區。二是切實加強安全生產。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回歸”工程。(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是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擴大有機茶基地1000畝,擴大“雙低”油菜的種植面積;二是實行典型引路,示范帶動。(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建設**四)財政工作。加大地稅收入征繳力度;加強稅清欠工作;搞好增收節支,堅決壓縮一切非生產性開支。(五)穩定工作:加大工作力度,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做好社會保障工作,解決五保戶供養和困難群眾的最低生活保障,征繳社會養老保金等;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擊違法犯罪,為群眾創造安寧的生活環境。(六)社會事業。抓好計生、教育、民政、科技、文化等工作。(七)旅游開發。積極招商引資,積極爭取實施金崗臺旅游開發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八)項目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和跑項目工作力度,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鄉黨委、政府上半年工作匯報 】相關文章:
鄉黨委政府的工作總結08-24
鎮政府2013年上半年工作匯報08-18
政府安全工作匯報材料08-24
政府信息公開調研工作匯報08-24
政府開展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匯報08-24
HSE上半年工作匯報08-24
婦聯上半年工作匯報09-11
鎮政府上半年工作總結08-16
市委市政府城鄉規劃工作匯報08-24
尹村鎮黨委、政府2008年工作匯報(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