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落實科學發展觀, 切實增強我縣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落實科學發展觀, 切實增強我縣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時間:2023-02-24 14:21:14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落實科學發展觀, 切實增強我縣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可持續發展。2004年,全縣人民在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的正確帶領下,發揮比較優勢,打造信用黃梅,建設產業黃梅,創建平安黃梅,構建和諧黃梅,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是我縣近幾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佳時期,搭上了全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列車。但是,我縣經濟發展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照全國、全省和先進發達地區的先進發展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因此,今后一段時期,我縣經濟發展應把落實科學發展觀貫穿始終,在強化我縣經濟增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狠下功夫。
       一、用科學的發展觀看經濟發展現狀
       (一)發展成效
       2004年,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團結拼搏,克難奮進,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經濟發展速度和經濟增長質量是1997年以來最快和最好的一年。主要表現在:
       1、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04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51.3億元,同比增長9.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增速比2003年快3個百分點,比2002年快2.5個百分點,是近8年來增速最快最高的一年。
       2、財政收入快速增長。2004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2.39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6億元,同比增長23.7%,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創近6年新高。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國稅收入提前兩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地稅收入也是近幾年完成任務最好的一年。
       3、工農業生產全面升溫。2004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7億元,同比增長13.2%,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5595萬元,同比增長32.5%。納稅過100萬元的工業企業達到10個,比去年增加8個;全縣農業獲得全面豐收。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82.9萬畝,比去年增加11萬畝,增幅15.3%,糧食總產量達到35.8萬噸,同比增長38.9%,恢復到了九八年受災后的最高水平,扭轉了連續6年糧食下降局面。棉花種植面積達到14.9萬畝,增長0.4%,總產量達到1.46萬噸,增長13.18%。油菜面積33.0萬畝,同比增長1.5%,油菜總產量4.2萬噸,同比增長15.8%。畜牧業生產雖然受到禽流感疫情的嚴重影響,但由于各級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使得畜牧業生產仍獲得了一定發展,全年生豬出欄24.8萬頭,同比增長3.5%。水產品總量達到6.2萬噸。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不變價)10.7億元,增長5.98%。
       4、招商引資成績斐然。2004年,全縣招商引資項目135個,總投資10.47億元,已到位資金5.17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1000萬元以上項目24個,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29個,招商引資拉動了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
       5、民營經濟蓬勃發展。2004年,全縣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初步統計,全縣民營企業421家,比去年增加20家,從業人員2.97萬人,比去年凈增1600人,個體工商戶10506戶,從業人員2.8萬人,當年新開業的個體工商戶500余戶,新增從業人員900余人;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7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的76.5%,實現利稅8500萬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的80.0%;全部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31.9億元,占全縣生產總值的57.7%。
       6、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04年,全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4812元,同比增長6.0%;農民人均純收入2490元,同比增加308元,增長14.12%,增加額和增速均高于全市水平,增加額居全市第4位,增幅居全市第2位。農民收入增長的幅度首次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8.12個百分點。
       (二)發展差距
       2004年,我縣經濟發展成效顯著,與過去相比變化很大,發展很快,但與全國全省發展水平比、與周邊縣市相比還有差距,同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更大,仍屬于發展滯后型經濟。
       1、遲到的發展周期。2002年,我國開始進入新一輪經濟發展周期,而我縣新一輪發展周期可以說是2004年剛剛到來。從全國、全省情況看,我縣至少落后了兩年。2002年,全國GDP增速是8.0%,全省GDP增速是9.1%,而我縣僅為7.3%。2003年,全國GDP增速是9.1%,全省GDP增速是9.3%,而我縣是6.8%,2002年、2003年均低于全國、全省水平。2004年,全國GDP增速是9.5%,全省是11.5%,周邊九江市15.2%,我縣GDP增速為9.8%,仍低于全省水平1.7個百分點,低于九江市5.4個百分點。
       2、滯后的發展時期。2004年,我縣經濟發展雖然較快,但前一段時期,我縣經濟發展嚴重滯后。1996——2002年,我縣GDP年均只增長7.0%,比全國低2.0%,比全省低2.2%,比全市低0.5%。全縣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排位中由1996年的23位下降到2002年的44位。(2002年以后未排位)
       3、粗放的增長方式。近幾年來,我縣經濟增長不是走集約型經濟增長之路,而是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資源大量占用、環境嚴重破壞基礎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2004年,我縣工業用電量達到13456萬度,比2000年增加7019萬度,年均增長20%,而我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只有13.8%,工業用電增幅比工業發展速度高6.2%,耕地被大量占用,1994年——2004年我縣耕地面積從74.3萬畝減少到64.3萬畝,年均減少1萬畝,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工業“三廢”日益嚴重。
       4、較低的發展水平。我縣經濟發展仍處于較低水平。2004年,全縣人均GDP只有5270元,比全國的10500元,低4630元,比發達地區江蘇省人均2萬元,低1413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90元,比全國2936元,低436元,比全省最高縣市鐘祥市3690元,低1200元,比江蘇省低2264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812元,比全國9422元,低4610元,比全省8023元,低3211元。
       5、不優的產業結構。2004年,我縣三次產業的比重為23.7:46.9:29.4,而全國水平為15.2:53.0:31.8,全省水平為16.1:47.4:37.4,發達地區江蘇省為8.5:56.5:35.0,我縣二、三產業比重明顯偏低。
       6、人才資金的外流。人才、資金、技術是一個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隨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功能的增強,加之我縣經濟發展與發達地區差距不斷拉大,我縣人才流失十分嚴重,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早已流失殆盡,教育、衛生專業人員和技術工人也在紛紛外流,我縣每年輸送數以千計的大學生,出去的多,回來寥寥無幾,我縣經濟發展面臨人才枯竭現象。同時,隨著金融體制的改革和銀行貸款風險意識的增強,我縣資金外流十分突出,2004年我縣存款余額38.84億元,比2000年凈增19.5億元,貸款余額19.89億元,比2000年只增加4.3億元,4年時間,存款凈增額比貸款凈增額多15.2億元,可以說我縣4年時間,就金融系統外流資金10多億元。去年,我縣某銀行就有2億元資金在縣外尋找投放渠道,獲取更大的回報。
       (三)原因剖析
       2004年,我縣經濟之所以取得較快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是發展思路“準”。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在制訂黃梅后五年發展目標、發展重點、發展舉措上定位準確,切合黃梅實際。
       二是發展措施“硬”。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在營造發展環境、改革改制、招商引資、轉變干部作風上狠下功夫,并取得重大突破和進展,為全縣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發展環境“好”。2004年,我縣經濟發展面臨難得的好環境,主要是:①政策好:中央制訂的支農惠農的政策,我縣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②機遇好:2004年我縣經濟處于全國經濟發展周期的“高漲”時期,在全國范圍內,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急劇擴張,消費和出口兩旺,全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對我縣經濟發展有一定推動作用;③天氣好:2004年,幾十年難遇的好天氣為農業大豐收奠定了基礎,2004年我縣農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
       四是發展熱情“高”。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制訂的政策和措施暖人心,順民意,領導同心,干群一心,全縣人民發展經濟熱情高漲。
       但是,從1997年到2002年,我縣在全省排位大幅下降,經濟發展嚴重滯后,我縣喪失了大好發展的機遇,既有客觀的外部因素,也有深刻的內在教訓。
       一是宏觀政策的影響。財政方面,自從94年實行分稅制以來,財力逐步向中央集中,縣級財政日益捉襟見肘,只能維持保工資、保運轉,難有財力推動經濟發展;金融方面,隨著銀行貸款風險責任和風險意識的增強,金融對縣域經濟發展在資金上的支持日益弱化。同時,城市化的加速發展,使城市集中效應不斷增強,加快了縣域資金、人才向城市流動。
       二是自然災害的損失。97年、98年、99年我縣連續三年遭受自然災害。97年蟲災使我縣棉花大幅減產,有的單產還沒有正常年份的一半。98年、99年連續兩年遭受洪澇災害,不僅損失巨大,而且分散全縣干群抓發展的精力。
       三是思想觀念的陳舊。由于我縣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思想觀念跟不上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小農”經濟意識多,改革創新意識少,偏重經濟總量擴張,忽視經濟發展后勁。我縣企業改革改制比沿海發達地區晚十年,比我省仙桃市晚五年。而我縣對正常生產的國有工業企業改制僅從2003年才開始在建陶開展,2004年取得重大進展,而仙桃市在99年企業改革改制就全部到位。
       四是發展環境的退化。由于我縣財政日益緊張,人頭經費供給不足,形成了“收費養人,養人收費”的怪圈,企業包袱越來越重,嚴重影響民眾創業熱情和招商引資。這種現象只在2003年全縣優化發展環境以后,才得到逐步改善。
       除上述四種因素影響我縣經濟發展外,工作自身出現的問題對我縣經濟發展也造成一定影響,如96年計劃生育“進籠子”、“5.11”事件、縣級班子兩次非正常調整,分散了各級領導抓發展的精力。過去縣城南遷決策未到位,不僅削弱了縣城建設,而且使外地客商投資和民眾創業投資舉棋不定。
       過去的發展經驗和發展教訓深刻表明,只有團結一心,搶抓機遇,深化改革,制訂切合黃梅實際的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才能促進全縣經濟更快更好地可持續發展。
       二、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我縣經濟發展的機遇期
       今后一段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也是我縣加快經濟發展、縮小與發達地區差距的機遇期。縱觀當前形勢,我縣雖然面臨不少的困難和挑戰,但也應清醒地看到所處的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時期。一是全國經濟發展戰略機遇期。從國際看,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世界主旋律,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大國關系穩定,我國會有15—20年穩定的國際發展環境。從國內看,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的重要階段,2003年全國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這一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從國際發展經驗看,如果舉措得當,將是消費升級、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同時也是各方矛盾突出、不穩定因素增多的時期;二是經濟發展周期機遇期。當前,全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經濟發展周期,市場全面回暖,投資大幅升溫,為我縣經濟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三是政策機遇期。國家對縣域經濟和“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出臺的系列支農惠農政策,以及中央制定的“中部崛起”戰略,更有利于我們農業大縣;四是沿海產業轉移機遇期。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重化工業發展階段,沿海發達地區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陸轉移,特別是去年“民工荒”,加快了這一轉移進程,為具有獨特區位和資源優勢的我縣經濟發展提供了“借梯上樓”的良好機遇,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改善必將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五是干群同心機遇期。當前全縣干群同心同德,創業熱情高漲,為我縣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面對這些機遇,我們要進一步振奮精神,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加快我縣發展進程。
       加快我縣經濟發展必須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總結前段我縣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要切實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不斷增強我縣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1、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社會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目的,同時也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條件。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是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的前提和基礎,經濟建設應以培植經濟發展增長點為核心,以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和財源增長為目的。我縣過去一段時期,非生產性投資大、生產性投資少,對增強全縣經濟發展后勁有一定影響。二是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要注重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特別是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事業的發展。三是注重人的素質的提高。縣域經濟的發展,關鍵在民營經濟,民營經濟發展關鍵在招商引資,招商引資工作關鍵在發展環境,發展環境的優化關鍵在干部素質提高。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和工作作風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勤政、廉潔、高效”的干部隊伍。經濟發展的根本在人才,建立有效機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為我縣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河北廊坊市近幾年經濟快速發展靠的是引進人才,該市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引進人才,使大批優秀人才云集該市,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
       2、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關系。經濟發展要特別注重人口增長的關系,吸取以前計劃生育“進籠子”的教訓。1996年,我縣計劃生育“進籠子”,連續兩年全縣3000干部集中抓計劃生育,嚴重影響全縣干群抓發展的精力;同時要處理好經濟建設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不能只顧眼前利益,搞“掠奪式”發展,吃“子孫飯”,必須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并舉,既要講求經濟效益,也要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處理好發展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的關系。在經濟發展中,不能只注重速度的增長,而忽視質量效益的提高,只注重總量的擴張,而忽視結構的優化,要注重對朝陽產業的扶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經濟發展后勁。
       4、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發展的關系。發展縣域經濟,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切忌“殺雞取卵”,切忌短期行為,切忌“形象工程”,切忌“轟動效應”,要立足長遠,多做打基礎的事,多做管長遠的事,多做人民群眾受益的事。
       5、處理好發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的關系。當前,經濟要快速發展,企業改制、稅費改革、機構改革全面推進,社會矛盾日益突出,把穩定工作放在第一位,要做到無情改革,有情操作,把社會可承受程度與發展速度和改革力度有機結合起來。
       

    【落實科學發展觀, 切實增強我縣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相關文章:

    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執政能力建設08-15

    落實科學發展觀 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同志們:08-15

    供電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08-15

    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08-16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08-12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08-15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08-15

    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 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08-15

    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加快促進永安經濟發展08-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性色AV福利片 | 午夜亚洲嘿嘿嘿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 日韩一级大片一中字幕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