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經濟商務局2006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年,全市經濟商務系統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十一五”規劃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促進新農村建設為中心,以扶優壯強為主要手段,狠抓我市綜合實力的提高,使各項經濟指標平穩增長。截止5月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251568.7萬元,同比增長36.7%,完成宜昌市下達的考核目標61億元的41.24%,完成**市工作目標70億元的35.9%;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5.7%,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全市工業用電23890萬kwh,同比增長54.4%。預計上半年全市103家規模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3.6億元,增長50.7%;完成宜昌市考核目標61億元的55.08%,完成**工作目標70億元的4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億元,占考核目標28.5億元的45.26%;外貿出口達到905萬美元,占全年目標2000萬美元的45.25%。具體情況如下: 一、上半年經濟商務運行態勢 (一)工業生產穩步增長。一是月生產總量再攀新高。5月份當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55526.6萬元,在4月份生產良好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長,為今年來月產總量最高;二是各層次工業競相發展。截止5月底,中省軍工工業累計完成現價總產值39144萬元,同比增長40.5%,市直屬工業累計完成現價總產值111592.3萬元,同比增長37.7%。鎮(街辦)屬工業累計完成現價總產值100832.4萬元,同比增長34.2%。 (二)重點行業支撐力強。元至5月,化工行業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81020.8萬元,同比增長64.1%;飲料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制造業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77650.6萬元,同比增長14.1%;紡織、服裝行業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35979.3萬元,同比增長47.1%。三大行業共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94650.7萬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生產總量的77.4%。 (三)骨干企業帶動力大。元至5月,全市28家年計劃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96171.8萬元,同比增長41.5%,占全市規模工業生產總量的78%。5月份當月,全市有12家企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過千萬,其中:**酒業完成8433.1萬元、三寧化工完成6968.1萬元、省化分公司完成4679.2萬元、南輝電子完成4352.3萬元、**奧美完成2031.2萬元、寧波隆華食品公司完成1800萬元、湖北化肥廠完成1669.9萬元、長松公司完成1463.3萬元、亞泰陶瓷公司完成1243.4萬元、中冶重工完成1158.9萬元、楚天塑業完成1090萬元、朝陽紡織完成1031萬元,12家企業共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35920.4萬元,占5月份當月生產總量的64.7% (四)重點產品生產增速快。元至5月,碳酸飲料8439噸,同比增長3.09倍;食品罐頭1157.4噸,同比增長26%;白酒(折65度,商品量)22645千升,同比增長24%;啤酒9695千升。累計生產合成氨146057噸,同比增長36%;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總計(折純)146934噸,同比增長86%;累計生產棉布10842萬米,同比增長43%;棉紗8008噸,同比增長58%。累計生產陶瓷磚34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0%。累計生產燃氣灶具74094個,同比增長19.58倍。 (五)自營出口刷新紀錄。我市2006年1-5月實現外貿自營出口額705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0倍。有出口業績的企業達10家,同比凈增3家。其中,自營出口過百萬美元的企業達3家,分別是鴻新食品公司156.9萬美元、奧美醫療用品公司128.6萬美元、大江公司101.4萬美元,去年同期出口額最高的企業是鴻新食品公司88.9萬美元。 (六)農村市場發展迅猛。元-5月,全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10.3億元,同比增長14%。城鎮市場持續活躍,農村市場來勢較好,“萬村千鄉”工程試點積極推進,湖北東方超市的連鎖經營輻射網點已在我市初步建成。其中,已完成鎮級配送店董市店建設,安福寺、百里洲、七星臺鎮級配送店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選點和開工建設;110家村級“東方農家店”建設也同時進行,初步構成了城鄉商貿立體流通網絡。此外,**作為最后一個躋身到全省五個縣市(區)中進行商務部“新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簡稱“信福工程”)試點已獲批準,全市申報了64個村級商務信息服務站,省商務廳已初步審定為53個。“萬村千鄉”工程和“信福工程”在我市的實施,將極大地促進農村市場的開拓和拉動消費,推動經濟增長。 二、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分解調整年度計劃,加強經濟運行調控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全市工業經濟專題辦公會議精神,今年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題是:加快發展速度,提高運行質量。據此,全市103家規模企業產值計劃調整到70億元,并下達《市經濟商務局關于調整2006年工業生產指導計劃的通知》(枝經商發〔2006〕6號)。新的工業生產指導計劃,比原計劃調增8.5億元,同比增長36.8%。在自我加壓增擔子的同時,加強生產調度,做到一月一分析,一企一分解,跟蹤督辦,嚴保計劃的落實。 (二)認真分析對癥下藥 跟蹤服務排憂解難 一是認真分析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找出薄弱環節;通過召開各鎮(街辦)經濟發展辦主任會議,總結經驗,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二是深入華潤雪花啤酒公司等企業,為產品營銷工作出謀劃策。對于“兩酒”當陽代理商銷售啤酒受阻,與同行發生糾葛而致人輕微傷被拘事件,及時向市領導匯報。三是針對貨車實行新的計重收費規定后,各企業增加運輸成本的情況到企業調研,并提請市領導專題辦公。四是根據不少企業因改制等原因沒有及時辦理房產證、土地證等過戶手續,無抵押物而貸款難的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五是重點研究分析全市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28家規模工業企業運行情況。對其中掉產的分析原因,并通報至各鎮(街辦)和重點企業,分類指導。對于季節性掉產的企業要求抓住旺季多產多銷;對于有市場而因在建項目影響的,要求權衡輕重緩急,做好統籌安排;對于資金、原材料、銷售市場等“瓶頸”制約的,要加大力度解決卡脖子環節;對于勞力不足的,市經濟商務局會同勞動等部門協助企業及時發布用工信息。 (三)協調銀行企業關系 搭建投資融資平臺 一是在市政府的有力推動下,宜昌市商業銀行負責人深入**有關企業了解資金需求情況。先后到愛德工貿、長源紡織、南輝、旺家紡織等8家企業了解座談,為企業融資牽線搭橋,爭取資金2000萬元。二是及時召開全市銀企座談會。會上,6家銀行向我市14家企業授信9180萬元。這是繼2月16日宜昌市商業銀行與我市政府簽署銀政合作協議后,市政府加大服務企業的力度,積極向銀行推介優勢產業和誠信企業,拓寬企業投融資渠道,開展銀企對接,力促銀企雙方互惠共贏的又一新的舉措。三是市領導主持召開專題辦公會議。研究部署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支持縣域經濟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申報資金5000萬元,用于開發區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四)節能降耗科學發展,大力扶持循環經濟 一是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宜昌市經委關于加強工業企業節能降耗工作的意見》(宜市經〔2006〕13號)文件精神,召開了各鎮(街辦)經濟發展辦負責人會議,成立了節能降耗工作領導小組。將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納入我市重點能耗考核企業,從5月份起分月進行考核。主要考核能源消耗量、萬元產值能耗、電力消耗量、萬元產值電耗和產品單耗等情況。二是開元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循環經濟項目獲省扶持。開元化工公司5000噸對苯二酚綜合利用改造項目,被列入2006年省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五)深入調研總攬全局 強化企業負擔監督 一是認真調查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情況。根據市政協主席辦公會精神,由市政協經科委牽頭,對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從調查情況看,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迅猛,呈現以下特點: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一批名優產品脫穎而出,外向依存度較高,利益聯結機制較為穩定。市經濟商務局總結撰寫《以工興農,**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典型材料上報。二是調查企業安全生產培訓情況。向21家市直企業發放了企業安全生產培訓情況問卷調查,了解企業安全生產培訓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市安全生產委員會對企業安全生產人員進行培訓提供了參考。三是針對**酒業公司增資擴股提出具體建議。在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四是組織學習貫徹新出臺的《湖北省企業負擔監督條例》。市經濟商務局根據《湖北省經委關于做好學習宣傳貫徹〈湖北省企業負擔監督條例〉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實際,制定落實方案,目前正逐條研究貫徹落實《條例》的具體措施。并將學習宣傳貫徹《條例》的情況,書面直報省經委減負辦。 (六)扶植技改骨干項目 實施企業成長工程 一是4月26日,我市有5個項目被列入《宜昌市2006年中小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導向計劃》(宜市經科〔2006〕12號)。這些項目分別是:湖北迅達公司總投資15000萬元的燃氣烤火爐、器皿續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增購自動或半自動拉伸機和自動沖床,改造檢測設備和儀器具,整體提高工藝水平;**酒業公司投資7900萬元,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及其配套項目,建筑面積為6000平方米,引進高級氣相色譜儀5臺,液相色譜儀1臺、色相質譜儀1套等,ERP系統升級,完成300噸/日污水處理站建設;三寧化工公司投資3000萬元實施15萬噸/年合成氨改造及節能項目,主要安裝制氣系統1套、6M32壓縮機1臺、Φ1400甲醇合成塔1套、3000KW背壓式發電機組1套;開元化工公司投資1685萬元實施2000噸/年蒽醌系列產品擴建工程,采用兩項專利技術對羥基、氨基廢水綜合治理,改進處理工藝,降低生產成本;環星油化公司投資1168萬元引進100噸/日一級食用油生產線,主要設備包括全電腦控制100噸/日食用油精煉成套生產線,德國westaIia自清式離心機1臺,RSA60國產自清式離心機2臺、塔盤脫臭塔等。這5個項目將在今明兩年內陸續竣工投產。這些項目建成后,將新增銷售收入77610萬元、稅金7712萬元、利潤4460萬元,出口創匯800萬美元。二是5月15日我市6個項目被列入《宜昌市2006年50個重點工業項目導向計劃》。這6個項目分別是:美高集團**家具工業園項目,總投資4億元;**開元化工“5522”工程,總投資1.5億元;華潤雪花啤酒(宜昌)有限公司灌裝項目,總投資1.1億元;三寧化工公司年產40萬噸高濃度復合肥及配套項目,總投資20757萬元;湖北寶力鋼結構3萬噸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南輝科技電子化成箔二期工程,總投資2億元。6個重點工業項目總投資114757萬元,到去年年底已完成投資4
【市經濟商務局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市商務局工作計劃08-24
市商務局二00五年工作總結08-13
市經濟商務局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的況匯報08-12
經濟轉型示范市建設意見08-24
市商務局2005年度工作總結08-13
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報告08-21
市“十五”經濟發展態勢及對策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