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石頭碰碰響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石頭碰碰響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我這次活動的選材就來源于生活。石頭是構成自然生態環境的一種無生命的物質,同時也是幼兒經常接觸的事物,比如在幾次戶外活動時,我看到有幾個孩子特別喜歡去撿石頭玩,用石頭在地面上、墻面上、花壇邊等各地方敲一敲,一邊玩一邊興奮地叫同伴一起過來聽石頭敲擊所發出的聲音。
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成課程,于是就設計了這個小班的科學活動《奇妙的石頭碰碰響》,希望通過游戲引起孩子們對探索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的興趣,引導他們在“玩中學”在“玩中求發展”,就如《綱要》中所說:“要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發現和感覺到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自己身邊,保持永久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說目標
從“新綱要”科學領域目標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意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綱要精神,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目標:
1、感知石頭的基本特性,嘗試自由探索,并愿意大膽表述。
2、感受石頭敲擊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三、說教法以及重難點
1、本次活動主要采用引導觀察法、自主探索、集體共鑒和小組討論法、探索比較法來增進幼兒探索石頭的興趣。
2、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感知石頭的基本特性,嘗試自由探索.(通過探索,發現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而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則沒有聲音)”在活動中我采用了讓幼兒自主探索比較法來解決難點,通過兩次探索比較讓幼兒發現這一特性。
四、說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人手兩塊石頭;若干件硬的物品(木頭制品,金屬制品,玻璃制品);若干件軟的物品(海綿,手帕);3張桌子等。 2、經驗準備:已學習節奏樂《閃爍的小星星》。
五、說過程
我主要通過以下三個環節來達到活動的目標:
1、感知特性
借助實物,一開始以“百寶箱摸寶貝”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使用觸摸的方式,引導幼兒通過觸覺和聽覺發現石頭不同形狀、質感,對石頭的基本特性有一定的了解,為后面的環節做好鋪墊。幼兒通過看一看、捏一捏、猜一猜和碰一碰的方式感知石頭硬的特性。
2、探索比較,進一步感知石頭特性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難點所在。通過兩次探索比較,讓幼兒發現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而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則沒有聲音,并愿意大膽表述。第一次以分組活動的方式展開,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初步感知軟硬物體與石頭碰撞產生的不同現象,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并幫助幼兒總結經驗;第二次再次嘗試,經過探索驗證進一步感知這一現象,鞏固經驗
3、拓展經驗
請幼兒選一件硬的物體與石頭一起來為《小星星》打節奏,這是活動的延伸環節,進一步增強了幼兒對探索石頭的興趣,也是之前經驗的一種提升,讓幼兒通過另一種途徑來鞏固經驗、提升經驗
【石頭碰碰響說課稿】相關文章:
《神奇的石頭》說課稿07-27
《奇怪的大石頭》說課稿01-16
碰碰車作文04-06
響沙灣作文06-08
玩碰碰車日記02-07
坐碰碰車作文06-11
我的心碰碰跳作文05-05
游響沙灣作文02-15
石頭的日記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