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美術《走進立體造型》說課稿
《多變的立體造型》是七年級教材中的一個教學內容。我們生活在立體造型空間,多變、實用的立體造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設計該課時,如何跳出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定勢,使其更具深度?我試圖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選擇了以“20xx奧運會”為背景設計一立體造型,將美術的觸角延伸。初一學生特定年齡:愛玩,敢想,所以改變了單一紙的造型,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材料。豐富的材料將使他們思維盡情馳騁,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樂”中“趣”,我想教材亦可更為充實。利用多媒體直觀生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盡管這節課也許不會盡善盡美,作為老師,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充分釋放潛能的空間,能讓他們體驗到美和愉悅,從而更加關注生活,美化生活,還有什么可遺憾的呢?這是我設計此課的初衷,下面我將從以下四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學目的
1、認知目的: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立體造型構成相關知識與規律,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與現代審美意識。
2、技能目的:運用各種不同材質,結合立體造型相關知識,創作城市立體造型。
3、情感目的:熱愛生活、關注生活中的設計;體驗創造的樂趣,鍛煉立體思維能力。
4、發展目的:注重學科間的聯系與滲透,將立體造型相關知識運用到其他學科和生活中。
二、教學重點
1、欣賞不同材質,不同表現手法的立體造型。
2、學習、了解、掌握立體造型基本原理與構成規律。
3、立體造型的設計制作。
三、教學難點
1、造型的設計及造型構思,點、線、面、塊的韻律組合。
2、各種立體造型制作及美感。
四、教學過程
1、以趣激情,切入課題
興趣是學習美術基本動力。上課伊始。教師取出一些看似與本課無關的東西,學生很詫異,教師為大家表演變“變魔術”,這是知識的呈現。學生的興趣也被激活。隨之主題便應運而生,切入課題。
2、討論分析,掌握方法
新課標強調關注學習過程;倡導在學習中鼓勵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知識,獲取知識。因此,自主發現——自主研究——自主探索——自主創新這一理念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體現在找一找、擺一擺、看一看、做一做各環節。
環節一:找一找。(畫面)通過觀察、比較、感受各種立體造型,直觀了解了立體造型的分類:點立體造型、線立體造型、面立體造型、塊立體造型。
環節二:擺一擺。利用flash課件具體生動演示,學生可任意移動鼠標擺出所想造型,激發興趣、誘發探究。學生通過體驗、嘗試,發現同樣的材料組合方法不同,其造型就不同。那什么樣的造型才美觀呢?教師質疑,如果過于專業化,學生難理解,所以教師稍做提示:形狀變變(大小、方圓、長短)、方向(上下、左右、前后)變變、造型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通過“看一看”學生釋疑,很直觀的獲取了立體造型的基本方法,感悟美的韻律。
3、欣賞評述,感受造型
這個環節是認知結構的加強,國內外不同材質城市立體造型賞析,將知識引向更高的認識。學生感受到立體造型在生活中的再現,找到雕塑與造型的切入點,這是造型與設計原則的直觀呈現。
4、激發思維,異想天開
美術學習是一種文化學習,應將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教師的示范要不要?如何變學習被動為主動?這是我一直反復斟酌的問題。“我為奧運添光彩,師生同擂臺”環節創設了一種激烈的氛圍,師生處平等地位,學生變任務為動力,大大激活了學生創作欲。(1)教師制作。教師的“競”,既是對有關知識綜合貫通,也是直觀演示,更是思維定勢的突破。起到“無聲勝有聲”的作用,教師作品不宜過精、過細,學生有可以超越的自信。(2)學生創作(做一做)。(出示文字提示)學生根據需要、自愿組成學習伙伴,奇思妙想,異想天開。
5、傾情展示,交流點評
評價是教學效果的檢驗,不應是課堂的尾聲,學生在評價活動中進入情感的高潮。學生通過互評、自評,學會用欣賞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審美情趣。
6、歸納感受,情感升華
教師簡要小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美化生活、珍惜生活。
【七年級美術《走進立體造型》說課稿】相關文章:
造型表現美術教案01-25
大班美術造型教案03-02
美術造型大班教案06-01
大班美術造型教案15篇03-02
美麗的影子造型大班美術教案06-14
《走進美術》教案08-08
走進春天美術教案01-10
美麗的影子造型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8-24
美術說課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