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催產素靜脈滴注引產與催產
催產素靜脈滴注引產與催產【關鍵詞】 催產素;引產;催產
催產素靜脈滴注,是對某些病理產科行引產和處理產程異常的重要方法,本文總結了本院自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催產素催產及引產322例,現分析及討論如下。
1臨床資料
1.1產婦情況本院自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分娩總人數3771人,應用催產素催、引產共322例,其中年齡20——30歲282例,占87.6%,產次為1——3次,其中76%為第1產,均為37周以上者。本組頭位302例(93.78%),臀位15例(4.65%),雙胎5例(1.5%),骨盆正常313例,臨界骨盆9例。
1.2催產素靜脈滴注指征見表1.表1催產素靜脈滴注指征
1.3產程情況催產組:本組進入活躍期以上(包括第二產程者)先露S-1以下212例(65.8%),S-1以上52例(16.1%),潛伏期12例(3.7%)。引產組:胎膜早破26例(8.07%),過期妊娠20例(6.21%)。
1.4給藥方法催產素采用0.5%——1%濃度,滴速從8——16滴/次開始,根據宮縮頻率,持續(xù)時間,強度、胎心音及產程情況調整滴速,調到有規(guī)律宮縮維持到分娩結束。
2結果
2.1產程的進展催產:本組宮縮開始加強時間,最快為5min,一般在30min內,其宮縮變化,宮口開大,先露情況見表2.表2本組產程進展情況
2.2胎心音變化催產素滴后95.6%胎心無變化,胎心變異常者14例,占4.3%.
2.3分娩情況(1)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51例(77.9%),胎吸40例(12.4%),產鉗1例(0.3%),臀助產10例(3.1%),足牽引術5例(1.55%),剖宮產15例(4.66%)。(2)新生兒情況:322例中,新生兒自然哭啼278例(86.3%),新生兒輕度窒息26例,重度窒息15例,新生兒死亡4例,(其中1例為死胎)。(3)產后出血:發(fā)生產后出血8例(2.4%),其中剖宮產出血占2例。
3討論
3.1靜滴催產素適應證凡是無明顯頭盆不稱,產道正常,非完整性前置胎盤及橫位,均可應用催產素靜滴,從總結的催產素靜滴指征來看,只要是子宮收縮乏力,潛伏期延長,活躍期延緩或阻滯,胎頭下降遲緩。第二產程延長,胎膜早破,過期妊娠等。
3.2催產素催產及引產效果在322例催引產中,307例陰道分娩,15例剖宮產,如果以剖宮產術作為失敗的衡量標準,其成功率為95%,說明催產效果佳,當然,剖宮產的原因很多,并不單純由于未能發(fā)動分娩而行,另外,引產的成功率還與宮頸之成熟度有關。
3.3對母嬰影響本資料在催產素靜滴期間,胎心變異的有14例(4.3%),胎心變異是多種原因所致,在正常胎兒宮縮頻率10min內不超過5次,將不導致胎兒窘迫,新生兒輕度窒息占8.0%,重度窒息占4.6%,重度窒息搶救無效死亡4例,均與產程延長或臀位、巨大胎兒及宮內窘迫有關,無發(fā)生子宮破裂及產婦死亡。
3.4催產素的用途及劑量一般從小劑量開始,低濃度靜脈滴注,本院多采用0.5%——1%催產素(即催產素2.5——5U加于0.9%氯化鈉500ml中)靜滴,滴速開始為8——16滴/min,然后視宮縮情況調整,滴速以達到每10min內有3——5次宮縮為宜,因妊娠子宮對催產素的敏感性有個體差異,所以應根據宮縮力來決定催產素的應用,而不固定某一劑量較為合適,催產素是以能達到最佳宮縮的標準為依據。本院用催產素最小劑量是2.5U,最大劑量為35U(包括引產者2——3天量),滴注時需專人監(jiān)護,密切觀察產程。催產素的注意事項及禁忌證:催產素主要用于低張性宮縮乏力,如果使用恰當,可縮短產程,減少滯產發(fā)生率,但若使用不當,可造成子宮破裂,羊水栓塞及胎兒宮內窘迫,所以催產素靜脈滴注雖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必須強調有專人觀察及監(jiān)護,如出現宮縮過強或胎心變異,應即停滴。禁忌證:明顯頭盆不稱,瘢痕子宮,產道異常,橫位,嚴重胎盤功能低下及胎兒窘迫為絕對禁忌證,心肺疾患及子宮過度伸張(如巨大胎兒、羊水過多、多胎妊娠),前置胎盤,血液病等為相對禁忌證。總結臨床觀察情況,催產素靜脈滴注,不失為有效而安全的催引產方法,至于在應用過程中有關劑量及監(jiān)護手段等問題,尚需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