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靈山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無錫靈山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無錫靈山導游詞1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妙應無窮的佛教圣地,無錫靈山勝境,亦是如此。
清晨7時,立于218級登云道臺階之下,合十雙手,垂首凈心,朝山禮佛,置身晨霧縈繞、香火飄渺的此刻,靈山是古銅色。
上午9時,于大雄寶殿前,請“靈山三炷香”,望著花火的跳躍,香燭的燃明,愿望被虔誠的許下,此刻的靈山是紅色。
上午11時,駐足梵宮的廊廳,仰首穹頂,被浩渺無垠的宇宙蒼穹奧義所深深吸引,不忍離去,此刻靈山是蔚藍的。
中午12時,端坐梵宮圣壇,在吉祥頌演出中沉醉、傾倒。時而細心揣摩“釋迦舍太子位,出家學道,勤行增進,覺悟一切種智,而謂之佛”的奧義之所在,時而開開小差,遐想所坐之位當年興許有星云法師也曾坐過,此刻的靈山是金色。
下午1時,當小太子佛像噴出汩汩清泉,九龍灌浴的奇觀耀躍而出,接飲一杯八功德水,看白鴿在彩虹間飛過,此刻靈山是無色的。
傍晚5時,端坐于粉墻黛瓦相擁、致雅翠竹環保的靈山精舍,靜心、止語,在肅穆莊嚴的法師的.引領下進行過堂、抄經、打坐,此刻靈山是袈裟的黃色。
夜間8時,換著禪衣,飲一壺清茶,無欲的翻閱靈山精舍禪房中的佛教典籍,昏黃的燭芯與燈火時而閃爍,像在低語,此刻靈山是青灰色的。
紅的房、綠的樹、香水海中青色的魚;古銅的大佛、藏紅的壇城、恢弘莊嚴的大雄寶殿。——勝境的色彩遠不止這般,一切都源于不同的心境,印射出了七彩的靈山。
無錫靈山導游詞2
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石頭基座在內通高 0 .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 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這一神州大佛坐落于太湖之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背靠小靈山,北踏青峰,南面太湖,地理環境十分優越。
靈山大佛佛體由 560塊鑄造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如果加上蓮花座的440塊,就剛好__年的歷史,日本人稱之為“國寶”,其實只有十幾米( 4.8)高,當時鑄造它的時候,竟動用了260萬人,為當時日本全國人口的一半。我們建造靈山大佛,最多亦但是涉及到幾百人,而且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造成了。這靠的是現代科技手段,甚至還動用了航天技術。在那里還能夠找到許許多多個“為什么?”。因此,參觀靈山大佛,不僅僅能夠獲得視覺上的震撼,更能增長可不少科學知識。由于時間限制,我在那里只能談兩個“為什么?”
第一個“為什么”是:安裝好的大佛,為什么是“兩腳離地”的? 這是因為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采用的就是“整體懸掛”。佛體銅壁板經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后,是透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總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塊銅壁板有2——3根。整個佛像相當于有四、五千只手從里面加以托著和拉著。這樣,銅壁板能夠鑄得盡可能的薄,節省銅料,經濟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層銅壁板是離地的。
第二個“為什么”是:大佛頭上沒有看到避雷針,它能防雷嗎?為什么? 大佛頭頂上如果裝上一根避雷針,像一根小辮子那樣翹在那里,當然不好看!其實,大佛頭上不是沒有避雷針,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針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個發髻。人們都明白避雷針務必是尖頭的,但是,在英國及其殖民地范圍內的避雷針都是“鈍”頭的。尖頭避雷針只能使自身免遭雷擊,卻保護不了鄰近地區也免遭雷擊。鈍頭避雷針的狀況就完全不同,它自身雖然遭到雷擊,但因為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損害,但卻能以它為頂點,有效地展開一頂錐形保護傘,使傘下的物體免遭落雷的傷害。鈍頭避雷針更有利于構成閃電的通道。這樣,螺形發髻的頂端,豈不正好適宜?!
正由于靈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這許多科技資料。因此我們能夠自豪地說:靈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國國泰民安、國力昌盛的象征。如果不是國泰民安,誰還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強盛的國力,怎樣可能建成象靈山大佛這樣的`大銅佛來呢?有人會問,為什么要把大佛建在那里呢? 在沒有建靈山大佛之前,中國已經有四尊大佛,分別是北方的山西大同云岡大佛、中原的洛陽龍門大佛、西方的四川樂山大佛和南方的香港天壇大佛,惟獨東方還沒有大佛。
994年無錫市及馬山區各界人士決定修復祥符禪寺,申請在寺后山坡新建一尊高達88米的靈山大佛。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對新建靈山大佛十分重視,親自前來考察,并提出“五方五佛”的理論。他認為那里位于華東經濟發達地區,加上那里地理條件優越,坐北朝南,應對三萬六千傾的太湖,建靈山大佛將改變東方無大佛的歷史,完善“五方五佛”格局。靈山大佛開光前后,趙樸初又多次蒞臨。“五方五佛”無論從宗教、文化、藝術、科技或旅游的角度看,都具有深遠的好處和重要的價值。從這個好處看,靈山大佛不僅僅屬于無錫,而就應是屬于華東,屬于全中國。十八、佛教文化博物館、隨喜堂、萬佛殿
靈山大佛基座上下三層,集聚著佛教文化的所有精髓。走進底層基座的佛教文化博物館,順“清涼世界”拾級而上,便可看到佛博館“鎮館之寶”——漢代金絲楠木雕刻的北京萬壽山五百羅漢堂。另有展示佛教文化、佛教藝術的佛教三大教派、三大石窟、四大名山、五方五佛,之后可乘電梯上蓮花寶座,參與“平安抱佛腳”活動,抱抱佛腳,一生平安。
抱過佛腳,從樓梯下到中層隨喜堂,堂內可博覽佛教法器,欣賞佛教詩畫,聆聽佛教經典,還可參加祈愿貼金、佛光普照等特色佛教文化活動。上層萬佛殿內,供奉有近萬尊靈山大佛的真身小佛像,萬佛朝宗,氣勢恢弘。靈山勝境,山靈人靈;靈山大佛,佛大山靈!愿靈山大佛給大家帶來靈氣、福氣、運氣!歡迎大家再來靈山!
無錫靈山導游詞3
大家好,那里就是靈山大佛,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石頭基座在內通高 0 .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 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
有一點是值得介紹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請你們不妨注意一下,不論你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終在跟隨著你,關注著你。當你愈靠近大佛時,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漸睜開、睜大這是為什么呢難道眼睛真的會動的不成其實并不奇怪,那里絕沒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視覺差產生的效果。靠的就是藝術魅力,或者說是雕塑家的藝術功力。
我們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并且采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后再在現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齊,使它到達天衣無縫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那里面包含著多少技術資料和多大的工作量呀!盡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銅佛的方法來說,那又不明白要省多少事了! 由于時間緊迫,我在那里只能談兩個為什么
第一個為什么是:安裝好的大佛,為什么是兩腳離地的
這是因為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采用的就是整體懸掛。佛體銅壁板經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后,是透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總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塊銅壁板有23根。整個佛像相當于有四、五千只手從里面加以托著和拉著。這樣,銅壁板能夠鑄得盡可能的薄,節省銅料,經濟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層銅壁板是離地的。
第二個為什么是:大佛頭上沒有看到避雷針,它能防雷嗎為什么
大佛頭頂上如果裝上一根避雷針,像一根小辮子那樣翹在那里,當然不好看!其實,大佛頭上不是沒有避雷針,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針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個發髻。人們都明白避雷針務必是尖頭的,但是,在英國及其殖民地范圍內的避雷針都是鈍頭的。尖頭避雷針只能使自身免遭雷擊,卻保護不了鄰近地區也免遭雷擊。鈍頭避雷針的'狀況就完全不同,它自身雖然遭到雷擊,但因為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損害,但卻能以它為頂點,有效地展開一頂錐形保護傘,使傘下的物體免遭落雷的傷害。鈍頭避雷針更有利于構成閃電的通道。這樣,螺形發髻的頂端,豈不正好適宜!
正由于靈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這許多科技資料。因此我們能夠自豪地說:靈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國國泰民安、國力昌盛的象征。如果不是國泰民安,誰還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強盛的國力,怎樣可能建成象靈山大佛這樣的大銅佛來呢
【無錫靈山導游詞】相關文章:
(優選)無錫靈山導游詞11-24
無錫靈山大佛導游詞范文11-20
游無錫“靈山勝境”04-05
靈山導游詞08-23
江蘇靈山的導游詞01-06
信陽靈山的導游詞01-15
無錫導游詞02-24
河南鶴壁靈山導游詞02-20
貴陽黔靈山導游詞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