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演講稿>公眾演講>選擇社會學院的心路歷程演講稿

    選擇社會學院的心路歷程演講稿

    時間:2022-08-22 23:19:49 公眾演講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選擇社會學院的心路歷程演講稿

      選擇社會學院的心路歷程演講稿

    選擇社會學院的心路歷程演講稿

      原創: 潘德爾

      尊敬的教授、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中午好!

      我是社會學院2017級新生潘修明,很榮幸能作為代表在這里發表感言。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選擇社會學院的心路歷程".

      (一)

      正如韋伯在《以學術為業》中所說,"我們這些政治經濟學家往往有一種學究式的習慣,總是從問題的外部環境講起" (馬克思·韋伯著、馮克利譯, 2016),在正式選擇社會學院之前,我們勢必要對社會學與社會學院的外部環境有所考究。恩格斯說:"人們只有在首先解決了衣食住行的需要之后,才有可能去進行政治、藝術、科學、宗教等等的各種活動" (恩格斯著;方亮朗讀, 2016),對于大學生而言也不例外。

      遺憾的是,社會學院在世俗的成見中并不能算得上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選擇。一方面,人們認為社會學院"賺不了錢",這在經濟實用主義盛行的中國社會幾乎就是原罪般的錯誤;而事實上,我們也無法否認,在選擇社會學院的一刻,我們就與軟件學院畢業生二十萬年薪的平均值 (南京大學, 2017)揮手告別了。另一方面,社會學院各專業也承受著遠甚于其它類似專業所受的社會偏見。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社會工作被視為志愿者的培養基地,心理學則和算命與催眠搭上了關系,而社會學則最倒霉——人們甚至沒有為這個學科發明一個眾所周知的誤解。就算是在南京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人們也不見得對社會學更加了解:就在上個學期,我還被一位值得尊敬的學長稱為"問卷專業的新生".

      然而,正如硬幣有其兩面一樣,如果社會學院真如此不堪,想必各位——包括我在內——就不會在這個講堂里相聚了。所幸,社科大類的課程揭開了蒙在我們頭上無知的面紗,將社會學院更真實地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至少是它想讓我們看到的那一部分。

      那么,這個新的、更有利的"社會學院"的外部條件是怎樣的呢?

      首先,是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尤其是社會學在國內的領先地位。自然,只看排名是一件很讓人詬病的事,但這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必須付出的代價。借用丘吉爾的話來說"它一定不是人類所發明的最壞的制度".就我個人而言,能夠在一個國內領先的院系學習,是一個十分令人愉悅的事情。

      其次,社會學院在社科各院系中有出色的出國率與保研率。(www.baimashangsha.com)人天性總是或多或少想要偷一點懶,不然就沒有歌頌勤勞的必要了。一個更廣闊、更清晰、甚至和其他社科院系比起來要容易一點的未來,總是更討喜的。

      如此種種,不再贅述。總之,社會學院用事實給我們證明了一個"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米哈伊爾·羅姆, 1939)的明天。

      (二)

      無論如何,一個只注重物質生活的人始終是淺薄的。韋伯說過,"無論什么事情,如果不能讓人懷著熱情去做,那么對于人來說,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 (馬克思·韋伯著、馮克利譯, 2016)

      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結尾,這位偉大的社會學家寫道:"清教徒自愿在天職中勞作,現代人只是被迫如此" (馬克斯·韋伯)。在所從事的事業上,我們應當至少具有某種程度上類似于"天職"的信仰,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從這個事業的冗雜、痛苦與迷茫中掙脫,向成功的險途強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像信義宗某些流派的教徒一樣,獨自在世上彷徨,與歷史的大神做著無意義的搏斗。

      社會學院——尤其是社會學——正是一個能夠提供熱情與"天職"的地方。"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卡爾·馬克思, 1845)——"改變世界",這正是社會學"能夠做到"的事情。

      把讖緯的世界留給哲學吧!把物質的世界留給物理吧!社會學能夠改變的不是其他,正是人們眼中世界的形狀。社會學家清除群體的幻覺、指出房間里的大象、試圖還原被道德、習俗、偏見、輿論所扭曲的社會的真實情況。"社會學家是對人的所作所為感興趣的人,他不恥下問,他的興趣非常強烈、永無止境。他的棲息地是人的一切聚集地,無論這些聚集地在何方。讓社會學家感興趣的東西可能有很多,但他壓倒一切的興趣始終是人的世界——人的制度、歷史和情感。既然他對人感興趣,人的任何所作所為都不可能是完全枯燥乏味的東西。凡是激發人終極信仰的事件,凡舉使人悲傷、輝煌、極樂的時刻,他都自然而然地感興趣。不過,普普通通的、日常的事情也會令他神往。他會心懷敬畏,但這樣的敬畏并不會妨礙他去探索和理解。有的時候,他會感到厭煩或不屑,但這也不會妨礙他要別人回答問題的激情。在追求理解的過程中,社會學家在人間游走,他不會囿于平常那些僵化的疆界。高貴與低下、權力與卑微、聰明和愚蠢——盡管這一切在他的個人價值或品味中有高下之別,然而對他而言,它們都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于是,他的問題帶領他走向社會的各階層,使他走向最著名的和最不為人知的地方,使他接觸到最令人尊敬和最令人不齒的東西。除了求得問題的答案,他實在是別無選擇。" (彼得·伯格著、何道寬譯)

      參考文獻

      南京大學。 2017.南京大學就業白皮書。2017年。

      卡爾·馬克思。1845.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1845.

      彼得·伯格著、何道寬譯。與社會學同游:人文主義的視角。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

      恩格斯著;方亮朗讀。2016.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高中語文必修二。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米哈伊爾·羅姆。1939.列寧在1918. 1939.

      馬克思·韋伯著、馮克利譯。2016.學術與政治。 北京 : 三聯書店, 2016.ISBN 978-7-1008-05726-6.

      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選擇社會學院的心路歷程演講稿】相關文章:

    心路歷程作文09-13

    心路歷程作文11-15

    心路歷程作文10篇05-02

    大學生村官心路歷程08-23

    學院社會實踐報告07-02

    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07-11

    法政學院社會實踐部工作總結08-24

    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實踐報告08-27

    選擇作文:人生是選擇過程07-04

    選擇沉潛 選擇成功07-2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日韩亚洲欧美大陆 |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这里有精品 | 亚洲综合网伊人中文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