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銀政·銀企互動研討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嘉賓,同志們、朋友們: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得益從互動始,銀企喜乎”。在“兩會一節”隆重召開之際,大家相聚這里,共同探討銀企互動發展新舉措,打造強大的資金流,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特別是企業實現趕超發展。首先,我代表“四大班子”,向與會的XX金融界人士、各位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下面,我就XX經濟發展態勢、企業發展狀況作個簡單介紹,對銀企互動發展談點個人看法,供會議交流參考。
一、 創新思路,培植特色,XX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今年以來,我們創新“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實施科教興市、特色立市、商貿旅游活市、工業強市、城建靚市五大戰略,全力推進 ‘三四五’工程(三條線:綠色農業型、工礦經濟型、商貿旅游型;四大工業園區:XX工業園區、鹽井三匯建材工業園區、太和絲綢工業園區、清平玻璃工業園區;五大產業:PIC生豬、蠶、葛、水產、蔬菜),著力培植區域特色經濟,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進程,努力把XX建設成為XX北部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經濟發展思路,搶抓機遇,專注發展,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預計今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XX億元,同比增長X%。其中一產業產值X億元,增長X%;二產業產值X億元,增長X%;三產業產值X億元,增長X%。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X億元,增長X%。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可達X億元,增長X%。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億元,增長X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X元,增長X%。農民人均純收入X元,增長X%。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X億元。
面對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在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以發展為主題,結構調整為主線,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依靠渝合高速公路開通和XX水利樞紐、遂渝快速鐵路、渝南高速公路、東城新區、釣魚城旅游等建設釋放后發優勢,實施“三四五”工程打造區域特色,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打造競爭核心,壯大優勢企業打造“一梯隊”,培植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科技企業打造“二梯隊”,扶持民營經濟唱響“主旋律”,做強商貿旅游旺人氣,推進城建筑平臺,創新實干,優化環境,搶占渝西經濟走廊建設制高點,全力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深化改革,調整結構,XX企業逐步實現振興
近幾年我市企業特別是國有、集體企業效益持續下滑,吸貸能力弱,被XX列為信貸高風險區。我們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以工業園區為載體,突出優勢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全市企業質量和效益得到較大提高。
全面推進改革,企業狀況發生了質的變化。采取出售、兼并、組建有限責任公司等形式,完成X戶國有及城鎮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改制面達X%,明年將全面完成企業改制任務并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企業產權制度發生質的變化;指導改制企業深化內部勞動、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經營、激勵、約束新機制,促進X戶企業起死回生,企業運作機制發生質的變化;水、電、氣的國有資產正逐步退出,全市共盤存量資產5.09億元,盤活銀行債權4646萬元,收回愈期欠貸2485萬元,實現國資收益450萬元,企業資產狀況發生質的變化;希爾安GMP改造、軍神紅酒技改、維爾麗粉末擴產等加緊推進,醫藥、生化、食品、建材等行業漸成支柱,水泥、紡織、酒、罐頭等新品種漸上規模,企業產品結構發生質的變化。
強化引導扶持,區域經濟發展的梯隊格局初步建立。打破行業界限,制定優惠政策,將工業、建筑、商業及開發商等入庫稅金上XX萬元的企業納入優勢企業進行扶持,引導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希爾安制藥、金洲罐頭等優勢企業得到較快發展,優勢企業正逐步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梯隊”;出臺了《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決定》,積極籌建民營科技企業園,民營科技企業項目恰談會正在進行,民營科技企業正逐步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二梯隊”。
三、認清形勢,互動雙贏,構建銀企戰略伙伴關系
中小企業是銀行發展的強大基礎,銀行是中小企業發展的不竭源泉。如何構建新型合作關系,實現互動雙贏,是在WTO新形勢下銀企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課題,也是我市企業深層次發展的核心問題。
(一)銀企關系的特點及走勢
1.當前銀企關系的特點具體表現為“四性”:
一是主體平等性。銀行是特殊商品——貨幣的供應方,企業是貨幣的需求方,銀企關系是遵循市場原則和價值規律下的債權與債務、服務與被服務的平等主體關系。
二是利益一致性。通過銀行把貨幣資本投向那些市場競爭力強、占有率高、發展前景好的企業,企業把借
貸資金投向最好的發展項目和最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共同追求利潤最大化。
三是合作主動性。銀行是向企業“供血”的主要渠道,企業是銀行獲取利潤的主要來源,銀企之間必須主動合作。
四是對接的開放性。銀行的信貸投入具有選擇性和靈活性,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企業為銀行提供了自由的對接空間。企業的融資對象變單一型為多元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合作銀行、外資銀行等多元結構的銀行體系為企業融資創造了開放的金融環境。
2.當前銀企關系的走勢
一是國家產業政策和金融杠桿對銀企關系的影響力日趨明顯。銀行作為經濟調控的重要杠桿,必然會忠實地執行國家產業政策。企業必須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發展項目和最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與銀行對接,爭取信貸支持。
二是企業求貸愿望更加強烈,國家對中小企業信貸扶持力度逐步加大。目前,多數企業自有資金較少,直接融資渠道無法較好拓展,急需銀行的信貸支持;中小企業在地方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顯,國家將在信貸投向和規模上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三是銀企協作日趨穩定。企業成敗主要在于市場,銀行的成敗主要在于企業。銀行始終會選擇那些資信好、有發展前途的企業作為自己的“基本客戶”,與企業形成一種比較穩定、密切的信用關系。
(二)銀企聯動和互動的障礙
一是貸款過度集聚,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減弱。按照市場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大、中、小型企業與銀行融資合作的機會和條件是均等的。但在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銀行信貸資金投向主要集聚于大企業和大項目,中小企業貸款規模受到限制,融資空間狹小。
s("content_relate");
【在銀政·銀企互動研討會上的講話】相關文章:
經營管理研討會上的講話08-24
縣長在春節銀企座談會上的講話08-15
在全市農村經濟研討會上的講話08-15
在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研討會上的講話08-21
在個體私營經濟研討會上的講話08-15
在紀念人大制度周年研討會上的講話08-15
在紀念人大制度周年研討會上的講話范文08-15
創新破難加快發展研討會上的講話08-15
書記在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的講話08-15
校長在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的講話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