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子周潤發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周潤發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孫子是我國春秋時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他生在魯國,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祈禱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他曾任魯國中都宰、大司寇和代國相,他提出了“以禮治國”的新式政治思想,他所創的儒家思想至今還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他所著的《春秋》、《論語》都流傳后世,被千古傳誦。帶著一份期待與崇拜,星期五的晚上,我們全家走進影都,觀看了電影《孔子》。
孔子自幼勤奮好學,當他三十而六時,逐漸在他的故鄉魯國嶄露頭角,得到了魯君的賞識,被認命為中都宰,在他的管制下,中都變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后又逐漸被魯君加封為大司寇,曾一度做上代國相的要職。擊敗了叛軍,安保魯君參加齊魯盟會。但是,隨著他的平步青云,卻迎來了三恒的忌恨與排擠,終被三恒之首季氏驅逐出魯國,后在異國他鄉,帶著一幫他的弟子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風餐露宿十幾年,但始終堅持他的理想從不放棄,并在途中著下《春秋》一書。在他晚年之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終于被迎回魯國。
看了這部令人悲傷的電影,我不僅又對孔子多了幾分認識與敬佩之意:
一、孔子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更是一名極有謀略的軍事家。在齊魯盟會中,齊王心懷不軌,派出二百乘兵車,以威脅魯君投降齊國,而孔子卻用三百輛牛車,造出轟天聲響,嚇退了齊軍的兵車,他不用一兵一卒,奪回了魯國失陷多年的鄆、龜陰三地;在朝中,他提出了“墮三都”、抑三桓”的主張,并用火攻的方法平叛了來勢洶洶的三恒家臣——公孫狙。這改變了我以前對孔子“懂文不懂武”的印象,令我看見了一個文質彬彬的孔子的另一面。
二、我敬佩孔子在逆境中永不放棄理想的精神。孔子流離他鄉近二十年,不管環境多么艱難,始終不曾放棄他儒家思想的宣揚,他情節高尚,從不吃嗟來之食,一舉一動中始終保持著他的學者風度和神態,在斷糧七天時,他“以樂代食”,以頑強的意志力抗擊饑餓的侵襲。在周游途中,為了讓儒家思想得以流傳后世,他廢寢忘食,奮筆激書,寫下《春秋》一書,使他的儒家思想在后世得以實現,并影響了往后歷朝歷代的政局。他這種堅持理想的精神著實讓我有所觸動。
我不但欽佩孔子淵博的學問,而且敬重他高尚的品行。他那光輝的形象會永世被世人所傳頌;而他所開創的儒家思想也必將千秋萬代影響著世界各國的文明。
【孔子周潤發觀后感】相關文章:
孔子的語錄05-28
孔子的作文11-10
《孔子》電影觀后感08-21
孔子觀后感優秀10-30
《孔子》觀后感(集合)08-23
關于孔子的觀后感范文01-08
《孔子》電影觀后感優秀11-06
論孔子作文05-08
孔子作文范文05-12
與孔子相識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