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教學反思>《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

    時間:2025-04-20 10:07:3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15篇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1

      《年、月、日》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內容,教學重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及相關的知識,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利用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說出今天上課的日子,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然后讓學生觀察年歷,結合已有的知識發現新知識。既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二、注重讓學生自主建立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在進行《年、月、日》一課的教學設計時,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采用自主探究、嘗試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已從預先準備年歷卡上去觀察和發現,然后交流自己獲得的`信息,教師加以引導和總結,達到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初步認識,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一開始使用20xx年的年歷尋找天數,所以在觀察年歷,探索發現時,不少學生都忽視了自已準備的其它年份的年歷,以致于不知道2月到底有多少天。我認為不能讓學生形成錯誤的認識,讓學生去觀察20xx和20xx年的二月份天數。

      三、尊重獨立的思維,體驗探究的樂趣。

      在引導學生得出“閏年的公歷年份除以4都沒有余數”這一規律時,我設計了很多鋪墊環節。如我設計了一張1993~20xx年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數的表格,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規律,自己發現閏年年份與4有密切關系。又出示各年份除以4的不同結果,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總結出閏年的公歷年份和4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從而得出結論。這樣做雖然比直接把規律告訴學生要費時、費力,但卻從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自己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在記憶大月小月的方法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探究,若探究不出時教師指導,這樣能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記憶的多種多樣,有拳頭記憶法,形象又直觀,有口訣記憶法,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在指導歌訣“7個大月心中裝,7前單數,7后雙時有點急躁未說清12個大月中有7個大月然后讓他們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憶,之后讓學生交流自己記憶的巧妙方法,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并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進一步鞏固了大月小月,同時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存在的不足又很多:

      一、對課堂的掌控不夠。我雖然設計了讓學生自主探討學習的內容,為他們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機會。但是,我課堂上沒能很好把握引導的角色,沒有很好組織學生,及時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及時調整 ,導致課堂前松后緊,是本科內容沒有如期完成。

      二、在教學過程中,我缺乏激情,講課的語氣和語調沒有變化。我以前聽別的教師上課,他們的語言幽默,抑揚頓挫,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課過程中,沒有說一些激勵學生的話語,這樣就沒有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多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多看多聽優秀教師的課,多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然后結合自己,多鉆研教材,讓自己在不斷學習與反思中進步。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2

      6月結合主題《客人來我家》。教授的數學內容是《認識年月日》。早在5月中旬,我就叫家長們上網購買臺歷本,保證到6月初,班上孩子人手一本,這一工作得到了家長們的廣泛支持。前期工作得到了保障,后續的工作就有了好的開端。鑒于上月對計算器的學習,我更有信心去上類似操作性的數學課。果不其然,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超出了我的預期,且進度快速。

      學習《認識年月日》,我將知識點分為三個部分:

      (1)認識年歷;

      (2)認識大月小月;

      (3)認識日(星期)。

      在認識年歷的教學過程,教師通過猜謎導入,緊接著出示年歷表,要求學生快速掌握年歷知識,能夠說出今年是20xx年,去年是20xx年,前年是20xx年,明年是20xx年,并且知道一年有12個月,部分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出生日期(如:平丁是20xx年7月出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一年又12個月,但不知道哪些是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鑒于智障學生善于機械記憶,而意識記憶比較欠缺,教師通過發放年歷表和臺歷,引導學生找出每個月的天數,并用表格的方式記錄下來,再比較31天和30天的多少。學生知道了31>30,得出有31天是大月,30天是小月,28或29天是特殊月(特殊月不做重點講)。鼓勵學生將臺歷表上的31(天)和大月先圈出來,師板書大月(31天)分別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7個;再將臺歷表最后一天是30(天)的和小月圈出來,師板書小月(30天)分別是4月、6月、9月、11月,共4個。教師接著發放20xx年的年歷表讓學生練習,大部分學生都能將大月小月分別圈出來,小部分學生圈不完整或將大月的30天和31天同時圈出來。個別學生需要教師輔助來圈。待到學生熟練圈出大小月的`時候,教師尋求到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識記方法:

      (一)左拳記憶法;

      (二)歌訣記憶法。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左拳記憶法,只有3名一層學生能夠掌握,其他學生不太理解;歌訣記憶法,比較適合有口語的學生,班上學生絕大部分都能念出歌訣來記憶大小月。在教學日(星期)的過程中,我采用了我國的傳統節日(如:教師節、國慶節、端午節、勞動節、清明節、春節等等)和國外的節日(圣誕節、愚人節、情人節等等)來教學,教師先出示9月10日教師節,引導學生去查找,9月10日是星期幾;接著出示10月1日國慶節,引導學生去查找,10月1日是星期幾。幾個回合下來,學生比較熟悉了,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發現,報告給教師,教師再匯總并板書出來。接著教師帶領學生讀一讀日期+節日+星期幾。我告訴學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尋找日期或星期幾。學生們頻頻點頭說好,接著是做趣味找日期或找節日的游戲。學生通過連一連,貼一貼,填一填的方式完成練習。

      綜上所述,一二層學生能夠初步感知年月日的由來,知道一年有幾個月,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幾月幾日是星期幾,一星期有幾天等有關時間單位的知識,三層學生提示下指認10以內的數字,能夠給數字1—10涂色或臨摹。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3

      年月日這一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十分密切,學生具有一定的經驗,但對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并不明確,正確區分易混知識點是教學的重點。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引導,充分發揮學生已有的經驗,加強與現實的聯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對知識的系統理解。本課教學抓住以下兩點:

      一、密切與現實的聯系,提升學生的經驗。

      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申奧成功,植樹節,兒童節等有意義的日子,讓學生初步認識年月日,并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引出課題。通過觀察年歷,找出“小秘密”,進一步感受年月日的關系,認識31天、30天的月份各是哪幾個月,2月份是多少天等。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年月日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通過在年歷中圈出自己的生日、家人的生日,自己喜歡的日子等,把抽象的時間與具體時間聯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年月日與每個人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也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現實中包含著大量的.數學知識。在不斷的感受與體驗中豐富已有的經驗,爭取認識年月日的相關概念。

      二、加強引導,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本節課中,本人設計了不同的數學活動,給了學生充分探究、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主動的、師生互動的過程中系統理解知識。如通過找出不同年歷中的“小秘密”這一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充分地進行自主探究發現交流匯報,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教給學生方法。在教學記住每月天數的環節中,教師采用“你有什么方法能很快記住每月的天數呢?”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介紹速記方法。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4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時、分、秒的基礎上,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xx年xx月xx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本單元內容包括: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xx年xx月xx日;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教學重點:時間單位xx年xx月xx日和24時計時法。教學難點:計算一天以內經過的時間。教學關鍵:教學中注意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xx年xx月xx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以及相互關系。在設計本單元教學時我借助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實際生活體驗,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意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因為xx年xx月xx日來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圖體現知識的呈現與生活實例相結合,融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為一體。在教學中我盡量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引進和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如書上主題圖,從學生熟悉的一些有意義的`日子引入,如2008北京奧運等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的例子,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本單元的不足之處是:在處理一些細節甚至在學生自主探索時有些地方放手不夠,比如學生在匯報自己整理出的信息時可以嘗試讓學生先說,如有說錯或說漏再讓其他學生糾正或補充完整,在回答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會發現不管是哪一年,大月、小月的月份是一樣的;只有2月份比較特殊,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是個變月。課堂上還是沒能大膽放手,把發言權還給學生。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把學生作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把“學”的權利還給學生,把“想”的時間交給學生,把“做”的過程留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牢記教學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選用教學方法。今后,我還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鉆,下大功夫。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5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 《年、月、日》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認識年月日,這是一節概念課,知識點比較多。怎樣有條理地學會這么多知識點呢?

      在本課中,我通過猜謎語導入,出示日歷,引導學生觀察,并讀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一開始我先讓孩子們細心觀察自己帶的年歷,然后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因為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的過程,而是教與學交往、互動的過程,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教學是一個發展的、生成的過程。

      在教學大小月之后,并指出2月份我們把它叫做平月,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有左拳記憶法:我還安排了數學小游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舉手。當最末老師報出2月時,有趣的場面出現了:有的同學舉手又放下,有的同學在觀望他人的動態,學生此時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覷……我笑著問:大家想舉手又不想舉手的`,為什么?這正好是這節課的重點,這一刻,不正體現了學生思維的過程嗎?

      在練習環節設計了我們最常見的節日:六一兒童節、3月12日植樹節、9月10日教師節等等特殊而又常見的日子,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什么時間?1949年10月1日,并借機練習大月小月、平月等幾個知識點,既滲透了愛國教育又加強了練習。還有一些常見的容易出錯的我把這些題目弄成判斷題讓學生自己去判斷是否正確,而錯又錯在哪里?最后一題擴展習題:20xx年,小明連續在外婆家住了兩個月,正好是62天,這兩個月是( )和( )。

      教師要真正成為引導者。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數學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推到自主學習的舞臺上,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6

      年、月、日是在學習了時、分、秒的基礎上學習的。本課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認識大月、小月和二月,掌握平年、閏年。年、月、日的相關知識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的,所以,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中挖掘可以為學習所用的素材供應學生學習。

      設計這節課時借助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實際生活體驗,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本節課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有以下幾點做法: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 在本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讓學生說出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或者節日,學生回答了很多,我及時引導,既滲透了愛國教育又引出了課題。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觀察不同年份的年歷,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獨立思考后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使每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避免有些學生只等著聽別人的,不去自主思考。如教學平年、閏年時,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當學生有了自己的發現時,再全班交流,總結出判斷的規律,接著我出示1900年2月的月歷,讓學生自己進行驗證,學生們都迷惑了……利用這種好奇心,我實時點撥: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是1900年的月歷印錯了嗎?想知道為什么嗎?(課件播放音頻400年又閏的`資料)聽、看了視聽小知識后,學生們釋然了。可見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是很重要的。

      3、本課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識的記憶、鞏固、深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練習中盡量優化了以“生活”為背景的數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實踐。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7

      昨天我在2班教學了《認識年月日》這一課,在課前我也認真鉆研了教材,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我還是比較滿意,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但課后練習中我無意中發現一位平時成績還不錯的同學不會看年歷,我又找了2班的幾個學生問了問,發現有些同學真的不會看年歷。讓我反思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是否正確?學生年歷都不會看,又怎么能發現年歷中的規律呢?原來熱鬧的教室里竟然隱藏著這么大的問題,我總以為學生已經會看年歷了,其實不然。于是我在3班干脆沒上新課,而是重新設定了教學目標,將學會看年歷做為第一目標,并在今天進行教學。指導學生學會看年歷教學環節如下:

      出示20xx年的年歷,師:這是20xx年的年歷,你能在年歷上找到你的生日嗎?圈劃出來,看看這一天是星期幾?看誰圈得又對又快(學生各自在年歷上找生日并作圈劃。)

      圈好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全班交流:請一個同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找的?(師隨著學生發言小結,先找月份,再找日期)

      再說說是星期幾?如何判斷的?

      看日期上方,指出:星期日是每個星期的'第一天,所以把他排在第一個。看來只要把日期和星期上下對應著看,就知道是星期幾了,你們會看了嗎?請一個同學說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學根據他所說的日期找出這一天是星期幾?

      總結:我們先找月份,再找日期,上下對應著看星期幾,就能很快圈出自己的生日了。

      問:剛才一個小朋友的生日是在11月,老師的生日是在他生日的前一個月,

      你知道是幾月嗎?他生日的后一個月是幾月呢?那12月后面的一個月是幾月呢?(一月)

      小結:每年的十二個月就是這樣連續不斷重復著的。

      問:同學們想知道老師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嗎?我的生日是10月的最后一天?你知道是幾月幾日嗎?那我生日的后一天是幾月幾日呢?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看來我們看年歷不僅要上下對應著看,還要前后聯系著看。 ……

      教學反思: 在2班教學后學生還不會看年歷,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刻反思,這節課我們的孩子首先要學會什么,促使我對教學目標進行重新設定,再次在3班教學后我又找了幾個學生進行了解,發現他們真的會看年歷了,能發現年歷中的規律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即“以人為本”的人本思想,它倡導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在這種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教學思想就必須發生一種根本性的變化,由“教師主體,以教定學”,向“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轉變。因此,課前預設教學也好,課堂生成也好,兩者都要統一到“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個基點上,并將這一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8

      《年、月、日》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認識年月日,這是一節概念課,知識點比較多。怎樣有條理地學會這么多知識點呢?

      我先讓孩子們提前預習,并查閱有關資料,寫出預習提綱。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教學的重點定位于: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備課時,從課的容量上來看,量確實較大,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在一節課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閏年的知識和判斷方法,會計算全年天數等,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通過上這節課,我覺得本節的目標定位比較準確,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

      在本課中,我通過猜謎語導入,出示日歷,引導學生觀察,并讀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一開始我先讓孩子們細心觀察自己帶的年歷,然后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因為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的過程,而是教與學交往、互動的過程,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教學是一個發展的、生成的過程。

      在教學大小月之后,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有拳頭法和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我還安排了數學小游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起立。當最末老師報出2月時,有趣的場面出現了:有的同學起立又坐下,有的同學在觀望他人的動態,學生此時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覷……我笑著問: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為什么?這正好是這節課的重點,這一刻,不正體現了學生思維的過程嗎?在平年、閏年的教學時,我先出示了幾個常規年份讓他們分組判斷,學生很快用除法判斷出來,最后我又出示1900年,學生判斷后全部表示是平年,大部分孩子說是閏年,個別孩子說是平年,到底誰說的對呢?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欲望,于是出示兒歌: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學生很快就能記住,但是運用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一內容本來很枯燥,但通過動手數一數和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記住這一知識點。

      在練習環節設計了舉世矚目的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場景,你知道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么時間嗎?如此貼近學生認知經驗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學生對2008年8月8日這個歷史意義的日子的記憶火花,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什么時間?1949年10月1日,并借機練習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幾個知識點,既滲透了愛國教育又加強了練習。

      教師要真正成為引導者。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數學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推到自主學習的舞臺上,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9

      年、月、日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自身和現實生活,所以,在本單元教學時,我把教學內容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置身于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上課時,我利用課件,為學生出示了大量的有意義的歷史時刻的圖片。使學生感到,要學習的知識就在他們身邊,接著借助課件演示講解,年、月、日的概念,接著再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使學生初步體會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接著,讓學生補充還有哪些有意義的日子。這樣,再一次將“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思想在學生頭腦中明朗化。2、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個課堂中,我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始終以“導”的姿態,讓學生富有興趣去觀察、探索、發現新知。在新知的教學前我先讓學生抄寫了年歷,并說明有些孩子如果覺得年歷太長,抄寫有困難,可以選擇抄寫幾個月的。這樣開放式的作業,使得班里所有學生都完成了,有些程度弱的孩子,也抄寫了一個月的月歷。在課上我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歷,讓學生嘗試回答問題:一年中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問題,通過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接著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在一年的12個月里,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為學生出示近10年的2月月歷。學生發現有些2月是28天,有些是29天。最終由我指導學生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用課件上的算式說明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這樣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完成創新教學模式中的探究過程。

      本單元教學完后,我將學生抄寫的年歷重新整理收集,并請一些做的好的同學對自己的作業加以完善。將本次作業作為資料進行保存。

      在教學中,我留給學生許多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自由空間和時間,這樣教學、學生才會放飛思維,張揚個性,但是,在教學中,由于內容比較多,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所以后面判斷平年和閏年這個環節中講得比較快,所以又安排另外的時間加以練習,時間安排不夠合理,這是本單元教學的一些不足。

      以后在教學中,我必須認真反思,爭取在不斷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斷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10

      這是一個數學活動,目標是讓幼兒認識年歷,知道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有什么不一樣的。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為了使幼兒學起來更容易,課前我請他們準備一份XX年的年歷,在準備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就已經先預習起來,在家長的幫助下,我看到他們帶來的年歷中有的已經把重要節日圈畫出來了,可有的小朋友根本連年歷都沒有帶來,面對這種水平不一的孩子們,我想他們可以結成一組,會的帶不會的,這樣大家學起來就快了,在他們一組上,我放上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在他們發現這個問題后,我告訴他們一句歌謠: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反應快的孩子一下就明白了:哦~~原來這些月是31天呀!我請他們來驗證一下,看看老師說的這個歌謠準不準確,孩子們又興高采烈地翻起年歷來了。

      在這個活動中,我沒有填鴨式地灌輸給孩子這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請他們動手,在玩中發現奧秘,比如說月中多少天這個難點,我用一句歌謠簡單概括,并且請他們來檢查我說得對不對,在他們檢查的過程中,他們理解這句歌謠并且加深了印象。對于這個活動,雖然還有個別孩子沒有完全掌握,但是我能肯定的是,能掌握的孩子這一輩子都能記住這個難點,并且還能把這個歌謠傳播給其他孩子。

      在接下來的“找節日”環節中,當我說出節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我發現剛開始有指錯的現象,但是練到第5、6個節日的時候,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還很迅速呢!剛開始指是一組中能力較強的小朋友帶頭,后來我發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現在交換一下,讓剛才還沒有動手指的小朋友先指。這下,小朋友們玩得更熱火朝天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這節活動才能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11

      《認識年月日》是一節概念課,知識點比較多。怎樣有條理地教學這么多新的知識點呢?該以怎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呢?

      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把本節教學的重點定位于: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上這節課,我覺得本節的目標定位準確,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學習,課堂設計落在實處。

      在本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比如猜謎語等形式),引導學生觀察,讀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并提出教學目標。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此時巧妙引導開始本課的學習。在練習環節出示問題。舉世矚目的第29屆北京奧運會已經圓滿結束了,你知道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么時候?如此貼近學生認知經驗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學生對2008年8月8日這個歷史意義的日子的記憶火花,并借機練習大月小月等幾個知識點,既滲透了愛國教育又加強了練習。最后知識拓展環節出示以全班集體照為背景的月歷,讓同學們興趣再一次提高期待一次的數學課,制作月歷,為下節課知識作鋪墊。

      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有拳頭法和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來幫助他們記憶,這一內容本來很枯燥,但通過動手數一數和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記住這一知識點,可見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對于中、低年級學生來說,更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

      練習中還盡量優化了以“生活”為背景的數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引進和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實踐。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巧妙的`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方法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指導還不夠,探究學習時對學生的組織還做的不夠,再就是課的容量大,拖了堂。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合理調控時間,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自己去發現,真正把學習的權力還給學生。駕馭課堂的能力還需鍛煉,對教學方法還需要摸索。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12

      “年月日”教學的重點是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在4月份月歷上找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重視了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原有的基礎。本課“年月日”的知識,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絕不是一張白紙,因此在導入新課時與學生交流了有關年月日的信息后再進行新課的教學,把知識蘊含于學生具體活動的經驗背景之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欲望,并且使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然后讓學生交流導學單上查找的不同年份的年歷,歸納出: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有30天,是小月。二月有28或29天。再讓學生介紹記住大小月的方法,有左拳記憶法、兒歌記憶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一記大小月。在教學大小月之后,可以安排數學小游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起立,學生在游戲中加深了對大月小月的記憶。

      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備課時預設的不夠充分,認識月歷和年歷時拖沓了些,計算一年的天數時間不夠,沒能交流多種算法,有點太匆忙了。

      2、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給予評價。

      3、本節課練習較少,學生動筆的不多。應給孩子更多的思考問題的時間。

      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13

      《年、月、日》是三年級下冊的內容。認識年月日,這是一節概念課,知識點比較多。怎樣有條理地學會這么多知識點呢?

      我先讓孩子們提前預習,并查閱有關資料,寫出預習提綱。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教學的重點定位于: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備課時,從課的容量上來看,量確實較大,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在一節課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閏年的知識和判斷方法,會計算全年天數等,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通過上這節課,我覺得本節的目標定位比較準確,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

      在本課中,我通過猜謎語導入,出示日歷,引導學生觀察,并讀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一開始我先讓孩子們細心觀察自己帶的年歷,然后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在教學大小月之后,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有拳頭法和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二十九,匯報時:有的同學說二十八天,有的同學說二十九天,學生此時開始爭論,為什么?這正好是這節課的重點,這一刻,不正體現了學生思維的過程嗎?在平年、閏年的`教學時,我先出示了幾個常規年份讓他們分組判斷,學生很快用除法判斷出來,最后我又出示20xx年,學生判斷后全部表示是平年,大部分孩子說是閏年,個別孩子說是平年,到底誰說的對呢?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欲望,于是出示兒歌: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學生很快就能記住,但是運用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一內容本來很枯燥,但通過動手數一數和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記住這一知識點。

      在練習環節設計了找出各個月份的重大節日,舉世矚目的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場景,你知道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么時間嗎?如此貼近學生認知經驗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學生對20xx年8月8日這個歷史意義的日子的記憶火花,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什么時間?20xx年10月1日,并借機練習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幾個知識點,既滲透了愛國教育又加強了練習。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14

      《年、月、日》教學重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及相關的知識,整節課,學生在輕松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發現新知,學生盡管不是妙語連珠,知識面也不是很廣,但還是體驗了自主探索的樂趣,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悅。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幾乎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是有差異的。而且,學生關于年、月、日的知識應該也是非系統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錯誤的理解,但是都為他們學習年、月、日打下了基礎。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時,我首先安排讓學生觀察年歷,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年歷中發現各月的天數。從而探索出大月、小月、平月以及平閏年。

      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維,讓學生在層層質疑中體驗探究的樂趣。

      在教學平年、閏年時,通過平閏年的排列順序,找出4年一閏的規律,并運用這一規律解決了20xx年和1996年是什么平年還是閏年的問題。再要求1935年是什么年?當學生感覺運用剛才的規律不能解決這一問題時,我讓學生大膽的猜想:年份與4有什么關系。然后拋出1997÷4=499……1;1998÷4=499……2;1999÷4=499……3;20xx÷4=500;20xx÷4=500……1;20xx÷4=500……2;20xx÷4=500……3;20xx÷4=501;20xx÷4=501……1;20xx÷4=501……2;20xx÷4=501……3;20xx÷4=502;學生得出年份除以4有余數的是平年,÷沒有余數的是閏年。把1935÷4可是又碰到4位數除以一位數,三年級學生還沒學。引導拿年份的后兩位數除以4,97÷4=24……1;98÷4=24……2;99÷4=24……3;觀察得出把年份的后兩位數除以4就能判斷平年和閏年。再讓學生判斷1900年是什么年?學生很自然的會以為是閏年,這時展示萬年歷上1900年2月的月份只有28天圖,這是為什么呢?再次讓學生猜想。介紹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規定。

      課堂的生命活力來源于對事件或對事實的感受和體驗,來自于對問題的好奇和思考,來自于不同觀點的碰撞和認同,來自于探究體驗中的驚險和喜悅。老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感悟、體驗的過程,使教學充滿無窮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不足之處:

      一些課堂生成沒有很好的利用。例如:在記大小月的方法時有學生提出7、8兩月是大月。如果當時能提出:像這樣連著的大月還有嗎?讓學生知道時間是連續的。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15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時、分、秒的基礎上,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本單元內容包括: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教學重點:時間單位年、月、日和24時計時法。教學難點:計算一天以內經過的時間。教學關鍵:教學中注意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以及相互關系。在設計本單元教學時我借助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實際生活體驗,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意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因為年、月、日來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圖體現知識的呈現與生活實例相結合,融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為一體。在教學中我盡量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引進和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如書上主題圖,從學生熟悉的一些有意義的日子引入,如2008北京奧運等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的例子,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本單元的不足之處是:在處理一些細節甚至在學生自主探索時有些地方放手不夠,比如學生在匯報自己整理出的信息時可以嘗試讓學生先說,如有說錯或說漏再讓其他學生糾正或補充完整,在回答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會發現不管是哪一年,大月、小月的月份是一樣的;只有2月份比較特殊,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是個變月。課堂上還是沒能大膽放手,把發言權還給學生。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把學生作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把“學”的權利還給學生,把“想”的時間交給學生,把“做”的過程留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牢記教學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選用教學方法。今后,我還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鉆,下大功夫。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年月日》教學反思05-24

    《年月日》教學反思【必備】07-08

    (實用)《年月日》教學反思08-02

    《年月日》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06-29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06-30

    認識教學反思01-02

    倍的認識教學反思 《倍的認識》教學反思優秀06-11

    《年月日》教學反思匯編15篇06-13

    《年月日》教學反思(集合15篇)06-20

    《年月日》教學反思(合集15篇)06-1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A∨ | 亚洲中文AⅤ在线视频 | 综合高清亚洲国产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 日本三级国产精品一卡两卡 | 亚洲se777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