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迷人的張家界》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迷人的張家界》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迷人的張家界》教學反思1
《迷人的張家界》是一篇選讀課文,文章從多方面生動具體地描寫了張家界迷人的自然風光,歌頌了祖國的壯麗山河,點明了張家界舉世無雙的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課文內容緊扣“迷人”一詞:先說游覽張家界之后的總體感受——仙境般迷人;然后通過奇山秀水的描寫和張家界在世界自然遺產中的地位,具體表明了張家界的迷人;課文的結尾和開頭相呼應,強調了這里確實是迷人的人間仙境。文章語句優美,運用了多種表達手法,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寫作訓練的好素材。
課堂上,我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張家界的迷人風光,受到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預習作業中,我引導學生收集了有關張家界的資料,如:張家界的圖片、傳說、還有名人古詩詞。教學中,一開始我就以下面這段導語引入: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有氣勢雄偉的泰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華山;有秀麗神奇的黃山,水平如鏡的漓江;有巧奪天工的蘇州園林,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更有許許多多的奇山秀水。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張家界那迷人的人間仙境。引導學生讀課題,感受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迷人”,接著讓學生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有關張家界的資料,然后就水到渠成的播放課件,讓學生們觀看張家界的山水簡介片段。俗話說未成曲調先有情,通過這樣的感性的描述為學生的觀察打下了很好的情感鋪墊,而動態的畫面更可以引領學生入情入境。
《迷人的張家界》教學反思2
1、巧創情景,構建認知的橋梁。
張家界地處我國湖南省,學生中很少有人去游覽過。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開場白:“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是個旅游愛好者。假期中我游覽了湖南省的張家界風景區,給你們看看我照的相片吧。(課件出示相片)張家界迷人的景色讓我流連忘返,就連書中的作者也忍不住去游覽了張家界。你們想去嗎?讓我們跟隨著作者走進張家界。”凝練優美的導語和真實的相片,使學生好像置身于風景如畫的張家界風景區。
在引導學生學習第五自然段金鞭溪時,恰到好處地運用了課件:同學們欣賞著金鞭溪的圖片,聆聽著輕柔的音樂。這聲形并貌的多媒體課件,在給學生帶來了美妙的視、聽覺享受的同時,催化了學生對溪水特點的理解,并用填空的形式積累了好詞佳句。實現了學生與文本、教師與文本、教師與學生的對話,真正做到了“潛移默化”。
2、層次清楚,學法多樣。
《課標》中強調高年級的學生要“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迷人的'張家界》是一篇寫景文章,學習寫景文章應該明白三個內容:景物有什么特點;如何描寫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出聲自由讀找出了山峰千姿百態的特點,但我并沒有讓學生停留在這個層次上,而是讓學生邊讀邊想象山峰的形態,接著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書中描寫山的姿態。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高,動手畫出了六、七種山的姿態,對張家界山峰的姿態有了感官的認識,并實現了語文與美術的整合。在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方法時,我出示了四幅張家界不同姿態山峰的圖片,邊看圖邊想象用以上修辭方法口頭描述其他山峰的姿態。在此指導了學生描寫山峰的寫作特點,而且使學生了解到張家界的山峰確實是千姿百態、形態萬千。在學習黃獅寨一段是我設計了:如果你站在點將臺上向下望能看見怎樣的景色?這樣帶學生入境,仿佛親臨點將臺與作者感同身受,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有利于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小精靈兒童資訊站出品
3、以讀促解,讀中感悟。
《迷人的張家界》一課語言優美,感情豐富,教師的朗讀指導是非常必要的。我運用多種方式如:引讀、齊讀、默讀、自由讀、填空讀、配樂讀、帶著感受讀等等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讀得不太通順到讀得流暢,從讀得較為平淡到讀出感情。這樣“以讀促解,讀中感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語言文字的品味,使其讀出了語感、情趣和韻味。
4、巧妙遷移,讀寫結合。
《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學習的終極目的是運用語言。就這篇課文而言,第一自然段中比喻、排比、擬人修辭方法的配合運用,以及描寫山峰姿態的詳寫與略寫。這樣的描寫,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課上,通過自讀自悟和積累,這段美文中傳神的表達和張家界山峰特有的姿態已經深深地烙印在學生的心靈中。故此,教師在課尾巧妙遷移,讀寫結合,安排了這樣的課上練筆:根據你的所知,抓住張家界某一方面的特點,精煉語言,寫一句或幾句精彩的廣告詞,向周圍人介紹張家界,打響張家界的知名度。從學生展示自己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寫成的形式紛呈的精彩的廣告詞中,從教師的相機點撥中,我欣喜地發現:無論是內容還是表達,學生都能恰當準確地巧妙遷移生成,學以致用,相得益彰。
當然我的課也存在很多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比如:在如何體現“用教材去教”這一方面,教師還需要提高認識,放開手腳。課堂上,要重視過程教學,“把自主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要真正落實在教學行為上,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挖掘他們的潛能。
【《迷人的張家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迷人的張家界作文02-17
迷人的張家界作文(精)11-24
迷人的張家界作文7篇[精]10-22
《迷人的夏天》教學反思11篇04-13
高一語文迷人的張家界教案05-08
北師大版《迷人的夏天》教學反思04-13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迷人的張家界06-02
張家界作文03-23
張家界的作文11-03
張家界之旅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