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培訓心得體會[精品5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導師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1
從教十幾年來,我深刻體會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加劇了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學生們見多識廣,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教師;另一方面,由于心智發展滯后,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增多,顯得較為脆弱。為了應對這些問題,我參加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并從中獲得了持續的支持與服務。這些學習對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進行班級管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擔任班主任時間久了,不知不覺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與學生談話時,總是不自覺地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臨下,或批評,或說教,或指引人生方向,或指出他們的不足和錯誤。這種做法我已經習以為常,并認為這是盡到了教師的責任。然而事與愿違,學生們不僅不領情,反而產生了逆反心理。參加了培訓之后,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現在我已經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調整心態,轉變觀念,真正成為他們在學業上的導師和生活中的朋友。
有一天晚上,班上有個孩子的父母發生了爭執,孩子非常難過,哭著給我打電話問該怎么辦。我對孩子說:“老師很理解你的感受,父母吵架是因為他們有不同的看法,并不是因為你,他們依然非常愛你……”孩子聽后情緒有所緩解。在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后,我又分別給孩子的父母打了電話,告訴他們:“夫妻間的沖突或爭吵是你們之間的事情,與孩子無關,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如果無法避免沖突,一定要向孩子解釋清楚,爸爸媽媽之間的爭執只是因為某些觀點不同,并不影響對他的愛。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被拋棄或不被愛了……”聽完我的話,孩子的父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造成了影響,紛紛表示會立刻向孩子道歉。第二天,孩子開心地告訴我,爸爸媽媽不再吵架了。看到孩子如此信任我,我感到非常欣慰。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2
4月23日,我很榮幸參加了在陵水舉行的全國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學習。圍繞這一主題,多位省內外知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與學者——關穎老師、程準教授、劉驚鐸教授、孫宏艷老師、朱紅老師、沈明革老師為我們帶來了豐富而深刻的講座與分享,并進行了互動交流。
通過此次學習,我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我深刻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學習讓我真切感受到它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所起的關鍵作用。在當今社會,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職責,也是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尤其是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影響日益增大。“獲得家長的支持是工作成功的一半。”收獲頗豐,有幾點體會:
一、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唯有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非常重要,這需要體現在生活的點滴之中。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必須從他們的.思維方式入手,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不要管得太嚴,否則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我們應該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從細微之處著手,仔細觀察并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和引導;對于孩子生活中的良好行為,則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之逐漸形成習慣。這樣,孩子就能在良好習慣的伴隨下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三、與孩子的溝通非常重要。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講究科學的方法:首先應該善于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想法、關注點和需求,才能更有針對性地給予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更加順暢。由于家長與孩子在年齡、心理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理解他們需要一個過程。
這次為期兩天半的全國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能力提升研修學習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不僅是一門復雜的學問,更是一種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修煉自己,不斷反思和提高。但這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我們需要進一步明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思路。在學習與思考的過程中,我感受到更多的責任和壓力,真正認識到家庭教育是一項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3
懷著對學習的熱忱和對教育的執著,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家庭教育講座,聆聽了單彩鳳老師的精彩演講,現在將我的感悟和體會分享給大家。
家庭是兒童和青少年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他們的首位導師,亦是終生的引路人。父母通常都期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有用之才,但由于職業特性、文化程度、性格等因素的差異,實際效果往往大相徑庭。尤其是因為父母與子女之間深厚的親情關系,有時會削弱理性思考,忽視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從而導致主觀愿望與實際結果產生偏差。班主任有責任也有必要引導家長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的知識。唯有班主任與家庭緊密協作,有意識地構建積極向上的教育合力,才能充分發揮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協同作用,顯著提高教育的成功率。
學習過程中我認識到,教師能夠很好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一是家長們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不論其學歷高低,他們只是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然而,大家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這一偉大目標而聚在一起,這必將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因為學習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就是與智者同行,與大師為伴,這些智者和大師就是家庭教育科學知識本身;二是因為家庭教育不僅神奇,而且神圣,當我們被這種神奇與神圣所感染時,我們幾乎所有的行為都會發生變化。
變化一:開始學會了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用愛的心情傾聽孩子、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不僅如此,我們還學會了用這五種愛去看待整個世界。我相信,天下的每一位家長和教師都希望能成為這樣的教育者!我驚訝地發現,當我們自身的育人素養提升后,我們與孩子和學生的互動方式也隨之改變,眼神、態度、語氣、動作、用語都發生了變化,學校的育人環境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
變化二:自從學習家庭教育以后,我的教育理念也在發生著變化,用先進的育人理念帶動家長也是自然的,家長們也在跟著發生變化,這是十分可喜的。現在每次家長會后都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家長寫來了學習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很深。
學習家庭教育是一項艱難的路程,但我相信現在積累的寶貴經驗會在將來有一定的用途。自從參加班主任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學習以來,雖然很辛苦,但一路走來收獲頗深。在育人方面我首先改變了很多,盡可能多鼓勵和贊賞孩子們,孩子們在一天天變化著…班里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委員后,現在班里的工作很是輕松,家長會的召開,學習上有主任管,班里的公物有副主任管,一切都輕松自如。在學習家庭教育上我已經嘗到了甜頭,雖然是一點點,但是我感到很欣慰。非常感謝顧老師率領的團隊,給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一條光明之路,使我感到這條路越走越寬。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4
我很幸運參加了這次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聆聽專家講座,觀摩家庭教育案例,內心深受啟發。現對此次培訓做一個簡要總結。 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正如尚莊小學張營校長所言,“如果你并非校長或副校長,卻有機會參與這樣的培訓,說明你的領導十分看重你。” 我感到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其中。
第一,本次培訓為期三天,教育局局長全程參與,并進行了講話和總結。此次培訓邀請了家庭教育專家周慧玲、馬青松老師,洛陽新安縣五頭鎮尚莊小學校長張營、柏城鎮中心校校長賈守軍以及柏城鎮中學心理咨詢師張國紅老師進行講座。最后,家庭教育講師團團長鄭新華老師播放了兩個家庭教育案例,分別為《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和《九零后的壞女孩》。鄭團長對案例進行了點評和總結,主題為《家庭教育指導老師應具備的十大素質》,并布置了回校的任務。接下來,為大家簡要匯報幾位專家的講座內容:周慧玲老師主要講解了教師家庭子女的教育,即教師不僅要耕耘事業,還要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培養?周老師認為好孩子不是靠管教或溺愛,而是通過教導、培育和養育而成。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生活中,都不應過度控制或包辦,而應該揚長避短;在物質上不應過分縱容,在行為上也不應放任自流,因為溺愛會導致孩子不懂規矩、目中無人。家庭教育應教授倫理,培養人格,注重健康。周老師還提出了她的“三快”理念:愉快、勤快、痛快。快樂的關鍵在于“凡事往好處想”,家庭和諧的秘訣在于“責任往身上攬”。馬青松老師則強調家庭教育是愛的教育,要改變孩子,首先要從改變自己做起,身教勝于言傳。
洛陽新安縣五頭鎮尚莊小學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張營校長主要講了他們“家校一體,智慧育人”的辦學模式,要求家長與學生同步,先給家長鼓勁,再定期召開家長會。他們學校根據家長的信整理成一本書叫《智慧信箱》;注重紅星評比,不考慮分數,考慮學生的整體素質:學生在校、在路上、在家庭的表現。“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的辦學理念是一月一次的家校溝通,分四步:一、向家長回報學生在校情況。二、向家長回報本月工作情況。三、向家長提供科學的教育方法。四、讓家長給學校提合理性意見。課改讓家長參與,每學期考試讓家長監考,讓學生構建家庭書房,要求是三年級以上有床、書架、桌子、凳子,書多少不限;三年及以下學生小,可以沒有床。學校的做法是逐個學生家庭拍攝書房刻成碟,期末發給學生,叫“家庭智慧”。在家長會上提出“向傳統宣戰,小地方造大效益,小山村創造新公民”的口號。“教師輕松,質量上去”的辦學管理是從教案開始,廢除應付式教案,不寫教案不等于不備課,教師寫教學反思和過失。根據教師的反思和過失整理成一本書叫《智慧教育的火花》口號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羨慕吧。第二個是放手工程:不能放手的老師不是好老師,不能放手的班主任是沒有能耐的班主任,實現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第三是智慧教育論壇,利用集體智慧,打造教育平臺,開展智慧課堂:讓學生講課,批改作業。目的是達到資源共享。用鄭老師的話說尚莊小學是"學生干老師的'活,老師干校長的活,校長干自己的活。"賈守軍校長主要講了家庭教育的誤區和如何做教師。張國紅老師主要講了兒童心理營養的幾個階段和人的情緒管理。
第三,說一下自己這次培訓的收獲和感受吧。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的認識到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整個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學校是不可能把孩子教育成才的。當今的教育狀況是:教師忙、學生累、家長怨、家長煩。我們面對太多的留守兒童,父母親情的缺失,讓他們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行為習慣。為了孩子以后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家校溝通更是推卸不了的責任,要做到不難為家長、不懲治孩子、不放縱孩子 、 不拿家長說事;喜歡的孩子家長奉為上賓,不喜歡的孩子家長奉為上上賓 ,有時候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要好得多。兩片云在相同的高度才能撞擊成雨,我們做教師的要在不同的高度和層次與學生家長共同撞擊成滋潤學生健康成長的甘霖雨露。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5
覺得今天學習的內容中,感觸較深的是(0——12歲)孩子的心理特征。我認為這部分內容非常實用,因為通過了解孩子在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征及其思維特點,我們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科學地、有效地引導和教育他們。我的女兒快四歲了,因此我也在網上找到了較為詳細的四歲幼兒心理特征描述:4歲兒童的心理特征。
這是一個叛逆且不守規矩的年齡段:(1)、體力——非常好動、嘈雜,最喜歡向他人挑戰。(2)、情緒——非常固執并且容易發脾氣,不太考慮他人的感受,遇到突發事件時情緒波動較大,可能會影響行為。(3)、智慧——開始形成對自身完整的認知,從前認為手是手、腳是腳,現在體會到身體的整體性,甚至有了“心”的概念。(4)、社交——非常健談,心里所想的.往往脫口而出。(5)、行為上應注意之點:由于豐富的想象力,他們難以區分現實與虛構。因此不要認為他們是故意撒謊的孩子,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導致自卑感。成人應該理解這一心理現象,避免無端指責,耐心解釋和引導。到了4歲半左右,這種混淆現實與虛構的現象逐漸消失,他們不再認為自己是飛行者或怪物,電視中的真假動作也能逐漸分辨清楚。好奇心強、好動、愛模仿、渴望得到贊揚是這個年齡段最顯著的心理特征。
我將以上內容對女兒進行對照后,覺得還真是相差不多,比較吻合。今晚下課后我回到家,因為上課的緣故一天沒見到女兒了。不知道是聽課真的悟出點什么,還是有其他的原因,看著女兒在家里調皮搗蛋我居然沒發火,居然相當有耐心的看著她,那種感覺好像、似乎、大概、也許有些理解一個四歲孩子的世界了。
我不敢保證自己一定就是一個成功的爸爸,我不敢保證在我的教育下女兒一定要多么優秀,但是我會用自己一顆最真的心,朝著最高的目標去努力,逐步消化吸收,讓我的女兒快樂、健康的成長!每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無限的可能。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精心呵護好這株幼苗,使它能夠自然茁壯地成長。這個時期特別需要“用心靈呵護,用頭腦撫養”。
通過培訓,在新時代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導師迎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新挑戰。最佳的選擇是迅速提升自我,將豐富的實踐經驗升華至科學理論層面,再將這些理論應用于持續發展的實踐中。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04-25
[優秀]導師培訓心得體會09-24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09-20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15篇01-16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15篇)01-16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匯編15篇)02-26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5篇)03-26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集合15篇)08-21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集合15篇04-04
導師培訓心得體會集錦15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