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規范農村“三資”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是完善農村經營體制,增強農村集體職能的重要抓手,事關農民切身利益、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干群關系,是各級黨委政府在建設新農村中關注的重點。近年來,……財政部門立足于服務“三農”,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模式,在……鎮開展試點,以規范農村“三資”監管為抓手,盤活農村資源,堅持以創新帶動發展,為實現農村財政工作規范化、專業化和社會化進行了實踐。
一、推行財務代理試點,規范村級資金管理
村級財務會計工作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核心環節和重要基礎工作。多年來,…縣農村財務先后實行了村帳村管、雙代管、監管代理等幾種管理模式,但一直無法根除村級財務管理上的頑疾。如何實現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專業化、社會化?經過前期認真籌備,20xx年初,…縣財政部門啟動了……鎮村級財務代理試點工作,效果顯著。一是科學界定身份。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具有會計代理資質的中介機構代理全鎮…個行政村的會計記賬服務,以服務者身份履行會計核算職能,財政所不再承辦村級會計核算,而是以監管者身份參與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從機構職責、職能分工、票據審核、報賬程序、記賬規則、內部稽查、檔案管理、經費保障等多個方面完善制度,細化措施,堅持用制度規范財務代理工作。三是完善監督機制。全面落實村民監督委員會初審和農村會計服務中心復審的“雙審”制度,堅持賬前審計和定期審計相結合,由村民監督委員會對所有賬前的原始憑證進行審核簽字(蓋章),然后由服務中心專職審計人員對上報的原始憑證進行復審,對弄虛作假、變相報銷、擴大開支范圍等不符合財務規定的開支實行前饋控制,不斷強化村級財務收支預決算剛性約束,規范村級財務管理,體現基層民主自治。
二、推進土地依法流轉,有效盤活農村資源
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既可以有效優化勞動力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又有利于區域化規模經營和機械化作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為確保農民切身利益,秭歸縣在推進土地流轉時遵循了以下原則:一是“三權分置”的原則。在穩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礎上,實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經營者使用權“三權分置”,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二是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土地是農民最大、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和社會保障,維護農民的基本權益最重要的就是維護其土地權益。農村土地流轉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法規政策,堅持農民自愿,不論采取那種流轉方式,都必須依法簽訂合同,切實保障土地流轉的合法性,遵循市場規律,堅持有償流轉。三是積極穩妥的原則。農村土地流轉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土地流轉必須因地制宜,穩步推進。對流轉后的土地用途要給予產業發展方向上的引導,盡量符合本地農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布局的要求,不得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確保流轉的土地得到綜合利用和開發,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三、嚴格村級“三資”監管,挖掘資產增值潛力
強化農村“三資”監管,既可以堵塞農村“三資”管理漏洞,又可以探索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充分挖掘存量資產資源的增值潛力,發揮“開源、節流”作用,增加村集體積累,為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財政部門在完善村集體“三資”代管制度的同時,結合財政專管員制度,在堅持集體“三資”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收益權和基本核算單位“五不變”原則基礎上,完善了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機制。在村民自愿的基礎上,村集體經濟組織與鄉鎮“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簽訂書面委托代理協議,明確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健全了“三資”管理公開制度,對資金的使用和收益向全體村集體組織成員公開,資產和資源的發包、租賃和出讓實行招標投標或公開競價的方式進行,杜絕暗箱操作。讓聯村專管員參與到村集體“三資”管理中來,強化過程監管,村級組織、服務機構及財政部門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嚴格落實工商資本租賃農村資產、資源上限控制、用途監管、分級備案、審查審核、風險保障金、事中事后監管等制度,確保了農地農用、風險可控。
【規范農村“三資”管理經驗交流材料】相關文章:
農村“三資”管理自查報告03-16
農村“三資”管理自查報告05-21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自查報告03-18
校長管理經驗交流材料02-17
學校管理經驗交流材料10-26
扎實做好農村檔案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材料06-08
農村三資自查報告03-18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報告(精選8篇)10-29
農村基層治理互助社經驗交流材料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