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典常談讀后感初中范文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常談讀后感初中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朱自清先生曾在《論大學國文選目》一文中說:"大學國文不但是一種語文訓練,而且是一種文化訓練.......文從字順是語文訓練的事,辭明理達便是文化訓練的事.......所謂文化訓練就是使學生對于物,對于我,對于今,對于古,更能明達。”
他認為應該把語文教育的目的確立在使學生了解本國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學生欣賞文學的能力上,重視語文教育的思想性。認為語文教育既是語文訓練,同時更是文化訓練。這些表述雖然針對當時的大學教育而發,顯然對當今語文教育業有著相似的啟發意義。
而作為語文老師,我意識到,對于傳統文化,我積淀太少。利用暑假時間,我讀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用先生的話說"我國經典,未經整理,讀起來特別難,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結果是敬而遠之"。必須得慚愧地承認,即使本身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對書中提到的有些經典書籍我也未曾認真讀過。
讀過先生的《經典常談》,覺得似乎經典不是想象的那么枯燥無趣,只是我還沒找到法門,沒有真正走到經典的大路上去。當然,我也謹記先生教海:"如果讀者念了這部書,便以為已經受到了經典訓練,不再想去見識經典,那就是以莖為魚,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了。”
讀了本書,我發現我關于部分經典的一些文學常識的認識是不準確的。比如,先生在介紹《說文解字》時提到的關于"倉顏造字說"的一些看法,之前我一直也知道憑倉頗一人之力,創造出整個漢字體系是不可能的,那是神話傳說,但我并沒有探究這個傳說的成因和其中深意,先生的解釋讓我覺得醒灌頂:"抬出一個造字的圣人,實在是統一文字的預備工夫。”
原來對待傳說,我們不光應該知道其然,更可以探究其所以然,這樣才能自己發現讀書的樂趣。他還指出,"史箍"是"書記必讀"的意思,只是書名,不是人名",正好指出了我的錯誤認識。
【經典常談讀后感初中】相關文章:
《經典常談》讀后感06-11
經典常談讀后感悟01-08
經典常談的讀后感01-08
經典常談讀后感09-26
(推薦)經典常談的讀后感06-10
經典常談讀后感范文09-13
朱自清《經典常談》讀后感12-17
《經典常談》讀后感(精華)10-08
經典常談心得體會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