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淮海戰役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淮海戰役觀后感1
我最愛看的影視作品是一部電影——《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在的領導下,陳毅指揮華東野戰軍切斷正向徐州的敵人的退。調杜聿明回徐州作戰,敵人幾兵團云集徐州,國共雙方統帥斗智斗勇,經過十幾天的`激烈戰斗,黃百韜兵團被殲,杜聿明兵團被圍困,黃維兵團全殲。雖多方設計救援杜聿明兵團,但終因軍無斗志,終致全軍覆沒,淮海戰役終于大獲全勝。
淮海戰役主要講了、、陳毅等人指揮戰爭的故事。看完了《淮海戰役》,我印象最深的幾個情景是:一、在一個冬天的早晨,全體新兵戰士都要剃光頭發,但有一名小戰士嫌光頭難看,不愿意剃,正好看到了這一幕,為了讓這名戰士剃頭,他自己帶頭剃光頭。這體現了老一輩家以身作則的風范。二、軍沒有吃的,竟然將戰馬殺了作為食物,太了!戰馬在打戰的時候,忠心耿耿,為軍隊做腳力,卻被,真是太沒人性了!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對戰爭產生了深深的厭惡感。戰爭和死亡是一對兄弟,它使人變得,失去人性。毛雖然打贏了這場戰爭,可仍然死傷無數。愿和平之花開遍世界各地!
淮海戰役觀后感2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第二個戰略性進攻戰役。這次戰役的重要性當然是不用說的了!
這次戰役,我軍參戰部隊60萬人,敵軍先后出動兵力80萬人,激戰了65天,共殲敵55·5萬余人,我軍大獲全勝,使蔣介石在南線戰場上的精銳部隊被消滅得干干凈凈,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使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南京處于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紅軍戰士他們臨危不懼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看到可敬可佩的紅軍戰士們,我不禁想起了我們自我。在家里,我們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十分疼愛我們,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就退縮,交給爸爸媽媽去解決。并且總嫌飯菜,那里加多了鹽,那里放少了醋。
而紅軍戰士們呢他們吃的是難吃又不飽肚子的青稞面,有時甚至沒有東西吃。紅軍長征的'時候還穿不暖,吃不飽。可是他們沒有放棄,堅強地應對困難,勇敢地與敵人斗爭,最終贏得了戰爭,用自我的生命以及鮮血換取了新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們就應學習紅軍戰士們的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努力建設完美的祖國!
淮海戰役觀后感3
在淮海的戰場上,民工的支前是戰役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
在戰役期間,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極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戰爭。這四省共出動民工543萬人,其中隨軍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民工130萬人,后方臨時民工391萬人;擔架20。6萬副,大小車輛88萬輛,挑子30。5萬副,牲畜76。7萬頭,船只8539艘;籌集糧食9。6億斤,運送到前線的糧食4。34億斤。
人民提出的口號是“傾家蕩產,支援前線,忍受一切艱難,克服一切困苦,爭取戰役的勝利。”
淮海戰役的意義重大,沉重打擊了的士氣,嚴重動搖了上下的獨裁夢想。同時,我軍的力量大增,士氣高漲,大大增強了解放全中國的信心。此次戰役的勝利結束,標識著在長江以北統治的瓦解。為渡江戰役的勝利展開打好了基礎。
淮海戰役中全民皆兵,最終取得了空前的勝利。讓我們體會到堅實的.基礎,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就像大廈無地基就不能豎立在地面上一樣,根基的穩固也是事業成功的保障。
淮海戰役觀后感4
觀看了《地道戰》這部影片后,我感慨萬千。影片主要講的是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打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說起冀中平原的人民,他們是很了不起的,他們一面抗擊敵人,一面在黨的領導下,團結起來,不斷地挖地道,使地道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像影片中說的那樣,家家相連,村村相通。
說地道戰是奇跡,我覺得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更是奇跡,因為是他們創造了地道戰,神出鬼沒地打擊了敵人。地洞內什么氣孔啊,孑口啊,岔道啊,無論敵人怎樣使出殘酷的法子,他們總是想辦法克服!那獨特的聯絡方式也叫人驚嘆不已!
冀中人民們那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應對著日本鬼子的“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他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仍然英勇奮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我的土地。與他們相比,那些漢奸,那些賣國賊是多么可恥!這些人不但背叛了祖國,同時也背叛了自我!他們是中國的敗類,是中國人的恥辱!
敬佩智慧勤勞勇敢的冀中人民,他們利用地道戰不但堅持了生產,還粉碎了敵人毒辣的“大掃蕩”,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淮海戰役觀后感5
很多年自我沒來淮塔景區了,昨日故地重覽,感覺不錯,尤其是淮海戰役紀念館新館(以下簡稱新館),給人印象深刻。
坐落在老館正南、青年湖畔的新館,外觀給人一種很大氣的感覺,深藍色框架式外立面與棕色主體建筑面的搭配,既能延展館體縱深,又能凸顯其嚴肅莊重。
和如今北京的軍博、首博類似,新館展覽廳采取低照度照明,廳內溫度適中,這樣能最大程度保護文物;與軍博、首博有所不一樣的是,新館的各主題小廳無專門樓梯或緩沖地帶隔離,代之以較為平緩的參觀走道;文物呈“螺旋狀”陳列,分類比較有序,參觀者在逐一參觀各主題小廳完畢后,一般不會有爬樓般疲累的.感覺。
在細節方面,與印象中的老館相比,新館所陳設的文物文獻更加多元化,加入了不少國民黨甚至來自國外的資料;很多文物屬新近陳列;新館的文物及配圖資料說明均有中英文雙版本,這是走向國際化大型博物館目標的最起碼的標志。
當然自我只是頭一回參觀新館,某些細節必須還有疏忽,期待下次的重訪,重新追尋那段壯烈而激動人心的歷史。
淮海戰役觀后感6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第二個戰略性進攻戰役。這次戰役的重要性當然是不用說的了!
這次戰役,我軍參戰部隊60萬人,敵軍先后出動兵力80萬人,激戰了65天,共殲敵55·5萬余人,我軍大獲全勝,使蔣介石在南線戰場上的精銳部隊被消滅得干干凈凈,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使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南京處于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紅軍戰士他們臨危不懼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看到可敬可佩的紅軍戰士們,我不禁想起了我們自己。在家里,我們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非常疼愛我們,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就退縮,交給爸爸媽媽去解決。而且總嫌飯菜,這里加多了鹽,那里放少了醋。
而紅軍戰士們呢?他們吃的是難吃又不飽肚子的青稞面,有時甚至沒有東西吃。紅軍長征的時候還穿不暖,吃不飽。但是他們沒有放棄,堅強地面對困難,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終于贏得了戰爭,用自己的生命以及鮮血換取了新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們應該學習紅軍戰士們的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努力建設美好的祖國!
淮海戰役觀后感7
淮海戰役是大決戰中的最關鍵一戰,軍麾下80萬裝備精良部隊與剛結束平津戰役的人民解放軍圍繞徐州、宿縣、蚌埠這三個中原古戰場展開了生死搏殺!一邊是有先進的美式裝備且占有后勤保障優勢的王牌嫡系,一邊是各種雜牌武器都有且剛經歷一次大戰來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條件孰好孰壞一目了然。就連我們偉大的領導人毛主席都說這是一鍋“夾生飯”。就是這么一鍋“夾生飯”,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在中央、淮海戰役總前委的領導下把他吃到肚里,并且連“骨頭”都沒給剩下,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產生了深深的敬意,正是他們不怕犧牲、英勇向前的精神更是無時不刻激勵著我,其中有好幾個鏡頭讓我落淚了,一個是打黃伯韜兵團總攻沖鋒時要過條河,那是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層薄薄的冰,戰士們抬著木板義無反顧的`跳進冰涼的河水為戰友們搭橋鋪路,扛木板的戰士犧牲了,在木板上過橋的戰士自動跳下來扛起木板。另一個是一個營長沖鋒路上一連犧牲了6個通訊兵,最終自我也犧牲了。
回想起那一個個感人的瞬間,讓自我心境久久難以平靜!想想當初革命先輩艱苦卓絕的斗爭,看看自我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讓我難以平靜,自我此刻還有什么不滿足的?生活、工作中埋怨這埋怨那,好像整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自我真是無比幸福。我們僅有踏踏實實的工作,認認真真的生活才能對得起為我們今日而犧牲先輩們!
【淮海戰役觀后感】相關文章:
淮海戰役觀后感08-15
淮海戰役觀后感300字08-15
游淮海戰役紀念館作文03-24
《勇士》觀后感勇士觀后感11-15
觀后感恰同學少年觀后感08-23
【觀后感】榜樣3專題節目觀后感08-24
法律電影觀后感:“中國法庭”觀后感08-20
【觀后感】參觀廉政教育基地觀后感08-21
防溺水個人觀后感_防溺水觀后感08-20
《心靈捕手》觀后感集錦電影心靈捕手觀后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