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1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于5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又一個里程碑,也說明了高度認識到職業教育在推動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我在認真閱讀了新修訂的《職教法》第三章二十七條后,針對本人培訓工作深有感觸,主要有以下幾點:
1、提升職業技能培訓,推動鄉村振興發展。職業技能培訓是民生問題,發展農村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培訓體系,整合培訓資源,鼓勵返鄉創業就業培訓,提高高素質、高質量的鄉村振興人才,服務當地經濟發展。
2、加強校企精準合作,促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學生實習、就業的`紐帶。創新高質量的合作模式,明確校企合作初心和使命,促使校企雙方互通有無,精準對接校企雙方需求;促進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專業對應工作崗位、崗位對應工作任務、任務對應職業能能力的路徑,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實現三方共贏。
最后,我會以“守規矩、敢擔當、要積極、抓具體”為工作目標做好本職工作。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2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出臺,作為職業高中的教師,深感欣喜。這是職業教育法自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為更多的職業學校學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明確了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中職學校的學生可以按照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專科)、應用技術型本科(普通本科)、碩士、博士的升學通道學習深造。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強調徳技并修。立德樹人、德技并修是新法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出的目標要求。實施職業教育應當弘揚核心價值觀,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培養技術技能。對學校,規定職業學校應當加強校風學風、師德師風建設,保障教育教學質量。對教師,著力加強“雙師型”教師建設,規定建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建立適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崗位設置、職務評聘制度,創新方式聘請技能大師、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等擔任專兼職教師。對學生,規定高等職業學校可以采取文化素質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招收學生;學生應當養成良好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行為習慣,按要求參加實習實訓,掌握技術技能等。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對學校、教師、學生都做了相應的`要求,更有利于落實各項目標。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將會讓更多的職業學校學生心有榜樣,行有力量,將會讓更多的職校畢業生擁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企業、社會會對職業學校畢業生青睞有加,真正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3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將于20xx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以來的首次大修。讓職業教育“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讓職業教育人歡欣鼓舞,倍感振奮。
1、新《職業教育法》首次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低人一等”“職業院校不是好學校”“職業院校學生找不到體面工作”……目前社會上對職業教育認同度不高的'偏見和雜音時有出現,在公眾以往的認知中,職業教育定位模糊。而新修法用法律形式確立職業教育的類型地位,在法律層面規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有利于塑造社會共識,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2、新《職業教育法》明確提出了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根據《職業教育法》第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實施職業教育應當弘揚核心價值觀,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培育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傳授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培養技術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作為思政教師,結合授教課程,勢必要求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更需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這也促使我們在進行備課時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身邊人、身邊事的優秀案例進行教學設計,通過案例分享、榜樣追尋等實踐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職業熱愛,在教與學中培育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團結協作等職業素養,切實幫助學生實現德技并修。
作為一名職教人,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嚴格按照新《職業教育法》的規定,積極投身于職教事業,為職業教育的新發展添磚加瓦。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4
新職業教育法不但首次以法律形式確定職普地位同等重要,還致力于打通職教上升通道。除設立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新職業教育法還為兩方面的探索預留了空間:在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本科職業教育專業、在專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本科職業教育專業。這兩條從法律層面暢通了職教學生的發展晉升通道,打消了職教無法升學的疑慮,將大幅提升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的接納程度。
這對職業教育界來說是巨大的.利好,進一步提振了職教人辦好職業教育的信心和決心,同時也吹響了旅商建設職業本科院校沖鋒號,也激勵我們要奮勇爭先,為物流管理專業申辦學校首批職教本科專業做好準備。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5
新法已于20xx年5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職業教育法自1996年頒布以來的第一次大修,4月27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對新的職業教育法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解讀,讓我有機會對新法有個更深入的學習與研讀。
“此次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其目的是為了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也讓社會各界更多關注和認可職業教育。”很多專家如是說。
“不被關注與認可”是長久以來對我們職業教師沖擊最大的一個“痛點”,而這次立法讓職業學校的師生們對前景充滿了更多的憧憬。
于是,循著這樣的思路,我在新法中尋找“被認可”的痕跡。
1、教學的內容更全面。新法強調必須在堅持領導下,開展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市場、促進就業,面向實踐、強化能力,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教學。提出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不可棄,要致力于培育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等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質的教育活動。由此可見,職業教育的內容在新法中被明確、拓展和強調,教育變得更系統、更全面、更“以人為本”,足見職業教育更具辦學魅力和社會認可性。
2、教學類型更明確。新法突出強調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從“普職分流”到“普職協調發展”的陳述改變,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地位,界定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是層次不同,而是類型不同,并非低人一等、矮人一截。我們有理由堅信:職教和普高的招生比例將隨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本地產業發展需要、民眾的教育需求等因素變化做出更大的調整。新法強調從小到大的職業浸入,這樣的學情下,將有更多的學生愿意進入職業學校,為技能型社會的確立貢獻力量。
3、獎勵指向更顯化。新法規定每年5月的第二周為職業教育活動周,通過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為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臺,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明確要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實施獎勵與表彰。由此可見,新法對職業類學校與人才的展示舞臺更廣,獎勵指向更明確,從而使得職業教育的從業人員和學習人員更有工作的.動力,學習的向心力。
4、發展通道更多樣。對職教與普高、中職與高職等不同類型與層次的教育做了系統的界定,強調這些類型之間的互通與統籌,推行個性化教學,升學暢通,就業有望。學生可與普通教育不是層次不同,而是類型不同,并非低人一等、矮人一截。我們有理由堅信:職教和普高的招生比例將隨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本地產業發展需要、民眾的教育需求等因素變化做出更大的調整。新法強調從小到大的職業浸入,這樣的學情下,將有更多的學生愿意進入職業學校,為技能型社會的確立貢獻力量。
3、獎勵指向更顯化。新法規定每年5月的第二周為職業教育活動周,通過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為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臺,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明確要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實施獎勵與表彰。由此可見,新法對職業類學校與人才的展示舞臺更廣,獎勵指向更明確,從而使得職業教育的從業人員和學習人員更有工作的動力,學習的向心力。
4、發展通道更多樣。對職教與普高、中職與高職等不同類型與層次的教育做了系統的界定,強調這些類型之間的互通與統籌,推行個性化教學,升學暢通,就業有望。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愛好選擇普通高中或是職業學校,或就業,或升學,或讀研,讀大學的路徑也更通暢,參加職教高考、3+4中職與普通本科分段培養、3+3中高職分段培養、中職畢業生免試注冊入學、高職學生“專轉本”考試以及通過國際合作項目出國留學等途徑,通道多樣,尊重學生發展個性差異,滿足了不同稟賦和潛能學生的“適型”需要。
5、校企合作更緊密。對職業培訓提出就業前培訓、在職培訓、再就業培訓及其他職業性培訓等概念,使職業學校的辦學內涵更廣泛,收入更合法,職校教師的工作積極心被無限激發;新法鼓勵職業學校聘請技能大師、勞動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等高技能人才,通過擔任專職或者兼職專業課教師、設立工作室等方式,參與人才培養、技術開發、技能傳承等工作,辦學力量更強大;也鼓勵、指導、支持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依法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加強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推行特色學徒制,引導企業按照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對新招用職工、在崗職工和轉崗職工進行學徒培訓,可以按照規定享受補貼。雙向融通,使職業教育更有吸引力和辦學實力。
綜上所述,新法的頒布與執行是與時俱進,適應發展需要的好法。在新法界定的內容范圍可見,職業學校辦學將比過去更具信任度,更具吸引力。而入讀職業學校,將讓更多學生在職業發展上大有可為。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6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自20xx年5月1日起開始施行。在公眾以往的認知中,職業教育定位模糊,與普通教育相比有一定的弱勢。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首次表明,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最重要的定位,就是為產業發展提供有能力、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在教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專業實踐能力、職業素養,有利于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名專業教研組長,有必要在新職業教育法的指導下,進一步改進教研組的職責,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的地位。在專業教育上,需要注重專業技能的深度和廣度
1、以大國工匠的精神和要求來激勵教師的技能教學。深化技能,推崇技能,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可以各類技能大賽為平臺,打造從班級、校級的技能比賽,培養專業人才,乃至于在省級和取得輝煌成績。
2、加強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提升學校專業及人才的認同。過去講得產教結合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淘沙中不斷的提升,而中職學校的技術、工藝、設備往往相對滯后,這樣的校企合作是很不穩定的。需要企業深度的參與職業教育中學生的教學,教師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生產中,才能讓學校和企業共同發展,達到共建共贏的目的。
新的職業教育法,帶給我們職業教育的是認可,是支持。但作為職業教育的教師,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完善我們眼前的專業教學。路途,任重道遠;錦堂,未來可期!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7
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面向市場、促進就業,堅持面向實踐、強化能力,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實施職業教育應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培育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傳授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培養技術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
作為一個職業教育教師,首先要讀懂職業教育最高法,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落實《職業教育法》中的條款,最后要探索職業教育新的發展方向。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8
《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實施,為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功能、辦學體制機制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為后續職業教育發展做出了指引,對我們職教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它不僅指明了職業教育的方向,更提供了具體有力的保障,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作用。新《職業教育法》立足于職業教育的未來走向,立足于職業學校辦學職能,立足于學生的職業發展,進行了系統設計和準確定位。
新法學習宣傳,有利于讓社會全面客觀地了解職業教育,凝聚發展合力,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社會氛圍,提升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打通了職業教育升學的通道,激發了職業教育新的發展動能和創新活力。作為職教者,更進一步體會到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對未來充滿信心。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9
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職業教育改革,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首次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作為職業教育的老師,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國家賦予每一名職業教育工的職責、重擔和光榮使命。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更要不斷學習,主動對接行業企業,深入企業、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能力、更新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嚴格執行師德規范,同時注意思政引導,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激勵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讓學生成為行業工匠。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10
通過深入學習,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由5章40條完善成8章69條,重點突出“專升本”,充分發揮了立法在表達、平衡、調整社會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呼應改革鼓點,讓職業教育“香起來”,打通了人才成長的“斷頭路”。其次,順應了時代潮流,讓職業教育“熱起來”,搭建了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還明確支持在普通中小學開展職業啟蒙、職業認知、職業體驗等,規定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職業學校學生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從制度上搭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立交橋”,從制度層面上促使了職業教育在全社會“熱起來”。
最后,作為一名職業院校輔導員,一方面我會堅定職業教育事業心,增強責任感,熱愛職業教育事業,忠誠職業教育事業;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做到以生為本,尊重關愛學生,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真正做到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11
20xx年5月1日,最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今起正式實施,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實行26年來的首次大修。新《職業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新《職業教育法》完善了職業教育的定義與內涵,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是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職業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的綜合素質、核心知識以及核心技能。職業教育也在轉型升級,向以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為代表的高端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高端轉移。
教育標準與職業標準相融合,職業教育的教育標準需要與職業標準相融合,可以通過“崗課賽證融通”的機制模式改變現在校企合作“合而不作”、產教融合“融而不通”的現狀。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了解職業教育最新發展動態,掌握行業最新發展趨勢,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12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學習教育法心得體會。中國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教師的發展和提高直接影響著國民素質的高低和各級各類人才培養。所以,這段時間,我們組織開展了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期間,我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有關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條文及規定,我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要想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合格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樹立事業心,增強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
二、培育教師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事業的忠誠,他們不是緊緊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并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他們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時時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范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
三、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然而,教師只有“愛的教育”和“奉獻的教育”還遠遠不夠,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展方向。
不僅要做到以上幾點,我們還應該從教育權與受教育權審視著我們的師生關系:
首先,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是高位與低微、權威與平庸框架下的等級關系,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與人的關系。這種真正的人教育人的關系,就是相互之間的尊重與被尊重的關系。
其次,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僅僅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更重要的是教育權與受教育權的關系。學生的受教育權是一項絕對權力,它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履行義務,依法保證學生享有受教育的資格。
所以,我們應確立的新的師生關系,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應當是對學生作為人的受教育權的尊重,這是學生的絕對權,無論是教師還是其他主體,都應依法保證學生的受教權。對于知識欠缺、超越能力有限的弱勢全體,教師更應給予尊重。同時,我們強調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決不排除學生也應當尊重教師。教師作為教育者,同樣有被尊重的權利。如果我們不從理論實質上認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那么,體罰學生、限制學生的發展、束縛學生的積極性、遏制學生創造力等現象將層出不窮。
總之,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應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差生。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掉一個學生。慈祥的笑容、親切的言語、文雅的舉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聲色俱厲的嚴格,更能貼近學生的心靈,更能取得教育的實效。教師,應以虛懷若谷的胸懷,誨人不倦的精神,用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去照亮學生的心靈,去培養好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適應時代發展。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13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4月20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20xx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通過近幾日認真研讀,收獲頗多。
本次《職業教育法》修訂的特點是把國家意志、制度建設、政策完善等層面的內容有機地融入到了法律文本中,效力高,實操強。對于職業教育的內涵定位,既有突破,也有完善的空間。修訂體現了“三新”——新高度、新內容、新舉措。
其中,最令我們鼓舞的是第一次在立法層面上,確立了職業教育的地位,“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將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分軌的基礎上融合發展,符合人的發展規律,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特點。首先,教育的多樣性是教育對人的發展差異性的尊重和適應,所以應該讓每一個人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當前,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在義務教育后的分流是國際教育發展的.普遍趨勢,也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
另外,如建立職業教育活動周、提出職業學校教育本科教育等,亦是職業教育新發展的有利形勢。又如,進一步凸顯了職業教育的特色,校企融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等等。
總之,《職教法》的修訂既處理好了解放思想與發展繼承的關系,又體現出中國特色與世界水平相結合,同時,把握好了前瞻性、可行性與現實性之間的尺度,為職業教育的現代化提供法律保證。作為一名普通的職教人,定會乘著《職教法》實施的東風,迎接職業教育的春天。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14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修訂后的《職業教育法》增加了“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職業教育的教師與受教育者“和法律責任三章,在完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完善產教融合制度,支撐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水平等方面做了修改。
作為一名職業院校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行為養成和道德教育,教育學生遵守法律、法規和學生行為規范;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配合專業課老師的教學工作,營造良好學風,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按照要求參加實習實訓,掌握技術技能。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15
新《職業教育法》的正式實施,是全國職教戰線都歡欣鼓舞、倍感振奮的重大事件。新《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國家采取措施,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提出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糾正了職業教育社會傳統認知上的'“低一等”,可以說職業教育‘春暖花開’的時節已經到來。
職業教育離不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職業教育法》還制定了多種優惠激勵措施。明確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就業中發揮重要主體作用的企業,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對符合條件認定為產教融合型企業的,按照規定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等支持,落實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及其他稅費優惠。可以說為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又注入強勁動力。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精選5篇)04-22
新《職業教育法》學習心得03-31
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11-16
學習教育法心得體會05-08
學習教育法心得體會06-17
老師學習新《職業教育法》的心得體會范文05-16
教育法學習心得體會05-23
關于學習教育法心得體會06-07
職業教育法心得體會15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