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朗讀者》的個人觀后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朗讀者》的個人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朗讀者》的個人觀后感1
我的印象中,電視黃金檔不是播放電視連續劇,就是播放綜藝文藝節目,《朗讀者》是一臺文化情感類節目,怎么會在央視一臺黃金檔時間播出?我帶著這個疑惑,懷著好奇心,觀看了已經播出的《朗讀者》1—3期,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滿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為什么。也明白了為什么它還被微信的各個公眾號大肆宣傳!這檔節目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詞:〝遇見〞。〝陪伴〞。〝選擇〞。第一期的〝遇見〞,既是一個好的開端,也讓我們遇見了《朗讀者》這檔節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讓人感到了各種溫暖;第三期的〝選擇〞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是由各種選擇組成的.你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人生軌跡就會把你帶向光明的未來。來參加節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國際醫生蔣勵,她遇見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們;童話大王鄭淵潔,因為他的父母改變了一生……
愿更多的人看到這檔節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了解更多的好書!2月xx日,《朗讀者》開播,董卿自己任制作人。導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
《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動人的是那些朗讀者背后的真實情感故事,并感動于他們讓觀眾遇見了大千世界。
《朗讀者》的個人觀后感2
周六晚8點,我準時打開電視,觀看《朗讀者》,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讀者》的第一次遇見。
就像董卿阿姨在節目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有時候,就算遇見也沒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見卻會從此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改變生命的.遇見,濮存昕就經歷過。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孩子,被同學們嫌棄,體育課上跑步的時候,也沒人愿意和他一組。同學們甚至還給他起了個綽號――濮瘸子。我想,那時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幸運的是,他遇見了榮國威榮大夫,榮大夫為他做了整形手術,那是他生命中的轉折點,他從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了!可以跑。可以跳了!這對榮大夫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是他做的許許多多手術中的一個,也許他對此毫無印象。但對濮存昕來說,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見。他朗誦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師》節選,內容講的是老舍對曾經將自己領進學堂的劉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會對幫助過我的人心存感激。
還有蔣勵,他和他的三個同事都曾擔任過無國界醫生,在戰亂和災難中救死扶傷,平均每天接受四十個新生嬰兒,在工作中,他們隨時遇見生死。《答案在風中飄揚》讓我們明白平靜的生活多么值得珍惜。柳傳志遇見失敗,許淵沖遇見
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見,是多么美好,愿我們一生中,都擁有無數次美好的遇見。
【《朗讀者》的個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讀者摘抄08-23
讀者的語錄11-06
讀者的作文03-11
牛朗織女的詩歌07-24
讀者優秀作文03-02
讀者閱讀心得02-25
關于牛朗織女的詩歌07-24
《朗讀者》經典語錄07-18
讀者的語錄1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