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村官交流材料經驗交流
村官交流材料經驗交流1
對怎樣當好新農村指導員,如何更好地服務于“三農”進行了認真思考、總結,覺得一個真正合格的農村工作指導員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一、能安得下心
作為一名新農村指導員,首先要做的就是安下心來,住得下,吃得苦,這是開展農村工作的前提。我們不能人在心不在,或者干脆就是蜻蜓點水,神龍見首不見尾,來去無蹤。只有真正安下心來,才能真正地深入農村,貼近村民,真正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掌握農村地區真實的情況,也才能真正地開展工作。
二、要認真學習
首先要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和各項方針政策的學習,做到正確把握,才能做好宣傳工作;其次要學習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在農村工作中經常涉及到的各種法律法規,做到心中有數,才能自如地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第三,要虛心地向農村干部學習,學習他們好的工作方法,向農民群眾學習,學習他們好的生產生活經驗,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才能與農民朋友真正地心連心。
三、 要辦實事
行政村作為我國最最基層的一級組織,各項工作任務繁重。對于新農村指導員來說,有所長也必有所短,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件事都去做,這不可能,也做不好,主要還是依靠當地的干部群眾,但這并不是說不干事,而是應該利用我們自身的優勢,當好參謀,出好點子,找準路子,扶持一兩個具有長遠效益、能給農民和村集體帶來穩定收益的項目。要提倡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事情不在于大小,只要有利于農民,符合國家方針政策,都應盡力去試,事情也不在于多少,只要能辦成一兩件真正對農民有影響的'實事,善良純樸的農民朋友會永遠牢記在心的。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探索、創新和實踐,使其從中得到啟示,以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進程。新農村指導員下農村,必須了解清楚當地群眾的需求,找準需要解決的問題,面向群眾,施展才華,用自己的學識、智慧多為群眾辦實事。只有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農村面貌改觀,農村各項事業有新的進步,這樣才能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村官交流材料經驗交流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非常感謝給我這次機會與大家一起交流工作以來的心得體會。
來到辦事處銀廈居委不知不覺已經快四個月了,在這四個月里,我一直都在成長。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進入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必須要盡快完成角色的轉變,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首先,我是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擁有的僅僅是所學的書本知識,很多的基層知識和工作方法都不了解,因此常言道達者為師,既然我們對基層工作不熟悉,那么我們就應該向領導、群眾學習。只有虛心學習才能使自己更快的了解農村、掌握農村工作的方法。其次,我是一名村干部,要樹立正確的為群眾服務意識,農村的工作本就千頭萬緒,同時也有很多特殊的工作方法,我們應該積極的去融入、理解、尊重他們已有的方法方式,在農村特殊的環境下它們確是很有效的解決事情的辦法,應該學會在尊重他們習慣的基礎上開展我們的工作,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工作順利的開展,同時得到群眾的認同。
有了明確的定位還不行,我們還需要鍛煉總結出正確的工作方法。社區的日常工作是煩瑣的, 因此要做好日常工作我們應該做到一個“勤”字。勤寫、勤記。對平時的會議內容、工作安排等等要及時記錄并加以整理歸類,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做了工作沒有錄的情況;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要隨時記錄,以便及時解決。同時在工作中的收獲也要按時歸納總結出來,形成書面材料,以使自己能更好的掌握這些經驗。在農村工作中處理事情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心態,要掌握好處理的方法、技巧, 在解決問題時應該“勤聽”,不僅要聽事發雙方的陳述還要聽聽周圍群眾的意見,這樣才能盡可能了解事件的真相,才能公平的處理好問題。在處理問題時應該“勤學”,看有經驗的領導與同事如何妥善處理好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正確的'工作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學以致用。
剛進入居委,對各項工作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就幫助寫一些居委材料、臺賬,簡單處理一些勞動保障和計生方面的工作,書記、主任、同事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會帶上我,讓我盡可能的多熟悉、了解居委的各項內容和程序,爭取對每項工作都有了解,從而盡快適應居委的工作。這四個月的時間讓我覺得相較于讀書的時候,成熟了很多,想問題看事情的角度有了很大轉變。在與領導同事的多次交談中,他們教會我了如何分析、處理問題,對我的工作給予很多指導,像長輩一樣給我很多幫助和照顧,讓我覺得這四個月的工作非常充實。
回顧這四個月的工作學習,我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甚至做得更好。
1.對居委的工作還不能算得上完全熟悉、上手,因此怎么更好融入集體、發揮自己的特長、順利開展工作,是我必須盡快處理好的。目前而言,我仍需要努力找準工作切入口,虛心向領導、同事學習、請教,多聽多看多問,每項工作都要認真對待,善于總結、比較。
2.不斷自我學習、完善
1)居委工作涉及面很廣,很多都是我不了解的東西,比如:社區管理、矛盾協調、勞動保障等等,這些都是我要認真學習補課的。
2)居民問題多,需要解決的事情很繁雜,工作內容比較零散。我需要鍛煉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具體事情具體分析處理,這就需要我強化為群眾服務的意識,遇到問題多分析、多換位思考,及時向領導匯報,與領導多溝通交流,不懂就問,鍛煉好處理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我工作以來的一些體會和想法,仍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想法也不是很完善,在今后工作中我會對比總結,及時完善,懇請領導、同事給與指正、幫助。
村官交流材料經驗交流3
XXX縣圍繞大學生村官蹲苗鍛煉,堅持從培訓、關懷、幫扶、流動四方面入手,強化管理,促其履職,確保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動,為基層組織注入了新活力。
“崗位培訓”,讓技能“過得硬”。
每年縣委組織部要對新聘大學生村官進行崗前培訓,把大學生村官納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計劃,針對大學生村官崗位特點,以涉農法律法規、支農惠農政策、村級事務管理和基層組織建設為重點,分層分類開展培訓,實現能力素質和知識儲備的有效對接。采取專題講座和參觀考察相結合的方式,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大學生村官“回爐”專攻農業知識,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此外,結合大學生村官工作實際,將培訓課堂搬進農田,轉到項目建設、調解村民矛盾的現場,利用“導師幫帶”模式讓大學生村官學到了農村工作的真經。
“人文關懷”,讓身心“留得住”。
在大學生村官崗位分配時,按照“便于工作、利于管理、適宜生活、保障安全”的'原則,吸納鎮(中心)黨(工)委的意見建議,考慮任職村的需求,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做到人盡其用。在生活上,按時足額發放生活補貼和安置費,及時辦理養老保險、醫療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及時了解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做到思想上解困、工作上減壓、生活上關心。建立了大學生村官QQ群,經常性開展熱點話題、農村工作和政治思想方面的在線討論交流,幫助提升能力水平。
“聯系幫帶”,讓工作“干得好”。
建立大學生村官“3+1”幫帶制度,由1名鎮(中心)班子成員、1名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的鎮(中心)干部、村支書(村主任)分別聯系1名大學生村官,結成對子,傳授農村工作經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幫助大學生村官轉角色、提能力。注重壓擔培養,根據專業特長和自身特點,安排參與村(社區)中心工作和處理一些急、難、險、重工作任務,把他們培養成為村務管理型、致富帶頭型、科技服務型人才。注重鍛煉培養,結合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和全縣“百千萬”主題實踐活動的開展,引導他們“多敲群眾門”、“多走田間道”、“多問農家事”,在實踐中發揮才智、歷練本領、增長才干。
“拓展平臺”,讓優秀“流得動”。
結合本地實際,通過鼓勵在村發展、鼓勵自主創業、擇優招考選拔、引導多向發展等途徑,不斷拓寬多元有序流動渠道。每年拿出一定的崗位向大學生村官定向招錄,20xx年初一次性招錄事業編制人員29名;支持大學生村官參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考,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盡可能給他們復習備考創造條件,今年先后有3名大學生村官考取選調生和事業單位,真正讓優秀大學生村官有為有位、后顧無憂。
【村官交流材料經驗交流】相關文章:
經驗交流材料02-21
小學啟蒙教育經驗交流材料-經驗交流材料12-30
經驗交流材料經驗交流;讓課程成為“超市”09-26
教學經驗交流材料02-14
師德經驗交流材料04-25
教學經驗交流材料06-04
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模版-經驗交流12-28
數學教學經驗交流材料08-03
家長教子經驗交流材料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