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教學反思>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時間:2023-02-06 18:12:4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統計》初步知識內容不算很難,但有時比較繁瑣,很多都要同學之間的合作,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需多合作,而在學生看圖表回答問題時,就要求學生要獨立思考。在例2的教學中,先讓學生思考:你想用哪種方法來記錄?在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最方便?最容易數出數據的多少?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讓同學們回答了以后,再引導學生看統計圖和統計表,并與例1的統計圖比較,說說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最后再進行小結。

      本節課在教學上有一些特點:

      1、教學用“正”字進行統計時,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如,開始,我讓孩子們一起用手進行書寫正字,說出“正”字是5筆。然后,讓四名學生上臺,每個學生代表不同的運動項目,其余學生玩接龍游戲,說出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而且完成的很漂亮,學生們從玩中掌握了用“正”字進行統計的方法。

      2、在活動中能充分運用激勵性評價。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評價方式是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體現。在這節課中,我非常注重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我不僅經常運用激勵性語言,還注重給學生象征性的鼓勵。如,在讓學生上臺用“正”字進行統計時,有個學生把正字寫錯了,少寫了一筆,可是在自己座位上他卻能寫對,說明孩子是緊張了,而我并沒有批評他,而是感謝他的上臺“服務”,讓他以后上臺不要緊張,并送給他一個小粘貼,那孩子臉上馬上露出了笑容,學生們都自發的給他掌聲。

      3、在鞏固練習環節,設計了一個拓展題,學生們積極性很高。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再小組合作。而且小組合作的很好,每隔學生都參與進來了,都爭著想把自己的想法說給成員說。

      本節課的不足:

      1、時間掌握上沒有把握好,以致于超時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深入的`把握教材,以便使課堂時間安排更合理更有效更深入。

      2、一年級的學生,探究的意識和探究性學習的方法還沒有真正掌握,自己在教學中有時會沒給學生思考時間,或很少的思考時間,而是自己就說出答案來了,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幫助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起始階段的數學學習如果離開了學習的生活,更是寸步難行。剛入學兒童的生活是彩色的,游戲、童話、動物、故事……不一定是他們生活的全部,也至少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認數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努力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向學生展示數概念的現實來源和實際應用,創設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的教學情境,以幫助學生把握數概念的實質,真正理解數的意義,建立良好的數感例如,教學“數一數”時,我就引導學生觀察書上的主題圖,歡快、溫馨、富有童趣的畫面帶給學生對幼兒生活的美好回憶,更是對多彩的小學生活的熱烈向往。由于學生一般都有幼兒園里的學習基礎,他們會興致盎然地去數:1個滑梯、2個秋千、3個木馬、4架飛機……無一不是他們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數學就是這樣的無處不在;數完了,學生之間就要互相說一說圖上有些什么,于是,數成為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因為如果沒有數,想說清圖中有些什么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如,教學“10的認識”時,同樣引導學生觀察少數民族小朋友跳舞的主題,數一數,發現有10位小朋友,從而引出“10”這個數。還有像“0的認識”,不僅借助小白兔拔蘿卜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0表示沒有”,借助米尺體會0還可以表示“從這里開始”,等等。對一年級的孩子學習數學幫助很大,學生很容易接受,避免了孩子因為陌生而產生的恐懼感。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多年教一年級數學的經驗告訴我,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數學起源生活,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例如:教《跳繩》時,在主題圖講完后,我請8個同學上臺,問:"蘋果和香蕉,你最喜歡哪種,喜歡蘋果的站在左邊,喜歡香蕉的站在右邊"然后引導學生討論8由幾和幾組成,并列出相應的算式。還可以問:玩具車和冰淇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放學后,你是先做作業,還是先看電視等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8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

      二、以估計為動力,引導學生猜方法,探索數學的奧秘。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么,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猜數游戲》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珠子,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后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培養競爭意識,在比賽中增長信心。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核心提示:本節課是學生在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以及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和整十數的基礎上學習的。要求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因為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在學習了不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

      本節課是學生在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以及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和整十數的基礎上學習的。要求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因為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在學習了不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列出的算式才有退位減和不退位減,讓學生說說哪幾題算起來很容易,算一算,為什么另外幾題算起來比較難,得出個位不夠減,是退位減法,不僅揭示了課題,而且復習了不退位減法的算法,知道了退位減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區別,知道了退位減法的難點,為什么不容易算,因為個位不夠減.

      在30-7=計算過程中學生有下面幾種算法:(1)利用數的組成30-7=23,把30分成20和10,先算10-7=3,再算20+3=23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擺出的小棒再寫出算式的方法教學,,并說出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到黑板講解,我在講評加強理解,鞏固算法會更好。3)利用計數器演示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一當十,加強理解,(4)豎式計算,對于數位的理解,孩子們可以說都會,整十數減一位數。

      有了第一道題的鋪墊我讓學生嘗試25-8這道題,幾分鐘過去,我巡視了全班獨立學習的情況后,回到講臺拿起粉筆在黑板上醒目地寫下兩道算式:

      25-8=17 25-8=23

      “同一個算式,在我們同學中為什么會得出這樣兩個不同的結果?你認為哪個對?請同桌學生討論:看看這兩種計算結果的正誤,對的要說出,錯的要找出錯因。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如果遇到個位數字不夠減時該怎么算?孩子們都認為25-8=17是正確,第二種出現了這樣的結果甚至學生當減數個位不夠減時,居然倒過來減,對于減法的意義理解不夠。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課堂上老師不僅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表達能力,更要注重后進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群孩子的身上,及時發現并糾正孩子的錯誤,爭取讓每一位孩子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11~20各數的認識是一年級教材第七單元的內容,具體內容包括:數11至20各數、讀數和寫數、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我上的內容是數11至20各數認識第一課時。上好這節課有三大難點需要突破:

      1、學生現有的學習基礎如何關注。現在的孩子其實大都會數、會寫1120各數,也了解這些數有關的知識,我們怎樣在課堂上去關注孩子的現有學習基礎,是教學需要突破的。

      2 、十進制概念的建立。

      3、學生數感的培養。

      成功之處: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處理教學好教學內容。

      根據學生的`現狀和發展水平,對11-20各數的數數,我沒有花時間教學生,而是讓學生直接參與數物體個數,如數小組的人數、數小棒等等。又如通過看直尺讀數及對數字娃娃排數、讀數、比較數的大小等一系列教學的活動,都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放手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領悟知識。

      2、十進制概念的建立。

      認識11~20各數,是學生數的認識的一次飛躍,讓學生建立十進制的概念,理解計數單位十是培養數感的基礎。圍繞怎樣擺放讓別人也很快地看出是12 根這個問題,學生自主地動手操作擺小棒,匯報交流,呈現出多種擺的方法,學生各抒己見,無法體會到10根扎成一捆的優越性。但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個一是1個十的支柱,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此時,我巧妙地設計了三幅畫面,1根1根地擺,2根2根地擺,10根10根地擺,三幅畫圖均以出現為2秒鐘的時間,馬上消失的方法,當學生對1根1根地擺、2根2根地擺無法說出根數,感到無奈時,而10根扎成一捆的擺法卻給學生帶來驚喜、興奮、成功。通過比較體驗,讓學生真真實實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并體會到10根扎成一捆這種方法的優越性。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教學設計,突破了10個一就是1個十的難點,從而理解了數的意義,建立正確的數概念,為培養數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3、以學定教,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感是人的一種基本素養,我們沒有必要讓人人成為數學家,但應當使每個學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數學地思考。培養學生的數感,不是教師講解獲得的而是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數學活動得到感受和體驗。對此我安排了相應的活動,讓他們用語言表達和交流數的信息,如通過考眼力游戲,讓學生通過想和猜的活動,發展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感。當然發展學生的數感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實際。只有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才能使學生在具體生活中感受知識,鞏固數感。對此引入時讓學生數小組的人數,讓學生感知數學就在身邊,又如讓學生用11-20的各數來說一句話,學生馬上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學生這分分秒秒地思考,反映出他們對數的興趣,促使學生有意識的將知識與生活問題聯系起來,主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發展學生的數感。當然培養數感不是一節課所能完成的,只能說在這節課設計的各個環節努力地體現這一目標。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這個學期即將過去,回顧過去的一個學期,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我擔任一年級一班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年級是學生剛剛由幼兒園升入開始接受學校教育,學習習慣還未養成。再加上學生發展階段的差異,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一些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小結如下:

      備課。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上課。 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接著,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后,盡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現在學生普遍對數學課感興趣,參與性高,為學好數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及時復習。學生學的快同時忘得也快,為了牢固掌握學過的知識.,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復習或第二天復習,以后再逐漸延長復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復習的特點.

      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一整理,形成每節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復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注重對后進生的輔導.。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對后進生根據不同因素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和鼓勵的方法, 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采取尋找發光點的態度,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優點。鼓勵發言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于回答問題,樂于思考。

      做好測試評估工作.。評估不只是看學生學習成績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學生學習的心理,作為教師改進教學的依據.在測試卷中,增加了體現學生思維過程的試題.測試的結果也不再作為評價學生唯一依據,而是看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的努力程度.在評講試卷時,打破按順序逐題講解的模式,嘗試采用按類講解.如:將試卷中錯誤較多的類型依次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一改變,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掌握,運用知識.

      教學工作的不足之處

      對教材的鉆研深度還不是很透徹,對數學教學工作還缺乏經驗,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掌握規律還不是很明了,對學生的要求還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沒有充分調動家長參與教育,學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家校溝通還不夠到位,沒有做到第一時間反饋 第一時間了解,對新課標還沒有深入學習 沒有深刻理會到學校的對教學工作要求

      今后工作計劃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注重個人的業務學習和提高,總結心得體會、反思,積累、學習教學經驗,多向其他教師請教,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在實踐中應用等方式,加深對課程的理解和領會,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學習形的教學工作習慣,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去實施,以期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服務。認真落好學校教育工作的要求,做學校和家長了解溝通的紐帶和橋梁。努力為教學工作貢獻自己的量。

      在工作中積極的反思,積極的做好小學一年級數學工作總結,根據學校的安排認真的安排各項工作。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傳統幾何教學把知識的獲取和邏輯思維的發展作為主要目標,非常強調幾何的推理價值,在實際教學中我嘗到了探索的喜悅,對幾何教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1、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空間觀念。

      本課打破常規,用“猜一猜”引入,喚起學生的'生活經念和學習欲望,在操作活動中,初步體念了立體和平面的轉換。接著讓學生在學具中辨別,在生活實例中辨別。教師精心安排的回憶,觀察,操作,等多種途徑激發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使空間觀念在大量直觀感知中逐步形成和發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創新精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圍,能夠激發起學生創新的火花。這在活動四中體現得尤為充分。在這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僅僅只是活動的組織者。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通過生與生思維的碰撞,一個方法比一個方法更有新意,一個比一個結論更加精彩。試想,如果學生沒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創新的萌芽又怎能長大?

      值得思考的問題:1、如何把握小學數學(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化程度問題。如本節課學生通過操作體念面在體上,在反饋時,學生的表述到何程度為好?是讓他停留在整體感悟不再深究?還是引領他往規范的定義上*?如學生在找實例時說:門是長方形的。我們如何引導?2、學生在平等的對話過程中動態生成,學生需要時間獨立思考,需要時間合作交流,需要時間展示發現和體會,需要時間進行解釋說明……但時間不允許,只能在一些環節草草收場。怎么辦?如果就這樣浮于表面的話,如何去追求“思維的靈動”和“動態的生成”?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本節課學生學習的數由上學期的20以內的數擴展到100以內的數,通過將10根小棒捆成一捆理解計數單位“十”。從而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

      一、通過捆與數,體驗理解單位“十”與“百”

      1、不吝惜時間

      如果單純地讓學生來認識幾十與一百,學生很難做到,象這樣抽象的數理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必須要借助于實物,真實地去感受與體驗,通過捆與數在頭腦中建立表象,從而達到真正理解計數單位的目的。因此課堂上提供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數出10根,捆成一捆,雖然孩子們太小,很多學生捆的小棒是零散的,雖然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需要耽誤太多的時間,但那些時間對于學生來說卻是極其珍貴的。因此不要吝惜時間,讓學生去數一數,捆一捆是學習中必經的道路。我不可以隨意地去侵占。

      2、有效利用時間

      課堂上不吝惜時間,并不是讓學生的操作時間隨意延長,為了在最短的時間里取得最好的效果,課堂上我讓每個學生帶20根小棒,要求每人數出10根捆成一捆,在教學幾十與一百時,充分利用每個學生手中的一捆小棒在實物投影前展示,這樣積少成多,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讓學生體驗了十與幾十、一百的來源,學生在數與捆最后幾捆的過程中理解了100以內的數。

      二、運用計數器,讓學生在撥、數、的過程中理解數的組成。

      1、模型不是單一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100以內的數,上課前我給同位倆發了一個小計數器,讓每個學生都能親手去撥一撥。通過計數器進一步鞏固單位十與百,為理解數的組成打下基礎。學生有了上學期20以內數的組成的學習基礎,這部分知識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理解。但學習中我發現仍有個別學生不理解個位與十位上的數的.意義。因此這節課我還花了大量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去撥珠并說說撥出的兩位數的組成,收到了好的效果。

      2、巧用計數器幫助小學生理解算理。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利用數的組成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個位上的數字相同)是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我以為當學生理解了數的組成再來計算這樣的題目會水到渠成,而實際上并不是這樣,課堂上有部分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學過,他們只是機械記憶,并沒有一定的算法,而還有一部分學生根本就不會計算,數的組成與這部分計算完全脫節。為此,課堂上我讓學生談了自己個性化的想法之后,組織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撥,想一想,通過撥珠,讓學生形象地看到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從而達到理解的基礎上熟練口算。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一年級小朋友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抽象數的大小時有一定困難,教學時我先復習1-5各數,故意打亂數序,然后請學生上臺來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以建立學生初步的數感,讓學生獨立地將擺放凌亂的`水果圖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出誰多誰少。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的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鐘表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從課前與學生的交流能夠發現,由于生活中經常接觸鐘表,所以大部分學生對鐘表上的時針、分針,甚至秒針都有了必須的認識,對生活中的整時有必須的感性生活經驗。但學生的這種感性認識往往是籠統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層面上,沒有構成可操作性的認識時間的思維方法。因些,在設計本課時,一方面要抓住學生的已有知識背景,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要引領學生經歷認識鐘面和認識整時的過程,注重體驗和感悟,讓學生掌握看時間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鞏固和深化。我在設計本課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膽表達,在主體探究中學會認鐘表的方法。經過實際教學,反思如下:

      一、處理較好的方面

      1、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整節課我利用精美的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猜謎語”也是一年級學生這個年齡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所以,讓學生在自我喜歡的“猜謎語”中導入,之后用課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鐘表,一方面讓學生了解鐘表與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連的,一方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整體上建立鐘表的感性認識,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進取性。

      2、注重培養觀察本事。培養觀察本事方面我在認識鐘面及整時中充分體現了,首先:課件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學生在生活中獲得有關鐘表的經驗,放手讓學生自我去認識鐘面,在這個環節中,我完全讓學生經過觀察,說說自我的發現,學生能很詳細地匯報自我的發現,然后讓學生對照自我的鐘表再次觀察。在學生對鐘面有了必須的了解以后,我開始進行教學——認識整時,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經過學生觀察、交流,以及練習的'比較,讓學生掌握“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重視動手操作實踐。“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標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由于時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有必須的難度,所以需要很多的操作活動來學習。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實物鐘面,結合教學資料,適時讓學生動手撥一撥,課中我讓學生親自動手撥鐘表,為學生供給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的機會。

      二、不足之處:

      1、由于學生不是經常訓練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教師的指揮,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

      2、提出的問題方向不夠明確。如在讓學生觀察三個鐘面,讓學生找出三個鐘面的異同點時,我讓學生說說從三個鐘面上你發現了什么,這個問題就提得太泛了,使學生抓不住要領,答不到點子上。應盡可能從一個角度去問,比如問時針和分針指在哪里,有什么共同之處,這樣答問的范圍便受到了限制,才不會產生歧義。所以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充分估計學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摸清抓準、切中要害,使提出的問題有的放矢。

      3、課堂中,學生舉手發言的面還不夠廣。

      4、我覺得我的語言還不夠精煉,如果我的語言能更活力、豐富些,尤其是激勵學生的語言再豐富些,這樣能更好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

      總之,教學中僅僅教會學生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熱愛數學,主動學習數學。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本事,培養學生的觀察本事和語言表達本事。同時,要不斷地學習,使自我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應變本事,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這樣才會使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本堂課總體環節的設計尚可,但細節之處還存在較多問題與不足。

      1.關于意圖的討論與算式意義的講解欠詳細。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是本堂課的一個難點,在突破這個難點上安排的時間不足,導致學生對這一知識的感知不夠充分。因此,可適當多讓幾位學生說說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也可通過自由說、指名說、示范說等方式加強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認知。

      2.計算過程的教學可再簡略些。對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的知識點,如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由于學生普遍掌握得較好,因此可挑選其中的幾位學生回答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而不必一一作答。另外,計算過程的用語可改作“先算……再算……”“第一步……第二步……”這樣的用語更加妥當。

      3.提問的`選擇在代表性的選取上還需斟酌。本堂課提問過于細瑣,且作為教師的我本身說得較多,留給學生的時間明顯不夠。

      4.練習的情況沒有及時向全班反饋,并且沒有分層次,不具梯度性。在練習時還可適當增加設計,如“5+( )-2=6”這樣的提高題,而不是所有的題目都是同一種類型。

      5.忽視了若干細節問題。如提問的規范用語,練習設計的細節問題,等等。

      當然,本堂課還是有幾個值得肯定的地方。首先,整體環節設計思路清晰,課堂教學進行順利;其次,教態親切自然;最后,在鞏固舊知中引入新課并揭示課題,導入過渡自然。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在幼兒園大多已接觸1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的小朋友會指物數數,結合他們已有的數學經驗,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教學生數數的方法,并會按一定的順序數數;難點是讓學生體會數數的方法,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開學第一節課同學們對新的`校園環境比較好奇,結合這一特點,我用“校園圖”(課件)導入,讓他們先看看圖上都有哪些自己感興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給出數數的任務,待小朋友們一一說出校園圖里的人和物后,再給出數數的任務,此時小朋友會說:“有1面紅旗”、“有7只小鳥”、“有4個垃圾桶”“有5朵花”等等,這時,教師因勢利導地發問:“同學們真聰明,數得很好,圖上那么多東西,哪些數了?哪些沒數呢?你們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既不多數也不少數?”學生會說:“數了的用手蓋住”,“數一個做一個記號”、“編號”,還有的學生說:“從上面數,再數下面的”這些想法都很好,教師都應及時給予表揚,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教師問“紅旗有幾面啊?”,“單杠有幾個?”……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事物個數。數完圖中的數,我讓學生數數自己身上或同學身上的數,再數教室里的數,比如“窗子幾個?”、“電燈幾盞?”等。

      課后我布置學生口頭作業,回家數數家里的東西,幾口人?吃飯的時候數數幾個菜碗?幾個飯碗?幾把椅子?等等。讓學生知道數學無處不在,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分與合單元最后一個新授課,由于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2~5、6、7的分與合、8、9的分與合,再學習類似內容,學生可能會沒覺得新鮮感,但是這一節課又顯得十分重要,因為10的分與合是用“湊十法”教學進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學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基于以上兩個沖突,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學好本節課。

      課始,我出示一個袋子,里面裝了塑料球,讓學生玩抓球游戲,并且告訴學生老師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個數。這可樂壞了學生——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師。面對每次抓球情況,老師都能準確猜出所剩個數,他們既好奇又欽佩。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課題。

      導入讓學生摸一摸、抓一抓,進而提出有關數學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明確了這節課的學習任務。

      在新授部分,我一改往日形式,前幾次學習分與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去分一分,這次我讓學生在涂畫中學習新知。出示學生熟悉的珠子,讓學生先數一數共有幾串珠子,每串有幾顆;接著觀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兩部分(左邊9顆珠子沒涂色,右邊1顆涂好了顏色),從那邊開始涂色的;在讓學生看懂圖意后,再提出問題:“你能把下面幾串有次序地涂一涂色嗎?”讓學生自己完成接下來的4串珠子。

      在學生涂好后,提問:“根據第一串珠子的不同顏色,你能把10分一分嗎?”填寫書上的第一個式子,填后提問:怎么想到這樣填的?接下來讓學生根據另外4串珠子的顏色,把下面的式子填寫好;再讓學生說說根據這些式子還能想到什么。最后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把10的分與合有次序的說出來。由于已學過2~9的分與合,學生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學生是由一個分的式子聯想到另一個式子,一組一組地按順序說,有的把分成的第一個數按由大到小的.順序說,還有的把分成的第一個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

      這一層次我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遞構建知識結構,注意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感性認識,并經過大腦的加工思考,達到理性的認識。學生不僅有序地分,自己總結出了對10的分與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記憶的方法,而且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

      在練習鞏固的“想想做做”中的習題,我以活動的形式呈現,如“接受鮮花”、“驗收貨物”、 “找朋友”,并補充學生喜歡的“火車鉆山洞”的游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所學知識。

      在課堂作業中,我發現:到現在1~10各數的分與合都學了,有些學生在做題目時,不夠仔細,沒看清楚題目是將哪個數字進行分與合,還有個別學生在做填寫“寶塔”層時,還會因粗心把上下兩個數合起來,而不是左右兩個數合起來。最后一題7比( )小,比4小的數有( ),小于5的數有( ),小于6大于10的數有( )等這類型的題目由于學生第一次遇到,有些學生不知這樣的題目該怎樣思考,而有的學生不會有序的進行思考,出現少些數字,沒有填全。看來此類型題目在今后作業中要多練習,以此掌握思考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在這節課中,以編故事貫穿全課,從動畫入手到看圖說圖意,學生踴躍發言,不停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地說出了很多生活中的減法故事,說出“賣出了,吃掉了,消失”等詞來表示減法的意義,但上課時也出現了學生收不住說的欲望,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繼續讓學生說下去,會影響后面的精彩內容,不讓說又掃了同學的興致,此處比較難心!

      注意對學生的評價,要傾聽學生的想法,只要理由充分就要給以肯定。不要挫傷學生的自尊心。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知道對孩子應該用建議的評價,而不是簡單的對錯好壞來評價。例如一個孩子上來摘果子,把得數是3的果子摘成3+1=4,我給予了否定的回答。這個孩子很委屈地說:這里也有3呀。原來在這個孩子的眼里,我出示的數字3和算式里的3是有關聯的。多么充分的理由,多么有創新!所以在評價學生時一定要把學生的想法作為參照物,不要抹殺學生思想的真實性。其實我不妨肯定她的想法,再暗示她,如果老師讓你找出得數是3的算示你能找到嗎?我想這個孩子會很興奮的再次尋找,并且會擦出機智的火花,這是多么好的評價,可惜我錯過了及時評價的機會,所以我以后會注意對學生的評價。

      怎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我們經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我們也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還存在過去的影子。經常說:“說給老師聽聽”“拿給老師看看”,無意中再次把老師的地位擺在學生之上,所以在意識上還要加強。

      以上幾點,是我在教后才體會到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克服不足,加強學習,為培養出更多的世界眼光的現代人而努力!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這節課的內容是本單元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內容,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計算時都要分兩步計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做加數或被減數。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數,或者由于看不見第一步的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采取了兩項措施:

      一、把連加、連減的情境圖制成了動畫課件,動態地演示小雞來吃米和離去的先后順序,引導學生根據畫面的動態過程理解“5+2+1”,“8—2—2”的意義和計算順序。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連加、連減的算式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緊接著引導學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算出第一步的得數后提問:第二步怎么算?以此提醒學生第二步應根據第一步的得數進行計算。這樣使學生較順利地掌握了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并克服了看不見第一步計算得數的計算障礙。

      二、增加了學生的學具拼擺練習,讓他們在學具拼擺的活動中解決兩個問題:

      1。根據擺的過程填寫連加算式中前兩個加數的和、連減算式中前兩個數的差。

      2。根據擺的過程說算式,并說出相應的計算過程。通過學具的拼擺,加深了學生對連減連減算式的意義和計算順序的理解。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5-29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02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4-18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16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學反思04-09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學反思04-04

    小學一年級下數學教學反思04-12

    小學數學統計教學反思03-29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總結04-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天堂v日本v |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