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精選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1
傅雷夫妻對孩子的愛可謂良苦用心,在學術上嚴格要求傅聰,但在生活上,又表現出無微不至的關愛和牽掛,所有這一切,都在一封封家書中流露無疑。他們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更是家長的.典范。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畢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師,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兒子教育成才,我們也從中得到了啟迪。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2
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所以做藝術家先要學做人。藝術家一定要比別人更真誠——更敏感——更虛心——更勇敢——更虛心——更堅韌,總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較少不完美處。他還說:沒有什么比以完美的形式表達出詩意的`靈感與洋溢的熱情更崇高了。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3
所謂“家書抵萬金”,《傅雷家書》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傅雷對傅聰的嚴厲,更多的是傅雷對傅聰的牽掛與關心。書信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無疑就是溝通兩地人情感的使者,即使身處異國他鄉也阻隔不了傅雷與傅聰之間的父子情深。
相信在傅聰剛出國的日子里,傅雷是非常不適應的',他開始認真的回憶,深刻的反省雖說他認識到自己的嚴厲,但與傅聰的書信往來間仍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
傅雷說: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一個答案。我認為不管努力是否會得到物質上的回報,我們至少在精神上有所充實,如果每天把時間用到有用的事情上,我們一定會有進步,有收獲。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4
從書中我體會了父母對我含辛茹苦的養育,他們辛辛苦苦的工作,為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在一個舒適的場所學習,用功努力,能為將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們辛苦了!而我們還總是不懂道理,不顧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其實到最后吃虧的還是我們!沒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
我讀了《傅雷家書》后,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5
對于父母之于子女的養育之恩,這是歷來都贊不盡的.愛與恩情。也許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到富足的生活與良好的教育條件,但無數個事實向我們表明,這些都不是衡量親情的標準。
《傅雷文集》中,傅雷夫婦寫給自己兒子的家書,不只是透露了他們個人對于孩子深切的愛,更是代表了千萬個不善言語的中國父母對子女無法言語的關愛。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6
通過全文,傅雷是扮演著多重角色。如在評論兒子的演奏的'描述,“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很細膩,音色變化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應該夸獎你幾句才好。
回想起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洼中到了半山腰,希望你從此注意個人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登峰頂!边@段話像是一個導師對學生的客觀評析和鼓勵,也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教導以及肯定。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7
為人父母者,有機會靜下心來,真的應該仔細讀一讀這本《傅雷家書》。
通過閱讀,或許我們可以找到與孩子們平等相處,并引導他們找到生命真諦的方法。
時代在變,親情永不變
我總以為,時代在變,親情永不變!
只不過,過于忙碌的`我們平時總是埋頭前行,卻忽略了駐足思考。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我們去反復閱讀體會的好書,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和感佩的地方。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8
《傅雷家書》是傅雷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傅雷一直都在強調的是一個該怎樣做人、怎樣對待生活的問題,其中還有很多大道理。
傅雷本就是文學家,他用親生經歷和自身所學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傅雷為了讓兒子學習好音樂,自同樣也學,只是為了和兒子有話談。
傅雷能以如此的心態和耐心來教育孩子。都是因為傅雷小時候并不高興,他不想傅聰和他一樣,所以他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為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不光給傅聰上了重要的'一課,也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
《傅雷家書》真的讓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著什么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9
名字早聽說了,真正讀是最近幾天的事。雖確確的有些許感觸,總不大好意思明白的.說出來。人家是一家人的私底下說話,但是看看那境界、那高度——時代有些影響也罷——
我只能說:“做人要向他們樣,要能廣大要能高。”修養不是一半兩天有成效的事情,但我們可以馬上學習到一種好方法:寫!日記、信等。每日里學到一些東西,思想有些進益,一定要及時的寫一寫,才好整理成自己的東西。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10
傅雷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父親!他對孩子的關心、愛護、幫助無微不至。相形之下,一般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而我們往往有充分的理由,比如說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其實,有時候是我們面對孩子無能為力或者束手無策。
單單下決心向傅雷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傅雷在音樂、美術、文學、翻譯等方面的學識遠非一般人能望其項背。所以,要做一個好家長,必須先提升自身的素養。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11
矛盾困惑的時候很多,激情滿懷的時候也不少,但是,每當我解決了一個矛盾時,就取得一次長足的進步,這種日日新的'感覺可以給人帶來多么大的寬慰啊。
但唯一使自己遺憾的就是眼界和心胸上還不夠開闊,遇事處理問題時還不夠冷靜沉著。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12
傅雷對兒子的教導不僅僅在藝術上,他曾勸傅聰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約束,又怎么能夠實現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者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傅雷家書》是一位爸爸為兒子苦心孤詣的'證明,傅雷對傅聰、傅敏的愛不是普通的噓寒問暖,而是暗藏在他對兒子們的諄諄教導中,暗藏在他對兒子們道德和藝術的嚴格要求中。
《傅雷家書》中的傅雷既像兒子們的朋友,又像兒子們的老師。在為傅聰和傅敏提出建議與意見。這些不同尋常的家書,拼出一位爸爸對兒子的愛,簡單真誠卻又偉大的愛。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13
在1979年,很多人都以為他因為爭議不會回香港,但是他還是毅然回來了,足見他的愛國之情。
在書中還貼有很多傅雷一家的'照片,最后還有一封傅雷夫婦寫給朱梅馥胞兄人秀的遺書真跡,看過后除了心酸,還是心酸。1967-1977真是帶來無可估量的大災難。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14
傅雷對兒子的成功沒有大加贊許,而是語重心長地給兒子講一些生活中的'細節,提前防范一些不好的習慣。對于兒子已經懂了的道理,沒有長篇大論,只有一句“你是對的!
節約,是一種傳統美德,但如今有許多人不懂得節約,尤其是一些暴發戶。在精力方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散精力往往一件事也做不好。生活也是一件較難處理的事,對生活有預見的人,知道防患于未然,才能生活得好,才可能生活得有品質。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15
傅雷對兒子的教導,總是建立在一種平等的關系上,他曾說過:“我高興的是我有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
孩子經受痛苦時,他說:“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為孩子包辦,而為孩子這種蛻變的過程而高興,并且鼓勵他藝術要有更誠摯的心,“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心得12-27
《傅雷家書》的心得07-04
傅雷家書心得03-22
傅雷家書的閱讀心得12-21
讀傅雷家書心得04-11
讀《傅雷家書》心得06-08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10-18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2-21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5-12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