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讀后感1
《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這本書是為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學得多、學得快;為增進學習效果,讓學生學得深、學得透;為提升學習體驗,讓學生愛學、樂學。全書深入一線教學實際,沿引典型案例,分析透徹,對課題研究和教學活動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如何有效提升45分鐘的課堂精度和厚度,讓高效融合在“餐桌式”教學中?在閱讀《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時有了幾分感想。
1、利用圖像、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數學課常令不少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望而生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圖像形象化的方式在數學教學中同樣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教學中可以借助恰當的視覺形式來呈現、傳遞教學信息,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利用視覺意象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2、將教學與身體運動整合起來。動作直觀主要可以分為演示直觀和表演直觀。老師演示的正方體、三棱柱等模型就是讓學生直觀感受物體本來的樣子,有助于學生的想象能力。
學生自己上講臺表演,就是規范學生的`數學語言的最佳方式,對學生來說,既是一種訓練,也是一種展示。
3、在每一個活動,每一個舞臺,每一個空間都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的意見。
大部分老師追求統一的普遍有效的操作程序,忽視學生內心世界的體驗。而未成年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被關注。如果讓他們擁有被重視的感覺,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4、教學中要善于把學生從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讓學生處在陌生、未知的狀態,以激發學生的思考。
教師在已知學生狀態的情況下,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產生尋找答案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就是說,新知識應在學生已有的舊知識的基礎上慢慢發展累積起來的。激活已知同化新知,學生在情感上找到共鳴,在知識經驗上得到發展,這才是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讀后感2
讀了《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這本書,我意識到有效教學對于教師來講有著很多的實際的意義。有效教學,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有一定理論者指導,并落實在實際教學中既著眼于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又著眼于學生一生可持續發展的教學。
書中講到有效教學必須要考慮三個要素:投入、產出和體驗。投入即效率,也就是學習特定內容所花時間的多少,或單位時間內學到知識的多少。產出即學習結果,是指學生經過學習所發生的變化、獲得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這也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指標。體驗指的是學生的學習感受,即學習活動所伴隨或發生的心理體驗,這也是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方面。
書中,作者通過理論、教學案例,結合自己的感悟,總結歸納出一些實際教學中的成熟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學得多、學得快的教;讓學生學得深、學得透的教;讓學生愛學、樂學的教。理論聯系實際,讓我們讀來有如在品香茗,回味無窮。
相比于書中案例里提到的那些教師的教學機智,想想在我的實際教學中,我真的非常稚嫩,上課前已經把課設計好了,但學生的回答離我的預設答案有點遠,我就容易自己把答案講出來,進而失去了本來預想達到的目標。其實,由于學生年齡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學生的回答陳述不清,表述不完整的情況非常正常,這時,作為教師,應采用語言補充引導、直觀輔助、重點強調等方式讓學生自己領悟、感受。這是我接下去要著重努力的方向。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能把快樂帶給學生是最重要的。針對不同的內容,通過演一演,生動形象地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通過猜謎、魔術引發其好奇心;通過故事、想象加上幽默的語言豐富課堂內容,使學生愛上你的課,愛上你這個老師。
教師真是一個有學問的職業。不僅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要不斷提高,還要把這些都交給學生,而且硬生生的把知識強加給學生還不行,還要用各種方法:有趣的故事、幽默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動作等等方式,讓學生快樂的學。我想只有自己不斷地學習更新教學理念,積累更多的教育教學方法,并且身體力行,不斷實踐,改進,再實踐,才能形成有自己風格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讀后感】相關文章:
《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讀后感10-12
習作教學的有效策略與運用論文(精選8篇)08-23
例談估算教學的有效策略論文06-03
淺析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策略論文05-31
有效的教學反思04-12
進行有效教學反思01-07
有效教學的實踐與反思04-18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12-05
《購物策略》數學教學反思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