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興之路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復興之路》讀后感(通用1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復興之路》讀后感(通用13篇),歡迎大家分享。
《復興之路》讀后感 1
夢想是黑暗中的明燈,指引我道路不迷茫;夢想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予我希望不放棄;夢想是沮喪時的擁抱,鼓勵我堅持不氣餒?夢想對于我們每個人,是一束永恒追求的光,讓我們放飛夢想,為祖國爭光,為時代添彩!
前一段,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認真閱讀了《走復興路,圓中國夢》這本書,打開書的第一頁,就讓我感覺好像回到了遠古時代,人們為了中國夢,為了振興中華而奮斗,而犧牲?
這本書主要講了從舊中國腐敗落后到新中國小康社會建設不平凡的道路。從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到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建設,人們加快了復興之路的腳步,人們從此有了中國之夢。
讀了這本書,我對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何玥,“爬”遍青山送醫上門的周月華、艾起這三個人印象很深。何玥因腫瘤至腦部組織,只剩下3個月的生命,卻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別人。周月華出生8個月,被診斷為先天性小二麻痹癥,左腿殘疾。后來,看到鄉親有病要步行很久才能看醫生,周月華就在當時動了行醫的心思,她辛苦了很久才攢到錢開藥店,自從她遇見艾起后,艾起就相當于她的左腿,他們夫妻倆“爬”遍青山送醫上門一堅持就是20多年。無數像他們這樣的平平凡凡的中國人用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為人民服務著、奉獻著,他們就是“最美中國人”。如果我們都能像他們那樣為社會講愛心、講服務、講奉獻,中國夢就一定會早日實現。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振興中華,圓中國夢,在復興的道路上努力前進吧!
《復興之路》讀后感 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偉大的復興之路》。書中有一部分講到了“高鐵”,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回姥姥家的經歷。
第一次去姥姥家,我還很小,是媽媽抱著我去的,我沒有一點印象。聽媽媽說,當時我們早晨出發,坐綠皮火車到鄭州大概要4個小時,還要再坐2個小時的汽車到縣城,到家時已經是傍晚了。整整花了一天的時間。
三四歲時去姥姥家,我已經開始記事了。綠皮火車換成了動車,到鄭州的時間縮短到兩個多小時,再轉汽車到姥姥家,只需要大半天的時間。
去年我去姥姥家,鄭徐高鐵已經開通。到鄭州后轉機場專線,舅舅專門開車去新鄭機場接我們。算了一下,從出發到姥姥家僅僅過去三個多小時。
從一整天到三個多小時,是多么大的變化啊!中國現在每時每刻都處在日新月異地發展中。正如書中所講:中國只用了不到七年的時間就建設運營了1.9萬公里的高速鐵路,超過世界其他國家高鐵運營歷程的總和。目前高鐵產品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不僅是中國車,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非凡的超級工程,都是向世界展現中國新時代”的新標志。這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跡”超級工程”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人不畏艱辛、埋頭苦干、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的`美好情操。
今天我們享受著祖國發展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明天我們將會用自己的雙手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為祖國偉大復興之路貢獻應有的力量。加油吧少年!
《復興之路》讀后感 3
我們的祖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經幾多滄桑,隨著時間的緩緩前進,朝代的起起落落,人們鐵一般的斗志,鋼一般的雙手,鑄就了今天的世界強國。這是一條偉大的復興之路,是一條不可磨滅的路子。
前幾天看了政論片《復興之路》,打心底也看到了中華民族兒女那翻滾的熱血。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艱辛卻并沒有使他們彎下脊梁,相反的,脊梁是更加堅固。影片分別圍繞“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六大主題線索,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把焦點鎖定現當代中國,即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全片講述屈辱、奮爭以及復興的歷史。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的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市場大門的打開,迎來了民族思想的探索和民族戰爭的爆發。有的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有的寄希望于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戊戌變法、馬克思主義便是生動.....
《復興之路》讀后感 4
今天,我讀了《復興之路——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這本書,我感慨萬千。
這本書介紹了從1949年成立以來,新中國在60年間走過的風雨歷程,講述了一個個中國人民艱苦奮斗,戰勝重重困難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從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到“一五”計劃的順利完成到香港回歸到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僅僅用了60年的'時間實現了這一偉大的歷史復興。60年時間,中國擺脫了貧窮落后的舊面貌,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個成果令舉世矚目、令世界震驚!當然這個成果也是多么來之不易。
今天對于生活在物質豐富、環境優美的新時代的我們來說,我們不僅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應該從小熱愛科學、刻苦學習、掌握最先進的科學知識,將來用來改造世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的貢獻。
《復興之路》讀后感 5
《復興之路》給人的第一感受就是細致、深沉、雄渾、大氣。
首先,《復興之路》以夾敘夾議的敘述手法,簡練、直白、概括性強并帶有詩意的旁白娓娓道來,再加以中外學者觀點鮮明的點評,讓觀者很容易理解并引起共鳴。
同時,《復興之路》富有沖擊力的畫面,實地拍攝+電腦特效+影視劇畫面節選,不僅真實地還原了一個多世紀前的世界面貌,很好地用視聽效果配合了解說詞,而且讓觀眾大開眼界、增長知識。
《復興之路》不僅關注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發展的軌跡與最后的影響,還著大量筆墨在歷史人物的命運之上。林則徐、魏源、康有為、孫中山……一個個在中國歷史上振聾發聵的名字,正是他們的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交織,才串起了中華民族的整部歷史。
《復興之路》提出了一個主題,那就是“復興”。圍繞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辛之路,該片不斷地提問、求證、論述直至最后得出結論,從中可以看出該片制作者嚴謹的態度和由衷的責任,這正是電視精品誕生的根本所在。
《復興之路》讀后感 6
你讀過《復興之路》嗎?你看過里面的有趣故事嗎?沒看過是吧!那就聽我細細道來它的好看、精彩。
《復興之路》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首過去,展望未來。逐集表現了中國如何從民族覺醒到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從實現改革開放到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科學發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
因為總是有人要粉飾歷史,所以我們要記住歷史。百年的屈辱歷史已經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的閉關鎖國,天國美夢,孤立了自己,使自己從此在世界上落伍,我們叢中得到了教訓:只有吸收世界的先進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與世界接軌,與世界共發展。閉關的后果讓我們堅定了改革開放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我們把它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是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后作出的明智抉擇,我們必須要長期堅持。
曾經的東方大國,被別人用尖船利炮打開了國門,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們不得不感言:只有擁有強大的國防,才能保衛自己的人民,保衛自己的家園。
《復興之路》讀后感 7
最近看了一本叫《偉大的復興之路》的書。書里有一部分是講高鐵的,不禁想起自己回外婆家的經歷。
第一次去外婆家,年紀很小,媽媽抱著我在那里,沒什么印象。據我媽媽說,我們早上出發了。坐綠皮火車到鄭州大概4個小時,坐公交再到縣城2個小時。我們到家時已經是晚上了。花了一整天。
三四歲的時候去外婆家,開始記起來了。綠皮火車換成了動車,把到鄭州的時間縮短到了兩個多小時,然后只用了半天就轉到奶奶家了。
去年去姥姥家,鄭徐高鐵開通了。到了鄭州后轉機場專線,舅舅開車去新鄭機場接我們。算了,從出發到姥姥家才三個多小時。
從一整天到寫三個多小時,這是多么大的變化啊!中國現在日新月異。如書中所述,中國用了不到7年的時間建造和運營1。9萬公里的高速鐵路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高速鐵路的總運營歷史。目前,高鐵產品已經出口到六大洲近100個國家和地區。不僅僅是中國汽車,還有中國大橋、中國路、中國港口、中國網這些非同尋常的`超級項目,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新時代的新標志。這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跡超級工程,也體現了中國人民不畏艱辛、艱苦奮斗、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的良好情操。
今天,我們享受著祖國發展帶來的幸福生活。明天,我們將用自己的雙手更好地建設祖國,為祖國的偉大復興貢獻我們應有的力量。加油,孩子!
《復興之路》讀后感 8
《復興之路》展覽共分為五個部分,依照時光的順序向我們展示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由衰落到昌盛的復興過程。從鴉片戰爭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了,相對于源遠流長的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但是是一轉眼,然而在這短短的一百多年間,中國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變故。
1840年鴉片戰爭,將中國人民置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水深火熱之中。它讓中國人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一個堅強的'民族是不會屈于強權的,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國人民從此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之路。從自發的農民運動,到有組織的資產階級革命,辛亥革命的失敗宣告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也讓中國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讓中國人民找到了復興之路。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復興之路》展覽選取各個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重現歷史,講述了中國人民從民族覺醒、民族救亡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實行改革開放、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禮貌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的歷史進程。用事實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在這次參觀過程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繳獲日本侵略者的戰利品—軍刀。不明白那些軍刀上沾染了多少中國人的鮮血,想到這我不禁顫抖了一下,頓時感到一陣寒冷。沉重的歷史固然讓人反思,更重要卻是要在反思中吸取教訓并不斷前進。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深知自由的來之不易。
我們作為大學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當前,就是要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做到:這天在學校,積極進取,勤奮學習,不斷增長知識和才干;明天到社會,愛崗敬業,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復興之路》讀后感 9
看完《復興之路》,我感到自己的血脈在擴張,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充滿我的全身。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多少仁人志士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他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復興之路》圍繞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百余年來,復興之路何其艱辛,而強國之心又何其堅決!
濃重渾濁的清政府迷霧中劃過一道閃電,辛亥革命的光芒四泄,逼退了奉天承運的魑魅魍魎,帶來一絲希望。《千年局變》中,資產階級革命派以革命的實際行動狠狠打擊了頑固的封建勢力。從此,“敢有帝制為之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深入人心。
但好景不長,《崢嶸歲月》里,群雄并起,軍閥割據,混戰連連,國之不國,人民陷入極端痛苦。——原來資產階級不能拯救中國。
然而,蘇維埃十月革命的號角不失時機地吹響了,中國的先進分子也覺醒了。于是,接受著共產主義光芒照耀的中國共產黨開始領導全民族結合中國實際走向獨立自強。《中國新生》期間,黨領導人民完成了一大歷史任務: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從此,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全面建立。然而,前途是光明的,但建設一個新國家的路途卻何其艱辛!
黨是稚嫩的,它也曾迷茫,也曾彷徨,但它沒有放棄!于是,它日漸成熟。在《偉大轉折》中,我們看到當時的中國剛剛結束了長達十年的灰暗歲月,國民經濟停滯甚至部分倒退。黨在徘徊,中國在猶豫,一如當時的人們在“兩個凡是”的號召下陷入困惑,但它馬上清醒過來。1987年,《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劍鋒直指“兩個凡是”的錯誤思想。隨即,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由此,中國整裝,輕快地大步邁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當20世紀進入倒計時的時候,信息革命已全面來臨,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中國的社會變革也在提速,中華民族釋放出的驚人活力,讓世界見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中國帶來的全方位的變化,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帶領著改革開放的中國邁向新世紀。
一個嶄新世紀的開啟,中國迎來了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激勵著走在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國人。抗擊非典取得全面勝利,青藏鐵路的全線通車,“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踐行,“低保”政策的全部實行,農業稅的正式廢止,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順利進程,“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成功發射,奧運盛會的圓滿成功,偉大的祖國正朝著一個富強、民 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邁進,一個全面開放的中國正一步步走近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我們更應努力上進,奮起直追,勇敢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我們是祖國的希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要靠我們去努力。
我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這樣一句話“我愛你中國,我為你感到自豪,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會努力,我也要讓你為我而感到驕傲”!
《復興之路》讀后感 10
《復興之路》全片敘事宏大,解讀深刻,全景追溯中華民族16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通過振興之路偉大成就探索方向和平發展不懈探索喚起信心這六個篇章向觀眾展示全球視野下中國發展道路之抉擇、民族復興之畫卷。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167年,貫穿著中國近代史以來每一個深刻的歷史階段、每一個感人的故事,勾畫出了中華民族艱難曲折的偉大“復興之路”。從這條艱難曲折的偉大“復興之路”的歷史長河中,可以得出這樣一條歷史結論:那就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
從1840年領土淪喪、百年屈辱的開始,到今天的獨立自主并完成香港和澳門的'順利回歸;從千年局變(辛亥革命)、崢嶸歲月(革命失敗、探索新道路)到中國新生(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從閉關鎖國、落后挨打、民不聊生,到今天的改革開放、申奧成功、小康社會。百年的屈辱和半個世紀的發展繁榮既見證了“落后就要挨打”這樣的血的教訓,也印證了“民族精神與國家安全從來不是靜態恒定之物,從來是在動態中不斷變化演進的。可以這樣說,《復興之路》用事實證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從洪秀全到孫中山,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在百年沉淪、百年復興、跌宕起伏歷史進程中,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夢想在水深火熱中探索;多少炎黃子孫為了國家復興的追求,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作為現代中國大學生,我們是驕傲的,因為我們的國家在富強;我們是自豪的,因為我們有如此多的精神領袖和如此偉大的民族。我們應該矢志不渝追尋他們的夢想,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以自己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發展史續寫新的篇章。誠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只是一種口號。復興,靠強大的軍事高科技的國防,靠全中華兒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養的說服力。我們既需要完善政治體制,建立強大的經濟體制亦要擁有不可磨滅的文化精神。
《復興之路》讀后感 11
我依稀記事時,媽媽就告訴我,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組成一個家;上幼兒園時,老師開始教我們畫鮮艷的五星紅旗;進入小學,一首小詩讓我知道:“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讀了《復興之路》這本薄薄的而又厚重的書,更加深了我對這“家”的認識和熱愛。
我認真而又深情地讀著這本書,一段段詳實生動的敘述,一幅幅真實親切的畫面,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讓我激動,讓我自豪。透過文字,我仿佛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那隆重的開國大典,敬愛的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升起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然后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我仿佛來到1978年12月18日莊嚴肅穆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我感到那富有智慧和策略的會議精神,似溫暖和煦的春風迎面拂來,吹遍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讀著,讀著,我不禁為之驚嘆。六十年的風雨春秋,中國以全新的面貌傲立于聯合國之中,億萬人民用無窮的智慧與勤勞的雙手,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長江上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大慶第一口油井噴油、第一座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第一顆爆炸成功的原子彈……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橫空出世,青藏鐵路正式通車,海爾集團創造的神話,百年三峽夢圓,百年奧運圓夢,千載飛天夢圓……這一切的一切讓中國人揚眉吐氣,這一切的一切有力地證明中華民族踏上了一條波瀾壯闊的復興強盛之路,這一切的'一切必將載入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史冊。
讀著,樂著,我更被一種偉大的民族精神震撼著。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地震,頃刻間,千萬間廣廈夷為平地,千萬個鮮活的生命被掩埋在廢墟之下。地震發生之后,全國軍民,上至黨中央,下至普通百姓,無一不用自己的骨肉親情和血肉之軀,鑄造了一座體現民族精神的豐碑。那帶著希望小學的學生沖出震中的教師,那救了別人的孩子卻顧不上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干糧留給鄰居的工人,那些全國各地數不勝數的志愿者、獻血者、捐款捐物者……一個又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用平凡而又奪目的光束,匯成我們民族精神的光芒。從唐山大地震、98特大洪水、非典疫情,到南方冰雪災害、汶川地震,在一次又一次的災難面前,中國人的淚水和血液一起流淌,共同奏響了最激昂雄壯的國歌。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六十年的滄桑巨變,譜寫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六十年的開拓奮進,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有這樣一個“家”而倍感自豪!
《復興之路》讀后感 12
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我體內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液。我暢飲過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中華母親河的水,踏過的是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壯美山河。我能驕傲地挺直腰板在所有國際友人面前,說:“我來自中國,一個擁有古老歷史文明的禮儀之邦,衣冠上國。”
可是,我那慷慨激昂的語句并不能讓人信服,那些極端的人會說:“別忘了為什么叫你們黃種人,東亞病夫。”是啊,黃色在西方是憂郁、貪婪、病態的象征啊,那是我們永遠愈合不了的傷疤,是一道一直從肩膀劃到腰椎的深口。我們忘不了那銀河號的恥辱,忘不了那年被轟炸的南聯盟大使館,忘不了81192那位叫做王偉的中華烈士……為了這筆血債,我們、我們的'祖國開始奮斗,我們有了自己的大國夢——中國夢的號召!
從外來者入侵的那一刻開始,中華兒女就一直在做著一個大國夢,一直構思著一個天朝上國,并也為此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奮斗和拼搏。就在那些年,中華兒女們用著自己的熱血來為國家搞科研,求創新。兩彈一星的發射,原子彈爆炸試驗的成功,氫彈的爆炸成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成功……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四個月,蘇聯用了四年,英國用了四年七個月,法國用了八年,而中國只用了兩年八個月,創造了核武器研制史上的奇跡!這一切不正是中華兒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顧小家只為祖國富強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創造出的結果嗎?
祖國現在雖然不強大,不能和美國這樣的國家相比。但俗話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只要我們每位青少年努力學習,把握青春,從小立下為祖國復興繁榮的偉大志向,長大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中國就會成為真正的泱泱大國,昂首挺胸地邁入世界強國之列!
《復興之路》讀后感 13
人們說,時間可以忘記一切。但我們永遠忘不了中國共產黨90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感謝中國共產黨,給我們帶來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我深感驕傲。
今天,我讀完了《復興之路》這本書,深有感觸。我深深感受到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翻天覆地的變化。仁人志士前赴后繼,為了祖國的富強而奔走呼號,英勇捐軀,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睡獅。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深感自豪。我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強大的后盾。我們在1840年之后,不斷地經歷苦難。從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我們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我們的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要不是我們的中國共產黨出現,要不是我們的中國共產黨奮斗,恐怕我們都走不出那種艱難的生活吧。在黨的陽光下。我們看到生活的希望。
9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我們完成了兩萬五千里的長征,完成了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我們看到了中國的獨立,中國的'強大。9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啟航了改革開放,啟航了對外開放。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富強,中國的復興。9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走出了汶川地震,舉辦了北京奧運會。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實力,中國的偉大。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子,除了感謝,我還感受到了我身上肩負的重大責任。我們現在的幸福,來之不易。我要好好學習,努力為中國的未來作出貢獻。
我深深地相信,中國這棵大樹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為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復興之路》讀后感】相關文章:
復興之路觀后感(精選11篇)06-24
復興之路觀后感(精選6篇)10-10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07-11
人生之路02-17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作文06-11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作文06-11
國博復興之路觀后感(通用28篇)07-26
復興中華 從我做起征文10-03
有關于走向復興串詞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