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干糧》讀后感(通用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袋干糧》讀后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袋干糧》讀后感1
《一袋干糧》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這個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么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后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一袋干糧》讀后感2
紅軍長征路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我讀過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
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
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并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
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后悔。
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一袋干糧》讀后感3
長征是一首悲壯的詩歌,是一段艱難歷史,是一個個感人的事跡。那是一段艱辛的歷史,我們無法忘卻。我們在得知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是否會被感動?去情不自禁地贊嘆他們呢?
有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們13歲,為了救一名受傷的士兵,把自己的救命糧食給弄丟,為了讓大伙兒的糧食不緊缺,她把挎包弄得鼓鼓的,裝成里面像放了食物一樣,自己也像沒事的樣子。不久,她身體實在不行了,餓得說話的.力氣也沒有,暈倒了,護士長發現她是餓暈的,于是打開她的包,里面除了一堆草,什么也沒有。大家這才知道相,一時大家被她這種不愿意給別人帶來不便的事給感動了,一個個默默的把自己的干糧拿出來分了一部份給她......
故事雖然小,比這偉大的事還好多好多,但內涵卻不小,她讓我們看到了她的無私,熱心,堅強。其時,在她沒有糧食之時,她便可以說出來,要求再給一些,但她沒有,在對那些有傷在身的士兵時,她也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不用拖著饑餓的身體照顧他們。這些優秀的品質,同為13歲的你我,做到了嗎?在我們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的人呢?在他們沒帶文具時,把自己的給別人用,手工課上,材料分給沒有人的一起做;在勞動時,主動去幫忙,這就是熱心,你只需要付出一點點,就可以收獲一份真心,養成一份好品質。
《一袋干糧》讀后感4
最近,我讀了一篇長征的故事——《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小心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不讓大家發現,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讀完這篇故事,我想了很多……小蘭,一個只有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頑強的意志。在她最困難的時候,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寧愿自己受苦。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雖然沒有那種經歷,但是我們同樣需要一種頑強的精神。剛開始學琴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講了一個“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故事。讓我懂得了只要堅持,什么事都能做好。兩年多的學琴經歷,有時真覺得很苦很累。每當吃過晚飯坐在鋼琴前練琴,聽到窗外小朋友的嘻鬧聲,我羨慕過,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看著一個個和我一起學琴的`小朋友大多半途退出,我心里又多了一份力量,雖然我沒有多少學琴的天賦,但我至少比他們多一份勇氣和毅力。學琴的過程,是一條起伏的曲線。有段時間總感覺自己練琴不進步,我哭過,煩惱過。但只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足,針對問題反復練,過了這段時間就會感覺到自己又上了一個臺階,我又贏了。學琴更多的時候讓我感受到快樂,每當一個個優美的音符從我的指尖流出,每當一次次從老師那里聽到學鋼琴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的話語,每當一次次小朋友們投來羨慕的眼光,我有了更大的動力。
我還是相信一句話:只要堅持,鐵棒也能磨成針。
《一袋干糧》讀后感5
紅軍長征途中,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一袋干糧》這個故事使我最感動。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這樣: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隨著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她為照顧一位傷兵員,不小心把一袋好不容易拿來的干糧掉進了河中。她為了不讓大家知道,自己在路邊挖野菜放在包里,讓大家認為她還有干糧。過了幾天,小蘭堅持不住了。護士長發現小蘭是因為幾天沒有吃東西而生病的。后來,大家分了一點干糧給小蘭,小蘭感動的哭了。讀到這里,小蘭那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為他人著想的人。我曾經也幫助過一個人——老奶奶。一天,我乘公共汽車去外婆家,我好不容易擠進了車里,只見坐位上已是滿滿的了。我突然看見一個空位子,我趕緊跑過去生怕被人搶走。這時,一位老奶奶走了上來。車子一開動,老奶奶像是要摔到似的。我看見了,急忙給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夸我是個好孩子。我雖然沒有小蘭那么偉大,但那時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想到這件事,我就無比的自豪。
如果每個人都像小蘭一樣,那我們的生活將更美好、幸福。
【《一袋干糧》讀后感】相關文章:
《一袋干糧》讀后感05-01
《一袋干糧》讀后感(12篇)03-24
讀后感讀后感01-03
狼王夢讀后感讀后感03-31
《馬小跳讀后感》讀后感09-12
讀后感西游記讀后感02-01
讀后感精選05-18
經典讀后感07-01
經典的讀后感12-07
經典讀后感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