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WTO理論與實務》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WTO理論與實務》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世界貿易組織即WTO,1995年成立,其前身是1948年正式開始生效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簡稱GATT。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今規范國際貿易規則的多變經濟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并稱為世界經濟“三大支柱”。二戰后,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或世界貿易組織在擴大國際貿易、解決股喲及貿易爭端、吸收廣大發展中國家參與多邊貿易、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于2001年正式加入WTO,這是中國融入世界的重要一步。中國加入WTO后,對外貿易顯著增長,但是正是在WTO這一貿易框架內,中國遭到的反傾銷等不公平待遇也越來越頻繁,究其原因,這正式與中國忽視WTO規則,不能用WTO規則來保護自己的權利有關。WTO的基本原則有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關稅減讓原則、禁止一般數量原則、透明度原則。
總體來說,是通過互惠互利安排,切實降低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關系中消除歧視待遇;建立一個完整的、更有活力的和持久的多邊貿易體系,決心保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基本原則。WTO的宗旨是促進世界貿易,其基本手段是各國降低關稅,這是最基本的手段,并且不允許除關稅以外的其他方式限制貿易,但是其中也有特殊的規定。比如為了保護環境,可以限制貿易。這初衷本來是利于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的,但是這也被一些國家利用,成為其設置貿易壁壘的借口。 中國加入WTO后既面臨著機遇同時也有挑戰。
加入WTO意味著中國向其他國家敞開了大門,國外的商品涌入中國的同時,也對我國的相關產業有著巨大的影響,在農業方面,國外較低價的糧食登陸中國沖擊著中國的農業,是本來就不富裕的中國農民雪上加上,嚴重阻礙了中國農業的發展,但是同時也是促使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一次機會,有利有弊,就看中國如何對待。受到沖擊的行業還有很多,但是中國要與世界接軌,不得不面臨這些挑戰。
【《WTO理論與實務》讀后感】相關文章:
加入WTO與完善我國涉外稅法的理論分析08-07
關于企業分部報告理論與實務的探討08-07
醫院的義務與患者權利保障理論與實務研究08-13
增值稅轉型的理論研究與實務分析08-18
文化經紀理論與實務讀后感08-24
WTO Words08-08
網絡會計理論與實務相關問題分析08-18
《班主任理論與實務》的學習心得體會08-05
淺談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08-18